结构电气给排水设备设计说明

上传人:热**** 文档编号:47022210 上传时间:2018-06-29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2.2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结构电气给排水设备设计说明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结构电气给排水设备设计说明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结构电气给排水设备设计说明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结构电气给排水设备设计说明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结构电气给排水设备设计说明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结构电气给排水设备设计说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结构电气给排水设备设计说明(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章 结构设计一、设计依据1. 采用的主要标准及法规: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201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10);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GB50223-2008);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10 2016年版);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11);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JGJ 94-2008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 GB50068-2001);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GJ3-2010);人防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 GB50038-2005。2. 采用的设计荷载2 住宅 2.0KN/m2 卫生间 2.5KN/m2

2、 会议室 2.0KN/m2 楼 梯、商业 3.5KN/m2 停车库 4.0KN/m2 厨房 4.0KN/m2 电梯机房 7.0 KN/m2 消防车道 20 KN/m(双向板)2 35 KN/m(单向板)屋面活荷载:2 不上人 0.7KN/m2 上人 2.0KN/m风荷载:2 基本风压 0.35KN/m地面粗糙度 B 类雪荷载:2 基本雪压 0.50KN/m设备用房及特殊要求用房活载按实际取值1结构形式及地震条件:本工程位于非抗震区。商业综合体、双创中心、互联网 +运营中心、商业外街、多层洋房,均采用框架结构。网商创业基地、酒店、 18 层住宅均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4、 主要构件的材料:建筑混凝

3、土:竖向构件混凝土强度等级拟采用 C30C40,楼板和梁的拟采用 C30;地下室底板及外墙的混凝土强度等级拟采用 C30C40,抗渗等级为 p6;钢筋:HPB300热轧光圆钢筋2 强度设计值 f y =270N/mmHRB335热轧带肋钢筋2 强度设计值 f y =300N/mm、HRB400热轧带肋钢筋2 强度设计值 f y =360N/mmHRB500热轧带肋钢筋2 强度设计值 f y =435N/mm预埋钢板、型钢均采用 Q235-B F 普通碳素钢;焊条采用 E43 系列,融透焊(对接焊缝、剖口焊缝)焊接质量不低于二级;非融透焊(角焊缝)焊接质量不低于三级。内、外墙采用采用 200mm

4、厚烧结页岩多孔砖。三、采取的措施 地下室根据长宽不同尺寸设多道后浇带,以减少超长混凝土结构的收缩应力,地下室计算温度应力,配置抗温度应力钢筋。 水泥采用水化热低的粉煤灰硅酸盐水泥水泥。基础、底板、地下室外墙板及地下室顶板混凝土强度等级均采用 60 天龄期的 C30(R60), 利用混凝土后期强度作为设计强度,减少水泥用量,以达到减少水化热。 采用后浇带兼加强带做法,混凝土内掺 12%UEA-H高效混凝土微膨胀剂,后浇带内掺 15%UEA- H高效混凝土微膨胀剂。抗渗等级采用 0.6MPa(P6)。 地下室顶板及外墙混凝土内掺工程聚丙烯阻裂纤维,(掺量 0.9kg/m3) 采用较低塌落度的混凝土

5、并加强养护,延长保湿养护时间。(6) 地下室顶板配套用房外均有覆土,地下室混凝土基本保持恒温,减少了混凝土的温差收缩应力。2第五章 电气及弱电设计电气设计一、设计依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14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 GB50067-2014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 GB50098-2009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GB50116-13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GJ16-2008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50052-20092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 GB50053-2013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50054-2011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 GB50217-2007建筑照明

6、设计标准 GB50034-2013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057-2010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设计规范 GB50343-2004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 GB50174-2008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GB50189-2015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JGJ26-95住宅设计规范 GB50096-2011住宅建筑规范 GB50368-2005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 GB50038-2005二、设计范围 :1、10/0.4kV变配电系统; 2、配电系统;3、照明系统; 4、接地系统及安全措施; 5、消防报警系统; 6、弱电系统设计(扩初开始由甲方另行委托专业单位设计)。与其他专业设计的分工: 1

7、、10/0.4kV公用/专用变配电系统 ,由当地供电部门负责设计; 2、室外照明系统由专业厂家设计,本设计仅预留电源 ;三、负荷等级与供电电源 本项目位于本项目位于黄山市歙县,共分住宅和商业两个地块。住宅用地地上面积 122620 、地下面积 30000;商业 用地地上面积 122650、地下面积 15000。 本工程住宅电梯、安防系统用电、排污泵、生活泵等按二级负荷设计;高层商业电梯、地下车库为 I 类汽车库,消防设备、应急照明为一级负荷,其余为三级负荷。设计要求引入二路 10KV独立高压电源,以保证一、二级负荷用电。人防区域战时电源由室外人防电源引入。四、负荷估算变电所负荷估算: 1、住宅

8、用电按 0.07kVA/;商业用电按 0.1kVA/,地下室用电按 0.02kVA/。 1)住宅 122620,负荷估算 7358kVA,同时系数取 0.8; 2)商业 122650,负荷估算 11039kVA,同时系数取 0.8;3)地下室 45000,负荷估算 900kVA,同时系数取 0.8;变压器配置容量 S=20360kVA拟在地上一层设 2 座开闭所,住宅区和商业区各一个, 面积 80 (8mx10m)。拟在地上设 6 座公用变电所, 共设 12 台 630kVA变压器,合计 7560kVA;4 座专用变电所,供办公、地下室及商业用电用,共设 8 台 1600kVA变压器,合计 1

9、2800kVA。3五、供配电系统本工程由市政引入 2 路 10kV供电电缆。 在一层设 2 座开闭所 ,6 座公用变电所和 4 座专用变电所, 室内设备地坪比室外抬高 20cm,净高为 4.2m,公变共设 12 台 630kVA,专变共设 8 台 1600kVA变压器,供住宅、商业经营用电、供住宅电梯及公共照明、地下车库及设备房等用电。专用变电所:拟高压柜采用 KYN28柜,变压器采用 SCB13,低压柜采用 GCS抽屉柜。高压侧每回设 1 台进线负荷开关、1 台负荷开关熔断器组合电器。低压侧采用抽屉开关柜,设无功补偿装置,低压设联络。计量方式:高供低计。住宅配电:多层住宅,在地下一层设集中计

10、量表间; 16 层高层住宅,电表箱隔三层设置一电表箱安装于电梯前室或电气竖井内,表箱底边离地 1.5m。90 以下为单相 6kw/户,90 120 为单相 8kw/户,120 150 为单相 10kw/户。150以上为三相 12kw/户。照明:地下室以荧光灯为主;其他除有装饰要求外,一般选用高效低耗的节能型荧光灯及高效金属卤化物灯。除普通照明外,设事故照明、疏散照明。事故、疏散照明采用自带蓄电池型应急灯。住宅套内:每户设一只户内配电箱,空调、厨房插座、卫生间插座等均设单独保护开关,总开关设过压和欠压保护装置,各出线开关除照明和壁挂空调外,均设置漏电保护装置,动作电流为 30mA。照明预留灯头接

11、线盒,灯具由装修确定。五、防雷与接地本项目建筑物, 高层按二类防雷建筑设计, 多层按三类防雷建筑设计, 屋顶设明敷接闪带, 采用?12 热镀锌圆钢, 高 0.15米,沿屋面檐口、屋脊及其它突出部位安装, 并在屋面组成不大于, 10mX10m或 12mx8m(二类防雷) , 20mX20m或 24mx16m(三类防雷)的暗敷接闪网格,突出屋顶的所有金属物体、金属构件应和屋顶防雷装置两点相连,非金属物体应装接闪器并和屋顶防雷装置相连。 3 层以上设防侧击雷均压带,防雷引下线利用结构柱内主钢筋,接地极利用建筑物的基础钢筋网,综合接地电阻应小于 1 欧姆。电源进线处进行总等电位联结,按规范要求在各级配

12、电总开关处设置浪涌保护器,接地保护系统为 TN-S型。电源进线处进行总等电位联结,按规范要求在各级配电总开关处设置浪涌保护器。在室外电源引入的总配电箱处装设 I级试验的电涌保护器。电涌保护器的电压保护水平值小于或等于 2.5kV。每一保护模式的冲击电流值不小于 12.5kA。本工程防雷接地、变压器中性点接地、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电梯机房、接地保护等的接地共用统一接地极,要求接地电阻不大于 1欧,不满足要求时,增设人工接地极。所有非电气竖井(除风井外)内均通长敷设 40X4热镀锌扁钢、电气竖井内通长敷设 25X4扁铜并与接地系统可靠连接,以作为接地干线。在电气接地干线上每层设置等电位接地端子箱,

13、并与相近楼板钢筋作等电位联结,以供本层所需接地线引出。垂直敷设的金属管道及金属物的底端及顶端应与防电气接雷接地装置连接。电动机、电加热器及电动执行机构的可接近裸露导体必须接地。金属电缆支架、电缆导管必须接地。弱电设计一、设计依据住宅设计标准 DGJ08-20-2001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GB/T50314-2000有线电视系统设计规范 GB50200-94城市住宅建筑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CECS119:2000二、设计范围本项目弱电系统内容包括:电话与宽带网络系统、有线电视系统、安防系统(包括:访客对讲系统、门禁管理系统、电视监控系统、周界防盗报警系统、电子巡更系统)、公共 /消防广播系统

14、、出入口车辆管理系统、公共设备监测系统、水表及煤气表远程抄表计费系统、智能化物业管理系统等。从初步设计阶段开始由甲方另行委托专业单位专项设计。三、电话、宽带网络与有线电视系统本项目电话通信全部采用直线电话,有线电视系统与市有线电视网联网,可提供 Internet 接入服务和 COD等增值服务。系统采用全频段( 1000MHz)或采用 860 MHz 双向传输网络技术,信号经双向用户放大器放大,以分配分支方式设计。用户点终端电平需满足 68 3d B。4根据工信部“三网融合”的要求,宽带网络和有线电视系统干线线路采用光缆,用户线采用同轴电缆或超五类四对对绞线。在地下一层设四间运营商机房(各 15

15、 )。地块内电话系统穿线管及分线箱容量设计将预留足够余量,每户户内预留信息配线箱。四、安防系统本项目住宅区安防系统能够对住宅访客对讲系统、电视监控系统、周边防盗报警系统、电子巡更系统、“一卡通”系统、出入口车辆管理系统等子系统进行综合管理,分析各种警报信号,并协调控制各安保子系统。监控机房与小区的消控中心合用。系统另配有报警联动接口,可与其它各种紧急报警按钮联动。并能通过智能电话拨号设备向 110 报警。五、线路敷设弱电各系统室内主干线缆和各水平支干线缆均穿管暗敷设;室外主干线缆均沿小区道路埋地敷设。为适应信息“高速公路”发展的要求,在室内外电信管网设计时,将预留足够数量的管孔,从而保证今后计

16、算机网络线路的顺利敷设。六、防雷保护所有安装在室外的摄像机、红外对射报警探头、室外型防水扬声器等的弱电设备的信号线缆在引入大楼处均安装电涌保护器,管线金属外壳与接地线相连。第六章 给排水设计一、设计依据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5-2009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14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GB50084-2001 (2005版)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 GB50974-2014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 GB50067-2014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GB50370-2005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GB50140-2005室外给水设计规范 GB50013-2006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4-2006 (2016版)住宅设计规规范 GB50096-2011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资料二、设计内容1、给水系统2、排水系统3、雨水系统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模板/表格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