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北京中医药大学考研复试参考书以及导师信息

上传人:mingti****nghao 文档编号:47013932 上传时间:2018-06-29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342.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993年北京中医药大学考研复试参考书以及导师信息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1993年北京中医药大学考研复试参考书以及导师信息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1993年北京中医药大学考研复试参考书以及导师信息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1993年北京中医药大学考研复试参考书以及导师信息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1993年北京中医药大学考研复试参考书以及导师信息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993年北京中医药大学考研复试参考书以及导师信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993年北京中医药大学考研复试参考书以及导师信息(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才思教育考研考博全心全意才思教育考研考博全心全意更多资料下载:19931993 年北京中医药大学考研复试参考书以及导师信息年北京中医药大学考研复试参考书以及导师信息1991993 3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中医综合科目试题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中医综合科目试题一、A 型题:每一道考题下面都有 A、B、C、D、E 5 个备选答案,在答题时请选择一个最合适的答案写在答题纸上1. 阴阳不能相互维系,可出现 :A. 阳胜则热,阴胜则寒B. 阳虚则寒,阴虚则热 C. 阴盛格阳,阳盛格阴D. 阴损及阳,阳损及阴E. 阴虚则阳亢,阳虚则阴盛2. 连结“肺主呼吸”和 “心主血脉”的中心环节是A. 经脉的相互连结 B

2、. 气血的相互关系 C. 心主营,肺主卫之间的相互作用 D. 宗气的贯通和运行 E.以上都不是3. 脾主升清的确切内涵是A. 脾的阳气主升B. 脾以升为健C. 脾气散精,上归于肺D. 与胃的降浊相对而言 E. 脾输布津液,防止水湿内生4.“利小便即所以实大便”的理论依据是A. 肾司二便,故利小便即可以实大便B. 中气不足,溲便为之变,故二便相关C. 淡渗利水,则脾阳得健而大便D. 二便之源均来自小肠的泌别清浊E. 利小便的药物本身具有止泻作用5.“中焦如沤”是比喻 :A. 胃主受纳的功能状态B. 脾气散精的功能状态 C. 小肠泌别清浊的功能状态D. 水谷精微的弥漫布散状态 E. 消化过程中腐熟

3、水谷的状态6.“寒从中生”的主要机理是A. 肺气不足,寒饮内停B. 胸阳不振,阴寒内盛 C. 恣食生冷,寒伤中阳D. 脾肾阳气不足,阴寒内盛E. 痰湿内阻,从阴化寒7. 少阳经脉气血衰竭,可出现 :A.戴眼反折瘛疭,其色白,绝汗乃出 B耳聋百节皆纵,目鳞绝系C.口自动作,善惊妄言,色黄,其上下经盛,不仁D. 面黑齿长面垢,腹胀闭,上下不通 E. 腹胀闭不得息 , 善嗦善呕8. 痰浊蒙蔽心包神志改变的特征是A. 狂言,谵语B. 神昏,痴呆C. 喜悲,欲哭D. 烦躁不安E. 疑虑不定9. “故水病者,下为例肿大腹,上为喘呼不得卧”的病机是:A. 肾病及心,水气凌心 B. 脾肾阳虚,水湿泛滥C. 肺

4、脾气化失司,不能输布津液D. 肾病及肺,其本在肾,其末在肺E. 以上都不是10. “用寒远寒”是指 :A. 虚寒证慎用寒药 B. 寒实证忌用寒药 C. 气候寒冷慎用寒药 D. 寒热错杂慎用寒药 E 寒从中生,忌用寒药11. 属于上焦生理功能特点的是A. 主气的升发 B. 升已而降,若雾露之溉 C. 通行三气D. 原气之别使 E. 以上都不是12. 肾主纳气的主要生理作用是A. 有助于元气的生成 B. 有助于肺气的宣发C. 有助于气道的清洁通畅D. 有助于固摄精气E. 有助于呼吸保持一定深度13. “天癸”的产生取决于 :才思教育考研考博全心全意才思教育考研考博全心全意更多资料下载:A. 先天禀

5、赋的强弱 B. 元气的充沛 C. 肾阴肾阳的协调平衡 D. 肾中精气的充盈 E. 后天之精的充养14. 刘涓子鬼遗方的作者是A. 陈言B. 施发C. 葛洪D. 龚庆宣E. 戴起宗15. 主死的恶候,布哪一项是错误的 ?A. 青如草兹B. 赤如衃血C. 白如枯骨D. 黄如枳实E. 黑如乌羽16. 肝病见赤色为 :A. 吉中之顺B. 吉中小逆C. 正病正色D. 凶中之顺E. 凶中之逆17. 小儿食指络脉浮露,色鲜红的提示 :A. 急惊风B. 疳积C. 实热D. 虚热E. 外感表证18. 五音中的“羽”,与下列何脏相对应 ?A. 肝B. 心C. 脾D. 肺E. 肾19 下列证候除哪项外,另可出现胁痛

6、 ?A. 肝气郁结B. 肝火上炎C. 肝胆湿热D. 气滞血瘀E. 肝阳化风20. 以上何脉不主宿食 ?A. 紧脉B. 促脉C. 结脉D. 滑脉E. 涩脉21. 肝阴不足的表现是A. 胸闷喜太息,易怒,五心烦热B. 口干口苦,胸胁或少腹胀闷窜痛C. 面部烘热,口咽干燥,胁肋隐痛D. 手足蠕动,眩晕耳鸣,夜寐多梦E. 以上都不是22. 以下哪项是亡阳的表现 ?A. 汗出热而咸 B. 面赤肢温 C. 脉浮数而空D. 口渴饮冷E. 以上都不是23. 以下哪个症状不属温病的中焦病证 ?A. 便秘B. 腹满C. 苔黄腻D. 面色淡黄E. 神昏24. 头痛眩晕,昏厥,呕血,见于 :A. 气虚证B. 气陷证C

7、 、气滞证D. 气逆证E. 气脱证、25. 恶热,汗出,口渴,疲乏,尿黄,舌红,苔黄,脉虚数,属于 :A. 伤风B. 温燥C. 火淫D. 伤暑E. 中暑26. 神识不清,语言重复,时断时续,声音低弱,属于 :A. 谵语B. 郑声C. 错语D. 独语E. 夺气27. 身热反欲盖衣被,口渴,喜热饮,四肢厥冷,下利清谷,小便清长,舌淡苔白,脉大无力,属于 :A. 表寒里热证 B. 表热里寒证 C. 真寒假热证D; 真热假寒证 E. 热证转化为寒证28. 只入心肝二经的重镇安神药是A. 朱砂B. 磁石C. 琥珀D. 龙骨E. 牡蛎29. 下列哪组是专治牌、肺气虚的药组 ?A 人参、党参、西洋参B.党参

8、、黄芪、太子参 C.人参、白术、山药D.黄芪、人参、白扁豆 E.党参、大枣、黄精30. 巴豆内服剂量是A.0.30.6gB.0.70.9gC.0.10.3gD.0.010.03gE.0.51g31. 始载苍术之名的本草书籍是A. 本草经集注B. 新修本草 C 蜀本草D. 证类本草 E. 本草纲目32. 我国古代医籍中首载240余种中药的书籍是A; 山海经B. 李当之本草C. 药论D. 吴普本草E. 五十二病方33. 大黄和虎杖都具有的功效是A. 活血、通便、解毒、止咳 B. 活血、通便、利湿、止血 C. 活血、利湿、解毒、止痛D. 活血、解毒、通便、退黄 E 活血、止痛、止注、解毒才思教育考研

9、考博全心全意才思教育考研考博全心全意更多资料下载:34. 夏枯草的药用部位是A. 全草B. 枝叶C. 根D. 带花的果穗E. 叶片35. 下列除哪项外,均为天麻和全蝎的适应证 ?A. 小儿急惊B. 脾虚慢惊C. 肝阳眩晕D. 风湿痹症E. 破伤风证36. 下列除哪项外,均是附子的主治证 ?A. 亡阳欲脱,肢冷脉微 B. 寒凝血痕,经闭阴疽 C 气命门火衰,阳痿早泄D. 中寒腹痛,阴寒水肿 E. 阳虚外感,寒痹刺痛37. 下列活血药中,哪一味不兼有行气作用 ?A. 川芎B. 郁金C.元胡D. 三棱E. 五灵脂38. 下列除哪组外都是治疗乳汁不下的药物 ?A. 术通、通草 B. 冬葵子、刺蒺藜C.

10、 穿山甲、王不留行D. 漏芦、路路通 E. 橘叶、益母草39. 下列哪味药物专理脾肺气滞 ?A. 香附B. 木香C. 橘皮D. 乌药E. 檀香40. 下列哪味属于神农本草经记载反乌头的药物 ?A. 全瓜蒌B. 瓜蒌皮C. 瓜蒌仁D. 瓜蒌霜E. 瓜蒌根才思教育考研考博全心全意才思教育考研考博全心全意更多资料下载:北京中医药大学考研信息北京中医药大学(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一所以中医药学 科为特色的全国重点大学, 是国家 “211 工程” 、 “985 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 重点建设院校之一, 是“111 计划

11、”入选高校,由教育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北京市共同建设。 学校创建于 1956 年,原名北京中医学院,是新中国最早成立的高等中医院校之一,1993 年更名为北京中 医药大学;2000 年与北京针灸骨伤学院合并组成新的北京中医药大学。 院系设置截止 2013 年,学校共设有 10 个专业院系,另设有国学院9 、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第三 临床医学院等教学机构,在中医学、中药学、中药制药、药学、针灸推拿学、公共事业管理、工商管理、 护理学、英语(医学)、法学(医药卫生)10 个本科专业招生 附属院所 1.东直门医院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

12、医学院,创建于 1958 年。是一所集医疗、教学、 科 研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中医院。是全国唯一一所进入国家“211 工程”建设的高等中医药院校北京中 医药大学的第一临床医学院,并率先成为全国示范中医医院、三级甲等中医院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认定的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是北京市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民政部“明天计划”脑瘫患儿手术康复才思教育考研考博全心全意才思教育考研考博全心全意更多资料下载:和“点燃心希望”先心病治疗定点医院。2010 年,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被确立为“国家中医药发展 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示范基地和战略合作签约单位。2011 年 8 月 6 日,原北京市通州区中医医院与

13、北京 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整合,并正式命名为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东区。 2.东方医院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筹建于 1986 年并于 1999 年 12 月 12 日正式开业,是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 学院,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托管单位,是一所特色明显、功能齐全、设备先进,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 和健康咨询为一体的三级甲等中医医院。教育部 211 工程建设的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北京市医疗保险定 点医院。2011 年 6 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正式接收北京二七机车厂医院,命名为北京中医药大学东 方医院二七院区。医院现为一院两区(即东方医院方庄院区和东方医院二七院区)。总占地面积 4.62

14、 万平 方米,总建筑面积 9.96 万平方米。 3.第三附属医院 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的前身是北京冶金医院,始建于 1964 年,1991 年 11 月划归冶金工业部。是 北京市定点中西医结合医院。2006 年 7 月划转至北京中医药大学,2007 年 7 月成为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临 床医学院。是北京市医保定点医院,第三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中西医结合医院建设单位,是三级甲等 中西医结合医院。骨伤科、脑病科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中医全科医学、中医骨伤科学是国家中 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肿瘤科、心血管科、脾胃病科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专科建设单位。 4.重庆市中医院 重庆市中

15、医院是集医疗、教学、科研和预防保健为一体的大型三级甲等中医院,是卫生部国际紧急救援中 心网络医院、国家爱婴医院、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和省级重点中医院建设单位。2012 年医院成为北京中 医药大学非直属附属医院, 步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医院占地 163 亩, 建筑面积近 11 万平方米, 在建面积 1.24 万平方米,三期工程规划建筑面积 5 万平方米。现编制床位 1800 张,临床科室 32 个,医技科室 10 个。 年 门诊量 130 万人次,年出院病人约 4 万人次。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 5 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建设学科 1 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及建设培育项目 10 个。医院设有中国中医药文献检索中心重庆分中心、 全国针灸临床中心重庆分中心,办有中国中医急症杂志。重庆市中医药学会、重庆市中西医结合学会、 重庆市针灸学会和重庆市中医药行业协会均挂靠在医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