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更正)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6999184 上传时间:2018-06-2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历史下(更正)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七年级历史下(更正)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七年级历史下(更正)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七年级历史下(更正)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七年级历史下(更正)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历史下(更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历史下(更正)(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中国古代史)第 1 课 隋的统一与大运河1、隋朝的建立:时间:581 年 建立者:杨坚(隋文帝) 都城:长安(今西安) 秦汉之后的又一次统一。 2、隋朝大运河 隋朝大运河(京杭大运河) ,隋炀帝时开凿,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至涿郡,南抵余杭, 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大运河分为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大运河沟 通的五大水系:海河、黄河、淮水、长江、钱塘江。大运河开凿的目的:加强南北交通, 巩固对全国的统治。作用:加强了南北交通,巩固了全国的统治,大大促进了南北经济发 展与交流。 3、隋朝短暂而繁荣,与之相似的朝代有秦朝。灭亡的原因都是统治者的暴政。第 2

2、课 唐太宗与“贞观之治”1、唐朝的建立:时间:618 年 建立者:李渊(唐高祖) 都城长安。 2、唐太宗李世民统治时期,国家统一,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被称为“贞观之治” 。 唐太宗的治国措施:完善三省六部制,加强了中央集权。重视发展生产,推行均田制, 减轻人民的赋税劳役;同时注意“戒奢从简” 。他还下令合并州县。抵抗外族骚扰,加强 国内各民族间的友好联系。重用贤才,虚心纳谏。 3、唐太宗时的大臣:被唐太宗当成是一面镜子的人是魏征。而房玄龄富于谋略,杜如晦善 断大事,人称“房谋杜断” 4、唐朝时的和亲事件:吐蕃是藏族人的祖先,唐太宗时,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了吐蕃首 领松赞干布。后来,唐中宗又把金

3、城公主嫁给吐蕃首领尺带珠丹。 文成公主和金城公主入藏的作用是:传播了汉族先进的科技文化,促进了吐蕃经济的发展, 密切了汉藏两族的关系。第 3 课 盛唐气象1、武则天的统治 (1)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2)措施:重用酷吏发展科举制度,选拔优秀人才减轻农民负担,促进社会生产继 续发展。 (3) 武则天的统治被称为“治宏贞观,政启开元” 。 2、开元盛世(唐朝进入全盛时期) (1)措施:重用贤能,等进行一系列改革,减轻农民负担。 (2)表现:唐玄宗统治的前期,政局稳定,经济繁荣,被称为“开元盛世” 。 3、唐玄宗李隆基统治后期,宠爱杨贵妃,朝政混乱,导致了“安史之乱” ,使唐朝由盛转

4、衰。 4、唐朝的成就:发明了灌溉工具筒车。制成曲辕犁,促进了农耕的发展。 5、唐朝首都长安,既是当时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的繁华的大都市。既是丝 绸之路的起点,又是东方文化的中心。 6、唐朝的陶瓷业: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和唐三 彩最为有名。是唐代陶器中的精品。第 4 课 唐朝的科举制度21、科举制度 (1)含义: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强调以才能作为选官。 (2)创立:隋朝(隋炀帝) 。 (3)完善科举制度的人物:唐朝(唐太宗、武则天(殿试制度) 、唐玄宗 (4)主要科目:进士科和明经科。进士科考诗赋。明经科考记诵儒家经典的能力。 (5)作用:科举制度改善了用人制度,使得有才识的读

5、书人有机会为国效力。促进了 教育事业的发展,形成用功读书的风气。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大大有利于唐诗的繁 荣。选拔了优秀人才,提高了地方官员的素质。 2、唐太宗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这句话形容唐太宗很爱才,通过科举制度招揽 了很多人才。有人写诗说:“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这句话形容科举考试 竞争激励,很多读书人为了努力考试而白头。 3、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 “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 ”形容科举考试的艰难和考上后的欢欣鼓舞。第 5 课 “合同为一家” (唐朝的民族关系)1、 (1)唐朝的民族政策:民族平等 (2)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使唐太宗被少

6、数民族尊称为“天可汗” 。 (5)唐玄宗封南诏首领为云南王。六诏,即南诏,彝族和白族的祖先,生活在云南大理苍 山洱海一带。 第 6 课 唐朝的对外关系1、隋唐与亚洲、非洲、欧洲都有往来。唐朝在世界上有很高的声望,中国人被称为“唐人” 。 2、新罗(朝鲜)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新罗到中国的留学生也是最多的。 3、隋唐时中日关系:交往密切,日本曾派大批留学生、留学僧、遣唐使到中国学习。中国 派鉴真和尚到日本弘扬佛法。 ( 补充:日本到中国学习后,模仿中国的汉字创立 文字,模仿中国的货币样式、政治制度、建筑风格等。 ) 4、鉴真东渡:唐玄宗派鉴真东渡日本弘扬佛法。鉴真和尚双目失明,在日本建成唐招提寺。

7、作用:鉴真对中日经济文化交流做出了杰出贡献。 5、玄奘西行:(唐太宗时) ,派玄奘去天竺(古代印度)研习佛法。撰写了大唐西域记 一书。 作用:玄奘是第一个把天竺佛教、风土人情等介绍到中国的人,促进天竺和中国的友谊。第 7 课 隋唐时期重大发明与科技创新1.四大发明中,出现于隋唐时期的有雕版印刷术和火药,其中唐朝印制的金刚经 ,是世 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2、唐初的医药学家孙思邈撰写了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两部医学名著。被后人尊称 为“药圣” 。 3、唐朝末年,火药开始运用于军事。 4、隋朝的李春设计的赵州桥,位于今河北省,是世界上保存完好、最古老的一座单孔大石 桥。被誉为“世界

8、建桥史上的一个奇迹” 。第 8 课 璀璨的文学艺术31、唐朝是我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 (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2、隋唐时期文化艺术方面的成就:(1)书法家颜真卿和柳公权,被合称为“颜筋柳骨” 。 (2)隋朝画家展子虔的作品游春图 。 (3)唐朝画家:吴道子被称为“画圣” ,作品送 子天王图 维摩诘像 ;阎立本代表作品有历代帝王图和步辇图 。 (4 隋唐时开凿 的敦煌莫高窟(千佛洞) ,主要以佛教故事为主。 3、唐朝诗人:(1)李白是唐朝的浪漫主义诗人,被人称为“诗仙” ,生活在唐朝全盛时期, 他的诗讴歌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反映了盛唐时期的社会生活。李白诗歌特点:豪迈奔放。 代表作品有:

9、静夜思 早发白帝城 蜀道难 。 (2)杜甫是唐朝的现实主义诗人,他被 人称为“诗圣” 。他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年代,他的诗歌,反映了唐朝由盛转衰的年代, 被人称为“诗史” ,杜甫诗歌的特点是:风格沉郁。代表作品有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三 吏” “三别” , (3)晚唐诗人白居易的诗反映了社会现实和民间疾苦,代表作品有:秦中 吟 新乐府 长恨歌 琵琶行 卖炭翁 4、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形容的是李白、杜甫的诗歌。第 9 课 辽、西夏与北宋并立1、三个政权同时并立:北宋、辽、西夏。 2、辽、宋、西夏、金政权的并立政权北宋辽西夏金南宋民族汉契丹党项女真汉建立时间960 年916 年1038

10、年1115 年1127 年建立者赵匡胤(宋太祖) 2、 “杯酒释兵权”和 宋太祖有关)耶律 阿保 机 (辽 太祖)元昊完颜阿骨打 (金太祖)赵构(宋高 宗)都城汴京(今开封)上京兴庆会宁临安(今杭 州)3、澶渊之盟 ()双方:辽与北宋;()内容:辽与北宋议和。北宋每年送给辽银等钱物。 ()影响: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负担;保持了一百多年相对和平的局面,双方的经济 和文化大有发展。第 10 课 宋金南北对峙1、标志着北宋灭亡的事件是“靖康之变” 。 2、岳飞是南宋的抗金名将。岳飞很有才,代表作品有满江红 小重生 。他的军队纪律 严明,深受百姓爱戴,被称为“岳家军” 。后来,岳飞被秦桧等人陷害而死。岳飞

11、的坟墓在 浙江杭州美丽的西湖畔,坟前跪着四个铁铸的跪人像,他们就是以秦桧为首的陷害岳飞的 罪人。 3、 “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形容的是:岳飞的军队纪律严明,爱惜人民百姓的生命财 产。 4、 “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其中“岳家军”的领导者是:岳飞。要“撼岳家军” 的是:金军。 “撼岳家军难”的原因是:岳家军队纪律严明,作战勇猛,深受百姓爱戴,岳 飞率领这支队伍,收复了许多失地。 5、对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 “忠骨”指的是:岳飞的尸骨。 “佞臣”是:4以秦桧为首的陷害岳飞的罪人。 6、 “岳母刺字”指的是:岳飞的母亲为了让岳飞记住长大后要报效祖国,于是在他背上刺 下了:“

12、精忠报国”四个字。第 11 课 经济发展与重心南移(南方经济超过北方)1、中国经济重心南移,完成于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的具体原因是:(1)北方战争不 断,南方相对稳定,大批北方人纷纷南迁。 (2)北方人口南迁,补充了南方的劳动力,带 去了先进的技术。 (3)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2、 “苏湖熟,天下足。 ”和“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形容的是经济重心南移。 3、北宋的景德镇,成为江南最大的制瓷中心,被称为“瓷都” 。 4、北宋时期,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5、宋代最大的商业都市是开封(汴京,北宋首都)和杭州(临安,南宋首都) 。 第 12 课 两宋时期的社会生活1、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

13、明上河图再现了开封(北宋都城)的繁华景象,代表了宋代社 会风俗画的最高成就。 2、由于宋代市民阶层的不断壮大,城内有了许多娱乐兼商业的场所,叫做“瓦子”或“瓦 市” “瓦肆” ,瓦子里圈出许多专供演出的圈子,称为“勾栏” ,许多穷苦人在这里卖艺谋生。3、 “邸店如云屯” ,形容旅店业的发展。 4、宋代称春节为元旦。第 13 课 蒙古族的兴起和元朝统一全国1、蒙古的统一和蒙古国的建立: 建立者:成吉思汗,又名铁木真(“一代天骄” ) 2、元朝的建立:时间:1271 年 建立者:忽必烈(元世祖) 都城:大都(今北京)3、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来到元朝,受到元世祖忽必烈的款待,他的狱友写下了马 可波罗

14、行记一书,向西方人展示了元朝首都大都的繁华景象。 4、元朝军队进攻南宋,南宋的文天祥最终被俘英勇就义,文天祥的诗歌过零丁洋和 正气歌 ,其中“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誓不休。 ”这里南方指的是南宋。 “人生自古 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指的是人总有一死,但要死得要有价值,要把名字永远留在史 册上。这里“汗青”指的是史册。 5、元朝的治国措施:元世祖在中央设立了中书省,地方设立行中书省,简称“行省” 。我 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元朝。西藏成为元朝正式的行政区;还加强对琉球(今台湾) 的管理。 6、元朝时,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回族。第 14 课 宋元的科学技术1、宋元时科学技术成就:(1)北宋

15、科学家沈括,写了梦溪笔谈一书,内容涉及了天 文、地理等方面。 (2)元代的郭守敬,编成授时历一书,精确推算了一回归年的长度。2、战国时的司南,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 3、北宋的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 术。 4、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是:指南针、火药、造纸术、印刷术。其中发明于唐朝时的 有火药和雕版印刷术,发明于宋元时期的有指南针和活字印刷术。 5第 15 课 宋元的文化艺术1、北宋史学家司马光写了资治通鉴一书,是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 总结出许多经验教训,给统治者提供了借鉴。 2、宋代的主要文学形式是词。 3、苏轼,北宋词人,号东坡居士,他的词风格豪迈奔放,代表作品有念奴娇 赤壁怀古 。4、南宋词人辛弃疾发展了苏轼的豪放风格,他年轻时参加过抗金斗争,代表作品有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语以寄之 5、两宋之际的女词人李清照,她的词风格委婉, 清新淡雅。代表作品有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 6、元曲分为杂剧和散曲,其中以 杂剧为主。杂剧家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合称为“元曲四大家” ,其中以关汉卿 最为著名,他的代表作品有窦娥冤 。 7、宋徽宗 “瘦金体”书法独成一家。 10、宋代的书法家中,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号为“北宋四大家” 。 11、赵孟頫的画被称为“神品”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