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改革进行到底—人民的获得感》的观后感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46981242 上传时间:2018-06-28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1.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将改革进行到底—人民的获得感》的观后感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将改革进行到底—人民的获得感》的观后感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将改革进行到底—人民的获得感》的观后感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将改革进行到底—人民的获得感》的观后感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将改革进行到底—人民的获得感》的观后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将改革进行到底—人民的获得感》的观后感(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将改革进行到底将改革进行到底人民的获得感人民的获得感 观后感观后感十集大型政论专题片将改革进行到底已经在央视综合频道全部播完。本片是对全面深化改革全景式、权威性的梳理总结,既体现了较强的思想性和理论深度,又讲述了人民群众身边生动的改革故事。十期主题涉及到我国的方方面面,包括经济、政治、军事、人文等等,每一期都令我激情澎湃。其中有一期节目人民的获得感,有这么一句解说词“改革之所以带来人民的获得感,从源头上说,是由我们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决定的。 ”令我印象深刻。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指出:“人民立场是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人民群众是党的力量源泉。我们党来自人民,失去人民拥护和支持,党就会失去

2、根基。 ”因此,我们党始终坚持贯彻群众路线,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并多次强“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此后更将“是否给人民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上升为改革成效的评价标准之一。改革要增强人民的“获得感” ,就是要拓展与群众直接联系和沟通的渠道,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让人民满意。我们可以看到,这是一场以人民为最高宗旨的改革,这场改革正是为了人民,依靠人民,人民共享改革成果。只有大力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努力增强人民的“获得感” ,才能使人民始终成为改革的坚定支持者、积极参与者。十集大型政论专题片将改革进行到底已经在央视综合频道全部播完。本片是对

3、全面深化改革全景式、权威性的梳理总结,既体现了较强的思想性和理论深度,又讲述了人民群众身边生动的改革故事。十期主题涉及到我国的方方面面,包括经济、政治、军事、人文等等,每一期都令我激情澎湃。其中有一期节目人民的获得感,有这么一句解说词“改革之所以带来人民的获得感,从源头上说,是由我们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决定的。 ”令我印象深刻。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指出:“人民立场是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人民群众是党的力量源泉。我们党来自人民,失去人民拥护和支持,党就会失去根基。 ”因此,我们党始终坚持贯彻群众路线,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并多次强“让人民群众有更

4、多获得感” ,此后更将“是否给人民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上升为改革成效的评价标准之一。改革要增强人民的“获得感” ,就是要拓展与群众直接联系和沟通的渠道,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让人民满意。我们可以看到,这是一场以人民为最高宗旨的改革,这场改革正是为了人民,依靠人民,人民共享改革成果。只有大力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努力增强人民的“获得感” ,才能使人民始终成为改革的坚定支持者、积极参与者。十集大型政论专题片将改革进行到底已经在央视综合频道全部播完。本片是对全面深化改革全景式、权威性的梳理总结,既体现了较强的思想性和理论深度,又讲述了人民群众身边生动的改革故事。十期主题涉及到我国的方方面面

5、,包括经济、政治、军事、人文等等,每一期都令我激情澎湃。其中有一期节目人民的获得感,有这么一句解说词“改革之所以带来人民的获得感,从源头上说,是由我们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决定的。 ”令我印象深刻。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指出:“人民立场是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人民群众是党的力量源泉。我们党来自人民,失去人民拥护和支持,党就会失去根基。 ”因此,我们党始终坚持贯彻群众路线,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并多次强“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此后更将“是否给人民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上升为改革成效的评价标准之一。改革要增强人民的“获得感” ,就是要拓展与群众直接联系和沟通的渠道,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让人民满意。我们可以看到,这是一场以人民为最高宗旨的改革,这场改革正是为了人民,依靠人民,人民共享改革成果。只有大力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努力增强人民的“获得感” ,才能使人民始终成为改革的坚定支持者、积极参与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