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如何人类学化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7019929 上传时间:2018-06-29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如何人类学化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历史如何人类学化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历史如何人类学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如何人类学化(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历史研究如何人类学化?杨念群当八十年代中期,一些新生代的历史学家开始意识到所谓“历史事实”不仅是历史研 究的对象性存在,而且也是文本建构的主观叙事策略时(比如大通史中的政治想象) ,史学 界中一片“狼来了”的呼声不绝于耳,不过那时情急之下祭起的打“狼”法器看上去似乎 总有那么点单调,比如仅是些“新三论”之类的自然科学方法。所以九十年代国学热和学 术史一兴,史学界又热闹起来,在一阵喧嚣过后,人们忽然发现“狼”并没有来,也许一 露面就跑了,好象根本用不着什么新式武器,大家于是猛然觉得有上了“新三论”的当的 感觉。与史学界这种已恢复乐观自信的状态相比,其他学科倒显得危机意识重重,也许是 想尽快脱去身

2、上的洋味膻腥的印记,许多学科都自觉把中国史当作了“本土化”的源头活 水,如法律学的“文化学派”对清代习惯法的关注,文学评论家向“思想史”研究的倾斜 等等都是这一迹象的反映。人类学“民族志”方法被引入历史分析的纬度,也是这一潮流 冲击的鲜明表现。与王铭铭以往关注乡村题材的著作有所不同,这次他送了我一本有关城市史的大书, 说是讲他们家乡泉州的,我开玩笑说你真够别出心裁,给人感觉有点象拍惯了乡村题材的 张艺谋想改拍城市生活的感觉。细阅一过之后,我发现这个城市史研究并不属于现今流行 的通史式叙述,这种叙述往往把某个城市的兴衰仅仅看作是世界民族国家建构史想象 出来的必然性趋势的一个组成部分,比如总是想象

3、式地建构出以海上丝绸之路为起点的 “泉州学”脉络,以满足自己与西方历史相对抗的“古已有之”的心态。相反,这种城市 史研究却是更加关注泉州作为一个历史空间是如何在文化与权力网络的交织作用中被构造 起来的。这个空间不会象以往通史型著作如数家珍所津津乐道的那样,幻化成了“东方学” 式的乐园,而恰恰是多种权力交错争夺的角斗场。也就是说这一取向既要避免市面上重复 流行的以西方民族国家叙事习惯撰写的通史体例,也要避免殖民主义支配下的世界史 观念。在这个意义下,泉州作为城市空间就不是庞杂的地方史内容的承载物,而是国家与 社会张力关系的聚焦所在。这本书讲述的是泉州从帝国的“边缘化”位置,逐渐被国家权力“同质化

4、”的过程, 泉州历史在此框架的叙述下被分成了几个不同的演变阶段,泉州经济发展期恰恰是帝国控 制最松弛的时期,与之相应的是存在一个多元文化共生的状态;其后的明清时期的全权统 治强调疆域内部社会群体的同质性,推动了国家权力向基层政权的渗透,西方文明进入中 国以后,中央打着实现民族国家振兴的现代性旗号继续延伸了这个过程,20 世纪初的 民族主义又以民族文化复兴的形式强化了这种历史趋势,这样一来,城市史研究变成了中 国从传统向现代权力空间建构转换的一个表述形式,而不仅仅是一种从传统到现代的历时 性过程的碎屑描述,这是个颇具匠心的方法论转变。当然,历史学与人类学的结合,并非空言可以达致,在学科交叉互动的

5、意义上,这本 书对史学界的启发主要表现在:它把中华帝国关于思想史与制度史截然二分的传统叙述, 改弦更张地放在了一个十分具体细微的空间转换的内涵设计中予以检视,试图打通思想与 制度相互阐释的途径。我认为,这非引进人类学的“民族志”方法无以办到。以往的思想 史研究,由于受到近代以来西方“观念史”分析框架的影响,具有自身特质的传统精神往 往被分隔为诸如价值论、认识论和本体论这些自足式的范畴,这些范畴的作用虽然也会偶 而与某种社会语境相勾连,变成了某个阶级身份的表达,但却并没有揭示出思想活动与历 史上的各种制度设计之间所发生的复杂关联。许多制度史的研究仅仅是制度演进的现象描 述,而无法反映制度运作的权

6、力支配关系和意识形态根源。王铭铭则认为,泉州城从宋元时期的边陲城市走向明清国家一体化系统的过程,正反 映的是中华帝国有关“秩序”观念的转变。明以前中央政府对于边陲地区的政治宽容,具 有一种“天下主义”的意识,而泉州世界性空间的萎缩,并不开始于 19 世纪中华帝国所受 的海外势力的冲击,反而与其所属的朝廷内在意识形态和政治变动息息相关。具体地说, 明清时期的意识形态转型,造成了两个相关的后果,在国内,作为官学正统符号体系的理 学世界观,导致了国家对于民间社会的严厉监控,从而使国家与社会的关系从明以前较为 疏离的状态转入一个密切监控的时代;在对外关系上,官学正统符号体系在空间上的扩张, 导致了人们

7、在以华夷之别为核心的文化问题上采用了一种二元对立主义的态度,使“文野 之别”极端化,这不仅鼓励人们把海外的空间、人群与文化想象为“异端” ,而且迫使国内 原来一度存在的文化多元主义态度受到了极大的弱化。在这个意义上,国家意识形态显然 是通过制度化的建构与配置向基层社会渗透的,具体会表现为在极力推行官方的仪式和象 征体系的过程中,与民间社会中的仪式体系争夺对地方资源的实际控制权。如果我们要想 理清意识形态和制度建构的关系,就不能仅仅停留在对制度变迁的历史疏理工作上,而必 须自觉意识到,官学主流支配下的历史观念之所以具有说服力,是因为他们借助权力的运 作把“历史事实”分离出了具体历史场景而变成了破

8、碎的图象,对此破碎图象的再编织, 已不是客观复原历史的过程,而恰恰是建构主观意识形态的过程,对于这种历史观念的最 大否定,就是想方设法使历史事实回归到一个具体的地方史场景中予以复原,比如对各种 民间仪式祭祀与社会生活的复原。这种复原并不是没有跌入另外一种权力支配圈套的危险, 因为按照“后现代”的说法,任何所谓“复原”历史的努力,都有可能不过是某种权力意 识支配的结果,对此我们也只能说,任何“复原”的努力尽管仍可能是某种“历史想象” 的表达,而无法达到纯客观的标准,但这种想象毕竟是反思主体和官学叙述的结果,它极 有利于使研究方法相对单调的史学界呈现出多元分化的异彩。人类学对历史学的最直接贡献,我

9、认为应体现在对具体历史微观场景的“深描式”分 析上,从而挖掘提示出历史大框架叙述所无法触及的深层衔接点,这部泉州史明显受象征 人类学方法的影响,对民间仪式和祭祀符号的描述有相当细致的分析,但在分析以理学为 代表的官方意识形态对地方社会生活的控制方面,特别是官方与民间资源如何相互转换方 面,却还没有达到真正的深描式研究的程度,因为历史上的宋明理学一开始恰恰是以民间 化的形式出现的。它虽然后来成为官方控制社会的有效资源,但由于其讲究人伦色彩的特 征,使之与以往儒学强调结构化的暴力控制的形态已有不同。按照我所建构的“儒学地域 化”框架进行分析,儒学在宋明以后在人事监控方面反而有趋于“软性”的迹象,这与福 柯所揭示的西方社会控制的取向有异有同,同者在于东西方都有“软性”控制的特征,异 者在于中国更加明确地强调人际网络而不是社会结构外在控制的作用。据说作者现在正进 行泉州理学家真德秀的研究,希望我们能从中看到其对此问题更细致的分析。(逝去的繁荣一座老城的历史人类学考察 ,王铭铭著,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9 年 8 月版。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