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八年下册一1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6994800 上传时间:2018-06-2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八年下册一1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2八年下册一1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2八年下册一1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2八年下册一1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2八年下册一1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八年下册一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八年下册一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2 八年下册一、选择题 1科学家最新研制了一款微型无人侦察机“蜂鸟” 。为了减轻其质量,该侦察机的材 料应具有的特点是(C ) A硬度高 8熔点低 C密度小 D导热性好 2把一块圆柱形的橡皮泥用手团成球形,则(C ) A橡皮泥的形状、质量和体积都变了 B橡皮泥的形状、体积变了,质量不变 C橡皮泥的形状变了,体积和质量不变 D橡皮泥的质量变了,体积和形状不变 3用调好的天平称物体的质量,当左盘中放入待测物体,右盘中加入 25g 砝码时,天 平指针偏向分度盘右侧,这时应(B ) A向右盘中加砝码 B减少右盘中的砝码 C将游码向右移动 D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左调节 4如图 1275 所示为一水井

2、提水装置,其中在 A 点作用力最小的是(B ) AF1BF2CF3DF4 5如图所示,四块相同的木块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如按图中阴影部分掉并取走,则剩余部 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最大的是(B ) 6将甲、乙两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若它们受到的重力之比是 1:3,与水平桌面的接触 面积之比是 2:1,则甲、乙两木块对桌面的压强之比是(A ) Al :6 B6 :l C1 :3 D1 :2 7某人用嘴将小空瓶内的空气吸出,小瓶马上挂在嘴唇上,原因是(D ) A嘴把瓶子吸住 B瓶内所剩的空气作用的结果 C嘴边的唾液把瓶粘住 D大气压把小瓶压在嘴唇上 8把重 5N、体积为 0.6dm3的物体投入水中,若不计水

3、的阻力,当物体静止 时,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C ) A物体上浮,F浮= 6N B物体悬浮,F浮= 5N C物体漂浮,F浮= 5N D物体沉在水底,F浮= 6N 9.有些公共汽车配备逃生锤,遇到紧急情况时,乘客可以用逃生锤打破车窗玻璃逃生。为 了更容易打破玻璃,逃生锤外形应选择图中的( A ) 10、将未装满水且密闭的矿泉水瓶,先正立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再倒水放置,如图所示。 两次放置时,水对瓶底和瓶盖的压强分别为 pA和 pB, 水对瓶底和瓶盖的压力分别为 FA和 FB,则( B ) A. pApB FAFB B. pApB FA=FB C. pA=pB FAFB D. pApB FAFB 11

4、、图 3 是小聪同学在探究甲、乙两种不同圆体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时得出的图像,用上述两种物质分别做成 a、b 两个实心正方体,b 的边长是 a 的 2 倍,把它们放在水平地面上,a,b 两物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为 B Apa:pb=1:8 Bpa:pb =1:4 Cpa:pb=l:2 Dpa:pb =1:l 12、杨老师经常引导学生利用身边的生活用品做实验,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学习物理知识, 揭示物理规律。下面的实验,不能揭示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是 (B ) 13、一根轻质杠杆,在左右两端分别挂上 200N 和 300N 的重物时,杠杆恰好平衡若 将两边物重分别减少 50N,则(B ) A左

5、端下沉B右端下沉 C仍然平衡D无法确定 、如图所示的杠杆处于平衡状态,动力F的力臂是(B ) A.OF B.OC C.OD D.DF 、下列事例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 D ) A.用镊子换药 B用筷子夹菜 C. 用大扫扫帚扫地 D. 用钳子截断铁丝 、小明在进行小制作时,需要剪一块白铁皮,最好是选用下列剪刀中的( D ) .如图所示,在“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中,杠杆上每小格的长度都相同,两边挂 上钩码后杠杆平衡,如果把两边的钩码都同时向里移动一个格,则杠杆( C ) A.仍能平衡 B.不能平衡,A端上升 C.不能平衡,B端上升 D.无法判断 如图所示,利用了动滑轮的是 (D ) 9.如图,

6、物体匀速运动,拉力F=60牛,则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 D ) A.60牛 B.120牛 C.20牛 D.180牛 下列现象中能用“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的观点加以解释的是(B ) A. 春天,柳絮飞舞 B夏天,玉兰飘香 C. 秋天,落叶纷飞 D冬天,瑞雪飘飘 二、填空 甲乙是两个体积相同而材料不同的实心球,它们静止在某种液体中的情况如图所示, 那么两球所受的浮力 F甲 F乙,两球的密度 甲 乙 (填“大于” “小于”或“等于” ) 体积为 110-3米3的物体浸没在水中,物体受到的浮力为_10_牛,若物体受到的浮力与重力的合力为 20 牛,则物体的重力为_30_牛。 、甲乙两同学进行爬杆比赛,爬到

7、杆顶(杆长相同)时,甲用 10S,乙用 9S,若甲乙 两人的体重之比为 5:6,则甲乙两人爬到杆顶做功之比是 5:6 ,甲乙两人平均 功率之比是 3:4 。 、 某工人用如图 3 所示的装置把重 240N 的物体提高 1m,所用的拉力为 150N,则该 工人克服重力所做的有用功为 240 J,总功为 300J,该滑轮 组的机械效率是 80% 、从能量转化的角度看,“水往低处流“是把_势_能转化为_动_能。 、图中,当运动员将箭射出时,弓的弹性势能转化为箭的_动_能。 、用手将球竖直向上抛出,若不考虑空气阻力,球上升过程中受到_重力_的 作用;当球上升到最高点时球的_势_能最大。 、在运载火箭的

8、推动下,“神舟五号“载人飞船飞离地面的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大,在 此过程中,航天英雄杨利伟所具有的动能_变大_ ,具有的机械能_变大 _。(选填“变大“、“变小“、“保持不变“) 三、实验 、要测量盐水的密度,实验桌上有下列器材:托盘天平,金属块,量筒,细线, 水,空烧杯,刻度尺,盛有盐水的烧杯 (1)需用的器材是_托盘天平,量筒,盛有盐水的烧杯,_ (2)可供参考的实验步骤: A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调节天平横梁平衡 B用天平测出金属块的质量 m1 C用量筒测出金属块的体积 V1 D把烧杯中的盐水倒入量筒中一部分,记下量筒中盐水体积 V2 E用天平称出盛有盐水的烧杯的总质量 m2 F用天平

9、称出剩余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 m3 根据实验目的,你认为必需的实验步骤及合理的顺序是 A,E,D,F_ (3)根据上述测出的数据,写出盐水密度计算式 m2-m3/v2_ 、张华和同学到东海岛钢铁基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张华拾到一个小金属零件,他很 想知道这个零件是什么材料做成的,就把它带回学校利用天平和量筒来测定这个零件的密 度具体操作如下: 把天平放在_水平桌面_上,并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零刻线处;调节天平横梁 平衡时,发现指针在分度盘标尺上的位置如图 8 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左 _(填“左”或“右” )调节 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零件的质量.天平平衡时, 砝码的质量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 8

10、乙所示,则零件的质量为_62_g,用量筒测得零件的体积如图8丙所示,则零件的体 积为 20 cm3,由此可算得小金属零件的密度为3.1 gcm3 若该零件磨损后,它的密度将_不变_(填“变大” 、 “变小” 或“不变”) 、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中,小邹同学用一块海绵和两块规格 相同的长方体砖块做了如图 20 所示的一系列实验,请仔细观察,并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大小是通过比较海绵的 形变 程度来确定。 (2)分析比较图乙和丙的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结论: 当压力不变时,受力面积越小, 压强越大 (3)分析比较图 乙 丁 的实验现象,可得出结论:当受力面积相

11、同时,压力 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显著 (4)进一步综合分析图甲、乙、丙和丁的实验现象,并归纳得出结论: 压力作用效 果取决于压力与受力面积的大小 、如图所示,是取自课本中用来研究“动能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图。 (小球在光滑斜面上由静止开始下滑,到达底端的速度只与起点高度有关,起点越高,到达 底端的速度就越大,运动小球撞击停在平面上的木块后,木块运动距离越长,说明小球 具有动能越大) (1)分析比较实验甲与实验乙,可得出结论: _当物体质量不变时,速度越快,动 能越大_。 (2)分析比较实验乙与实验丙,可得出结论:_当物体速度不变时,质量越大,动 能越大_。 (3)实验结果表明,物体

12、动能与物体的有关;_速度与质量_越大,动能就 越大。 四、计算 、置于水平地面上的石柱,高为 0.4m,横截面积为 0.15m2,质量为 150kg,g 取 10N/kg求: (1)石柱的重力;(2)石柱的密度; 已知:s=0.15 m2,h=0.4m,m=150kg 求:(1)G(2) 解:(1)g=150kg10N/kg=1500N (2)h=0.4m0.15 m2,=0.06m3 =m/v=150kg/0.06 m3=2.5103kg/m3 答: 、福州鼓山大桥的建设创造了多项全国之最,其中全桥分为 53 段钢箱梁分段施工,每一段钢箱梁的质量高达 1.3105kg,其底面积约为 260m

13、2,采用号称“东南第一吊”的“天车”从江面起吊到桥墩上进行拼装。问: (1)一段钢箱梁受到的重力是多少?(g 取 10Nkg) (2)一段钢箱梁放在水平地面时,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多少? (3)若“天车”将一段钢箱梁从江面起吊到桥墩,匀速竖直提升了 30m,拉力做的功是多少? 已知:m=1.3105kg,s=260m2,h=30m 求:(1)G (2)P (3)W 解:(1)G=gh=1.3105kg10N/kg=1.3106N (2)P=F/s=1.3106/260 m2=5103Pa (3)W=Gh=1.3106N30m=3.9107J 答: 如图所示,工人用动滑轮匀速竖直向上提升重 480N 的货物,他在 4S 内做了 600J 功,货物上升了 l m。 求:(1)工人做功的功率; (2)工人提升货物时作用于绳端的拉力大小; (3)动滑轮的机械效率。 已知:G=480N,t=4S,W 总=600J,h=1m 求:(1)P (2) F (3) 解:(1)P= W 总/ t=600J/4S=150w (2)s=nh=21m=2m,F= W 总/s=600J/2m=300N (3)W 有=Gh=480N1m=480J =W 有/W 总100%=480J/600J100%=80% 答: 玺噱锥汰葡柔促汞瓯芭踵篪猾饷铪窗盗忮郯敞镆唯范湖袤撮难芸窆逻兜挝涫浅钲驮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