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美科学课程标准的共同特点

上传人:zw****58 文档编号:46987150 上传时间:2018-06-29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52.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中美科学课程标准的共同特点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浅析中美科学课程标准的共同特点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浅析中美科学课程标准的共同特点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浅析中美科学课程标准的共同特点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析中美科学课程标准的共同特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中美科学课程标准的共同特点(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析中美科学课程标准的共同特点王红柳 张迎春 陕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710062中学生物教学2003.321 世纪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和社会生活的迅速变化,将对人的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 不仅要具有一定的知识结构和较高的智能,而且要具有较高的科学素养。科学课程就是为 了满足公民生存的需要,以提高全民族的科学素养为目标的一类课程。一些发达国家都很 重视科学教育,并制定了相应的课程标准。美国政府于 1985 年启动了举世瞩目的 2061 计 划,提出要建立国家课程标准,先是数学,再是科学,然后是技术;并于 1996 年出版了 美国国家科学课程标准。我国在借鉴了美英及其他国家科学教育相对成熟的经验和

2、思 路的基础上,总结部分省市地区试点的实践经验,经反复论证,国家教育部于 2001 年 7 月 制定并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79 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 准)。笔者将中美两国的科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内容进行了比较分析,总结出 如下共同特点,以期对我国科学课程标准的具体实施能有所启示和帮助。 1 基本理念 所谓“理念”,就是指一个人具有的准备付诸行动的信念,它既是一种观念,也是一种 行动。科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实质上就是科学课程设计的基本原则,它对科学课程的实 施起着指导作用。从表1 可以看出中美两国的科学课程标准具有如下共同特点: 1.1 核心理念都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对于

3、科学素养的含义,目前还没有一个完善确 切的定义。美国学者认为“科学素养”包括 6 个方面:(1)概念性构建科学的主要概 念及其体系;(2)科学的理智科学研究的方法论;(3)科学的伦理科学所 具有的价值标准;(4)科学与人文科学与哲学、文学、艺术、宗教等文化要素之间 的关系;(5)科学与社会科学与政治、经济、产业等社会侧面之间的关系;(6) 科学与技术科学与技术之间的关系及差异。我国学者认为科学素养主要涵盖了 4 个 方面:(1)科学知识、技能和科学方法;(2)科学能力;(3)科学观;(4)科学品质。 由此,我们可以理解科学素养的含义,它包括理解科学技术的性质、概念、原理、方法和 过程;理解科学

4、、技术、社会三者的关系;树立科学的态度、精神和价值观;具备运用科 学技术解决日常生活及社会问题的能力。只有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才能懂科学,具有科 学本领,才能使个体有足够的能力胜任将来的知识和思维方式,才能使个体形成并作出适 当决策所必须的高级技能,如会学习,会推理,会思维,会决策,会解决问题。 1.2 体现了大众化的科学教育观念中美两国科学课程观念都明确规定“科学是面向所有学生的”,即所有的学生,不问其 年龄、性别、文化背景或族裔背景,不论他们有何残疾,有何志向,也不管他们对科学怀 有什么兴趣,受到什么激励,都应该有机会接受科学教育并具有高度的科学素养,科学教 育不是面向少数学生的,而是面向

5、全体学生的,面向大众的。科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 意义就在于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发展上的个体差别,如果作“一刀切”,势必会挫伤学生的自 信心,这正是素质教育所摈弃的。 1.3 突出了以“学生为本”的观念 学习科学是一种能动的过程,是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的,主要是通过学生自主的探究 等活动来实现其目标。美国科学课程标准认为“学习是一种能动的过程”,中国则认为科学 课程应“立足学生的发展”,这些都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观念。以“学生为本”充分体现了现 代教育全民教育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的价值观,科学教育必须适应每个学生的需要,而不是 让学生去适应预先规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速度和性质的假设。因此,学习科学是

6、学生要亲 自动手做,而不是别人做给他们看的事情,学习科学的重点不再是教师传授知识、讲解题 目的老一套的传统做法,而是教师根据标准能动地发挥作用,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 引导者和促进者。科学课程的教学过程应该是师生共同参与探求知识的过程,教师不再作 为知识权威的代言人来全面控制课程的组织与发展,而更多的是以指导者、协调者的身份 出现。学生不再是知识被动的接收者,而应是学习活动的积极参与者。 1.4 反映当代科学实践,具有时代性科学教育强调学生应具有更完善的学习技能和解 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因此,中美科学课程标准都明确要求:“科学课程要反映当代科技成果 和反映当代科学实践。”学生要了解一些他们能够接受

7、的现代科学技术知识,了解现代科学 技术对社会的作用,意识到科学与自身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从而提高科学素养。因此 科学课程应该更多地关注现实和未来,科学教育应该和当代科学成果、科技成果同步而行 及时反映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新趋势,容纳科技发展和社会需要而提出的新内容。 2 内容中美两国科学课程标准在内容上的共同特点是: 2.1 以“科学探究”为科学学习的中心环节 中国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科学的核心是探究”,“应给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 究机会,让学生通过手脑并用的探究活动,体现探究过程的曲折和乐趣,学习科学方法, 发展科学探究所需要的能力并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美国科学课程标准也指出: “科

8、学探究”是学生科学学习中的“基本的,起支配作用的原则。”教师应使“学生的学习集中 于探究”,把科学探究作为科学教育的核心内容与传授科学知识为目的科学教育有本质上的 差异。前者强调科学探究的过程,后者重视科学探究的结果;前者强调学生对科学活动的经历,后者重视对科学家科学研究成果的接受;前者强调学生对科学方法和一般程序的体 验,后者重视学生对科学定律、定理和理论的掌握。 科学探究是学生能动地学习科学的过程,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 通过探究来学习科学,可以使学生把科学知识的学习与科学方法的训练结合起来,将所学 知识用于解决新的问题,可以使学生对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科学的性质等问

9、题有切 身的认识和体验,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2.2 以“整合”形式组织课程内容中美科学课程都是把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地球、宇 宙和空间科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等知识按照知识的逻辑顺序形成的课程形态,内 容具有明显的跨学科的性质。内容组织也打破了原有的学科体系和学科界限,强调研究对 象的整体性。“整合”是在各门学科之间、新旧知识之间有机的融合,而非机械式的压缩和 简单的拼凑,是知识的“综合化”而非“总和化”,更不是“大拼盘”“大杂烩”。 2.3 渗透思想 中美科学课程标准都强调“科学、技术、社会”的关系,即思想。加强教 育已成为当今科学教育的共同趋势,教育的思想体现了现代社

10、会对人的科学素养的 更高要求:即现代公民应当具有概念性知识(科学知识),科学理智(科学方法),科学 伦理(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还应当认识科学与人文的关系,科学与社会,科学与技术 的关系。科学课程不仅要培养科学家,而且更应培养能够理解科学事实、方法、对象,对 科学政策具备判断力的公民。 2.4 注重科学史的教育 中美两国的科学课程标准都提倡对学生进行科学史教育,以期对学生进行科学的 思维方法、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世界观的教育。正如美国的 2061 计划所说,科学训 练的详细知识本身即是一系列有说服力的世界观。2061 计划还指出:科学素质包括按照文 化和智慧的发展史来看待科学探索,它包括知

11、道科学世界观来源于长期积累下来的许多小 发现和认识世界的方法的迅速改革,了解科学技术发展史上的一些特殊事件及我们的文化 传统是非常有益的,懂得一些被证实的重要思想,这些知识对我们理解事物的产生原理是 非常有用的。 3 启示 通过上述对中美科学课程的共同特点的阐述和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中美科学课程标准 的基本理念和内容是一致的,它们的科学教育观念和发展趋势也是一致的。这些共同特点 可给我们如下一些启示: 3.1 在塑造学生科学素养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的问题:(1)重视科学知识的基 础性,选择的知识既要符合科学课程的特点,又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符合学生的基本 生活经验,并同时反映当代科学的发展;

12、既使学生学到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 科学思维。(2)在科学教育中,坚持把科学看成一个过程,即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寻找 答案的探究过程。通过学生自主地探究,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的训练。(3)有意识地培养 学生正确看待科学研究本身的价值,明了科学对人类的重大意义,培养学生理解和认识科 学、技术和社会的关系,帮助学生树立科学、技术和社会和谐统一的观点,养成质疑、探 索、合作、创新的科学精神。总之,科学教育绝不能仅限于科学知识的传播与灌输,更重 要的是让学生了解科学演变发展的历史过程,把握科学精神的时代内涵,领略科学探索者 的人格魅力,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启迪学生的科学创造性。 3.2 坚持

13、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在科学教育过程中,要使学生成为真正学习的主人, 使学生的活动由被动接受知识变为积极主动地建构知识,教师就要引导学生探索知识,尊 重学生的个人体验和学习风格,鼓励学生的自我发现精神。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真 理的奉送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促进者、合作者。3.3 应以学生的探究为主组织活动,强调学生对科学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使学生在探 究活动中领悟科学本质,获取科学知识,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了解科学发展的历史,培 养他们的探究精神和创新精神。 3.4 教师应明确科学课程不是“归类加和”,而是“整体结构优化”。教师应该用学科综 合研究的方法去组织科学教学,在教学中有意识渗透

14、综合教学,既沟通学科内容之间的横 向联系,又体现科学内容的相互交叉渗透,发挥科学课程整体优化效应,培养学生的综合 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3.5 教师应该强调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的联系。在科学教育过程中,教 师应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和范围去理解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及粮食资源、人口增长、环境保 护、基因工程等全球性问题,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中美科学课程标准虽然具有上述许多的共同特点,但我们同时也应该看到,中美两国 在社会体制、政治制度及文化背景方面都存在着巨大差异,科学教育也必然应该各具特色 因此,参与教材编写的教学工作者以及广大一线教师在教材编撰和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应 该一方面吸取美国科学教育的先进经验,另一方面也要全面地认识我国的传统教学,吸取 其精华,去其糟粕,探索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科学教材和科学教育方法和策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