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大庆精神,推动科学发展(省媒体采访稿)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7009982 上传时间:2018-06-29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6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承大庆精神,推动科学发展(省媒体采访稿)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传承大庆精神,推动科学发展(省媒体采访稿)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传承大庆精神,推动科学发展(省媒体采访稿)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传承大庆精神,推动科学发展(省媒体采访稿)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传承大庆精神,推动科学发展(省媒体采访稿)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传承大庆精神,推动科学发展(省媒体采访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承大庆精神,推动科学发展(省媒体采访稿)(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传承大庆精神传承大庆精神 引领跨越发展引领跨越发展中共大庆市让胡路区委大庆市让胡路区人民政府(2010 年 5 月 20 日)让胡路区是大庆市主城区之一,是大庆西部经济、金融、文化、科技中心,行政面积 1394 平方公里,区辖 1 个建制镇、3 个牧场、6 个街道办事处,人口 55 万人。让胡路区最大的区情是油化之情,是大庆油田总部所在地,铁人纪念馆、石油历史博物馆等传统教育基地坐落于此。多年来,让胡路区坚持用大庆精神铸魂育人、引领发展,特别是 2006 年以来,更是把大庆精神作为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开拓创新、推动发展的不竭动力,把发展、创新、科学、人本理念贯彻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在传

2、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全区发展呈现出经济提速、投资加快、人气升温的良好局面。我们的主要做法是:一、顾全大局,自我加压,忠诚使命抓发展油田建设之初,老一辈石油人提出“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豪言壮语,充分体现了大庆精神的爱国情怀和大局意识。近年来,我们坚持传承和践行这一精神,把“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作为首要使命,用“顾大局、讲整体、自加压、快发展”2的实际行动诠释大庆精神的时代内涵。一是用全局的视角定位发展。大庆精神最鲜明的特征是始终把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事业、命运放在第一位。我们坚持以全局为重、以事业为重、以发展为重,把落实省委要求大庆发展“快些再快些、好些再好些”,“要走在

3、全省乃至全国前列,要起领跑作用”的精神和“保障油田持续稳产、实现大庆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视为历史使命,着眼大局,把握机遇,深挖潜力,积极谋求“本土化”的发展之策。按照市委提出的“创建百年油田、壮大接续产业、建设宜居城区、构建和谐大庆,全力推进大庆科学和谐跨越发展”的总体思路,我们把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强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在发展定位上,我们提出:一个愿景一个愿景鼓舞,鼓舞,全力建设“经济繁荣、环境优良、文化包容、生活富裕、社会和谐”的西城区;一个目一个目标标引引领领,强力推进“三个率先三个率先”,力争用 5 年时间在全市率先实现经济大跨越、在全省率先基本实现城乡一体化、在全市

4、率先建成宜居城区;四大四大战战略支撑,略支撑,深入实施“环境立区、工业强区、三产活区、文化兴区”;八大主攻方向,八大主攻方向,重点攻关以经济、三农、环境、生态、文化、民生、地企和谐及干部队伍建设为核心的八大领域。针对目标任务,我们相继编制了经济大跨越、宜居城市建设、城乡一体化五年规划,又分别对“三个率先”具体规划进行了3细化分解,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经济发展的意见、 让胡路区推进城乡一体化实施意见、 让胡路区创建宜居城区工作实施方案等推进方案。三年来,在这一目标的统领下,全区上下步调一致,合力攻坚,2009 年,地区生产总值实现 141 亿元,同比增长 49.8%,比 2006 年翻一番,

5、三年平均增幅 25.5%。区本级财政收入实现 5.1 亿元,同比增长 13%,是 2006 年的两倍,连续三年保持亿元增幅,经济运行质量不断提高,综合经济实力位居全省市辖区前列,获得“2009 年度大庆市地区生产总值贡献奖”。二是用超前的思维谋划发展。大庆精神最具时代特征的是创新发展,敢于突破陈规,用思想的解放释放出推动发展的巨大能量。我们这些年始终坚持解放思想、超前谋划、超前行动,用未来的眼光谋划现实的发展,把大庆精神解放思想、创新发展的新时代特征体现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每个环节。针对发展空间受限的现实挑战,我们确立并强力推进“中联” 、 “西拓” 、 “北移” 和“旧城改造,腾笼换鸟”空间战略

6、,着力提高经济发展承载力。中中联联就是通过建设东湖生态林、宏伟绿色生态长廊,启动推进乘风地区铁人大道两侧环境整体改造提升,实现乘风地区与主城区的绿色生态衔接。西拓西拓就是跨过让通铁路向喇嘛甸和宏伟方向发展,辟建喇嘛甸低碳工业园区,壮大宏伟园区,发展近4郊服务型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实现主城区与喇嘛甸地区的有机融合。北移北移就是以工业项目为依托,居住、商业为辅助,越过滨州铁路向北发展,将工业项目向方晓、红卫星地区摆放,并择时配套启动商住开发建设。旧城改造、旧城改造、腾笼换鸟腾笼换鸟就是本着“集约用地,提高效益,提升居民生活环境质量”的原则,对主城区内功能差、安全隐患多、老百姓有企盼的旧区进行提升

7、改造,将土地使用效益不高的生产性企业迁出,并通过市场化手段进行商业开发或生态还建,集约高效利用土地,做优、做精、做细主城区。目前,这一战略已经见到了初步效果,东湖生态林的启动建设,为“中联”战略开了好头;喇嘛甸低碳工业园的辟建,有效拓展了地方工业发展空间,为“西拓”战略的实施打开了局面;龙岗、西寨、北方等旧市场相继启动改造,后四厂及让库即将迁出,亚美和富强地区改造也取得重大突破,为“旧城改造、腾笼换鸟”的成功实施积累了经验。三是用负责的态度推动发展。我们用“抓发展要经得起历史推敲”的标准和对事业负责、对百姓负责、对长远发展负责的态度,来体现大庆精神“干工作要经得起子孙万代检查,要为油田负责一辈

8、子”的精神。我们坚持走多业兴区的发展之路,把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放在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上,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引领经济转型,出台科技企业扶持政策,着力5培育“科技含量高、环保达标、生命力强、财税贡献大”的项目,全力打造“全市现代农业示范基地”、 “全市重要石化生产基地”、 “全市重要装备制造业基地”和“大庆西城商业中心”。近年来,我区现代农业发展迅猛,农业机械化率达到 90%,以银浪生态园、红骥乡情园、星火温泉度假村为地表的旅游观光农业逐步形成,培育了总资产 4000 万元的土金农机专业合作社和佳明鹿业等一批规模大、牵动力强的现代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工业经济支撑力不断增强,市区共同辟建了宏伟化

9、工园区和大庆经济技术开发区,自力建设了民营科技工业园和喇嘛甸工业园,实现了地方工业由少到多、由多到专、由散到聚、由单到链的转变。目前,大庆经济技术开发区已经成为哈大齐工业走廊最大项目区,荣获“东北地区最具发展潜力开发区”称号,宏伟园区被列为“国家火炬计划石化产业基地”,民营科技园区财税贡献逐步显现,喇嘛甸工业园区的启动建设有效拓展了中小企业发展空间, “四园”产值近百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近 200 家,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65%。第三产业活力不断提升,加速传统商贸业整合升级,从环境提升、名店进驻、理念更新等环节入手,着力发展现代商贸、物流、旅游、服务外包、文化创意、金融保险、电子商务、中

10、介服务等 8 类服务产业,促进高端服务业规模扩张,推动第三产业不断提档升级。目前,6让胡路已经形成了辐射全市的 7 个商业中心、1 处餐饮服务聚集地,大型商贸市场 7 个,三产企业已经发展到近 2500 家,其中规模以上达百余家,注册工商户2 万余户,从业人员近 10 万人。第三产业初步形成多元化、专业化、精品化发展格局。二、注重现实,深瞻长远,科学理性抓环境坚持运用大庆精神现代的科学理念查找发展中的现实症结。我们深刻认识到,制约现阶段发展的最突出症结是环境问题。优化环境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也是我区壮大成长的现实选择。因此,把“环境立区”作为首要战略强力推进,用“抓环境就是抓发展,抓发展必

11、须抓环境”的理念,来践行大庆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2009年,在“达沃斯”论坛“中国品牌区县”评选中,我区荣获了以环境为主要评价标准的“中国最具发展潜力区”殊荣。一是以环境促发展。我们认为,一个地区发展的好与坏,核心取决于软环境,关键在党政机关,重点在干部。因此,充分发挥软环境的磁场效应和洼地效应,不断增强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向心力。近年来,先后出台了工业企业扶持、品牌培育、招商引资、 “区长奖”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对在经济发展中做出突出贡献的有功人员和优秀企业家及科技人才颁发奖金,三年已累计奖励有功人员 2000 余万元,有效调动了社会各界投7身经济的积极性。2009 年,我区荣获“全国科技进步

12、先进区”称号。在党政机关狠抓效能建设,高标准新建了区经济发展服务中心,实行一站式服务。出台损害发展环境责任追究办法,聘请百名发展环境监督员,重点查处拖办、慢办、吃拿卡要等人为梗阻行为,“窗口单位”冷横硬冲等服务质量问题。成立“改善发展环境投诉中心”,限时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将金融、医疗、电信、物业等社会窗口服务单位纳入评议范围,做到了日常管理与年终评议相结合。推行村干部目标承诺管理考核机制和村民大会告诫制度,将公开公正效能建设推广到农村。同时,连续两年开展“我为项目解难题、我为企业办实事”载体活动,组织机关干部定期走访企业,实现“一对一”、全覆盖、个性化服务,积极营造“风清、气正、人和

13、、业兴”的发展环境。软环境的改善极大地带动了项目建设,三年来,我区引进重点项目 126 个(超亿元项目 37 个),招商到位资金59 亿元,我们尝到了抓环境、促发展的成果,更加坚定了走“环境立区”战略的信心和决心。二是以环境树品牌。在树立城市品牌上,我们坚持用“三老四严”的精神、 “大城管、大责任、大形象”的理念,狠抓城市建设与管理。立足于细节管理,实施城区细部整理工程,大力整治牌匾广告、 “黑杆”、裸露地块、主街路围栏围墙等视觉污染,全面提升城市品位。8立足于精品管理,本着城市建筑与经济实力相一致、与城市精神相吻合的原则,开发新建了一批国内一流的广场景观和精品人居工程,改造建设了以世纪大道、

14、铁人大道为骨架,以石油化工专用路为补充的快捷便利、四通八达的城市主干路网,形成了完整、美观的城市轮廓。立足以人为本,我们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以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文明城和环保模范城为目标,大力开展了“蓝天、碧水、宁静、整洁”环境卫生整治工程,实施数字化城管,在全市率先探索推行了“网格化城市管理”,有效提升了城市管理水平。三年来,我区累计完成细部整理 20 余万平方米,消除主城区裸露地面 160 余万平方米,实施黑杆下地 1000 余根,拆墙透绿 22000 余延长米,财政投资 4300 万元对三大商务区实施环境提档升级,建设了铁人广场、石油广场等 7 个广场景观、铁人纪念馆等独具石油文化特色的

15、标志性建筑,建设了银亿城、丽水华城等 9 个精品居住小区,整治了乘风湖、燕都湖和新潮湖,全面提高了城区宜居指数。现在,市民感到城市变美了、变靓了,让区的对外影响力和知名度也提高了。三是以环境保和谐。我们感到,把环境建设好,是促进地企和谐、党政群和谐、社会和谐的基本前提,更是城市政府不可懈怠的基本职责。2007 年初,我们确定了“城郊森林化、城区园林化、道路林城郊森林化、城区园林化、道路林荫荫化、小区花化、小区花9园化、村屯生园化、村屯生态态化化”的绿化目标,探索实行了“政府主政府主导导、 、统统一一规规划、逐年划、逐年实实施、以林施、以林为为主、社会共建、全民主、社会共建、全民共享共享”的绿化

16、工作思路。在城区,大力开展义务植树,放弃短期经济效益,追求长远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变商业开发的黄金地块为生态公益林,规划建设了 671 公顷的东湖生态林和宏伟绿色生态长廊,相继建设了公仆林、政法林、金融林等 10 个主题林,实施铁路沿线绿化综合整治工程,对辖区企事业单位、临街商服、老居民区等绿化欠账多区域,以“围学校、围单位庭院、围居住小区和路树补植”为绿化载体,实行“见缝插绿、空地植绿、垂直造绿、拆墙透绿、城区景观节点建设”等工程,主城区植树 200 余万株。在农村,以建设“环境优美镇”和“生态文明村”为目标,大力实施“三围一沿”、 “农田林网”、边界林、废弃地和采伐更新造林等工程,三年来,农村植树造林 41 万亩。在狠抓城乡生态建设的同时,我们还把推进镇场环境综合整治作为加快城乡一体化的重要内容,按照“村整洁、路畅通、树成荫、民受益”的标准,严格遵照“拆违建、退围墙、修巷道、建两场、治四堆、多栽树”的原则,在一镇三场全面开展硬化、绿化、净化、美化工程,全力推进“一路两场”(村内巷路、文化休闲广场、便民农贸市场)建设,开展拆墙还绿,完善道路排水等配套工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