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铕配合物的新型单线态氧荧光探针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46997628 上传时间:2018-06-29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60.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种基于铕配合物的新型单线态氧荧光探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一种基于铕配合物的新型单线态氧荧光探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一种基于铕配合物的新型单线态氧荧光探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基于铕配合物的新型单线态氧荧光探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种基于锖配合物的新型单线态氧荧光探针宋波,王桂兰,袁景利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分析化学研究室,大连11 6 0 2 3 )单线态氧( 1 0 2 ) 是一种氧分子的激发态,它不仅在有机合成中是一种非常有用的氧化剂,而且还具有十分重要的生理活性。目前。0 2 的检测方法主要有:( 1 ) 利用1 0 2 自身1 一毪i 淬灭产生磷光的检测方法;( 2 ) j n 用9 ,1 0 一二苯基蒽与1 0 2 的特征性反应生成稳 定的内氧化物导致吸收光谱的改变的检测方法;( 3 ) 利用蒽环修饰的荧光素探针分子的 检测方法:( 4 ) 基于化学发光反应的检测方法。本文报道一种基于三价铕配合

2、物的新型1 0 2 特异性荧光探针的合成、表征及在1 0 2 测定中的应用。由于该探针俘获1 0 2 后可发出 具有超长荧光寿命的3 价铕离子特征荧光,可用于百微秒级的时间分辨荧光测定,在生物系统1 0 2 的测定等领域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实验部分新型探针分子是九齿有机配位体【4 - ( 弘蒽基卜2 ,2 :6 2 “ - 联- - 口L L 啶一6 ,6 “ - 二甲胺】四 乙酸( 简称A T T A ) 与3 价铕离予形成的稳定配合物。其中A T r A 采用常规的有机合成方法制备,其化学结构如图l 所示。有关时间分辨荧光测定均在P e r k i nE l m e rL S5 0 B 荧光

3、分光光度计及P e r k i nE l m e r1 4 2 0 多标记记数仪上完成。咖 o 令Q , 俞撮C r ,0 2 H 、C 叩图1 九齿有机配位体 A T F A 的结构m 一图2 E P - A T I A E u “( - ) 和荧光素( 口)的光稳定性实验结果结果与讨论 1 操针A T T A 与E l 一的配合物( 偷称A T T A E u 3 + ) 与1 0 2 的反应将等摩尔量的A T r A 与E u C l 3 在p H 值1 0 5 的N a H C 0 3 N a O H 缓冲溶液中反应后,与 单线态氧( 由N a 2 M 0 0 4 - H 2 0 2

4、生成) 反应即可得到A T r A - E u “与1 0 2 反应生成的内氧化物( 简称E P - A T r A - E u 3 + ) ,产物经E S I - M S 确认:E S I - M S :m z ( ) :8 8 2 ( 1 0 ) 【M H 。 2 探针A T T A - E u s * 及其与1 0 2 结合生成的内氧化物E P A r T A E u “的荧光性质探针A T T A - E u “及其内氧化物E P - A 3 “ T A E u ”的最大吸收与发光波长、摩尔消光系数通讯联系人:袁景利,T e l & F a x :0 4 1 8 4 3 7 9 6 6

5、 0 ;E - m a i l :j l n g l i y u a u y a h o oc o m c n3 1 1鼻lljl茸曼oz( e ) 、荧光量子产率( + ) 及荧光寿命( t ) 测定结果如表1 所示。A T I V A - E u 3 + 只具有非常 小的荧光最子产率( 0 5 8 ) ,其与1 0 2 反应生成E P - A T T A - E u 3 + 后,荧光量子产率增加了 1 7 倍( 1 0 0 ) 且荧光寿命也相应增加。3 光稳定性 分别将荧光索和E P A T r A - E u “的水溶液在3 0 W 的氘灯下照射6 5 分钟,每隔5 分钟记录一次荧光强度

6、( 图2 ) 。结果表明E P A T T A E u 3 + 具有远高于荧光素的光稳定性。 4 探针对- 仉的选择性 将A T T A - E u a + 分别与等浓度的H 2 0 2 、O H 自由基、0 2 - 离子及1 0 2 作用后,荧光强 度分别增加了1 2 、7 6 、6 和1 2 4 6 ,表明A T r A - E u “对1 0 2 具有非常高的选择性。5 使用A T T A - E u “定量测定N a 啦M o O J H 2 0 2 体系产生的1 0 2 使用A T T A E u 3 + 定量测定N a 2 M 0 0 4 ,H 2 0 2 体系产生的1 0 2 的结果如图3 及图4 所示, 用本底信号标准偏差的3 倍计算最低检出限得A T T A - E u 3 + 对1 0 2 的最低检出限为2 8 n m o l L ,比已报道的化学发光方法低2 8 倍。8 蚤 ”o w 鬈。器5 ”图3 探针A T r A E u “与不同浓度1 0 2 反应后溶液的荧光激发光谱( A ) 与发射光谱( B )变化。参考文献:( 略)3 1 2图4 1 0 2 定量测定工作曲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