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化学期末复习题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7005316 上传时间:2018-06-2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化学期末复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九年化学期末复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九年化学期末复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九年化学期末复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九年化学期末复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化学期末复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化学期末复习题(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共 12 页 第 2 页,共 12 页九年化学月考九年化学月考试卷试卷题 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 分试卷满分:100 分 一考试时间: 90 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N14 H1 C12 O16 Ca40 Fe-56 一、一、选择题(单选:选择题(单选:1 11010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1 1 分,分,11111515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2 2 分,共分,共 2020 分)分)1 12 23 34 45 56 67 78 89 91010111112121313141415151.下列生活里常见现象中,一定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冰雪融化 B.点燃酒精灯加热火锅C.榨取果汁 D

2、.冰箱内加入木炭后异味消失 2.香烟烟雾中有 CO、CO2、SO2等气体,这三种气体的共同点是( )A.都是氧化物 B.都含有氧分子 C.都能燃烧 D.都有毒 3.生活中的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发现空中的燃气泄漏,立即打开门窗通风 B.在煤火炉上放一盆水防止煤气中毒C.把铅笔芯粉末放入锁孔中,打开不易开启的铁锁 D.用煮沸的方法降低自来水的硬度 4.近年来,我国煤矿事故大多数是由于瓦斯爆炸所致.瓦斯中含有甲烷和一氧化 碳等气体,当矿井中瓦斯浓度达到一定范围时遇明火即燃烧爆炸.为避免灾难发 生,下列切实可行的措施是( ) 提高安全管理,杜绝明火源 降低瓦斯气体的着火点提高通风能力 将矿井

3、中氧气抽去A. B. C. D.5.关于化学方程式,四位同学表达了四种说法,其中错误的是( )6.在 我们日常生活中出现了高钙牛奶、加碘食盐、铁强化酱油等产品.这里的钙、碘、 铁是指( )A.原子 B.分子 C.单质 D.元素 7.国家卫生部发出通知:从 2005 年 7 月起禁止在面粉中加溴酸钾,因溴酸钾 (KBrO3)会导致人的中枢神经紊乱,引发癌变.KBrO3中 Br 元素的化合价是( )A.+1 B.+3 C.+5 D.-1 8.下列对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B.红热的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生白光,放出热量C.镁条在空气

4、中燃烧发生耀眼的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白色固体D.一氧化碳燃烧火焰呈黄色,放出热量 9.区别 CO、CO2、O2三种气体,最简单的方法是( )A.用燃着的木条 B.用石蕊溶液C.用澄清的石灰水 D.试验能否在水中溶解 10.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有关该粒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A.核内有 14 个质子 B.表示阴离子 C.核外有 3 个电子层 D.最外层电子数为 4 1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生活中“娃哈哈”、“农夫山泉”“康师傅”等矿泉水都属于纯净物B.室内 CO2和 CO 含量过高时都会造成人的死亡,因为它们都具有毒性 C.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在原子核中一定有质子和中子

5、 D.在 Fe、Fe2+三种微粒的原子核内,它们的质子数都是相同的 12.在汽车的挡风玻璃和司机之间常装有一个安全气囊,内部装有硝酸铵,当汽学校班级姓名考号密封线第 3 页,共 12 页 第 4 页,共 12 页车在高速行驶中受到猛烈撞击时,硝酸铵迅速分解,发生如下反应:,则 X 是( )A.N2O B.N2 C.NO2 D.NH3 13.某物质的空气中完全燃烧后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则下列关于该物质的元 素组成正确的是( )A.只含碳元素、氢元素 B.只含氢元素C.含碳、氢元素,还可能含氧元素 D.一定含氧元素 14.右下图是物质间发生化学变化的微观示 意图,下列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与图中所示

6、 一致的是( ) A. B.2HI+Cl2=2HCl+I2 C D.2HCl+CuO=CuCl2+H2O 15.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的条 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如下表: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质量(g) 20 5 12 10 反应后质量(g) 待测 5 6 34 关于此反应,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 ) A.物质丁一定不是单质 B.反应后容器中甲的质量是 2g C.丙、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一定为 1:4 D.在该反应中,乙物质可能是催化 剂 二、填空题:(每小空 1 分,共 19 分) 16.请用化学符号表示:(1)2 个锌原子_ _;(2)3

7、个氯离子_ _;(3)氧化铝_ _. 17.一般说来,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是相对稳定的,这是因为在自然界里既有 消耗 O2的过程,也有产生 O2的过程。请你各举一例:(1)消耗 O2_ _;(2)产生 O2_ _。 18从氢气、二氧化碳、甲烷、氮气、氦气五种气体中,选择适当的气体 并用化学式填空.(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是_;(2)可填充霓虹灯且通电时会发出有色光的 是_; (3)光合作用的主要原料之一是_ _;(4)具有可燃性的气体是_ _. 19.“物质的组成和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决定了物质的用途” .请分析:(1)金刚石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而石墨却很软,原因是:_ _; (2)CO

8、 有可燃性,而 CO2不能燃烧,原因是:_ _. 20、有反应 A+B=C+D,已知 5gA 与 4gB 恰好完全反应,生成 8gC.若生成 6gD 时,则有_gA 参加反应. 21、16.煤、石油、天然气被称为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的能源.(1)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名称是_,写出天然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2)分别写出煤、石油加工后可以用作燃料的一种产品:煤_ _; 石油_ _ _. 22.右图所示是通电分解水的实验装置.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由图示可知,B 为电源的_ _极; (2)检验 D 试管内产生气体的方法是_ _;(3)该实验证明水是由_ _组成的.三、简答题(共 26 分) 23

9、.(3 分)“苏丹红”是一种工业染色剂,人若食用后可能会致癌,世界上 很多国家都禁止使用苏丹红做食品着色剂.“苏丹红 I 号”的化学式为 C16H12N2O,从苏丹红 I 号的化学式你能得到哪些信息?(至少写出三条)(1)_ _;(2)_ _; (3)_ _; 24.(5 分)小红同学在归纳总结初中化学知识时,将物质、元素、分子、原 子四个概念总结为如图 3 所示的关系.请你说出该图能反映出上述四个概念之间 的哪些关系?(要求写 5 点)第 5 页,共 12 页 第 6 页,共 12 页25.(4 分)硝酸可发生如下反应:.据 此我能回答:(1) 中物质的化学式为_ _.(2)我还可以从不同角

10、度分析,获得对 HNO3的下列认识:从组成上,_ _.从性质上,_ _.从贮存上,_ _. 26(4 分)资料:白磷着火点为 40,红磷着火点为 240,五氧化二磷 能污染空气,五氧化二磷易溶于水.(1)在探究可燃物燃烧条件的课堂上,老师用甲图所示装置进行实 验.实验时观察到的现象是:铜片上的红磷和水中白磷不燃烧,铜片 上的白磷_ _.(2)小明同学设计了乙、丙两个对比试验,完成了探究过程.得到以下实验 事实:不通入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通入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 燃烧;不通入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通入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 烧.该实验中,能证明可燃物的温度必须达到着火点才能燃烧的

11、事实是(填 序号)_ _;能证明可燃物通常需要接触空气才能燃烧的实验事实是_ _. (3)结合老师与小明设计的实验,小强设计了实验装置丁.小明与小强的实 验都比老师的实验有一个明显的优点.这个优点是_ _.27.(4 分)如下图,图 A 中的两个椭圆分别代表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有关 信息,两椭圆重叠的区域表示它们的共同特征(相似点),重叠区域以外的部分 表示它们的独有特征(不同点).请你参照图 A,在图下的空格内填写与图 B(1)、 (2)区域对应的适当内容(每处要求填两点).(1) _、_. (2) _、_. 28.(4 分)请阅读下面的资料,回答问题:析某地有一条小河,原 本是清澈的,20

12、02 年那里被规划为工业区,相继建起了水泥厂、小 型造纸厂、化工厂、化肥厂.如今,这条小河经常泛着黄色泡沫, 河水变臭,下游的农田不能用河水灌溉,牲畜不能饮用河水,小河被 严重污染.请你回答下列问题:(1)欲除去污水中的固体物质,可采用的操作有沉淀、_ _等;(2)欲除去污水中的臭味,可采用的物质是_ _(填一种即可); (3)该地区的领导决定要对河水污染进行治理,面向社会公开征集治理方案.请 你运用所学的知识,提出不少于两条防治河水污染的合理化建议. 29、(2 分)请用分子、原子、离子、元素的相关知识解释下列问题:(1)化学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不变.(4)钠原子和钠离子属于同种元素.四、实验题(共 25 分) 30. .(7 分)根据下列实验示意图回答相关问题:第 7 页,共 12 页 第 8 页,共 12 页(1)A 实验中未观察到明显现象的可能原因(写两点)_ _.(2)B 实验可能造成的后果_ _. (3)C 实验测定结果偏低的可能原因(写出两点)_ _、_ _. (4)指出 D 实验中的错误:_ _、_ _. 31(13 分)请结合下列实验常用的装置,回答有关问题.(1)写出仪器 a 的名称_.(2)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填“A”、“B”或 “C”),在加入药品前,应首先_ 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_.(3)若要制取二氧化碳,在 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