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武汉中考数学备考卷2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6995577 上传时间:2018-06-2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10.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年武汉中考数学备考卷2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2年武汉中考数学备考卷2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2年武汉中考数学备考卷2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2年武汉中考数学备考卷2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2年武汉中考数学备考卷2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年武汉中考数学备考卷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年武汉中考数学备考卷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12-122-12012 年武汉中考数学备考卷(二)年武汉中考数学备考卷(二)一、一、选择题(共选择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3 分,共分,共 36 分)分)1有理数 3,-4,0,-2,中最大的一个数是A-2 B-4 C0 D32函数中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1xyxA B C D1x1x1x1x3 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组的解集,正确的是 01042xxA. B. C. D.4 下列事件中,必然事件是A、度量一个四边形的四个内角,和为 180 B、买 1000 张体育彩票,中奖C、掷一次硬币,有国徽的一面向上 D、a、b 是实数,则 a+b=b+a5若 x1、x2是一元二次方程

2、 x2+2x-3=0 的两个根,则 x1x2的值是A2 B -2 C. 3 D. -3 6据了解,我市每年用于校舍维护维修的资金约需 7300 万元 . 数 7300 万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应为A7.3106 B73106 C7.3107 D731077 如图,四边形 ABCD 内有一点 E,已知 AE=BE=DE=BC=DC, AB=AD,若C=100,则BAD 的大小是 A.25 B. 50 C.60 D.808分别由五个大小相同的正方形组成的甲乙两个几何体如上图所示,它们的三视图中完全一致的是 A 主视图 B.左视图 C.俯视图 D.三视图9 如图所示,中多边形(边数为 12)是由正三角形“

3、扩展”而来的,中多边形是由正方形“扩展”而来的,依此类推,则由正八边形“扩展”而来的多边形的边数为 A. 32B. 40C. 72D. 6410一块三角形布料,三边长分别为 13,14,15,需要裁出一圆形布料,其半径的最大值为乙图 第 8 题图甲图第 7 题图ACDEB GFEDCBAA4 B6.5 C7 D7.511某中学学生会为了考察该校 1800 名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情况,采取抽样调查的方法从“篮球、排球、乒乓球、足球及其他”等五个方面调查了若干名学生的兴趣爱好(每人只能选其中一项) ,并将调查结果绘制成如下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请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下列判断:本次抽样调查的样本容量

4、是 60;在扇形统计图中, “其他”部分所对应的圆心角是 60;该校学生中喜欢“乒乓球”的人数约为 450 人;若被抽查的男女学生数相同,其中喜欢球类的男生占喜欢球类人数的 56.25%,则被抽查的学生中,喜欢“其他”类的女生数为 9 人.其中正确的判断是A 只有 B 只有 C 只有 D 只有12如图,中,ABCRt90BCA0,点是的中点,点在线段上,BCAC DBCFADCDDF 交于点,过点作的垂线交的延长线于点,下列结论:BFCAEADACFG ; EFCF 2BFDCAG2EFAE AF.其中正确的结论有EFEC EBA. B. C. D. 二、填空题(共二、填空题(共 4 小题,每

5、小题小题,每小题 3 分,共分,共 12 分)分)13 tan30的值= . 14下表是武汉市中考数学试卷的九道解答题的分值的统计表,那么这九道解答题分值的众数是_;中位数是_;平均数是_.题号171819202122232425分值66677810101215 甲、乙两车同时从 A 地出发,以各自的速度匀速向 B 地行驶,甲车先到达 B 地,在 B 地停留 1 小时后,沿原路以另一个速度匀速返回,若干时间后与乙车相遇,乙车的速度为每小时 60 千米.下图是两车之间的距离 y(千米)与乙车行驶的时间 x(小时)之间函数的图象,则甲车返回的速度是每小时_千米.16如图,已知直线与双曲线 y= 相

6、交于 A、B 两点,643xyk x与 x 轴,y 轴分别相交于 D、C 两点,若 CD=5,则 k=_. 三、解答下列各题(共三、解答下列各题(共 9 小题,共小题,共 72 分)分)xyDCBAO乒 乒乒 乒 20%乒 乒 25%乒 乒 10%乒 乒 乒x/y/千 千千 千3O1204.4ABCDMOrR17 (本题 6 分)解方程:.xx1131218 (本题 6 分)如图,已知直线经过点 A(2,5) ,1 kxy求不等式的解集.01kx19 (本题 6 分)如图在等腰梯形 ABCD 中,ADBC, AB=CD,点 M 是 AD 的中点.求证:BM = CM.20 (本题 7 分)小明

7、和小军玩摸球游戏,游戏规则如下:在一个口袋中有 4 个小球,这些球的形状、大小、质地等完全相同,把他们分别标号为 1,2,3,4,在看不到球的条件下,随机地摸取小球.小明摸取一个小球然后放回,再摸取一个小球,摸到 1 号球,则小明胜;小军一次摸取两个小球,摸到 1 号球,则小军胜;请你用列表法或画树形图方法计算并分析小明和小军约定的游戏规则公平吗?21 (本题 7 分)中的三个顶点;.ABC)3 , 1 (A) 1 , 3(B)3 , 4(C(1)将以轴为对称轴作轴对称图形,并写出ABCy111CBA的坐标是_;1B(2)将以为中心逆时针旋转 90,画出,并111CBA) 1 , 0(222C

8、BA写出的坐标是_;2C(3)将沿着边 AC 旋转所得旋转体的体积是_.ABC22 (本题 8 分)如图 1,AB 是O 的直径,AD 是弦,点 E 是弧 BD 上一点,EFAD 于点 F,且 EF 是O 的切线.(1)求证:弧 DE=弧 BE;(2)连接 BE,若 tanDAB=,求 tanB 的值.12 523 (本题 10 分)在一场篮球比赛中,一球星将球出手时,球离地面米,球的运行轨迹为抛物线,当球运行的水平距离为 4 米时,920球到达的最高点离地 4 米.(1)建立适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使得球出手时的坐标是(0,),球运行的最高点坐920标为(4,4),求出此坐标系中球的运行轨迹抛

9、物线对应的函数关系式(不要求写取值范围) ;(2)若球投入了离地面 3 米高的篮筐,请求篮筐离球星(坐标原点)的水平距离;(3)如图,在篮球场地面以篮筐正下方点为圆心一些同心的半圆弧,O半圆弧上有一些投篮点,相邻的半圆之间宽度 1 米,最内半圆弧的半径为 r 米,其上每 0.2 米的弧长上都是该球星投篮命中率较高的点(含半圆弧的两端点) ,其它半圆上的命中率较高的点个数与最内半圆弧上的个数相同,若该球星在(1)中投球站立的位置恰好在最外面的一个半圆弧上,求当 r 为多少时,投篮的同心半圆弧中投篮命中率较高的点的个数最多?CBA0yx24 (本题 10 分)如图 1,梯形 ABCD 中 ABCD

10、,且 AB=2CD,点 P 为 BD 的中点,直线 AP 交 BC 于 E,交 DC 的延长线于 F(1)求证:DC=CF;(2)求的值;AP PE(3)如图 2,连接 DE,若 ADED,求证:BAE=DBE25 (本题 12 分)如图,抛物线 C1:y=x4x2 与 x 轴交于 A、B,直线l:y=xb 分别交 x 轴、y 轴于 S 点和 C 点,抛物线 C1的顶点 E 在直线 l 上.1 2求直线 l 的解析式;将抛物线 C1沿射线 ES 的方向平移得到抛物线 C2,抛物线 C2的顶点 F 在直线 l 上,并交 x 轴于 M、N 两点,且 tanEAB=tanFNM,求抛物线 C1平移的

11、距离;2将抛物线 C2沿水平方向平移得到抛物线 C3,抛物线 C3与 x 轴交于 P、G 两点(点 P在点 G 的左侧),使得PEF 为直角三角形,求抛物线 C3的解析式.yxSFENMCOBAyxSECOBA2012 年武汉中考数学备考卷(二)参考答案一选择题:DBAD DABA CACB二填空题:13. 14. 6 , 7 , 8 15. 90 16. 339三解答题:17. 去分母得:2=3(x-1)-1,2 分 解得:x=2, 4 分把 x=2 代入 x-1=10,x=2 是原方程的解 5 分 原方程的解是 x=2. 6 分 18.解:把 x=2,y=5,代入 y=kx+1 得, 5=

12、2k+1 2 分解得:k=2, 4 分 解不等式 2x+10 得 . 6 分21x19.证明:等腰梯形 ABCD 中,ADBC, AB=CD, A=D, 2 分 点 M 是 AD 的中点,AM=DM,3 分, 又 AB=CD, 4 分ABMDCM, 5 分 BM = CM. 6 分20. 共有 16 种等可能, P(小明胜)=;167共有 12 种等可能, P(小军胜)=,21 126他们约定的游戏规则不公平.21.(1)(-3,1);(2)(-2,5) ;(3)1B2C422 证明:(1)略(2)连接 BD、OE,可设 AD=5m,BD=12m,则 AB=13m EF=6m,连接 DE,作

13、DHAF 于 H,FH=6.5m,DH=AH=2.5mFD=4m tanB= tanEDF=EF DF6 4m m3 223.(1)待定系数法可求得:y= (x-4)2+4,1 9(2) 1米 (上升阶段,舍去) , 7 米; (3)米4r24. 证明:(1)由 ABCD 得BAP=DFP,BP=PD,APB=FPD,ABPFPD,AB=DF,即 2DC=DC+CF,DC=CF或由 ABCD PABPFD,=1,即 AB=DFAB DFBP PD(2)由 CFAB,=2,AE=2EF,又由(1)得 AP=PFAE EFBE ECAB CFAB CDAP+PE=2(PF-PE)=2(AP-PE)

14、 ,AP=3PE,=3AP PE(3)方法一:延长 AD 交 BC 的延长线于 M,则由 CDAB,且 AB=CD 可得AD=DM,BC=CM,又已知 EDAD,ED 为 AM 的中垂线,AE=EM,可设 EC=m,由(2)中,则 BE=2m, CM=BC=3m,AE=EM=4m,AP=3m,EF=2m,EBPEFC,PBE=F=BAE,(或可设 EC=m,由(2)中,则 BE=2m, CM=BC=3m,AE=EM=4m,AP=3m,EP=m,即 EB2=EPEA,EBPEAB,PBE =BAE)方法二:延长 DE、AB 交于 N, ABCD BNECDE =2 BNBF DCFCBN=2DC 又 AB=2DC, AB=BN 又ADE=900 DB=AN=AB ,BA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