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明清文学2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7011889 上传时间:2018-06-29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7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元明清文学2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元明清文学2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元明清文学2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元明清文学2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元明清文学2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元明清文学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元明清文学2(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元杂剧的结构形式元杂剧的基本结构形式是四折一楔子。折或称摺,主要指音乐上一个完整套曲。一折就是与一套曲子相适应的一个较大的剧情段落,是杂剧的一个组织单位。一本四折,就是指一个剧本采用不同宫调的四套曲子和穿插其间的科白,构成戏剧情节发展中的四个段落 。关汉卿关汉卿(12251300) ,字汉卿,与已斋叟。他在散曲南吕一枝花中自称“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宣称 “则除是阎王亲自唤,神鬼自来勾,三魂归地府,七魄丧冥幽;天那,那其间才不向烟花路儿上走”。窦娥冤赏析 一、题材来源及情节构思1、题材来源:从古代流传的“东海孝妇”的故事演化而来,汉人刘向的说苑 、 汉书于

2、定国传 、晋人干宝的搜神记都有记载。2、剧情:楔子:抵债别父。第一折:守寡拒婚。第二折:受诬蒙冤。第三折:临刑誓愿。第四折:鬼魂雪冤。3、角色:正旦:窦娥(原名端云) 。冲末:窦天章。卜儿:蔡婆。净:赛卢医。副净:张驴儿。净:桃杌太守(孤) 。孛老:张驴儿之父。外:监斩官。魂旦:窦娥鬼魂。 (此剧为旦本,由正旦窦娥主唱。 )4、主题思想:全剧通过窦娥幼年被卖作童养媳,成年后被流氓欺负,陷入冤案而被杀害的悲剧故事,揭露了元代高利贷盛行、恶势力猖獗、吏治腐败的黑暗现实。而以窦娥临刑发出三桩誓愿,死后鬼魂报仇的方式,表现了元代下层人民反抗压迫、要求政治清明的呼声。二、窦娥形象分析 1、窦娥是一个不幸

3、者,在她的身上集中了各种各样的不幸。【油葫芦】 “莫不是八字儿该载着一世忧?谁似我无尽头!须知道人心不似水长流。我从三岁母亲身亡后,到七岁与父分离久,嫁得个同住人,他可又拔着短筹,撇的俺婆媳每都把空房守,端的个有谁问,有谁瞅?” 2、窦娥是一个顽强的反抗者。 窦娥的反抗精神首先体现在她对张驴儿的反抗上。“捱千般拷打,万种凌逼,一杖下一道血,一层皮。打的我血都飞,肉淋漓,腹中冤枉有谁知!”(第二折) 窦娥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更表现在她对死亡的不屈服和对官府的痛恨上。 【牧羊关】 “大人你明如镜,清如水,照妾身肝胆虚实。 ” 第三折集中表现了窦娥的反抗精神,是曲嘹亮的战歌。这折开始,窦娥就放弃了在第

4、二折末尾对官府产生的怀疑,而代之以清醒的认识。 正宫端正好“没来由犯王法,不提防遭刑宪。叫声屈动地惊天!顷刻间游魂先赴森罗殿,怎不将天地也生埋怨!”滚绣球“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元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哎!只落得两泪涟涟。” 【耍孩儿】 “不是我窦娥罚下这等无头愿,委实的冤情不浅;若没些灵圣与世人传、也不见得湛湛青天。我不要半星热血红尘洒,都只在八尺旗枪素练悬。等他四下力皆瞧见,这就是咱苌弘化碧,望帝啼鹃。 ”“你道是暑气喧,不

5、是那下雪天;岂不闻飞霜六月因邹衍?若果有一腔怨气喷如火,定要感的六出冰花滚似绵,免着我尸骸现;要什么素车白马,断送出古陌荒阡!” 【一熬】 “你道是天公不可欺,人心不可怜,不知皇天也肯从人愿,做什么三年不见甘霖降?也只为东海曾经孝妇冤。如今轮到你山阳县。这都是官吏每无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难言。 ” 第三折集中表现了窦娥和黑暗统治斗争的不妥协精神,她死而不已的斗争意志以及她思想发展所达到的高度。在窦娥的身上,我们看到了处于痛苦深渊中元代人民的愤怒和反抗,在如火的感情、如潮的气势中,我们也看到了关汉卿与人民同呼吸,和黑暗势不两立的战斗激情。 3、窦娥是一个悲剧人物,顽强的反抗与善良温顺,构成了她性格

6、的两个方面。“法场”一折,窦娥敢于牺牲自己的性格和体恤亲人的细致感情结合在一起,更进一步展示了她的高尚情操。 窦娥之冤,不仅仅是她个人的冤枉,从她身上,我们看到了封建社会千千万万妇女,千千万万人民的悲惨遭遇和他们的反抗性格。 三、戏曲冲突善于巧妙地编织戏剧冲突,使人物形象在冲突中更加鲜明,同时使剧作结构严谨,是关汉卿剧作的又一特色。作者为她安排了三次重大的戏剧冲突。1、窦娥与蔡婆婆的冲突。 22、窦娥与张驴儿父子的冲突。表明了平民百姓与流氓恶棍的矛盾。 3、窦娥与昏官的斗争。这表现人民群众与贪官污吏的矛盾。 四、艺术特色:1、它完美地体现了关汉卿剧作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特点。2、在语言方

7、面的本色之美。此剧的语言既质朴自然,又酣畅泼辣,体现其大师风格。名曲有第三折 滚绣球。王实甫西厢记故事的创作源流唐代:元稹传奇小说莺莺传 (会真记 ) 。宋代:赵令畴蝶恋花鼓子词 、宋杂剧莺莺六么 。金代: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 、金院本红娘子 、南戏张珙西厢记 。王实甫吸收了蝶恋花鼓子词同情莺莺悲剧命运的观点,借鉴了西厢记诸宫调改负心人张生为痴情种的写法,将崔、张故事由一个始乱终弃的悲剧改为青年男女的自主婚姻战胜封建礼教的喜剧,成为一部爱情戏的杰作。西厢记创作主题追求爱情和婚姻的自由是宋金元时期广大青年的理想,元初一大批爱情剧无不体现了这一历史要求。关汉卿拜月亭:愿天下心厮爱的夫妇永无分离,教俺

8、两口儿早得团圆。白朴墙头马上:愿普天下姻眷皆完聚。西厢记结尾曲词:“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是该剧的点睛之笔。传统的封建婚姻讲究门当户对、父母之命,金钱权势是婚姻的基础,父母作主是婚姻的缔结方式。 西剧不仅反对建立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基础上的封建包办婚姻,更强调婚姻的基础是“有情的”,而不是“有钱的”、 “有权的”,而“有情”只能由婚姻双方的当事人才能完成,这样,就将婚姻的决定权从局外人手里夺回到当事人的手里,具有鲜明的反封建婚姻的色彩。西厢记第一次以最清楚、最明确的方式表达了:只有建立在爱情基础上的婚姻才是健康的、合理的婚姻。他们以自由结合否定了门当户对,以个人意志取代了父母之命,以自由恋

9、爱排斥了媒妁之盲。由此可见,崔张爱情与封建婚姻制度的冲突是比较广泛的,它超出了以往的那些描写爱情的作品而具有崭新的时代意义。如何看待崔张二人的爱情?崔、张二人最初是彼此对才貌的倾心,经过联吟、寺警、赖婚、听琴、逼试等一系列事件,二人间的爱情逐步由异性间才貌吸引向感情上的相互契合过渡。崔张从佛殿上邂逅相逢到相爱,到私定终身,经历了才子佳人爱情的一见钟情、相思苦闷到密约偷期的曲折过程。这种隐蔽的方式是当时社会条件下唯一可行的方式。尽管崔张爱情不过是沉醉于窃玉愉香的密约幽期,他们对爱情的憧憬不过是追求肌肤之亲,以“今宵端的云雨来”为最高理想。作品对他们私通的艺术表现也是大胆而露骨的,并夹杂着消极的色

10、情描写;但是,这对于突出戏剧的主题,无疑是十分重要的。甚至可以说,唯其大胆而露骨,才深化了戏剧主题。崔张正是以一见倾心反对木然寡情,以违礼任性来反对克己和驯服,以恣情反对禁欲,以私通反对男女授受不亲。崔张爱情毕竟是封建贵族小姐与封建士大夫之间的爱情,因此在反对礼教与反对封建婚姻制度上,又是不彻底的。如他们爱情的基础,明显地带有封建主义的印记。他们彼此产生爱情的条件,乃是对方的形体美和才情,他们相互结合的基础实际上还是封建道德和封建教养,这正如张生所说的: “她有德言工貌,小生有恭俭温良。 ” 而且,这种爱情在情调上的显著特点是缠绵悱恻、多愁善感。由于双方的出身和教养的关系,他们在相爱过程中常常

11、显示出性格软弱、精神空虚、意志薄弱;有低级趣味的玩赏,有无法排遣的烦恼;有顺利时的狂热,也有受挫时的绝望。这一切正是才子佳人爱情心理的典型表现。如何看待戏剧的大团圆结局?崔张爱情既反映了真挚与美好的感情,表现了青春觉醒的动人力量与无限希望,具有民主性与进步性,同时又不可避免地带有落后性与封建性。爱情的民主性与进步性;促使他们敢于不顾一切地相互追求并私自结合;爱情的落后性与封建性,又促使他们不能对封建势力有清醒的认识,更不能正面向封建势力进行斗争。这种爱情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既背叛封建势力,又惧怕封建势力。因此,崔张二人不得不屈从于老夫人“不招白衣女婿”的压力,上京应试,使自己的爱情纳入封建婚姻的

12、轨道,以状元及第来保证崔氏门楣重振,最终陷入皆大欢喜的大团圆结局。西厢记人物形象分析1、莺莺:美丽而多情追求理想爱情,大胆反抗封建传统。内热外冷受封建礼教约束,感情丰富而外表贞静,常有“假意儿”。 2、张生:3志诚种忠于爱情,将爱情置于功名之上。才气与勇气追求爱情和临危果断、机智、大胆。傻角软弱、忠厚、傻气。 (“张生跳墙”的分析)3、红娘:富有正义感不满老夫人的背信弃义,同情崔、张为爱情而苦恼,成人之美。机智巧妙帮助崔、张,反驳老夫人的责骂。泼辣尖锐批评张生、莺莺的缺点,嘲讽郑恒配不上莺莺。西厢记的艺术成就和历史地位一、戏剧冲突 此剧有正反面人物冲突和正面人物误会性冲突的两条线索。正反面人物

13、冲突是张生、莺莺、红娘等正面人物与老夫人、郑恒等反面人物的冲突,是封建礼教的叛逆者和卫道者的斗争;正面人物的误会性冲突是张生、莺莺、红娘因为身份、性格不同而产生的误会性冲突;两条线索互相交错。作者在艺术处理上常用虚实结合、明暗交替的手法使情节波澜起伏,引人入胜。第一本:崔张初次相见,产生爱慕之情并受到红娘阻拦,这是明写红娘,暗写老夫人,以副线映带主线。第二本:实写老夫人, “寺警”许亲,解围则“赖婚”,形成第一次正面冲突,全力展开主线。第三本:转入副线,着力描写莺莺性格的发展变化,实写莺莺的内心矛盾,虚写老夫人的森严家法,明写副线,暗写主线。第四本:转入实写主线,通过老夫人拷红、逼张生赴试,形

14、成第二次正面冲突。第五本:通过郑恒争婚、崔张释疑,使主线副线合流,矛盾解决,有情人终成眷属。全剧线索安排明暗相衬,虚实相辅,使剧情起伏跌右,摇曳多姿,具有很强的舞台效果。二、戏剧结构此剧突破一本四折的惯例,为五本二十一折的连本戏。每本中各有小高潮,各本之间环环相扣。三、运用“那辗”法,充分展开情节,刻划人物。“那辗”是清人金圣叹在贯华堂第六才子书西厢记中评点西厢记的术语,指在情节描写中认真地搓那、辗开,把很简单的剧情也写出寻人耐味的好戏来。简单的故事却曲折变化,摇曳多姿。孙飞虎事件婚事在即的喜悦悔婚带来的痛苦猜简的狂喜赖简的沮丧酬简的甜蜜拷红的波澜允婚消除阻挠逼试被迫分离中举的喜悦争婚的波折日

15、常事件表现得波澜迭起,冲突不断。四、文采派的语言特色 朱权的太和正音谱称 “王实甫之词,如花间美人,铺叙委婉,深得骚人之趣”。王骥德说西厢记 “今无来者,后掩来哲,虽擅千古绝调”(新校注古本西厢记 ) 。徐复祚赞叹它“字字当行,言言本色,可谓南北之冠”(曲论 ) 。1、语言“当行”,符合戏剧特点,能和表演结合,具有丰富的动作性。戏曲创作曲文必须通晓易懂,不雕琢、不卖弄,做到浅深相宜,雅俗共赏。 如第三本第二折的一段曲文: (红唱) 普天乐晚妆残,乌云亸,轻勾了粉脸,乱挽起云鬟,将简帖儿拈,把妆盒儿按,开折封皮孜孜看,颠来倒去不害心烦。 (旦怒叫)红娘!(红做意云)呀!决撒了也!(红唱)俺厌的早

16、扢皱了黛眉。 (旦云)小贱人,不来怎么!(红唱)忽的波低垂了粉颈,氲的呵改变了朱颜。 2、人物语言个性化,作者用不同的语言表现不同人物的思想性格。如同为女性角色,莺莺的语言显得婉媚: 混江龙落花成阵,风飘万点正愁人。池塘梦晓,兰槛辞春,蝶粉轻沾飞絮雪,燕泥香惹落花尘。系春心情短柳丝长,隔花阴人远天涯近;香消了六朝金粉,清减了三楚精神。 红娘的语言则显得鲜活泼辣。如: 满庭芳来回顾影,文魔秀士,风欠酸丁,下工夫将额颅十分挣,疾和迟压倒苍蝇,光油油耀花人眼睛,酸溜溜螯得人牙疼。 3、善于化用前人诗词句,情景交融,意境优美。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翔。问晓来谁染得霜林绛? 总是离人泪千行。 成就迟,分别早,叫人惆怅。 系不住骏马儿,空有这柳丝长。七香车快与我把马儿赶上, 那梳林也与我挂住了斜阳, 好叫我与张郎把知心话讲, 远望着十里亭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