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病方剂歌诀(一)修正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7000898 上传时间:2018-06-29 格式:DOC 页数:55 大小:2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内科病方剂歌诀(一)修正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中医内科病方剂歌诀(一)修正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中医内科病方剂歌诀(一)修正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中医内科病方剂歌诀(一)修正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中医内科病方剂歌诀(一)修正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内科病方剂歌诀(一)修正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内科病方剂歌诀(一)修正版(5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目目 录录第一节第一节 感感 冒冒 111、风寒束表证、风寒束表证2、风热犯表证、风热犯表证3、暑湿伤表证、暑湿伤表证4、气虚感冒证、气虚感冒证5、阴虚感冒、阴虚感冒第二节第二节 咳咳 嗽嗽 12(一)外感咳嗽(一)外感咳嗽1、风寒袭肺证、风寒袭肺证2、风热犯肺证、风热犯肺证3、风燥伤肺证、风燥伤肺证(二)内伤咳嗽(二)内伤咳嗽4、痰湿蕴肺证、痰湿蕴肺证5、痰热郁肺证、痰热郁肺证6、肝火犯肺证、肝火犯肺证7、肺阴亏虚证、肺阴亏虚证第三节第三节 哮哮 病病 13(一)发作期(一)发作期 1、冷哮证、冷哮证2、热哮证、热哮证3、寒包热哮证、寒包热哮证4、风痰哮证、风痰哮证5、虚哮证、虚哮证附:喘

2、脱危证附:喘脱危证(二)缓解期(二)缓解期 6、肺脾气虚证、肺脾气虚证7、肺肾两虚证、肺肾两虚证第四节第四节 喘喘 证证 14(一)实喘(一)实喘 1、风寒壅肺证、风寒壅肺证2、表寒肺热证、表寒肺热证3、痰热郁肺证、痰热郁肺证4、痰浊阻肺证、痰浊阻肺证5、肺气郁闭证、肺气郁闭证(二)虚喘(二)虚喘 1、肺气虚耗证、肺气虚耗证22、肾虚不纳证、肾虚不纳证3、正虚喘脱证、正虚喘脱证第五节第五节 肺肺 痨痨 15 1、肺阴亏损证、肺阴亏损证2、虚火灼肺证、虚火灼肺证3、气阴耗伤证、气阴耗伤证4、阴阳虚损证、阴阳虚损证第六节第六节 心心 悸悸 161、心虚胆怯证、心虚胆怯证2、心血不足证、心血不足证3

3、、阴虚火旺证、阴虚火旺证4、心阳不振证、心阳不振证5、水饮凌心证、水饮凌心证6、瘀阻心脉证、瘀阻心脉证7、痰火扰心证、痰火扰心证第七节第七节 胸胸 痹痹 17 1、心血瘀阻证、心血瘀阻证2、气滞心胸证、气滞心胸证3、痰郁闭阻证、痰郁闭阻证4、寒凝心脉证、寒凝心脉证5、气阴两虚证、气阴两虚证6、心肾阴虚证、心肾阴虚证7、心肾阳虚证、心肾阳虚证第八节第八节 不不 寐寐 181、肝火扰心证、肝火扰心证2、痰热扰心证、痰热扰心证3、心脾两虚证、心脾两虚证4、心肾不交证、心肾不交证5、心胆气虚证、心胆气虚证第九节第九节 痫痫 病病 19 1、风痰闭阻证、风痰闭阻证2、痰火扰神证、痰火扰神证3、瘀阻脑络证

4、、瘀阻脑络证4、心脾两虚证、心脾两虚证5、心肾亏虚证、心肾亏虚证第十节第十节 胃胃 痛痛 201、寒邪客胃证、寒邪客胃证2、饮食伤胃证、饮食伤胃证3、肝气犯胃证、肝气犯胃证4、湿热中阻证、湿热中阻证35、瘀血停胃证、瘀血停胃证6、胃阴亏虚证、胃阴亏虚证7、脾胃虚寒证、脾胃虚寒证第十一节第十一节 呕呕 吐吐 21(一)实证(一)实证 1、外邪犯胃证、外邪犯胃证2、食滞内停证、食滞内停证3、痰饮内阻证、痰饮内阻证4、肝气犯胃证、肝气犯胃证(二)虚证(二)虚证1、脾胃气虚证、脾胃气虚证2、脾胃阳虚证、脾胃阳虚证3、胃阴不足证、胃阴不足证第十二节第十二节 腹腹 痛痛 22 1、寒邪内阻证、寒邪内阻证2

5、、湿热壅滞证、湿热壅滞证3、饮食积滞证、饮食积滞证4、肝郁气滞证、肝郁气滞证5、瘀血内停证、瘀血内停证6、中虚脏寒证、中虚脏寒证第十三节第十三节 泄泄 泻泻 23(一)暴泻(一)暴泻 1、寒湿内盛证、寒湿内盛证2、湿热伤中证、湿热伤中证3、食滞肠胃证、食滞肠胃证(二)久泻(二)久泻 1、脾胃虚弱证、脾胃虚弱证2、肾阳虚证、肾阳虚证3、肝气乘脾证、肝气乘脾证第十四节第十四节 痢痢 疾疾 231、湿热证、湿热证2、疫毒痢、疫毒痢3、寒湿痢、寒湿痢4、阴虚痢、阴虚痢5、虚寒痢、虚寒痢6、休息痢、休息痢第十五节第十五节 便便 秘秘 25(一)实秘(一)实秘 1、热秘、热秘2、气秘、气秘43、冷秘、冷秘

6、(二)虚秘(二)虚秘 1、气虚秘、气虚秘2、血虚秘、血虚秘3、阴虚秘、阴虚秘4、阳虚秘、阳虚秘第十六节第十六节 胁胁 痛痛 261、肝郁气滞证、肝郁气滞证2、肝胆湿热证、肝胆湿热证3、瘀血阻络证、瘀血阻络证4、肝络失养、肝络失养第十七节第十七节 黄黄 疸疸 26 (一)阳黄(一)阳黄 1、热重于湿证、热重于湿证2、湿重于热证、湿重于热证3、胆腑郁热证、胆腑郁热证4、疫毒炽盛证、疫毒炽盛证(二)阴黄(二)阴黄1、寒湿阻遏证、寒湿阻遏证2、脾虚湿滞证、脾虚湿滞证(三)黄疸消退后的调治(三)黄疸消退后的调治1、湿热留恋证、湿热留恋证2、肝脾不调证、肝脾不调证3、气滞血瘀证、气滞血瘀证第十八节第十八节

7、 头头 痛痛 28 (一)外感头痛(一)外感头痛 1、风寒头痛、风寒头痛2、风热头痛、风热头痛3、风湿头痛、风湿头痛(二)内伤头痛(二)内伤头痛 1、肝阳头痛、肝阳头痛2、血虚头痛、血虚头痛3、痰浊头痛、痰浊头痛4、肾虚头痛、肾虚头痛5、瘀血头痛、瘀血头痛第十九节第十九节 眩眩 晕晕 29 1、肝阳上亢证、肝阳上亢证2、气血亏虚证、气血亏虚证3、肾精不足证、肾精不足证4、痰湿中阻证、痰湿中阻证55、瘀血阻窍证、瘀血阻窍证第二十节第二十节 中中 风风 29一中经络一中经络1、风痰中络证、风痰中络证2、风阳上扰证、风阳上扰证3、阴虚风动证、阴虚风动证二中脏腑二中脏腑(一)闭证(一)闭证1、痰热腑实

8、证、痰热腑实证2、痰火郁闭证、痰火郁闭证3、痰浊闭阻证、痰浊闭阻证(一)(一)脱证脱证三恢复期三恢复期1、风痰瘀阻证、风痰瘀阻证2、气虚络瘀证、气虚络瘀证3、肝肾亏虚证、肝肾亏虚证第二十一节第二十一节 水水 肿肿 31 (一)阳水(一)阳水 1、风水相搏证、风水相搏证2、湿毒浸淫证、湿毒浸淫证3、水湿浸渍证、水湿浸渍证4、湿热壅盛证、湿热壅盛证(二)阴水(二)阴水 1、脾阳虚衰证、脾阳虚衰证2、肾阳衰微证、肾阳衰微证3、瘀水互结证、瘀水互结证第二十二节第二十二节 淋淋 证证 321、热淋、热淋2、石淋、石淋3、血淋、血淋4 气淋气淋5、膏淋、膏淋6、劳淋、劳淋 第二十三第二十三节节 癃癃 闭闭

9、 32 1、膀胱湿热证、膀胱湿热证 2、肺热壅盛证、肺热壅盛证 3、肝郁气滞证、肝郁气滞证 4、浊瘀阻塞证浊瘀阻塞证 5、脾气不升证、脾气不升证 6、肾阳衰惫证、肾阳衰惫证 第二十四节第二十四节 阳阳 痿痿 33 61、命门火衰证、命门火衰证 2、心脾亏虚证、心脾亏虚证 3、肝郁不舒证、肝郁不舒证 4、惊恐伤肾证、惊恐伤肾证 5、湿热下注证、湿热下注证第二十五节第二十五节 郁郁 证证 34 1、肝气郁结证肝气郁结证 2、气郁化火证、气郁化火证 3、痰气郁结证、痰气郁结证 4、心神失养证、心神失养证 5、心脾两虚证、心脾两虚证 6、心肾阴虚证、心肾阴虚证 第二十六节第二十六节 血血 证证 34

10、(一)鼻衄(一)鼻衄 1、热邪犯肺证、热邪犯肺证 2、胃热炽盛证、胃热炽盛证 3、肝火上炎证肝火上炎证 4、气血亏虚证、气血亏虚证 (二)齿衄(二)齿衄 1、胃火炽盛证、胃火炽盛证 2、阴虚火旺证、阴虚火旺证 (三)咳血(三)咳血 1、燥热伤肺证、燥热伤肺证 2、肝火犯肺证、肝火犯肺证 3、阴虚肺热证、阴虚肺热证 (四)吐血(四)吐血 1、胃热壅盛证、胃热壅盛证 2、肝火犯胃证、肝火犯胃证 3、气虚血溢证、气虚血溢证 (五)便血(五)便血 1、肠道湿热证、肠道湿热证 2、气虚不摄证、气虚不摄证 3、脾胃虚寒证、脾胃虚寒证 (六)尿血(六)尿血 1、下焦湿热证、下焦湿热证 2、肾虚火旺证、肾虚火

11、旺证 3、脾不统血证、脾不统血证 4、肾气不固证、肾气不固证 (七)紫斑(七)紫斑 1、血热妄行证、血热妄行证 2、阴虚火旺证、阴虚火旺证 3、气不摄血证、气不摄血证 第二十七节第二十七节 消消 渴渴 37 (一)上消(一)上消 肺热津伤证肺热津伤证 (二)中消(二)中消 71、胃热炽盛证、胃热炽盛证 2、气阴亏虚证、气阴亏虚证 (三)下消(三)下消 1、肾阴亏虚证、肾阴亏虚证 2、阴阳两虚证、阴阳两虚证 第二十八节第二十八节 内伤发热内伤发热 38 1、阴虚发热证、阴虚发热证 2、血虚发热证、血虚发热证 3、阳虚发热证、阳虚发热证 4、气郁发热证、气郁发热证 5、痰湿郁热证、痰湿郁热证 6、血瘀发热证、血瘀发热证 第二十九节第二十九节 虚虚 劳劳 38 (一)气虚(一)气虚 1、肺气虚证、肺气虚证 2、心气虚、心气虚 3、脾气虚、脾气虚 (二)血虚(二)血虚 1、心血虚证、心血虚证 2、肝血虚证、肝血虚证 (三)阴虚(三)阴虚 1、肺阴虚证、肺阴虚证 2、心阴虚证、心阴虚证 3、脾胃阴虚证、脾胃阴虚证 4、肝阴虚证、肝阴虚证 5、肾阴虚证、肾阴虚证 (四)阳虚(四)阳虚 1、心阳虚证、心阳虚证 2、脾阳虚证、脾阳虚证 3、肾阳虚证、肾阳虚证 第三十节第三十节 癌癌 病病 40 (一)脑瘤(一)脑瘤 1、痰瘀阻窍证、痰瘀阻窍证 2、风毒上扰证、风毒上扰证 3、阴虚风动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宣传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