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地理复习提纲2015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6999050 上传时间:2018-06-2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942.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上地理复习提纲2015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七年级上地理复习提纲2015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七年级上地理复习提纲2015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七年级上地理复习提纲2015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七年级上地理复习提纲2015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上地理复习提纲201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上地理复习提纲2015(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4 地理复习提纲地理复习提纲 (七年级上册)(七年级上册)教研培训中心教研培训中心 李玉娟李玉娟2第一章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地球和地图二、理解掌握东西经度、南北纬度和东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划分。二、理解掌握东西经度、南北纬度和东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划分。1、了解 0经线和 0纬线的确定,并且知道南北纬及东西经的划分及字母表示。2、划分半球的界限:(1)南北半球的划分:南北半球以赤道(0纬线)为界,赤道以北是北半球,以南是南半球。(2)东西半球的划分:东西半球以 20W 与 160E 组成的经线圈为界。20W 往西到 160E 是西半球,20W 往东到 160E 是东半球。三、运用经纬网确定任意

2、地点的位置:三、运用经纬网确定任意地点的位置:一方面要求做到给出地名,能在地球仪上读出该地点的经纬度;另一方面给出经纬度,能在地球仪上找出相应的地名。例一:例一:写出图中写出图中 A A、B B两点的地理坐标。两点的地理坐标。例二:例二:某天 20 时,台风“桑美”的中心位置移到 28N、125.3E,那么, 读下图,台风中心所在海域为图中 处海域(填字母)3四、知道南北回归线和极圈的度数及五带的名称、范围。四、知道南北回归线和极圈的度数及五带的名称、范围。五、了解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图例、注记及等高线的基础知识。学会五、了解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图例、注记及等高线的基础知识。学会在地图上在

3、地图上辨别方向辨别方向、量算距离、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量算距离、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1、比例尺: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它通常有三种表现方式:(1)直线式:(2)数字式:1:10000000(3)文字式:图上 1 厘米代表实地距离 100 千米。(比例尺要求会互换,会计算。 )2、方向:辨别方向 一般地图:通常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有指向标的地图:按指向标指向标判读方向。有经纬网的地图:根据经纬网经纬网确定方向。例三:例三:读“例二”图,分别在、的什么方向?3、图例:指地图的语言。例:4、注记:指在地图上起说明作用的各种文字、数字等。 (知道即可,不需要背会)5、比例

4、尺、方向和图例是地图的三个基本要素。6、等高线:在地图上,把海拔高度相同的4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 (知道即可,不需要背会)例四:例四:读“等高线图”,完成下列各题:(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形部位名称:A:A: ,B:B: , ,C:C: ,D:D: , ,E:E: 。(2)读图中指向标,小河 F 的流向大体是 。A A. .自北向南自北向南 B.自南向北 C.自东向西 D.自西向东(3)甲山顶的海拔高度是: 米,甲乙两山顶的相对高度是 米。(4)若海拔 200 米处的气温 17.4,则海拔 600 米处的气温为 。(5)B 地和 D 地相比,坡比较缓的是 地。六、初步学会判读等高线的

5、五种地形图(山地不同部位的等高线示意图)六、初步学会判读等高线的五种地形图(山地不同部位的等高线示意图)。读下图,识别山地、平原、高原、盆地和丘陵山地、平原、高原、盆地和丘陵五种主要地形,找出五种地形之间的差异以及它们在地形图上的表现并分别比较山地与盆地、高原与平原、山地与丘陵的等高线分布特点。七、能根据需要选择使用不同地图和比例尺。七、能根据需要选择使用不同地图和比例尺。例五:例五:P21 活动 1例六:例六:P22 活动 3(1)(2)(3)例七:例七:假如要你绘制一幅学校平面图,你认为下列比例尺中最适宜的是假如要你绘制一幅学校平面图,你认为下列比例尺中最适宜的是A.1:1000 B. 0

6、 30 千米 C.1:200000 D.图上 1 厘米代表实地距离 20 千米5第二章第二章 陆地与海洋陆地与海洋一、运用地图和数据描述全球的海陆分布特点,记住全球海陆所占比例。一、运用地图和数据描述全球的海陆分布特点,记住全球海陆所占比例。1 1、 海洋:集中在南半球,大约占海洋:集中在南半球,大约占地球表面的地球表面的 71%71%陆地:集中在北半球,大约占陆地:集中在北半球,大约占地球表面的地球表面的 29%29%2、地球上七分是海洋,三分是陆地。七分是海洋,三分是陆地。3、无论怎样划分出的半球,都是海洋多于陆地。4、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二、

7、运用地图说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地理分布和概况。二、运用地图说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地理分布和概况。例八:例八:读读“大洲和大洋分布图大洲和大洋分布图” ,完成下列问题:,完成下列问题:1、按照面积大小顺序,依次写出四大洋名称: 、 、 。2、按照面积大小顺序,依次写出七大洲名称: 、 、 、 、 、 。3、七大洲中,全部位于北半球的大洲是 和北美洲。4、赤道横穿了 和南美洲的大陆。5、环绕太平洋的大洲有 个。6、能在空白图上填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能在空白图上填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7、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是 山脉、 河和 山脉;南北美洲的分界线是 ;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是 。第三章第三章 天气与气

8、候天气与气候一、知道一、知道“ “天气天气“ “和和“ “气候气候“ “的区别的区别,并能正确使用这两个术语。,并能正确使用这两个术语。1、天气和气候的区别(理解即可,无需背会):6天气:天气是一个地方短时间里的大气状况,具有多变性。气候:气候是在多年观测到的天气基础上所得出的总结和概括,具有稳定性。例九:例九:下列叙述中,表示天气的是(下列叙述中,表示天气的是( ) ,表示气候的是(,表示气候的是( ) A、冬温夏凉 B、四季如春 C、夏季多雨 D、风和日丽例十:例十:请你大体描述一下呼伦贝尔市的气候。二、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二、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1

9、 1、认识常用的天气符号:、认识常用的天气符号:2 2、读、读 P47P47 图图 3.73.7,说出北京、哈尔滨、郑州、广州、海口等几个城市的,说出北京、哈尔滨、郑州、广州、海口等几个城市的天气情况。天气情况。3、在卫星云图上,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白色表示云区,云的颜色越白,表示云层越厚。云层厚的地方一般是阴雨区。4、了解风向及风力的表示方法。(参考 P45 图 3.4)三、运用气温、降水数据资料,能够读图说出气温与降水的变化规律。三、运用气温、降水数据资料,能够读图说出气温与降水的变化规律。(尤其要注意培养注意培养学生读气候直方图描述气候特征的能力。)例十一:例十一:例十二例十二:

10、 :7例十三:例十三:读图说出下列两地的气候特征。读图说出下列两地的气候特征。四、在世界气候分布图上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四、在世界气候分布图上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指导学生学会阅读世界气候分布图)例十四:例十四:P58 活动 2、3五、举例分析五、举例分析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及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及人类活动等对气候的影响:人类活动等对气候的影响:1、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是: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是: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1 1)纬度位置:)纬度位置:影响热带和寒带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纬度位置。一般一般来说,低纬度气温高,降水多;高纬度气温低,降

11、水少。例如赤道地区广泛分来说,低纬度气温高,降水多;高纬度气温低,降水少。例如赤道地区广泛分布着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而两极地区则以寒冷干燥的寒带气候为主。布着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而两极地区则以寒冷干燥的寒带气候为主。(2 2)海陆位置:海陆位置:影响亚欧大陆中纬度地区东西向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海陆位置。海陆位置对气温的影响:同纬度地区,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一般说来,沿海地区的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比同纬度的内陆地区要小一些。一年中,北半球气温,大陆上 7 7 月最高,月最高,1 1 月最低月最低;海洋上 8 8 月最高,月最高,2 2月最低月最低。南半球与之相反。南半球与

12、之相反。海陆位置对降水的影响: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3 3)地形:)地形:地形的影响使山地迎风坡和背风坡存在降水差异,山上和山下存在气温差异。8地形对气温的影响:在山地,气温随着海拔升高而降低。大致海拔每大致海拔每升高升高 100100 米,气温约下降米,气温约下降 0.60.6。地形对降水的影响: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4)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随着工业的发展,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温室效应”的作用增强,导致全球温度升高。例十五:例十五:P59 活动 1、2、3、4六、理解人类活动与大气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及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六、理解人类活动与大气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及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性。性。(重点是培养学生的环境观和保护大气环境的意识。)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可导致对大气环境的破坏,空气质量的下降。而反过来,大气环境的好坏则直接影响着人类的健康,例如:清新的空气,污染指数小,对人体健康有利;污浊的空气,污染指数大,对人体健康有害。所以我们无论是在日常的生活中还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都应该注意保护大气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