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全册化学基础知识汇总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7005399 上传时间:2018-06-2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全册化学基础知识汇总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九年级全册化学基础知识汇总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九年级全册化学基础知识汇总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九年级全册化学基础知识汇总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九年级全册化学基础知识汇总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全册化学基础知识汇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全册化学基础知识汇总(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一章第一章 开启化学之门开启化学之门【常考点清单】 一、化学研究物质的性质和变化一、化学研究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1、变化时生成了新物质的变化叫做 物理变化,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 有无新 物质生成 (判断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依据) 2、物理性质 颜色 、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导电性、挥发性。3、化学性质可燃性、还原性、氧化性、酸碱性 4、化学反应的四种基本类型是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A.化合反应: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 . B.分解反应: 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 .C.置换反应:一种单质跟一种化合物反应

2、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D.复分解反应: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DD 复分解反应前后各元素和原子团的化合价都保持不变。5、化学反应常伴随有 能量的 变化。 二、实验操作与基本技能二、实验操作与基本技能 1、试管:注意盛液不超过 1/3,加热前试管外部必须保持干燥。 2、酒精灯火焰分为: 外焰、内焰、焰心。 外焰温度最高,内焰温度最低,用外焰加热。 3、胶头滴管、滴瓶先排空再吸液 悬空垂滴 4、量筒:不能加热,不能作为反应容器,也不能用作配制或稀释溶液的容器。 5、可直接加热的反应容器:试管、蒸发皿、燃烧匙;间接加热:烧杯、烧瓶 6、液体药品的取用 标签向着

3、手心 读数:视线与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处齐平 7、仪器洗净标志:仪器内壁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8、过滤 过滤是除去液体中的不溶固体,仪器有烧杯、玻璃棒、 漏斗、铁架台(带铁圈) 。 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搅拌、引流 要点是“一贴二低三靠”:一贴:滤纸紧贴漏斗的内壁。二低:过滤时滤纸的边缘应低于漏斗的边缘,漏斗内液体的液面 低于滤纸的边缘。三靠:倾倒液体的烧杯嘴紧靠引流的玻璃棒;玻璃棒的末端轻轻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漏斗的下端 紧靠接收的烧杯。9、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步骤有 计算 、 称量 、配液。配制前后溶质质量不变。配制前后溶质质量不变。10、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把 浓硫酸沿

4、着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使产生的热量 迅速地扩散,切不可把水注入浓硫酸中。2第二章第二章 我们身边的物质我们身边的物质 【常考点清单】 1、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的。如空气:氧气(体积分数 21%) 、氮气 (78%) 、稀有气体(0.94%) 、二氧化碳(0.03%) 、其他杂质 气体(0.03%) 2、空气中氧气体积含量的测定 原理:进入集气瓶的水的体积与消耗的氧气的体积相等 红磷点燃后迅速伸入集气瓶;待集气瓶冷却至室温再打开止 水夹 c。 选择红磷的原因:红磷可燃并且反应后不产生气体 3、空气首要污染物: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 4、空气质量级别越高说明空

5、气质量越差。 5、氧气氧气(1)氧气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气体,密度大于空气。不易溶于水。液氧、固态氧淡蓝色。(2)氧气化学性质:支持燃烧,有助燃性。可供呼吸用,是常用的氧化剂。 (3)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反应原理2H2O2 2H2OO22KMnO4K2MnO4 + MnO2 + O2 2KClO32KCl + 3O2 2MnO发生装置固液不加热装置固体加热 型装置反应类型分解反应验证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气体中,若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收集方法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_,可用_排水_法收集; 又因为氧气_密度大于空气,可用向上排空气_法收集验满方法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_集气瓶口_,若木条复燃,证明

6、氧气已经收集满注意事项固体加热型装置 a.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再装药品;b.先预热再固定加热;c. 先将导管移出,再熄灭酒精灯6、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C + O2 CO2 点燃现象: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3硫在空气中燃烧,硫在氧气中燃烧 S + O2 SO2 点燃硫在空气里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热量;在氧气里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热量 磷在空气中燃烧 4P + 5O22P2O5 点燃现象:发出白光,产生大量的白烟,放出热量白磷着火点低,易自燃,要放在水中密封保存,可隔绝空气,防止它自燃。镁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 2M

7、g + O2 2MgO点燃现象: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白色固体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3Fe + 2O2 Fe3O4 点燃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热量(此实验必须先在集气瓶里装少量水或在瓶底铺一层细砂,防止溅落的熔化物使瓶底炸裂)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点燃爆鸣气) 2H2 + O22H2O点燃现象:纯净的氢气在空气里安静地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 不纯的氢气点燃会爆炸蜡烛在氧气里燃烧得更旺,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瓶壁内有水珠。 向瓶内倒入澄清的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7、二氧化碳,三态变化中固态二氧化碳叫做“干冰”。物理性质:能溶于水,密度大于空气 化学性质:与水反应 C

8、O2 H2O H2CO3(可用石蕊溶液检验二氧化碳与水发生反应)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固液不加热装置,同上。原理 CaCO3 2HClCaCl2H2OCO2 8、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水在电解时,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 ,体积比为 1:2。9、区别硬水(含较多钙镁离子)与软水用肥皂水。硬水通过蒸馏或煮沸可以变成软水。【链接】*常见的溶液(1)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由溶质和溶剂(常用溶剂是水)组成。常用溶剂还有酒精、汽油。(2)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通过改变温度、增减溶剂、增减溶质相互转换。只有指明一定4温度和一定量溶剂时,溶液的“饱和”与“不饱和”才有意义。第三章第三章 物质构成的

9、奥秘物质构成的奥秘 【常考点清单】 1、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有原子、分子、离子。这些微粒的特点 a.所有物质都是由肉眼看不 见的、极小的微粒构成的;b.微粒是在不断运动的;c.微粒之间存在一定空隙。 2、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微粒;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3、化合物中各种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单质元素化合价是零 4、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总称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决定原子或离子的元素种类。地壳中元素按质量分数由多至少前四位是: O 氧 Si 硅 Al 铝 Fe 铁。 空气中元素质量分数最多的是: N 氮(空气中最多的物质是: N2氮气)人体中

10、元素质量分数最多的是: O 氧(人体中最多的物质是: H2O 水)太阳中元素质量分数最多的是: H 氢5、 质子(带正电)原子核(带正电) 原子的的构成: 中子(不带电)电子(带负电)6、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碳-12)质量的1/12 作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的数值,是该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12 (相对原子质量是个比,单位为1)一个碳原子的质量一个某原子的质量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 中子数7、原子团:在化学反应中通常以整体参加反应的原子集团常见的原子团: SO42-、CO32-、NO3-、OH-、NH4 、 碳酸氢根(HCO3-)8、离子: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叫离

11、子。带正电的离子叫阳离子;带负电的离子叫阴离子。离子里:质子数核电荷数 电子数离子符号的写法:离子的电荷数标在右上角,电荷的数值等于它对应的化合价阳离子:Na Mg2 Al3 、+ NH4+、Fe2+ Fe3+ Ca2+阴离子: 、OH、Cl- SO4 2- CO32- NO3- 9、元素的化合价:一种元素一定数目的原子与另一种元素一定数目的原子化合的性质。标在元素符号的正上方 水中氢元素化合价是价 2 元素的化合价 “口诀”:一价氢氯钾钠银,二价氧钙钡镁锌,三铝四硅五氮磷;谈变价也不难, 二三铁二四碳,二四六硫都齐全,铜汞二价最常见 10、物质的分类金属单质5物 混合物 单质 非金属单质 金

12、属氧化物物质种类 稀有气体 氧化物 质 无机物 酸 非金属氧化物 纯净物 碱化合物 盐 有机物第四章第四章 燃烧燃烧 燃料燃料1、燃烧燃烧是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但发光发热不一定就是燃烧,如灯。燃烧过程中,氧气充足时,可燃物完全燃烧;氧气不充足时,可燃物不完全燃烧。爆炸爆炸是指在有限空间内,若发生急速的燃烧,短时间聚集大量的热,使气体体积迅速膨胀。2、燃烧同时满足三个条件:(1)物质具有可燃性(2)可燃物与氧气接触(3)可燃物达到着火点(注意着火点是物质的本质属性,不能改变) (灭火时只需打破其中一个条件即可)3、质量守恒定律质量守恒定律 (重点) 化学方程式 计算(1)参加化学反应的

13、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定律叫做质量守恒定律。质量守恒定律的本质原因:在化学变化中,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不变(2)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规则:符合客观事实;符合质量守恒定律。(3)计算类型,a.已知反应物的量求生成物的量,或已知生成物的量求已知物的量b.过量计算(先判断哪种物质过量,用量少的物质参与计算)c.含杂质计算(一般求某物质的质量分数)4、煤, “工业的粮食”,综合处理煤的方法:干馏或炼焦(化学变化) ;石油, “工业的血液”,综合处理方法:分馏(物理变化)天然气,主要成分甲烷,西气东输中“气”是指天然气。6【链接】环境问题:酸雨(主要由空气中二氧化硫引起) ;温

14、室效应(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引起) ;臭氧层空洞(氟氯烃的使用) 。要解决这些环境问题,需要开发洁净能源:氢能、核能、风能、太阳能、地热能、潮汐能。第五章第五章 金属与矿物金属与矿物【常考点清单】1、金属的通性(1)物理性质:大多有银白色金属光泽;有良好的延展性;有导电性(2)化学性质:以铁为例与氧气的反应:金属都可以与氧气反应。大自然中,除少数不活泼的金属(如铂、金、银) ,大多以金属化合物存在。与酸反应FeH2 SO4FeSO4 H2 溶液呈浅绿色,亚铁离子的颜色,置换反应与盐的反应FeCuSO4CuFeSO4 湿法炼铜的原理,置换反应注意(1)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既有氧气也有水)

15、 ,铁锈主要成分为红棕色的氧化铁Fe2O3 (防护:喷涂油漆,烧涂搪瓷,镀铬,镀锌)(2)铝的“自我保护”,铝比铁更易与氧气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可阻止铝与氧气继续反应。 (3)含铁离子 Fe3+ 溶液,呈黄色;亚铁离子 Fe2+溶液,呈浅绿色2、铁的冶炼:工业炼铁的原料:铁矿石、石灰石、焦炭。主要设备:高炉原理: 3CO Fe2 O3 2Fe 3CO2 高温反应过程:CaCO3CaOCO2 ;C CO22CO;3CO Fe2 O3 2Fe 3CO2 高温高温高温3、合金:(1)特点:一般熔点变低,硬度变大(2)生铁、钢均为铁的合金,根据含碳量不同区别。【链接】金属活动性顺序由强至弱:(应用于 溶液中的置换反应)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金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