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对孝的理解(思修)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7005440 上传时间:2018-06-29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227.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当代大学生对孝的理解(思修)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当代大学生对孝的理解(思修)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当代大学生对孝的理解(思修)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当代大学生对孝的理解(思修)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当代大学生对孝的理解(思修)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当代大学生对孝的理解(思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当代大学生对孝的理解(思修)(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当代大学生对“孝”的理解小组组成员员:英语语1班 樊伟伟棋苏苏泳欣张焕仪张焕仪蔡小棋郭泳虹1英语1班关于古代学者对“孝”的含义的理解 什么是孝?不同的时代对孝有不同的理解。孔 子的得意门生曾子说:“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不 辱,其下能养”。他把孝分为三个层次,最基本的一 个层次就是在物质上奉养父母,满足他们的物质生 活需要;再往上的一个层次就是要为父母争光、争 气,不使他们因为自己的言行而受羞辱;孝的最高 层次,就是对父母要尊敬。儒家的另一个代表人物 孟子认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他把传种接代看 成是孝的最重要的内容;厚葬也是儒家所提倡的孝 的内容。2英语1班 孔孟就都主张“三年之丧”;顺从

2、也是传统 孝道所强调的内容,有所谓“天下无不是的 父母”和“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的说法; 悦亲也被认为是传统孝道的重要内容,二 十四孝所说的老莱子穿五彩衣,学小儿游 戏以取悦父母的故事,讲的就是悦亲的事 ,等等。古人所说的孝,有精华的部分, 也有糟粕的部分。3英语1班那么当代大学生是如何理解“孝”的呢4英语1班根据某项调查显示 这次调查以发放问卷为主,访谈和网上查阅资 料为辅。此次问卷发放对象全部是在校大学生, 为了使调查结果更具有代表性,我们在三个不同 层次的大学发放问卷,它们分别是:东南大学、 南京工程学院、正德学院。同时我们在发放问卷 是也注意了男女比例和理工科与文科比例的适当 。这次

3、问卷总共发出400份,收回381份,其中男 女=218163;理工科文科=206175.而此 次访谈的对象是平时与大学生接触比较多的家长 和老师,但由于时间和精力有限,我们只对他们 当中的个别进行一下访谈,虽然他们并不能代表 所有家长和老师的看法,但通过访谈我们还是可 以从中得出某些结论。 5英语1班统计和分析之后得出了以下几个结论 1. 大部分人的理解与现在社会所倡导的基本价值相符。 长期以来学校对于德育教育可以说是非常重视的,从 小学到大学,一直都设有专门的课程来对学生进行道德品 质的教育。这次调查也显示这种做法是非常有效的。在对 孝的含义主要内容上,最多人选择了“尊重、关心和照 料父母,

4、使他们精神愉快”, 说明多数被调查者把精神上 对父母的奉养看作是“孝”的最主要内容,是当今孝道的基 本组成。还有很大部分人选择了“善于奉养父母,尊敬父 母”,说明他们把物质上孝敬父母也看作是孝的重要部分 。也有不少人认为在行动上不辜负父母也才是最重要的, 所以他们选择了“应努力学习,取得好成绩为父母争光”。 以上种种看法都与我们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所宣扬的基 本价值和基本精神相符合的。但还是有极少数人仍保留了 一些封建保守的思想,他们认为“传宗接代、厚葬父母”才 是对父母最大的孝。 6英语1班有必要提倡孝道的理由7英语1班当代大学生把孝敬父母看作一种责任和义务,同时也把它当作是对父母养育之恩的

5、回报。 从我们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父母们无时无刻不在给 予我们关怀和照顾。婴儿时代的纯真,父母呵护着;童年 时代的嬉戏,父母陪伴着;少年时代的叛逆,父母包容着 。当我们迷茫的时候,父母帮我们找到前进的路;当我们 失去信心的时候,父母帮我们找到前进的动力;那么,当 我们已经长大成人、已经身为21世纪的大学生时,我们 是否在学习生活之余仔细想过如何去报答父母呢?乌鸦尚 且知道反哺,我们大学生更应该懂得去孝敬父母。父母给 了我们那么的爱,孝敬父母对我们来说既是一种责任更是 一种义务。就算是把那些全部当作一种恩德,孝敬父母报 答他们的养育之恩对我们来说也是责无旁贷。调查显示, 对于这一点当代大学生非常

6、清楚。 8英语1班你们的看法是?9英语1班对于在新时代背景下,“孝”的新内涵的理解上大家仁 者见仁当前我国正处于一个重要的社会转型期,一些传统的道德准则被打破 ,而新的道德准则还没有完全确立。在此情况下,提倡新的孝道乃是道 德教育的起点,也是高校教育的一个切入点。在这样一种特殊的时代背 景下,当代大学生对“孝”的新内涵又是如何理解的呢?我们对收回来的 问卷上的回答进行归纳和总结出了以下几点: “孝”是一种传承了五千年的文化,是一种信仰。古人云:百善孝为 先。作为一种精神寄托,“孝”已深入每个人的内心角落。社会需要物质 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共同发展,“孝”是中华文化精髓的体现,可以作为精 神文明的象

7、征。 “孝”而有道,非愚孝愚忠愚从。“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封建思想 应该予以摈弃。多与父母交流感情从而消除代沟带来的不利影响,建立 正确的“孝”的时代性观点,才能够更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接受终身教 育是保持自我的最好方法。 “孝”简单点讲就是“爱”,一种父母与子女间所特有的爱。任何类型 的情感都没有绝对清晰的界限。“孝”需要传达爱和精神上的满意。给自 己选择一个安静而有幸福的生活,减少父母对自己的牵挂,与父母进行 更多地交流,从而表达亲情。关于这个问题,有的同学还把它提高到国 家社会的层面,提出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自己努力奉献国家,为普天下 的父母增一份爱。 10英语1班这个又怎样?11英语1

8、班大学生与父母关系现状 1)当代大学生在与父母交流感情方面做得相对较好 现代社会人口流动频繁,做子女我们因出外求学远离 父母,很难经常看望。但现代社会也提供了通讯的方便, 可以运用打电话、写信的方式向父母问候请安。而现实生 活中,一些做子女的往往忽视了父母对亲情的需求,住的 远的电话也不打一个,信也不写一封;住的近的,也难得 抽空回家去看看,使父母倍受思念之煎熬。但令人欣慰的 是,当代大学生在这方面的表现还是很不错的。从我们的 调查结果可以看出,他们与父母的交流相对频繁,而且懂 得与父母拉家常,知道去关心父母,向他们问好。而不像 现在社会上许多媒体所报道的那样自私与冷酷 12英语1班13英语1

9、班 2)当代大部分大学生在处理与父母关系时所用的方法还 不是够好的 年龄不等的人,生活圈子不同,接触的事物、人物各 异,故此思想方法和行为也有差别。如果这种差别不加以 改善而让它扩大,两代人之间便会形成一堵无形的墙,误 会便容易产生。这就是心理学上所说的“代沟”。理论和实 践都告诉我们,出现代沟固然有规律性因素,但如果我们 善于处理与父母间的关系,能够恰当地谐调与父母之间的 矛盾,代沟问题不仅可以减弱有时可以甚至可以完全消除 。但我们通过调查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在这方面处理的 还不不是很好,他们大多数人与父母之间还是存在一种隔 阂,只不过这种隔阂有的很明显,而有的隐隐约约,但问 题式中还是存在

10、的。不管怎样,在处理与父母关系时,我 们仍需要改善自己的方法。 14英语1班你自己会孝敬吗?15英语1班 3)如今的大学生对父母还没能做到全心全意。 我们还是拿一个最简单最老套的例子父母 的生日来说明这个问题。真正关心父母的人不 会不记得他们的生日。也许有人会反驳:“难道 关心父母就非得要知道他们的生日吗?”,对于 这种问题我们不想作正面回答。只要想想现在大 学生有哪个会忽视自己男(女)朋友的生日(如 果有的话),我们就会发现,其实在现在大学生 心里父母的地位是那么地说不清道不明 16英语1班如何增强孝道意识17英语1班调查结论 (一)大学素质教育所取得的成效明显,但不足之处仍然 存在。 (二

11、)大学生受社会风气影响很大,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 设还有很长 的路要走 (三)家庭教育对大学生在“孝”的理解上具有不可忽视的 影响。18英语1班对策与建议 (一)、对于传统孝道,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赋予孝道文化新的 时代意义。 (二)、提倡孝道,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 (三)、将孝道文化教育纳入学校、学生的评价 体系之中。 (四)、父母等长辈应重视孩子的全面发展. (五)、理论联系实际,把孝道文化真正运用到 实际生活中。 (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为尽孝行为提供法 律保障。 (七)、将对象扩大,倡导全社会关注“孝德”建 设。19英语1班结语。通过这次社会调查,我们可以了解到当代大学生的

12、孝道意识整体情 况良好,但也存在一些比较棘手的问题,如:与父母的沟通越来越少 ,打电话给父母谈得最多的就是学费、生活费,很少关心父母现在真 正的内心想法等等。但这些问题也是十分矛盾的问题,在当今竞争如 此激烈的社会,作为大学生的我们,要认真学习专业知识,提高自身 综合水平难免会与父母缺少交流沟通。给父母打电话的时候,我们也 不想告诉父母我们的烦心事,一个原因是不想让他们担心,另一个原 因是我们不想说出来让自己再“痛苦”一次。这些矛盾需要解决,就需 要我们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教育部门要采取一些措施,加强对学生的 思想教育,而不能一味地说教;立法机构要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让 孝的美德得到法律的保障;社会各界人士应共同思考如何才能提高我 国国民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当然,我 们大学生也应反省,打电话除了向父母要钱外,我们也应学会关心近 期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事,在精神上支持他们,让他们相信他们的孩子 一定不会辜负他们的期望等等。总之,我们全社会应共同努力,进一 步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我国国民的思想道德素质,为促 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献出自己的一份力 量。 20英语1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