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社会热点分析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6994469 上传时间:2018-06-29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1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社会热点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2011社会热点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2011社会热点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2011社会热点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2011社会热点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1社会热点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社会热点分析(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在郑州,两个多月来蔬菜价格节节攀升,本地产的青菜由每斤几毛钱涨到了每斤 3 元。外地产的白萝卜、圆椒、冬瓜等“大众菜”飙涨 3 到 6 倍。 对此,谈谈你的看法。【思路点拨】在这个问题上,对于原因,蜻蜓点水即可,着重谈对策。【答题框架】 (1)首先,要说明的是,多方面因素造成了我国近期蔬菜价格上涨。除自然灾害导致菜价上涨外,还有多种非自然因素。各重灾区都出现了不同情况的缺菜现象。灾区在获得其他地区补给的同时,也拉高了相应地区的菜价;市场上的各类蔬菜常年都能供应,像菠菜、蒜薹等一些反季节蔬菜,因在冷库保存、运输等产生费用,价格肯定要高;需求的增加。过去蔬菜属于副食品,现在很多人为了保持身体健康,

2、已经把主食变成蔬菜了,所以需求量增加了,供需矛盾增加也是推动蔬菜价格上涨的主要要素等等。(2)因此,有必要进一步促进蔬菜生产、保障市场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在此,故提出以下政策措施:切实强化“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实行更严格的占补平衡和补偿机制,稳定和增加大城市郊区蔬菜种植面积,实行菜地最低保有量制度,切实增强本地应季蔬菜的自给能力。加强城市蔬菜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和社区菜店等的建设、服务与管理,在特定时段为流动菜摊开辟专门销售区域。制定完善蔬菜市场供应应急预案,建立蔬菜储备制度,确保重要的耐贮存蔬菜品种 57 天消费量的动态库存。加强蔬菜生产基地建设。鼓励银行金融机构加大对蔬菜生产的信贷支持力度,

3、完善蔬菜保险产品,积极引导菜农投保。改善蔬菜流通设施条件。加强产地蔬菜预冷设施、批发市场冷藏设施、大城市蔬菜低温配送中心建设。加快产地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升级改造一批大型蔬菜批发市场,支持城市菜市场建设改造。落实和完善“绿色通道”政策。如在全国范围内对整车合法装载运输鲜活农产品的车辆免收车辆通行费,扩大“绿色通道”政策覆盖的蔬菜品种范围等。提高蔬菜产销组织化程度。大力扶持蔬菜生产合作社发展。引导大型零售流通企业和学校、酒店等最终用户与产地蔬菜生产合作社、批发市场、龙头企业等直接对接,促进蔬菜产区和销区建立稳定的产销关系。强化蔬菜信息体系建设。严肃查处捏造、散布虚假价格信息行为。各级农业部门加强

4、病虫害防控,同时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及时发布农业防灾减灾预警信息,抓好后期灾害防御,全力保证蔬菜的好收成。食品安全食品安全请就此现象谈谈你的看法。【背景材料】事件被屡屡曝光后,相关企业开始一如既往地进行危机公关,政府相关部门也按部就班地紧急行动并检查处理。但直到现在,民众内心的不安与疑虑依然没有冰释:到底还有多少食品行业的“地雷”未被挖掘和拆解?现行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到底有多少效力?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是关乎民生的最重要基础。在食品安全问题上,应高度引起社会的关注和政府的重视。市场经济本质是信用经济,市场经济必须是法制经济。这次“健美猪”事件再次提醒我们,食品安全的保障必须建立守法诚

5、信的市场环境,经营者与政府必须切实承担起其应有的职责。首先,生产经营企业是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人,身上必须流淌着“道德的血液”,而业界龙头企业更是市场的“风向标”。经营者明知“健美猪”有害消费者健康,却为利益所驱,昧着良心高价收购,这才使得这种问题猪大范围养殖。“第一责任人”的违法背信,直接成为罪恶链的根源。事件发生以来,当事企业道歉并处分了有关当事人,意在早日度过危机,减少损失,但诚意很勉强。消费者需要真相彻底究明,企业需充分反省并承担相应的法律和社会责任。否则,消费者会用脚投票,使不诚信者无法生存,三鹿的倒闭便是前车之鉴。其次,政府作为“守夜人”,是市场秩序的维护者,必须承担食品安全保障责任

6、。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法规制度建设取得了重要进展。食品安全犯罪已进入刑法,重点治理食品安全有了法律的保证。但是这次“健美猪”事件最尴尬的莫过于政府的监管部门。食品安全事件屡禁不止,表明政府的监管依然缺位或者低效。国人抢购境外奶粉的无奈,也从一个侧面表明了消费者对现有食品安全监管效力的不够信任。同时,食品安全监管的多头治理,分段管理的现行体制也有必要重新检讨。再次,媒体的监督能有效地发现食品安全市场监管的失灵问题,曝光的效果表明了信息公开的重要性和有效性。政府应该鼓励并推动食品行业形成强有力的舆论监督氛围,让各类黑幕无所遁逃。总之,只有规范经营、有效监管、强力监督三管齐下,咱老百姓的餐桌安全才不

7、再成为一个问题,这也是民生的基础!面试预测题一:择校热面试预测题一:择校热 安徽铜陵,一个以盛产铜矿而得名的城市。经过十几年的改革探索,铜陵市通过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创造了一个“学校没有好坏之分,只有远近之别”的“铜陵模式”。很多地方盛行的“择校风”,在这里已经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对此,你怎么看? 【解析】“择校热”是个老问题,但有愈演愈烈之势。尤其是在义务教育阶段,“择校”已经成为教育乱收费的主要源头,严重侵蚀免费义务教育的成果。动辄上亿的择校费,也成为一些中小学领导腐败的诱因。择校问题的根源是教育不均衡,而一些名校的扩张,反过来又加剧了教育的不均衡,陷入恶性循环。当然,被择校所裹挟的家长,客观

8、上也助长了择校热。学生家长是择校的受害者,但一到自己孩子这儿,摇身一变又成了择校的拥趸,排队交钱还要“自愿”。一旦择校成功,还在那儿暗自庆幸呢。正是这些恶性循环,使择校热陷入“治理反弹”的怪圈。根治“择校热”,维护教育公平,首先应强调主管部门的责任。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而义务教育作为人的一生中历时最长、宪法赋予的基本权利,作为初始的学校教育和覆盖最广泛的教育,是社会公平的起点,是最能体现社会公平的领域。根治择校,必须改变教育资源不均衡的状况,这已成为普遍共识,问题仍在于如何落实。所谓责任,首先在于教育投入。在硬件教育资源的配置上,应该首先落实公平原则。教育投入要少干“锦上添花”的事,实现

9、城乡学校公用经费、生均教育经费标准的统一,保证教学设施、图书资料等硬件资源的均衡,才能大大改善落后学校和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增强学校吸引力。其次是师资的均衡。择校很大程度上就是择师。要把教师当作整个国家的教育资源,促进教师城乡交流,鼓励优秀教师到最需要的地方去。如今,随着教师待遇的改善,在就业压力下,教师岗位对很多大学生来说还是有吸引力的。应该落实优惠政策,鼓励优秀大学生投身基层教育。 面试预测题二:高考移民面试预测题二:高考移民 据中广网报道,青海省高考文科状元已被证实为“高考移民”,有关部门已决定取消其在青海的高考录取资格,在清华大学的录取当中也未给该考生投档。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解析】

10、 由于高考试卷和录取分数线在全国并不是统一的,加上制度性的壁垒和户籍政策的存在,我们不得不面对这样的现实:同一考生因户籍所在地不同,享有不同的高考录取权利。而高考录取分数线的地区差异,是导致日益汹涌的高考移民浪潮的根本原因。从小范围看,打击高考移民,看似保障了同一省区的考生公平竞争;但从全国范围看,正是各地教育不均衡发展,才催生了高考移民现象。要从根本上解决高考移民问题,须尽力促进高等教育资源均衡配置,而不是一味地不惜遏止人才正常流动、居民自由迁徙而采取“画地为牢“的限制政策。解决高考移民这一问题的根本途径,在于淡化户籍制度,强化学籍制度,即以学籍为主导,辅以户籍、居住证,以管理学生的求学与升

11、学问题。与此同时,要着力改革教育资源配置体系,尽力促进我国各地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做到在全国任何地方求学、升学,都有大致相同的机会,只有这样,移民考生才有可能停歇迁徙的脚步。“面试预测题三:农民工子女上学难面试预测题三:农民工子女上学难2010 年河南省政府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意见,对困扰进城农民工子女上学的难题均作出了明确规定,把解决农民工子女入学的责任明确划定在流入地政府,明确要求把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纳入公共教育体系,与城市学生统一编班、统一教学。你如何看待?【解析】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和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加快,进城务工的农民工数量逐年增加,农民工子女的

12、教育问题也日益凸显。如何给这些孩子一张安稳的书桌,让他们像城市的孩子一样接受义务教育,健康成长,是促进教育公平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为解决这一问题,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重要举措。强化流入地政府责任。建立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将所需经费纳入地方财政保障范畴,对接收农民工子女人数较多的学校给予补助。制定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收费标准,做到与当地学生一视同仁,采取措施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农民工子女就学。发挥公办学校主渠道作用。充分挖掘公办中小学潜力,合理调整和完善学校布局,新建、改扩建一批学校,尽可能多地接收农民工子女就学。降低入学门槛,简化入学手续,不得随意设置入学条件限制。对农民工子

13、女接受义务教育要与当地学生在收费、管理等方面同等对待,不得违反国家规定加收借读费及其他任何费用。扶持社会力量办学。农民工子女在短时期内完全进入公办学校就读还不太现实,必须进一步发挥民办农民工子女学校的作用。要将农民工子女学校纳入民办教育管理范畴,制定审批办法和设置标准,在办学场地、办学经费、师资培训、教育教学等方面给予支持和指导。加强对这类学校的督导工作,规范其办学行为,促进其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的提高。推进户籍制度改革。解决农民工子女入学问题,根本上要解决农民工的“身份”问题。应逐步放宽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落户条件,逐步解决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吸纳有条件的农民工转为城镇居民,使其子女

14、真正享受“同城待遇”。此外,随着很多农民工子女开始进入高中阶段,他们接受“初中后教育”的问题也日益凸显出来。由于借读费用昂贵、户籍障碍、高考政策限制,以及各地在教材、课程等方面的差异,使得他们在流入地接受高中教育难度更大。应研究制定农民工子女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的办法,让流入地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的大门也向他们敞开。题型预测:你对当前节能减排与维护民生有何看法,请谈谈你的观点题型预测:你对当前节能减排与维护民生有何看法,请谈谈你的观点?【参考解析】1.原因分析 首先,这种以绑架民生为代价的节能减排方法在全国各地为数不少,在社会上也造成很大的消极影响,并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此类现象的出现原因是多

15、方面的,主要的应是有些部门没有细化减排目标,临时抱佛脚,在上级检查减排达标度时才突击行动减排。结果就很容易忽略甚至牺牲民生。其次,没有摆正好节能减排与改善民生的关系。最终只能顺了“官心”,寒了“民意”,只能与节能减排的初衷的目背道而驰。第三,没有完全领会节能减排的真正目的与用意,简单机械地用冰冷的数字去规定,单纯的为了完成任务而忽略了节能减排的本质和科学发展的方法。2.具体措施 首先,我们要对这类以损害民生为代价的节能减排之举予以坚决抵制。把转变经济结构和改善民生解密的结合在一起,在经济结构转变中改善民生,在以改善民生的过程中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其次,要完善节能减排的相关法律制度,明确节能

16、减排的对象与标准,细化减排目标,如:什么样的企业要减排,怎样减排,减排达标日程安排,以及日常督察等。第三,对攸关民生的减排项目要妥善协调减排与民众的利益关系,以人为本,做好减排后的安置工作,加大财政转移力度,要让政府补贴真正使民众与企业收益,使生产和生活两不误。最后,要加大检查监督力度,对不按法律规定和程序减排的,甚至以损害民生为代价的举措和单位坚决给予制止与惩处,做到合理、科学、和谐减排。3.目的意义第一,节能减排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说到底是最大的为了民生福祉。 第二,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 第三,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必由之路; 第三,是维护中华民族长远利益,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强国富民的必然要求。就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门难进”和公民配合普查工作,谈谈自己的看法。1.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门难进”的原因:(1)一些居民认为人口普查事不关己,不愿配合。这反映出一些人价值观的极端个人化和物质化,对公共事业漠不关心。尽管任何时代都存在极端自私者的群体,但当前这种唯物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