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与产业竞争力理论及评估方法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7018477 上传时间:2018-06-29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5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区域经济与产业竞争力理论及评估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区域经济与产业竞争力理论及评估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区域经济与产业竞争力理论及评估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区域经济与产业竞争力理论及评估方法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区域经济与产业竞争力理论及评估方法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区域经济与产业竞争力理论及评估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区域经济与产业竞争力理论及评估方法(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区域经济与产业竞争力理论及评估方法区域经济与产业竞争力理论及评估方法2003-10-16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陈 耀 一、区域经济理论研究概述 (一)区域经济分异的基础 区域经济是一个国家经济的空间系统;具有不同特性和水 平的区域经济,在空间上相互依存和联系,构成一国的国民经济整体。 为什么出现空间分异? 1. 生产要素的不完全流动性 要素价格、成本和收入在完全自由流动下会趋于均等化,经济活动将均匀分布。(这 正是传统经济学否认区域经济存在的基本理由)。 不完全流动的两层含义:a.不是所有的要素都能流动,有的流动(人口、资本)有的 不流动(土地、矿藏);b.能够流动的要素其流动性是有

2、限的或不完全自由的。约束来自: 管理体制(如户籍制度)、主体利益(资本逐利性/人往高处走)、历史文化(留恋乡土/ 人口流动频率与文明程度成正比)。 2. 经济活动的不完全可分性 均质平原上经济活动分布呈现类似结晶体构造(中心地理论)。 不完全可分性由 a.规模经济(生产规模扩大带来单位产品成本降低和效率提高的好处) 和 b.集聚经济或外部经济(企业集聚带来采购、维修、信息、服务、生活等便利)决定。 3. 距离成本 空间有距离,克服空间分离的耗费(时间占用和运费)即距离成本。经济活动中的生 产地、原料地和市场地往往不会同在一处,企业要考虑三者距离最短、运费最低的区位。 距离成本使经济活动局限于一

3、定的空间范围。信息化时代可降低但不可消灭距离成本。 (二)区域经济理论的研究进展 三大阶段 11826 年20 世纪 50 年代:单个组织区位论(微观) 1826 年杜能农业区位论;1909 年韦伯工业区位论;1933 年克里斯泰勒以商业为中心的 中心地理论;1940 年廖施区位经济论。(全为德国学者) 2二战后20 世纪 80 年代:一国内区域经济(宏观) 20 世纪 50 年代艾萨德创立区域科学;佩鲁“增长极”理论;缪尔达尔“循环累积因果论”;赫希曼“极化涓滴”理论;弗里德曼“中心外围”模式。 3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全球化下区域经济(超宏观) 克鲁格曼“新经济地理”思想; 麦克尔

4、波特“国家竞争优势”及产业集群理论; 新产业区理论。 Globalization + Localization = Glocalization“全球本地”二重性。 我国区域经济研究的基本线索 1949-1979 年改革开放前 20 世纪 80 年代90 年代中期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以来 (三)区域经济研究对象和内容 1. 研究对象 a. 广义从空间层面研究人类的经济活动规律; b. 狭义研究不同类型区域的经济发展及其相互关系的应用学科 2. 研究内容 a. 企业空间区位(区位选择因子、多部门企业与跨国公司空间组织) b. 区域经济发展(要素资源供求、产业结构演进、经济活动分布型式) c

5、. 区际经济关系(区际分工、要素流动、区际竞争与合作) d. 区域经济政策(区域差异、均等化与效率、政策工具及其效应) 二、区域产业发展的相关理论 区域产业发展的核心问题是揭示一个地区产业发展的源泉、机制、空间格局以及路径 依赖性。 基本理论有:区域分工贸易理论、区域产业结构理论、产业集聚与扩散理论。其中,产业集群已成为全球化下国家和地区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源泉,也是目前政府、企业和理 论界(经济学、管理学、地理学等)关注的热点。 (一)区域分工贸易理论 1. 理论沿革 区域分工理论主要受国际贸易理论的影响,从亚当 斯密开始,经历了古典区域分工贸 易理论、新古典区域分工贸易理论和新区域分工贸易理

6、论几个阶段。战后国际贸易领域出 现了一些令传统理论无法解释的现象:“里昂悌夫之谜”、产业内贸易、发达国家之间贸 易与直接投资增加,直接推动了对劳动分工和专业化的研究。 主要理论包括:斯密的“绝对利益(优势)”理论、李嘉图“比较利益(优势)”理 论、赫克歇尔和俄林“要素禀赋”理论(H-O 理论)、克鲁格曼为代表的“新贸易理论”。 2. 主要思想 a. 劳动地域分工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源泉。经济发展过程可以看作是一个以分工为媒介、 制度变迁为核心、累积因果、自我演进的非均衡过程。 b. 如果一地区生产一种产业(产品)的机会成本(用其他产业衡量)低于在其他地区 生产该种产业的机会成本,则这个地区在该种产

7、业上就拥有比较优势。各地区专业化产业 (产品)的选择:“两优取大优,两劣取小劣”(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 c. 贸易的原因不仅仅是比较优势,还有规模递增收益。要素禀赋差异决定着产业间的 贸易,而规模经济决定着产业内部的区际(国际)贸易。 (二)区域产业结构理论 1. 区域产业结构模式 根据各个产业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和相互联系,典型区域产业 结构由三类产业构成。 主导产业是在区域经济增长中起组织和带动作用的产业,生产规模大,产品输出率高;关联产业是为主导产业协作配套的产业,包括前向联系(利用主导产品)、后向联系 (提供原料)和侧向联系(技术服务)产业; 基础性产业是为区域增长、社会发

8、展、人民生活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产业,包括生 产性、生活性、社会性基础产业。 2. 区域主导产业选择基准 a. 比较优势: 区位商(专业化系数)= a/A/ 产出值、全要素生产率、产品输出率、利税率四项乘积。 b. 产业关联度 投入产出逆阵系数表计算 感应度系数=a/A 横向逆阵系数平均值某产业与全部之比 影响力系数=b/B 纵向逆阵系数平均值某产业与全部之比 c. 需求收入弹性 价格不变前提下某产业产品需求增加率/人均收入增长率 d. 生产率上升率 包括资源、劳动、资金、技术生产率的综合生产率 e. 产业创新能力 R&G、要素新组合、新产品、新生产方法、新材料、新市场等。 3. 区域产业结构

9、演进规律 a. 配第克拉克定律: 随着经济发展,人均国民收入相应提高,劳动力开始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并 进一步向第三产业转移。原因:在经济发展中各产业之间存在收入相对差异,而劳动力总 是倾向于流向高收入的产业。 b. 库兹涅茨法则 (产业的相对国民收入=国民收入相对比重/劳动力相对比重) 第一产业相对国民收入低于 1,第二第三产业大于 1;第二产业国民收入相对比重上升 快,而劳动力相对比重变化不大;第三产业相对国民收入呈下降趋,但劳动力比重上升 c.霍夫曼定理 工业化四阶段(消费资料工业净产值/资本资料工业净产值) : 第一阶段霍夫曼比例为(51); 第二阶段(2.51); 第三阶段(1

10、0.5); 第四阶段1。 d.雁行形态说 后进国家和地区遵循 “进口国内生产出口”交替发展模式。 (三)产业集群理论 1. 产业集群现象和发展背景 n 企业集结成群现象由来已久。19 世纪末马歇尔(A. Marshall)经典著作经济学原理描述了以手工业为主的小企业集聚形成产业区的现象。国际上有影响的产业群: 美国:硅谷和 128 公路的电子产业群、纽约玛第森大街的广告业群、明尼阿波利斯的 医学设备产业群、加利福尼亚的娱乐业群、达尔顿的地毯业群、马萨诸塞的制鞋业群、等 等。 德国:索林根的刀具业群、斯图加特的机床业群、巴登符腾堡的机械业群、等等。 法国:巴黎森迪尔区的网络业群、布雷勒河谷的香水

11、玻璃瓶业群、等等。 印度:旁遮普邦的路德海阿那的金属加工和纺织工业群、泰米尔纳德邦的提若普尔的 棉织衣物制造业群、班加罗尔的电子软件业群、北方的阿格拉的鞋业群、等等。 各国地方产业群兴起的国际背景: 福特制生产方式(用标准化生产方法、廉价熟 练劳动力和价格竞争来生产和服务于标准化商品)向柔性专业化生产方式(生产和服务于 客户的广泛需求,运用灵活通用的生产设备和适应性强的熟练劳动力)转变。 大规模工业化与泰勒主 义的结束,网络生产组织的产生,中小企业繁衍,转包,战略联盟等关系得到发展。 全球竞争和提高国际竞争力对地方化合作的需求。 发展知识经济和创新、提高生产力 的需求。 城乡社区提高就业率的需

12、求。 区域竞争对新的地区治理结构的需求。 提高生活水平和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追求。 2. 产业集群的概念及特征 产业集群(Industrial Cluster) 地方企业集群(Local Cluster of Enterprises) 地方生产系统(Local Production System) 区域集群(Regional Cluster) 产业区(Industrial District) 美国哈佛大学波特(M. Porter): 产业集群是指在某一特定领域中(通常以一个主导产业为核心),大量产业联系机密 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集聚,并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现象。 北大经济地理学家王辑

13、慈: 产业群是一组在地理上靠近的相互联系的公司和关联的机构,他们同处在一个特定的 产业领域,由于具有共性和互补性而联系在一起。产业集群具有专业化的特征。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部刘世锦: 产业集聚是在一个适当大的区域范围内,生产某种产品的若干个同类企业,为这些企 业配套的上下游企业,以及相关的服务业,高密度地集聚在一起。 我国地区产业集群特点 a. 集聚区内生产和销售规模大,在全国同类产品中占有较大份额。 浙江诸暨大唐镇的袜业市场,年交易量 60 亿双;嵊县的领带市场年交易量 2.5 亿条。 浙江 52 个“块状经济”的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 30%以上;全国 532 种主要工业品中,浙江 有 5

14、6 种以“块状经济”方式形成的产品居全国第一。 珠江三角洲产业集群以 IT 产业最为突出。如东莞的 IT 产业群。国际知名跨国企业如 杜邦、诺基亚、三星、雀巢,以及国内的方正等云集于此。IT 产业超过 1700 家,电脑零部 件配套率 95%以上,方圆 50 里以内可配齐一部电脑(90 年代末资料)。目前全国最大的 4 家彩电企业生产基地、最大的几家计算机企业生产基地都设在珠三角。 b. 专业化分工以独特方式获得空前发展。 每个企业只做一个部件,或一个部件的某个环节。一个零部件企业同时为多家主机厂 (总装厂)配套。 c. 分工深化大大降低了生产和交易成本。 在珠三角彩电、计算机、手机等产品零部

15、件的采购成本比其他地区低 30%;浙江“块状 经济”产品成本和价格之低(如布料、袜子是北京等市场价格的 1/5-1/6)。 3. 产业集群的形成机理 a.导致企业自然集群的主要因素和条件: c.接近最终市场或原材料集贸市场; d.特殊的智力资源或自然资源的存在; e.有基础设施可共享; f.有政策激励(宽松环境也是一种激励)。 实例一: 浙江“块状经济”形成机制: 市场与产业互动。 家庭单元“一乡一品”“一村一品”自发性市场带动生产规模扩大市场扩大。 义乌小商品市场;温州柳市镇“低压电器之都”;苍南的印刷、编织业;绍兴的“中国纺 织城”;嘉兴海宁皮革、嘉善胶合板。 实例二 珠江三角洲产业集群的

16、形成机制:na. 加工贸易带动。 东莞的打印机、复印机,来料 加工总装厂;美能达在东莞生产成本比在日本至少低 30%,人工成本仅为日本的 1/13; 竞争压力下,佳能、理光陆续进入。 b. 内源型品牌带动。 顺德的科龙、美的、格兰仕等名牌产品带动大批配套厂家发展; 科龙的冰箱、空调等外部采购率达到 70%以上。 c. OEM、ODM 产品带动。 顺德勒柳镇的东菱公司,专为欧洲市场做小家电的贴牌生产, 80%以上零部件就近采购;仅在勒柳镇,与小家电相关的生产企业由 4000 余家。 注 意 vAn OEM (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r) is a company that uses product components from one or more other companies to build a product that it sells under its own company name and brand. (The ter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