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练习卷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7005422 上传时间:2018-06-2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9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历史练习卷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九年级历史练习卷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九年级历史练习卷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九年级历史练习卷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九年级历史练习卷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九年级历史练习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历史练习卷(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九年级历史练习卷九年级历史练习卷1有人把中国沦为半殖民地的过程概括为“悲凉的三部曲” 。下列事件能反映这一说法的是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日本全面侵华战争A B C D 2 “圆明园,我为你哭泣!”同学们学习了“火烧圆明园”这段历史后,内心充满了悲愤和痛惜。第二次 鸦片战争中,抢劫、烧毁了这座世界著名皇家园林的殖民强盗是 ( ) A.英德联军 B.俄法联军 C.英法联军 D.美日联军 3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在他早年的行医实践中认识到“医术救人,所济有限” ,而“医国”比“医人” 更重要。他“医国”的思想方面最突出的贡献是A创立同盟会 B提出三民主义 C建立中华民国 D、创建

2、黄埔军校 4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相同之处是 A都以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标 B都要求挽救民族危亡和发展资本主义 C都反对满洲贵族的统治 D都采取了暴力斗争的方式 5毛泽东说“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并没有被吓倒、被征服、被杀绝。他们从地下爬起来,揩干身上的 血迹,掩埋好同伴的尸首,他们又继续战斗了。 ”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场武装斗争是 A、南昌起义 B、秋收起义 C、北伐战争 D、广州起义 6. 在“百日维新”中光绪皇帝颁布的哪一条措施最受顽固派和许多官员的反对? A.发展农工商业 B.训练新式海陆军 C.创办报刊,开放言论 D.科举考试废除八股文,取消多余的衙门和无用的官职 7鲁迅

3、在狂人日记中写到“我翻开历史一查每一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仔细看了半 夜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请你说出它最准确地反映了新文化运动的哪项内容( ) A.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B. 提倡科学,反对愚昧 C.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D. 提倡民主,反对专制8.2010 年 10 月 8 日晚,美籍华人、张学良夫人赵一荻的侄孙女赵荔第二次向西安事变纪念馆捐赠张学良 先生晚年的遗物。当时,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的目的是 A.取蒋而代之 B.为打击国内投降派 C.接受共产党的领导 D.逼蒋抗日 9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取得的反帝爱国斗争胜利的战争是 ( ) A中法战争 B解放战争 C 抗日战争 D辛亥

4、革命 10.我国当代著名学者余秋雨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了历史。 ”站在南京古城墙的废墟上,我们可以“读到”的历史不包括( )A中华民国成立 B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C中共“一大”召开 D的灭亡 11中国人民解放军取得三大战役胜利最重要的意义在于 A. 粉碎 了国民党军队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 B. 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C. 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 D. 标志着人民解放战争结束 12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指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里的“星星之火”是( ) A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B陕甘革命根据地 C左右江革命根据地 D中央革命根据地 13 1

5、936 年 12 月 13 日西北文化日报登载了一则重要新闻,标题为:“争取中华民族生存,张杨昨 发动对蒋兵谏” 。该新闻报道的内容应该是 ( )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卢沟桥事变 D台儿庄战役 14为争取抗战胜利和实现中国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的会议是: ( )A.遵义会议 B.中共三大 C.中共七大 D.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15解放后为了纪念淮海战役,国务院决定兴建淮海战役纪念馆,你认为纪念馆建在何地合适 ( )A.南京 B.沈阳 C.北京 D.徐州 161949 年美国生活杂志刊登了一幅解放军解放上海后,很多战士睡在马路边上的照片,照片标题 为“国民党统治时代结束了!”下面叙述中,对这句

6、话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A.上海是最后一座解放的城市 B.解放军的行动赢得了民心,国民党统治必然被推翻C.上海解放标志着国民党统治被推翻 D.上海解放标志着解放战争的胜利 17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其主要依据是( ) A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 B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C开始了社会主义新时期 D社会主义制度由此建立 18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中国历史从此揭开了新的篇章。对“新篇章”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标志着中国从此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B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C标志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结束 D标志着中国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 19中朝军民并

7、肩作战,最终取得了反侵略战争的胜利,朝鲜战争结束的标志是( ) A战役的胜利 B “联合国军”退回到“三八线” C司令官麦克阿瑟被撤职回国 D签订朝鲜停战协定 20中国能够取得抗美援朝的胜利,主要是因为( ) A有强大的军事实力为后盾 B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援助 C有雄厚的经济基础为后盾 D中朝军民的英勇战斗 21山西省平顺县西沟村农民申纪兰,是全国惟一的一届至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当记者问及她五十年来当 代表的感受时,她深有感触地说:“上北京的时候,我感到的是光荣。今天我上北京时,感到的不仅是光 荣,更多的是责任。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胜利召开具有里程碑意义,这次会议的最重要成果是( )A

8、选举了国家领导人 B强调了要坚持民主集中制C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通过了中华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22山西省平顺县西沟村农民申纪兰,是全国惟一的一届至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当记者问及她五十 年来当代表的感受时,她深有感触地说:“上北京的时候,我感到的是光荣。今天我上北京时,感到的不 仅是光荣,更多的是责任。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胜利召开具有里程碑意义,这次会议的最重要成 果是( )A选举了国家领导人 B强调了要坚持民主集中制C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通过了中华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2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诞生,是 20 世纪国际关系史上的一个创举,对人类和平与发展事业作出了重

9、要 贡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 ) 联合声明、一致同意并共同倡导的。 中国 埃及 缅甸 印度 A B C D 24建国初期,毛泽东指出:“现在我们能做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 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这说明当时我国必须 ( ) A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业 B加速实现手工业合作化 C逐步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D优先发展重工业 25下列事件不属于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生产资料公有制过渡的是( ) A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B农业合作化 C手工业合作化 D社会主义工业化 26目前,我国已经步入实施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回顾历史,下列成就属于第

10、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的包括( ) 沈阳第一机床厂 第一批国产喷气式飞机 武汉长江大桥 大庆油田建成 A B C D 27土地改革后与农业合作化后的农民的最大不同之处在于( ) A不再受地主剥削 B劳动积极性提高 C自由处理土地 D互助劳动 28我国长期是一个“万国汽车的展览馆” ,先后进口和使用过 130 多种 厂牌的汽车,下图中的解放牌汽车试制成功。 时期,终于结束了 我国自己不能生产汽车的历史。( ) A土地改革 B一五计划 C改革开放 D文化大革命 29有人说:东北老工业基地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一五计划期间东北工业基地建设成果的是( ) A长春一汽生产出第一辆汽车 B第一架喷

11、气式飞机试制成功 C在大庆油田打出第一口油井 D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30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毛泽东说:“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 1949 年建国以来的新胜 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 。这次会议被称为“里程碑”的理由是: A通过了共同纲领 B确立了土地改革的路线 C公布了“一五计划” D通过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31 “黄鹤之飞尚不得,猿猱欲度愁攀缘。 ”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在李白笔下蜀道令 人生畏,变天险为通途,连通四川与外部的宝成铁路建成于 时期。( ) A土地改革 B一五计划 C改革开放 D文化大革命 32毛泽东主席“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诗句

12、是为 而写下的。( ) A武汉长江大桥 B南京长江大桥 C九江长江大桥 D上海黄浦江大桥 33我国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起来的标志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C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土地改革完成 341953 年中共公布过度时期总路线,内容包含( ) 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对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对资本主义 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A B C D 35对联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下来对联反映我国“一五”计划成就的是 A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B改革开放同添异彩,经济建设共展蓝图 C一桥架长江南北畅通,三路

13、通雪域汉藏同乐 D万里河山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 36三大改造的实质是( ) A引导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 B个体手工业相互合作 C对民族资产阶级的剥削加以限制 D变革生产关系(私有制转变为公有制)的社会主义革命 37关于土地改革的完成,农民有深切体会,其中符合当时情景的是( ) A农民甲说:“我们总算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 B农民乙说:“今年多收三五斗,还要向地主交租!” C农民丙说:“加入农业合作社就是好,集体力量办大事。 ” D农民丁说:“实行土地承包,收成比往年高很多!” 38 1956 年1966 年是我国“探索社会主义道路 ”的时期,下列哪一项全面反映了其历史阶段特征? ( ) A遭到建国 来最严重的挫折和失误 B社会主义经济持续和稳定发展 C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