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历史学业水平测试复习提纲(按考点整理)(1)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6993620 上传时间:2018-06-29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年历史学业水平测试复习提纲(按考点整理)(1)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2011年历史学业水平测试复习提纲(按考点整理)(1)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1年历史学业水平测试复习提纲(按考点整理)(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年历史学业水平测试复习提纲(按考点整理)(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0112011 年历史学业水平测试复习提纲(按考点整理)年历史学业水平测试复习提纲(按考点整理)第一第一单单元元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考点详解考点详解】七、了解汉朝的郡国并行制(课本七、了解汉朝的郡国并行制(课本 P12)推行:西汉初年,在地方上实行郡县、封国并存的郡国并行制。概况:郡设守,后称太守,王国设丞相,分别作为郡和王国的最高行政长官,封国是朝廷的依靠力量后果:后来引起了王国问题,如景帝时的“七国之乱” 。解决:汉武帝颁布“推恩令” ,使王国越分越推行小,解决了王国问题,加强了中央集权。八、理解唐朝三省六部制(课本八、理解唐朝三省六部制(课本 P14)隋唐朝时,确

2、立并完善了三省六部的中央管理体制。1.概况:三省指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六部指尚书省下设的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具体负责各项事务的执行。2.意义:皇权与相权: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相权分散。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削弱了相权,保证了皇权的独尊。 决策效率:提高了行政效率。制度演进: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完善,此后历朝基本沿袭这种制度。九、理解元朝行省制度(课本九、理解元朝行省制度(课本 P13)1.元朝在地方上实行行省制度,行省制度是一种地方行政制度。(除山东、山西、河北由中央直接管理外)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或省,实行行省制度,行

3、省长官由朝廷任命。行省拥有经济、军事大权,但行使权力时受到中央的节制。行省之下,分设路、府、州、县,边远民族地区设宣慰司进行管理。2.意义:行省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它的创立,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十、理解我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变化(课本十、理解我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变化(课本 P15)1.汉朝选官主要实行察举制,选拔标准是个人的品行,孝廉成为士大夫做官的主要途径。2.魏晋南北朝时,选官采取九品中正制,选拔标准是门第,寒门子弟即使有才学也难以担任高官。 (以上两种选拔方式是由下而上选拔人才的制度)3.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隋炀帝时

4、设进士科标志科举制形成,选拔标准是考试成绩。2科举制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人才选拔:它把读书、考试与做官联系起来,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中央集权:科举制也将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后世:这一制度为历朝沿用,影响深远。十一、了解明朝废丞相、设内阁(课本十一、了解明朝废丞相、设内阁(课本 P16)1.废丞相:明太祖朱元璋诛杀丞相胡惟庸,后裁撤中书省和丞相,权分六部,中国自秦朝以来的宰相制度从此被废除,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君主专制制度达到新高度。2.设内阁:明太祖时设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明成祖时内阁制度正式形成。明宣宗时,内

5、阁有票拟权;万历年间,张居正任首辅时大权尽归内阁,六部几乎成了内阁的下属机构。3.内阁的性质与地位:,只是皇帝的咨询机构、内侍机构,无决策权,升降由皇帝决定,是皇权的附庸,对皇权起不到制约作用。十二、了解清朝设置军机处(课本十二、了解清朝设置军机处(课本 P18)设立:雍正时设立-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了顶峰。决策:军机大臣只能跪受笔录,传达诏令,军国大事都由皇帝一人裁决。(提高行政效率)意义:提高了行政效率。 全国的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君主专制加强,中央集权进一步得到巩固,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十三、认识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十三、认识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的加

6、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1.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有利于社会安定。2.使皇帝的决策具有个人独断和随意性的特点,助长了官场的因循守旧之风,导致官僚主义、贪污腐化之风盛行,阻碍社会进步。3.明清之际,西方许多国家先后发生了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建立起资产阶级的君主立宪制或民主共和制,为资本主义工业化开辟了道路,跨入生产力迅速发展的新时代。而清朝统治者却继承明制,把君主专制制度推向高峰,中国社会的发展开始大大落后于西方国家。【知识小检查知识小检查】1. 有学者指出:(西汉)首先遇到的第一个大问题是帝国跨地过广,不能全部由中央 集体管制,于是采取了一种“斑马式”的省级组织制度。这种制度指的是( )

7、 A、郡县制 B、郡国并行制 C、行省制 D、三省六部制 2. 元史地理志载:“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 之广,咸不逮元。 ”为统治如此广阔地域,元实行 ( ) A、郡县制 B、三省制 C、行省制 D、宗法制 3. 下面描述的是电视专题片中出现的三组镜头,分别反映了不同朝代为解决洪水灾害,3中央政府运作的情况:蜀郡洪水为患,丞相与诸卿拿出治理方案,交给皇帝裁决 渝 州发生洪灾,中书省按皇帝旨意起草文件,交门下省审核后,再交尚书省,尚书省交工部、 户部办理 徐州府爆发洪灾,阁臣据皇帝旨意写成诏书,直送工部、户部执行赈灾 据所学知识判断,上述历史场景最早出现的朝代分别是( ) A秦、唐、元 B汉、宋、明 C秦、元、清 D秦、唐、明 4. 郭巨“家贫,有子三岁,母减食于之。巨谓妻曰:贫乏不能供母,子又分母之食, 盍埋此子。 ”郭巨因此而被荐举为孝廉。这一材料反映的是( ) A郡县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