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常见损伤处理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46994294 上传时间:2018-06-29 格式:PDF 页数:1 大小:1.2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活常见损伤处理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生活常见损伤处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活常见损伤处理(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家庭医学57FM new health 精 品 书 屋生活常见损伤处理生活常见损伤处理检查意识可大声呼喊病人、拍打病人脸颊或拧病人手足等观察反应。意识清楚的,可以回答问题,答话切题。确定病人是否昏迷, 简单的鉴别方法是用棉花丝轻轻触碰病人眼睛角膜。正常人或轻症病人会立即出现眨眼动作,而昏迷,特别是深昏迷病人毫无反应。当病人失去意识时,首先要保持呼吸道通畅,以防窒息。对于昏迷病人,要观察双眼瞳孔。正常人两侧瞳孔是一样大、一样圆的,遇到光线照射会迅速缩小(瞳孔对光反应) 。当病人脑部受到严重伤害,两侧的瞳孔可能不一般大,缩小或散大 ;当用电筒光线突然照射瞳孔时,瞳孔不缩小或缩小反应迟钝。外伤或昏迷

2、病人瞳孔散大、固定,往往说明病情危重。检查呼吸人体通过呼吸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实现内、外环境之间气体交换,维持生命。人的呼吸器官(包括上呼吸道、支气管、肺、胸膜)以及纵隔、心脏、血液、神经等系统生病或中毒后,会使患者感到气不足或呼吸费力,表现为呼吸频率(次数) 、深度和节律改变。严重时患者端坐位,用力呼吸,嘴唇发绀。如病人出现呼吸异常,应及时到医院就诊,查找病因,及时治疗。观察呼吸,主要看胸、腹部有无起伏。有起伏说明有呼吸,没有起伏说明呼吸很微弱或已经停止。也可将手掌心或耳朵贴在病人的鼻腔或口腔前,感觉有无气流进出。或者用一丝纱线(或一小片棉花、 餐巾纸、 草叶等)放在病人鼻腔或口腔前,观

3、察是否被气流吹动。正常人每分钟呼吸 1218 次。垂危病人呼吸变快、 变浅, 不规则; 病人生命垂危时,呼吸变得缓慢、不规则,直至停止。对呼吸已经停止者,须马上施行人工呼吸。检查脉搏从出生到死亡,人的心脏一直在跳动。心跳是重要的生命体征。没有心跳,说明人已经死亡或接近死亡。观察心跳,可以用食指和中指轻轻地触及病人手腕桡侧(掌侧大拇指一边)的动脉。如有搏动,说明心跳存在。如果不清楚,可触摸病人颈动脉,也可以用耳朵贴在病人心前区听有无心脏搏动,还可以观察病人颈部动脉是否有搏动。凡是浅表本书系统介绍了常见急性病的处理原则、慢性病急性发作的预防和处理等相关知识,重点突出了自我预防和治疗及相关的保健知识

4、。主 编 : 刘先华 夏鹄出 版 : 人民军医出版社定 价 : 28.00 元邮购电话 : 010-51927252急救方法与技术健康课堂理理和新书推介生活常见损伤处理本书全面地介绍了生活中骨折、脱位、劳损等近百种常见损伤的处理办法及预防措施。本书内容丰富翔实,行文简洁通俗,方法实用易学,适合正在康复治疗的各类损伤患者和亲友阅读学习。主 编 :徐栋华出 版 :人民军医出版社定 价 :26.00 元邮购电话 :010-51927252一旦遇到紧急、危重情况,首先应检查生命体征,判断急救对象是死是活,是轻是重。生命体征指意识、呼吸、脉搏和血压。靠近骨骼的大动脉都可以用来诊脉。每次测脉搏时间不能少于

5、 30 秒,心脏病患者要测 1 分钟。正常成人脉搏每分钟60100 次。如发现病人心跳停止、脉搏消失,应立即做胸外心脏按压进行抢救。测量血压血压是动脉血压的简称,它是指血液在动脉内流动时,对血管壁所施加的压力。当心脏收缩,血液射到主动脉内,最高压力称为收缩压 ;当心脏舒张,动脉内最低压力称为舒张压。收缩压与舒张压之差,称为脉压。如某人的收缩压为 17.3 千帕(130 毫米汞柱) ,舒张压为10.7 千帕(80 毫米汞柱) ,则其脉压为6.67 千帕(50 毫米汞柱) 。血压是重要的生命体征。血压突然降低,常常是出血过多或病情恶化。测量血压还可以了解心血管系统状况。测血压常用血压计有水银柱式血压计、电子血压计和气压表式血压计 3 种,根据具体情况和条件选择。目前水银柱式血压计较为常用,测量部位常在上肢肘窝的肱动脉或下肢腘动脉处。正常人血压随年龄增长而升高,在日常活动中可有微小波动。健康成人收缩压为 12.018.6 千帕(90139 毫米汞柱) ,舒张压为 8.011.9 千帕(6089 毫米汞柱) ,脉压为 4.05.3 千帕(3040 毫米汞柱) 。以往测血压使用的单位为毫米汞柱(mmHg) ,现在改为千帕(kPa) ,毫米汞柱与千帕(mmHg 与 kPa)的换算为 1 毫米汞柱 =0.133 千帕。 生命体征检查常书法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