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建议》要点解读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7012219 上传时间:2018-06-2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建议》要点解读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建议》要点解读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建议》要点解读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建议》要点解读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建议》要点解读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建议》要点解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建议》要点解读(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1、怎样理解、怎样理解“十二五十二五”规划规划建议建议的重大意义的重大意义? ?中央“十二五”规划建议是指导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编制的纲领性文件。从“七五”计划开始,中央已经提出了 6 个中长期规划建议。“十二五”时期(20112015 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对于编制“十二五”规划、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表现为:建议对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具有重大指导意义;对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科学发展具有重大指导意义;对

2、于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对于各级政府编制“十二五”规划纲要具有重大指导意义。2 2、怎么认识、怎么认识“十一五十一五”时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时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 5 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和风险挑战,在中央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办成了一系列大事、办好了一系列喜事、办妥了一系列难事。我么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巨大冲击,保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态势,并为长远可持续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我们夺取了抗击南方雨雪冰冻灾害、汶川地震、玉树地震和舟曲泥石流等重大自然灾害斗争的胜利,依法坚决平息和妥善处理拉萨“31

3、4”事件和乌鲁木齐“75”事件,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隆重庆祝新中国成立 60 周年和改革开放 30 周年,胜利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我国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国家面貌发生新的历史性变化,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高。这 5 年是我国经济社会事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国际地位提升最快的时期之一。这 5 年,我们取得成绩来之不易,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创造的精神财富影响深远。继往开来,全国各族人民正昂首阔步走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3 3、为什么要坚持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为什么要坚持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 建

4、议明确提出,制定“十二五”规划要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这是建议贯通全篇的一个鲜明特点。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符合我国基本国情和发展的阶段性新特征。第一,面对新的国际经济环境,我们只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效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深入挖掘国内需求的巨大潜力,合理调整总需求结构,才能拓宽我国经济发展的回旋余地,使我国经济发展在国际市场风云变幻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第二,只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加强节能减排,才能有效突破资源环境的瓶颈约束,在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中争取主动、避免被动。第三,面对新的国际科技和产业发展趋势,我国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

5、式,大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才能在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争创新优势、赢得主动权。第四、只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新要求、满足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总之,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必须贯穿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和各领域。4 4、为什么必须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为什么必须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出发点是贯彻以人为本的核心要求,归根结底是为了保障和改善民生,使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全体人民。

6、这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实践证明,发展才是硬道理,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无论是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还是强调统筹兼顾,都是围绕以人为本这个核心,寻求符合客观规律的发展途径和发展方式,创造和积累更多更好的物质文化财富,使全体城乡居民能够更加公平地分享发展成果,从而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改善人民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的发展条件。5 5、为什么要鼓励扩大民间投资?、为什么要鼓励扩大民间投资? 建议提出鼓励扩大民间投资,这是调整优化投资结构的重要举措

7、。民间投资是我国经济中最具活力的因素,是保持投资规模合理增长,增强经济增长内生动力的重要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间投资不断发展壮大,在促进经济发展、调整产业结构、繁荣城乡市场、扩大社会就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在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的同时,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进一步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对于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推动经济结构优化调整、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6 6、为什么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为什么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也是关系百姓生计的民生产业。建议从保持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8、的全局出发,对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作出了全面部署。这对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第一,发展现代农业,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渠道。虽然我国农业对国内生产总值和财政税收的贡献率确实在下降,但农业仍然是关系农民生计的最大产业。目前全国还有近 3.2 亿劳动力靠农业为生,农民纯收入中 49%左右来自农业。必须看到,通过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业集约经营,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延伸农业产业链条,靠农业增收仍大有文章可做。比如,我国不仅有近 18.3 亿亩耕地,还有 60 亿亩草原、42.7 亿亩林地、42 亿亩大陆架渔场、2.6 亿亩内陆水域,用现代经营方式和科学技

9、术把这些资源充分利用起来,向农业广度和深度要效益,仍可以为农民增收提供广阔空间。第二,发展现代农业,是应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必由之路。当前随着大量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引发了农业发展方式的深刻转变和农村社会结构的深刻转型,一些地方农业兼业化、农村空心化、农民老龄化的趋势日益明显。在这种情况下,应对农业兼业化、农村方面是引导农地向种田能手集中,另一方面是发展覆盖全程的农业生产经营服务,在农户经营基础上把一家一户干不了、干不好、干起来不合算的环节交给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和其他服务组织去干,通过社会化、专业化服务解决农户生产经营中的困难。根本出路就是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实现农业生产

10、经营的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只有把现代农业搞好了,才能防止出现农业萎缩、农村凋敝的状况。7 7、如何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如何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近些年来,中央把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举措,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开创了农村社会保障工作的新局面。建议对农村社会保障问题高度重视,明确提出,要改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那么,应如何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呢?首先,应逐步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标准。这就既需要千方百计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提高农民参保率;坚持权利和义务对等原则,鼓励农民选择较高档次的交费标准,做到多交费、长缴费,享受较高

11、的保障水平,同时需要各级政府切实承担起资金投入的责任和义务,进一步调整支出结构,加大对农村地区社保建设的资金扶持力度。其次,应不断完善相关制度。除了应积极完善新建立的制度外,还应研究解决不同社会保障制度之间的衔接问题,理顺各项制度之间的关系,还要思考农村社会保障事业长远发展的思路、模式和政策机制问题。总之,在设计和完善各类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政策机制时,应尽可能想得长远一些,注意为建设未来的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打下良好基础。再次,应着力加强经办服务能力建设。今后一个时期,应把加强农村社会保障经办服务能力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努力让广大农民能够享受到方便、快捷、高效的服务。要加强基层经办管理服务

12、平台建设,按照服务人群的一定比例配备人员,充实基层工作队伍。要规范各项社会保障项目经办业务流程,实现经办业务的标准化、程序化操作。要尽快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服务信息化支撑能力建设,整合现有网络平台,逐步实现资源共享。要以社会保障卡为重点,扩大信息化服务的范围,方便农民参保和各项社会保障资金的发放。8 8、为什么要科学规划城市群内各城市功能定位和产业布局?、为什么要科学规划城市群内各城市功能定位和产业布局?城市群是多个城市组成的城市网络,在国土空间的格局中是与农产品主产区、生态功能区相对应的范畴,本质上是一个一定空间范围内多个城市分工协作、功能互补、相互联系、唇齿相依,人口和经济密集的城市功能区,

13、是一个共同体,而不管其内部有多少行政边界。我国城市群发展的主要障碍在于以行政区为界限的经济社会治理结构阻碍了城市群作为一个城市功能区的一体化发展,各城市的主体功能定位不清晰,产业结构和产业定位雷同,城市之间基础设施没有形成网络化,特大城市的中心功能区过于集中,尽管我国城市化还处于中期阶段,但“城市病”症状已经凸显。一些城市群,还只是单纯的行政归类或规划上的归类,远没有成为功能性、整体性、网络性的城市群。科学规划城市群内部各城市功能和产业定位:第一,应编制统一的城市群发展规划。打破完全按照行政区编制城镇体系规划和城市规划的做法,按照城市群这种功能区编制涉及不同行政区的统一规划,统筹规划城市群的工

14、业布局、公共服务、居民点、生态系统以及基础设施走向等的空间格局。第二,加强城市群内城市之间的深度合作。推进大中小城市交通、通信、供电、供排水等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和互联互通。加强科技和产业合作,推动联合攻关,在有限空间形成相对完整的产业体系和产业链,增强城市群的整体竞争力。第三,推进市场一体化。城市群应该率先形成统一、规范、有序的市场体系,推进产品、技术、产权、资本、人才和人力资源在各城市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加快统一的法制环境、信用服务市场、市场准入、质量互认制度、职业资格等的建设,加强在税收、人口居住、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合作。第四,合理确定城市开发边界。这是缓解特大城市中心城区压力,

15、从而强化中心城市产业功能,增强小城镇公共服务和居住功能的重要措施。只有合理确定城市特别是城市群中的中心城市的开发边界,适度舒解其中心城区过度集中地功能,才能为周边其他城市的功能完善腾出空间,使周边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不断完善城市功能,促进中小城市成长,增强对产业和人口的吸引力,反过来又会起到缓解特大城市中心城区压力,预防“城市病”的作用。第五,保护自然生态廊道。城市群不同于“摊大饼”式的城市扩张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在城市与城市之间保留必要地自然生态系统,包括农田。所以,发展城市群要注重保护好森林、湿地、湖泊、草地等生态系统,保留必要地农田,使之成为城市群地区的绿色生态空间。为此,应优化城市群的空间结

16、构,减少工矿建设空间和农村生活空间,适当扩大服务业、交通、城市居住、公共设施空间,保留必要地蔬菜生产空间,积极扩大绿色生态空间,优化生态系统格局,改善人居环境。9 9、为什么要加强城镇化管理?、为什么要加强城镇化管理? 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提高城镇化水平,是建议明确提出的“十二五”时期一项关系全局的战略任务,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亮点,对于建立扩大内需的长效机制,有效应对国际经济环境变化,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都有重大意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发展成效显著。城镇化率明显提高,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数量增加,城市群迅速崛起,由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构成的城镇体系初步形成,城镇的综合承载能力不断增强。按照“十一五”时期城镇化推进的速度,“十二五”时期,我国城镇化率将达到 50%以上,这意味着每年将有上千万农村人口进入城镇,出现城镇人口超过农村人口的历史性变化。为了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建议针对城镇化发展中出现的突出问题,立足我国国情,借鉴国际经验和教训,提出了加强城镇化管理的明确要求。第一,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