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上传人:zw****58 文档编号:47005388 上传时间:2018-06-29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70.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学期期中考试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第二学期期中考试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第二学期期中考试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第二学期期中考试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第二学期期中考试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学期期中考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学期期中考试(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福州一中 20102011 学年第二学期第一学段模块考试 高一物理(必修高一物理(必修 2)期中考试试卷)期中考试试卷 (完卷时间 100 分钟,满分 100 分) (考试过程请勿使用计算器) 班级_座号_姓名_ 一、单项选择题(以下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每题一、单项选择题(以下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每题 4 分,共分,共 48 分)分) 1一人乘电梯从 1 楼到 30 楼,在此过程中经历了先加速,后匀速。再减速的运动过程,则电梯支持力对 人做功情况是( ) A.加速时做正功,匀速时不做功,减速时做负功 B.加速时做正功,匀速和减速时做负功 C.加速和匀速时做正功,减速时做负功 D.始

2、终做正功 2同一恒力按同样方式施于物体上,使它分别沿着粗糙水平地面和光滑水平地面移动相同一段距离时, 恒力的功和平均功率分别为W1、P1和W2、P2,则二者的关系是( ) AW1 W2 、P1 P2 BW1 W2、P1 P2 CW1 W2 、P1 P2 DW1 W2、P1 P2 3如图所示,质量相同的物体分别自斜面AC和BC的顶端由静止开始下滑,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 同,物体滑至斜面底部C点时的动能分别为E1和E2,下滑过程中克服摩擦力所做功分别为W1和W2,则 ( ) AE1 E2,W1 W2 BE1 E2,W1 W2CE1 E2,W1 W2 DE1 E2,W1 W24在奥运比赛项目中

3、,高台跳水是我国运动员的强项。质量为 m 的跳水运动员进入水中后受到水的阻力 而做减速运动,设水对他的阻力大小恒为 F,那么在他减速下降高度为 h 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g 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 ( ) A.他的动能减少了 Fh B.他的重力势能增加了 mgh C.他的机械能减少了(Fmg)h D.他的机械能减少了 Fh 5如图所示,质量为 m 的物体,以速度 v 离开高为 H 的桌子,当它落到距地 面高为 h 的 A 点时,在不计空气阻力的情况下, (取地面为零势能面)下列 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 A物体在 A 点具有的机械能是21 2mvmgH+B物体在 A 点具有的机械能是2

4、1 2Amvmgh+高一物理 第 1 页 (共 6 页) C物体在 A 点具有的动能是21 2mv D物体在 A 点具有的动能是 mg (H-h) 6如图所示,红蜡块沿玻璃管匀速上升,速度为v0,若在红蜡块从A点上升 的同时, 玻璃管沿水平方向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加速度为, 蜡块的实际运动轨迹是图中的( ) aA. 直线 P B. 曲线 Q C. 曲线 R D. 无法确定 7以初速度v0做竖直上抛运动的物体,可以将其运动看做是一个竖直向上 的速度为v0的匀速直线运动和一个向下的初速度为零的自由落体运动的合运动,那么( ) A B C D R Q P a v A当两个分运动的速度数值相

5、等时,物体到达最高点 B当两个分运动的速度数值相等时,物体回到抛出点 C当向下的自由落体分运动的速率大于匀速运动的速率时,物体一定在抛出点之下 D当向下的自由落体分运动的位移大小等于匀速运动的位移大小时,物体到达最高点 高一物理 第 2 页 (共 6 页) 放箭射击侧向的固定目标。假设运动A8民族运动会上有一个骑射项目,运动员骑在奔驶的马背上,弯弓 员骑马奔驰的速度为v1,运动员静止时射出的弓箭速度为v2 ,跑 道离固定目标的最近距离为d。要想在最短的时间内射中目标, 则运动员放箭处离目标的距离应该为( ) 2 12 22 vvdvB22 22 1 vvvd+C21 vdvD12 vdv9关于

6、平抛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增加而增大 v0决定,v0越大,s越大 10之前经过空中A、B两点,在A点小球速度方A、B 两点间的时间A平抛物体运动的速度和加速度都随时间的 B任意两段时间内速度变化相同 C平抛运动的水平射程s仅由初速度 D平抛运动的落地时间t由初速度v0决定,v0越大,t越大 如图所示,某一小球以v0 = 10 m/s的速度水平抛出,在落地 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 45,在B点小球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 60(空气阻力忽略不计,g取 10m/s2) 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 ) A小球经过( 31)t =s B小球经过 A、B 两点间的时间3t =s C小球在 A 点的

7、水平分速度比在 B 点的水平分速度大 DA、B 两点间的高度差 h = 15m 11通过定滑轮用绳子吊起一个物体,匀速运动,且v1=v212平桌面上,可以认为绳拉车的力为 mg h/(M+m) D. 二、填空题(每空二、填空题(每空 3 分,共分,共 21 分)分) 采用如图 1 所示的甲或乙方案来进行。 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小车,若小车和被吊的 物体在同一时刻速度分别为v1和v2,绳子对物体的拉力为,物体所受重力为G,则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 A.物体做B.物体做加速运动,且v2v1C.物体做加速运动,且D.物体做匀速运动,且 如图所示,把小车放在光滑的水用轻绳跨过定滑轮

8、使之与盛有沙子的小桶相连,已知小车 的质量为 M,小桶与沙子的总质量为 m,把小车从静止状态释放后,在小桶下落竖直高度为 h 的过程 中,若不计滑轮及空气的阻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绳拉车的力始终为 mg 当 M 远远大于 m 时,才 小车获得的动能为 mgh 小车获得的动能为 Mmg A. B. C. 13“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可以 (1)比较这两种方案_, (选填“甲”或“乙”)方案好些,理由是_; 计数点(2)如图 2 是该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测得每两个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中所示,已知每两个之间的时间间隔 T=0.1 s.物体运动的加速度 a =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该纸

9、带是采用_ (选填“甲”或“乙”)实验方案得到的.简要写出判断依据_。 高一物理 第 3 页 (共 6 页) (3)如图 3 是采用甲方案时得到的一条纸带,在计算图中 N 点速度时,几位同学分别用下列不同的方法图图 2 图 1 进行,其中正确的是( ) (可能有多个选项正确) A. B. NvgnT=1nnSSv2NT+= 11 2nn NddvT+=C. D.14如图所示,一艘小艇从河岸的 A 处出发渡河,如小艇保(1)Nvg nT= 图 3 持与河岸垂直的 方向行驶,经过 10min 到达正对岸下游 120m 的 C 处;如果小艇保持原来 的速度逆水斜向上游与河岸成 角方向行驶,则经过 1

10、2.5min 恰好到达正 对岸的 B 处.由此可知,这条河的宽度为 ? 三、计算题:(共三、计算题:(共 31 分)分) 平放在光滑斜面上,下端固定在斜面底部,在与弹16如图所示,摩托车运动员从高度h=5m的高台上水平飞员从高台水平飞出刚好越过壕沟,越壕沟,其初速度v0至少应为多大? 速度不得超过 26m/s,那么,摩15一根长度为 L 的轻弹簧 如图。 斜面的倾角为 30。 现有一个质量为 m 小球在距斜面底高为 h 处,以初速 v 沿斜面滑下,与弹簧碰撞后被反弹,求: (1)小球被反弹后沿斜面向上到达的最高点高度。 (2) 若已知弹簧在小球作用下的最大压缩量为 L/2, 求小球 簧作用的过

11、程中,小球与弹簧具有的最大弹性势能。 出,跨越L=10m的壕沟。摩托车以初速度v0从坡底冲上 高台的过程历时t=5s,发动机的功率恒为P=1.8kW。已 知人和车的总质量为m=180kg(可视为质点) ,忽略一切 阻力。取g=10m/s2。 (1)要使摩托车运动 求他离开高台时的速度大小。 (2)欲使摩托车运动员能够飞 (3)为了保证摩托车运动员的安全,规定飞越壕沟后摩托车着地时的 托车飞离高台时的最大速度vm应为多少? 高一物理 第 4 页 (共 6 页) 、附加题、附加题(10 分) 地常用的一种“深穴打夯机”。工作时,电动机带动两个紧压夯杆的滚轮匀速转动将四四 17如图所示是建筑工 夯从

12、深为h的坑中提上来, 当两个滚轮彼此分开时, 夯杆被释放, 最后夯在自身重力作用下, 落回深坑, 夯实坑底。然后,两个滚轮再次压紧,夯杆再次被提上来,如此周而复始工作。已知两个滚轮边缘线 速度v恒为 4 m/s,每个滚轮对夯杆的正压力FN为 2104 N,滚轮与夯杆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0.3,夯杆质 量m为 1103 kg,坑深h为 6 m。假定在打夯的过程中坑的深度变化不大,且夯杆底端升到坑口时,速 度正好为零,取g10 m/s2,求:打夯周期。 滚轮 夯杆 地面 h 深坑 福州一中 20102011 学年第二学期第一学段模块考试 高一物理(必修高一物理(必修 2)期中考试答题卷)期中考试答题

13、卷 (完卷时间 100 分钟,满分 100 分) (考试过程请勿使用计算器) 请把请把 1-12 选择题答案涂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答案涂在答题卡上 二、填空题二、填空题(每空(每空 3 分,共分,共 21 分)分) 13 (1)_;_ (2)a =_;_;_ (3)_ 14_ 三、计算题三、计算题(共(共 31 分)分) (请在所画的方框区域内作答,超出框外的部分无效)(请在所画的方框区域内作答,超出框外的部分无效) 15解: 高一物理 第 5 页 (共 6 页) 四、附加题(四、附加题(10 分)分) 高一物理 第 6 页 (共 6 页) 16解: 17打夯周期为 T= 。 (不需要书写过程)

14、滚轮 夯杆 地面 h 深坑 高一物理(必修 2)期中考试答案 高一物理(必修 2)期中考试答案 112:DBDDA BABBA CB 13: (1)甲 该方案摩擦阻力小,误差小,操作方便 (2)4.83 m/s2 乙 因为物体的加速度比g小得多 (3)B、C 14:200m 15: (1)gvh22 +(2)2 21)4(mvLhmg+ 16: (1)水平方向 tvLh=竖直方向2 21gth = 联立得 smvh/10=(2) 2 02 21 21mvmvmghpth= 将m/s 代入到得m/s 10=hv100=v(3)22 21 21地mvmghmvm=+ 解得24m/s =mv17: (1)因为夯杆底端升到坑口时,速度正好为零,所以每个打夯周期中,电动机对夯杆所作的功 JmghW4106= (2)根据题意,考虑到夯杆先匀加速上升,后匀速上升,再竖直上抛。 当夯杆以的初速度竖直上抛,上升高度为:smv/4=mgvh8 . 0223= 此时夯杆底端离坑底。 mhhh2 . 5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