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探究式学习活动的实施

上传人:wm****3 文档编号:46993270 上传时间:2018-06-29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160.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历史探究式学习活动的实施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初中历史探究式学习活动的实施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初中历史探究式学习活动的实施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初中历史探究式学习活动的实施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初中历史探究式学习活动的实施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历史探究式学习活动的实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历史探究式学习活动的实施(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历史探究式学习活动的实施初中历史探究式学习活动的实施在我县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稳步推进之际,青龙初中的历史教师正积极开展对市级科研课题 初中历史探究式学习活动研究的研究工作,并已取得初步的成效。现就半学期来的一些 想法和做法与大家作一交流。一、 什么是初中历史探究式学习活动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 探究” 一词的意思是:探索、研究。“ 活动” 一词的意思是: 为达到某种目的而采取的行动。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活动就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它 是建立在认识的基础上,并将成为认识的动力、来源和目的。具体点说,“ 探究式学习” 是指 在教学中教师不直接把现成的结论告诉学生, 而是学生自己在教师指导下

2、采取类似科学探究 的方法自主的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一种学习方式。初中历史探究式学习活动就 是指在初中历史课教学中,让学生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采用观察、测量、制作等科学探究 全部或部分过程, 在学习中结合课文内容进行探究活动或通过课外专门的课题探究活动等形 式, 使学生领悟历史材料的研习和应用、 历史现象的体验和思考并通过合作与交流得出历史 结论, 培养学生探究学习能力和习惯而采取的行动。 探究式学习活动是建立在对探究式学习 理论认识基础上的实践行动。 从初中历史探究学习的纵向展开过程来看, 它可以包括科学探 究的所有步骤,也可以是它的部分步骤。从初中历史探究学习的横向展开过程来看,它

3、的每 一个步骤可以是多种形式的活动。 我们从学习活动的空间范围来分, 可以将探究式学习活动 分为课堂探究活动和课堂外探究活动; 从学习活动主体来分, 可以将探究式学习活动分为教 师的探究活动和学生的探究活动,本课题主要研究后者;从学习活动的形式来分,探究式学 习活动可分为观察、测量、收集、制作、调查、竞赛等项目及形式。二、 实施探究式学习活动的目的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是以学生的学习方法的改变为突破口, 倡导学生的自主学习、 合作学习和 探究学习。 开展探究式学习活动研究, 其目的就在于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 方法,变过去的“ 单纯” 的接受式学习为自主性的探究式学习,教育关注的焦点将转

4、向学生的 学习。教学的任务变成为学生构建开放的教学环境,提供更多获取知识的渠道,让学生将获 得的知识加以整合, 促进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 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综 合实践能力。总之一句话,教学活动的任务则变成如何去支持学生探究活动的过程。归纳起 来有以下几点:1. 认识性目的(1) 更加丰富历史学科教学的方法和理论,拓展“ 发现学习” 理论。(2) 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如“ 以人为本” 、“ 育人为本” 的观念;学生自主发展的活动观;终 身学习观念等。2. 技术性目的构建探究式学习活动的可操作模式。包括探究式学习活动开展的教学原则、课堂组织形式、 教学方法等内容。3. 实效性目的提

5、高历史教师的教学能力, 培养和提高初中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和习惯, 使研究成果向其他 学科辐射,带动教学科研改革的发展。三、 实施探究式学习活动的原则1. 自主性原则。所谓自主性,即让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它主要表现在两个层面:一 是学生在学习中有充分的抉择权; 二是探究活动由学生自主进行。 探究教学活动应充分体现 学生的主动性、能动性、参与性,体现学生自我意识的提升。2. 民主性原则。在学习活动中应贯彻民主观念,历史教师不能强迫学生做一些不喜欢的活 动。 不搞命令式, 推行协商式。 新课程理念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是平等的协作式关系。 我们既要关注学习活动开展过程中师生间的民主, 又要注意

6、小组长与同学、 同学与同学的民 主。只有这样的关系才能使学生感受到自己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体。3. 开放性原则。还学生自由,就是让学习开放。探究活动所表现的开放性应体现在以下方 面。一是对学生学习器官的全方位开放。解放学生的脑,让其自由思考;解放学生的口,让 其自由讲;解放学生的手,让其自由做。二是对学习时空的开放。学生的学习时间不仅仅局 限于课堂时间。学校、家庭、社会、大自然都是学习空间。三是学习目标的开放。不以追求 知识为唯一目标,以强调“ 人的发展” 为主。四是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评价的开放。教 学内容不仅仅局限于课本,它来源于学科、社会和探究活动本身。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 学习方式

7、都以多种形式展开。 教学目标评价也不再追求唯一目标的实现, 而是“ 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三维目标的实现。 (此处参引李臣之活动课程的再认识: 问题、实质和目标一文)4. 探究性原则。探究活动区别于其他活动,其特点就是它的探究性。学生学习的方式不是 被动地记忆、理解教师传授的知识,而是敏锐地发现问题,主动地提出问题,积极地寻求问 题解决的方法,探求结论的自主学习的过程。探究教学既要求教师探索教学过程,也要学生 探索学习过程。 在历史探究教学中就是旨在通过课堂探究活动与课外探究活动让学生摆脱学 科知识体系的束缚,将历史学科延伸,将更多学科整合,从而探索学科知识以外的新信息

8、或 有效解决学科课程割裂整体知识的问题,以达到探究能力的提升。5. 实践性原则。探究式学理论与社会、科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在探究活动中要引 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性活动。特别关注历史探究活动与当代生活、社会 发展密切相关的问题。 同时, 探究式学习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应为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提供 条件和可能。四、探究式学习活动的设计和操作策略(一)初中历史探究式学习活动的设计应关注以下几个问题:1. 活动的设置要符合学生的生理特点和认知经验与能力。针对初中不同年级要对活动提出 不同要求。2. 活动的安排尽量以课本资源为主,适当补充课本外的活动。教材为我们提供了较为丰富 的活动资源,而

9、且提出了较为详细的要求,操作也较为简便。3. 活动的设置要贴近生活实际和工作实践。不为现实服务的活动是没有生命力的,历史活 动应尽量让学生去触摸历史、感受历史。4. 活动的设置要考虑内容的难易程度和形式的多样性。这有利于循序渐进地全面提升学生 各方面能力。(二)初中历史探究式学习活动的操作可以采取以下策略:1. 小课题策略。我们把生活当成大课堂,历史只是这一大课堂的组成部分之一。我们通过 已学知识和已有经验会从这一大课堂中对许多有关历史现象进行观察和分析提出一些小课 题,形成探索内容,从而为学生的探究创设问题情景。2. 小组合作学习策略。初中历史探究学习活动是在强调班级集体教学的背景下,按一定

10、原 则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之下,让其平等参与学习活动。学生通过小组探 究活动,可以培养互助、合作、友爱等情感态度。3. 个人独立研究策略。我们在强调合作学习策略的同时,更希望学生独立展开研究。该策 略就是让具有独立研究能力的学生个人在教师指导下, 自定与学习内容相关的研究课题, 并 相对独立地开展研究活动,采用“ 开放式长作业” 形式。4. 创新策略。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都不应该拘泥於一种固定的方法和模式,要敢于突 破课本,敢于突破先前的结论,敢于突破传统印象,在创新中获得真理。要让学生通过探究 活动, 自主探索获得相关知识。 开展初中历史探究式学习活动除了体现教师教法和学生

11、学法 的创新,更要体现学生思维的创新。五、探究式学习活动的评价1. 明确评价目的。教学评价是实现课程目标的有效保证。评价的目的应有利于师生之间、 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有利于教师对自身教学活动的反省,并作出恰当的教学决策;有利 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为学生的自主发展和人格完善创造条件。2. 明确评价的主要对象、内容和依据。历史教学评价应以学生为中心,要注意学生的个性 差异, 引导学生参与评价过程, 以便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评价不仅要考查学生在历史知识、 历史技能的掌握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变化等方面是否达到标准的要求,还要考查学生 历史学习的过程和方法, 避免将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作为唯一的评价

12、内容。 评价应以 标准为主要依据。3. 知晓评价方法。课程评价要由终结性鉴定转向发展性评价。评价方法应包括如下一些方 法:诊断性检测、终结性检测、主题活动评价、学生档案、教师观察记录、学生自评、小组 互评、个案分析、作业评价等方法。六、初中历史开展探究式学习活动应注意的问题在课程改革实验中,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安排了许多学 生的活动, 就安排活动的本意来说毋庸置疑, 但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 问题。1. 如何处理好活动的开展与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和能力提高的关系探究式学习活动的开展与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并不矛盾, 探究式学习活动的

13、开展能更好地使学生掌握历史知识、提高能力。但在课程改革实验的初期,要求教师的教学 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非常大的改变甚至是根本性的转变的情况下, 一部分教师往往注 重学生的活动,包括活动的设计、组织、评价等,而忽视或不能处理好标准中“ 内容标 准” 对历史知识和能力的要求在学生探究活动中的具体落实,另外对过去课堂教学中对历史 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的一些好的方法如旧知识的复习、 新旧知识的联系、 新知识的及 时练习巩固等有所忽略,还有的教师为了“ 体现课改精神” ,为活动而组织活动。这一问题通 过教师不断的学习、实践、研究和总结是能够解决的。2. 如何处理好活动的开展与课堂教学规范的问题以

14、往的课堂教学规范特别注重教师是否在 45 分钟 (或 40 分钟) 的教学时间内完成本节课的 教学内容,教师的教学过程是否完整,每个过程的时间分配是否合理,教师在设计教案时对 每个教学过程或每一教学内容的用时都作了标注, 并严格按其时间进行教学, 这一要求在公 开课中尤为重要。 这样的教学规范要求在由教师“ 自编、 自导、 自演” 的教学中是能够做到的。 在课程改革实验中,要体现以学生为主,以全体学生的发展为主的课程理念,要以学生的学 习方式的转变为突破口, 教学必须注重学生的探究活动, 而学生活动过程的时间是不可预测 的, 所以教师不可能再对教学过程进行比较准确的时间分配, 甚至教学过程都不

15、可能完全按 设计的进行。在教学中,很多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原来一节课的教学内容现在因为学生的 积极参与活动往往要一节多课甚至两节课才能完成。 但这并不是说教学过程中学生和教师就 完全可以自由发挥,不再考虑教学过程的科学、合理和规范了,因为教学内容和教学时间是 一定的,我们必须在规定的教学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必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所以如何处 理好探究活动的开展与课堂教学规范的问题需要我们在课改实验中逐步解决。3. 活动数量安排不当有的教师对课程理念理解不深,为了突出课堂的活跃气氛,一味的增加活动数量。课堂气氛 确实活跃了,教学方式好象也“ 新” 了,但实际效果呢?活动数量多了,老师和学生疲于完成

16、 过多的活动,结果活动的质量无法保证。这种急功近利的做法显然违背课改精神。还有的一 部分教师却成了“ 裹脚派” ,对课改精神无动于衷,对新课程教学患得患失。在自己的教学中安排极少活动或不安排活动, 在附和素质教育的同时扎扎实实地搞应试教育。 这说明这部分 教师已经落伍了,观念亟待转变。那么活动数量究竟怎样才算适当呢?首先,学科不同活动 数量安排各不相同。如历史科,每课安排 5 7 个课堂半专题活动比较适当。其次,应考虑 每个活动的时间长短来安排。其三,应根据每节课的具体内容来安排活动数量。其四,应根 据活动的操作难易程度来安排。4. 活动缺乏探究性课程标准要求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倡导学生自主性学习和探究式学习的方法。 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努力探索解决问题的多种途径。从活动的质来看,许多参 与课改的教师更多地注重了活动的表面而忽略了活动的探究性。 这部分教师把过多精力集中 在活动的语言表达、表演艺术、形式安排等方面上了。而没有深入活动内容创设活动情景给 学生以探究的机会,无法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诱发探究动机。这种看来美观实则“ 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