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药剂学复习总结

上传人:精****档 文档编号:46980854 上传时间:2018-06-28 格式:PDF 页数:40 大小:1.6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复旦大学药剂学复习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复旦大学药剂学复习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复旦大学药剂学复习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复旦大学药剂学复习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复旦大学药剂学复习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复旦大学药剂学复习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复旦大学药剂学复习总结(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药剂学概论笔记药剂学概论笔记 绪论绪论: 药剂学药剂学(Pharmaceutics): 研究剂型和制剂的基本理论、 处方设计、 制备工艺、 质量控制和合理应用的综合性应用科学, 研究的对象是药物剂型和药物制剂,为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提供安全、有效、质量可控的药品。 剂型剂型(Dosage forms):为满足疾病诊断、治疗或预防的需要而制备的不同给药形式,如片剂、胶囊、注射剂、软膏剂 等。 制剂制剂(preparations) :按照一定的剂型要求制成的最终供用药对象使用的药品,如阿司匹林片。 剂型的分类与重要性剂型的分类与重要性: 1.药物剂型按给药途径分类 经胃肠道给药剂型: 口服制剂,包括

2、散剂、片剂、颗粒剂、胶囊剂、溶液剂、乳剂、混悬剂等 非胃肠道给药剂型: 注射给药剂型:静脉、肌肉、皮下等多种途径注射剂 呼吸道给药剂型:喷雾剂、气雾剂、粉雾剂等 皮肤给药剂型:外用溶液剂、洗剂、搽剂、软膏剂、硬膏剂、糊剂、贴剂等 黏膜给药剂型:滴眼剂、滴鼻剂、眼膏剂、舌下片剂等 腔道给药剂型:栓剂、气雾剂、泡腾片、滴剂等 2.药物剂型按形态分类 液体剂型:溶液剂、注射剂、洗剂、搽剂等 气体剂型:气雾剂、喷雾剂等 固体剂型:散剂、丸剂、片剂、膜剂等 半固体剂型:软膏剂、凝胶剂、栓剂、糊剂等 3.药物剂型按分散系统分类 溶液型:分子分散 胶体溶液型:1100nm 细微粒子 乳剂型:100nm 乳滴

3、 混悬型:500nm 微粒 气体分散型 固体分散型 剂型和制剂的重要性剂型和制剂的重要性: 剂型和制剂是传递药物的载体,药物必须制成适宜的剂型供临床使用,合理的剂型能够提高患者的顺应性,更好地发 挥药物的疗效: 剂型可以改变药物作用的性质,同一药物制成不同剂型,作用和用途可能完全不同; 剂型能调节药物作用速度,可以根据临床需要,将药物制成不同的剂型; 改变剂型可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副作用,肠溶片可减轻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 某些剂型有定位靶向作用,如脂质体,结肠定位释药系统; 改善药物的稳定性,青霉素 G 口服易被胃酸破坏,溶液不稳定制成注射用粉针剂; 剂型的理化特性直接影响药效,剂型中药物粒子的

4、大小和药物的释放速度。 药剂学研究需要充分了解药物的理化性质、药理和药效特点 多肽蛋白类药物易被酶解、不易吸收注射剂 红霉素在胃酸中分解而且刺激性大肠溶制剂 必须掌握药物的体内转运过程和转运机制 链霉素在胃肠道不吸收注射剂 扑热息痛肝脏首过效应严重栓剂 药剂学的科学体系药剂学的科学体系: 工业药剂学(核心内容) ,物理药剂学(理论基础) ,药用高分子材料学,生物药剂学,药动学,临床药学 药剂学的研究内容药剂学的研究内容: 1 基本理论的创建:如化学动力学,溶解和成型理论在制剂设计中的运用; 2 生产技术的创新:药剂学的核心内容是设计药物制剂的处方及制备工艺,以及推广高效率的生产技术,如微粉化技

5、 术,固体分散体技术等 3 新制剂、新剂型的研究开发:药剂学的主要任务,目的是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增加稳定性。 发展方向:三小:剂量小、毒性小、副作用小;三效:高效、速效、长效;三定:定量、定时、定位 4 新辅料、新机械的研究开发 5 中药剂型的整理、研究及创新 药剂学的主要任务药剂学的主要任务: 研究开发新辅料、新技术、新机械;研究开发新剂型与新制剂;药品的质量控制。 药物传递系统药物传递系统(drug delivery systems, DDS): 缓释,控释制剂;靶向制剂;药物的经皮传递系统;生物技术药物制剂;粘膜给药系统。 缓释和控释系统缓释和控释系统(sustain

6、ed-release and controlled-release systems): 用药后能在长时间类持续释放药物以达到长效作用的制剂,可控制药物的释放速度,释药部位和释药时间,如结肠定 位给药系统和脉冲给药系统 经皮给药系统经皮给药系统(transdermal drug delivery systems) : 通过皮肤贴敷给药达到体内长时间稳定有效血药浓度和治疗作用的缓释或控释系统,具有血药浓度平缓,比较安全和 没有肝脏首过效应的特点,但一般药物吸收有限,很难达到有效治疗浓度,因此应选择适宜的药物,吸收促进方法和 制备技术 靶向给药系统靶向给药系统(targeting drug deli

7、very systems) 经由血管注射给药,利用脂质体、微囊或微球等载体将药物有目的地传递至某特定组织或部位的系统。 液体制剂液体制剂 液体制剂:药物分散在适宜的液体分散介质中制成的液态制剂,可供内服或外用。 按分散情况可分为:均相与非均相液体制剂;均相分散体系溶液(低分子溶液(真溶液) ,高分子溶液(胶体 溶液) ;非均相分散体系 溶胶、混悬液、乳浊液 按分散相大小分类:分子分散系:粒径100nm 液体制剂液体制剂特点特点: 优点: 分散度大,吸收快,起效迅速 对胃肠道刺激性大的药物,制成液体制剂可减少刺激性 便于分剂量,易于服用,尤适于小儿与老年患者 适合于多种给药途径,如注射、内服、外

8、用 缺点: 化学性质不稳定; 贮存、携带不方便; 非均相液体制剂存在不稳定性; 水性制剂易霉败,非水溶剂有不良药理作用。 质量要求: 剂量准确、稳定、无刺激性,具一定防腐能力 口服具有良好的味道和口感,分散介质以水为最佳 均相制剂外观澄明、均匀 非均相制剂分散相粒子小而均匀 溶剂的基本要求: 对药物具有较好的溶解性和分散性 化学性质稳定 不影响药效和含量测定 安全无毒、无刺激性、无不适的臭味 根据“相似者相溶”规律选择溶剂。 常用溶剂: 极性溶剂: 水(首选) :广泛应用,能溶解大多数无机盐类和极性大的有机药物;易霉变 乙醇:20%以上有防腐作用,有生理活性 丙二醇:可供内服和肌肉注射,有吸收

9、促进作用,药用 1,2-丙二醇,在皮肤和粘膜有一定促渗作用 甘油:供内服或外用、30%以上有防腐作用 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 PEG) 与水互溶,稳定易水解药物,保湿作用 二甲基亚砜(dimethyl sulfoxide, DMSO):万能溶剂、促进药物吸收,有轻度刺激 非极性溶剂 脂肪油:如植物油,易酸败、皂化、多用于外用制剂,受碱性药物影响 液体石蜡:供口服和外用,胃肠道不分解也不吸收,润肠通便,可与非极性互溶,溶解生物碱挥发油 乙酸乙酯:供外用,在空气中易氧化,变色,故常加入抗氧化剂 溶解度(solubility)指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中形成饱和溶液所

10、溶解的溶质量。 影响溶解度的因素: 分子的结构和功能(相似相容) ,药物的多晶型影响,温度,PH,粒子大小,同粒子效应 溶解速度(dissolution rate)指单位时间内溶解溶质的量 增加溶解度的方法增加溶解度的方法: 给药物接上水溶性或脂溶性基团;制成盐类;应用潜溶剂;加入助溶剂;使用增溶剂 潜溶剂潜溶剂:在混合溶剂中,各种溶剂在某一比例时,药物溶解度比在各种单一溶剂中的溶解度都大,出现极大值,该现 象称为潜溶(cosolvency) ,该混合溶剂称为潜溶剂(cosolvent) 常用于与水组成潜溶剂的溶媒有:乙醇、丙二醇、甘油、聚乙二醇(PEG)300 或 400 助溶剂助溶剂:加入

11、另外一种物质时,由于形成络合物、复合物或可溶性盐等,使难溶性药物溶解度增大,称为助溶,加入 的第三种物质称为助溶剂。如咖啡因苯甲酸钠咖啡因;茶碱氨茶碱 举例:一些有机酸及其钠盐:苯甲酸钠、水杨酸钠、对氨基苯甲酸等;酰胺化合物:尿素、烟酰胺等 增溶剂增溶剂:难溶性药物水溶液中加入表面活性剂,使药物溶解度增大。增溶剂的最适 HLB 值为 15-18 增溶原理:具有亲水亲油两种基团,可在固/液,或液/液界面定向排列,降低两相间界面张力或表面张力;表面活性 剂在溶液中到达一定浓度,会形成胶束(micelle) ,增加药物溶解度。 非极性药物的增溶:溶解在胶束的烃核内部;半极性药物的增溶:非极性部分插入

12、胶束的非极性中心区,极性部分插入到亲水区,定向排列,极性药物的增溶:安全分布在胶束的栅栏层(亲水基之间)中 液体制剂常用附加剂液体制剂常用附加剂: 增溶剂,助溶剂,潜溶剂增加药物溶解度 防腐剂 矫味剂 着色剂 抗氧剂、pH 调节剂、金属离子络合剂等其它附加剂增加药物与制剂的稳定性 口服药品 1g 或 1ml 不得检出大肠杆菌,不得检出活螨;液体制剂 1 毫升含菌数不得超过 100 个,霉菌和酵母菌数不超 过 100 个;外用药品 1g 或 1ml 不得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绿脓杆菌。 常用的防腐剂常用的防腐剂: 苯甲酸和苯甲酸钠有效防腐,防发酵能力强,与尼泊金类合用效果好 苯甲酸 防腐作用靠未解

13、离的分子,离子几乎无防腐作用,pH 值对苯甲酸抑菌作用影响大,降低 pH 有 利。最适 pH 为 4 苯甲酸钠 水中溶解度大于苯甲酸,酸性溶液中作用好,pH 超过 5,作用明显降低,用量应增大(不少于 0.5) 对羟基苯甲酸酯类(羟苯烷基酯类,尼泊金类) ,本身有协同作用 化学性质稳定,防腐作用优良 酸性、中性溶液中均有效,酸性溶液中作用强,微碱性溶液中作用减弱 抑菌作用随烷基碳数增加而增加,但溶解度减小(如羟基甲酯,乙酯等) 乙醇 含乙醇 20的制剂即具有防腐作用,中性或碱性溶液,含醇量需 25以上 季铵盐类 苯扎氯铵(洁尔灭) 苯扎溴铵(新洁尔灭)阳离子性表面活性剂,低温时形成腊状固体,易

14、潮解,无刺激性 山梨酸 对霉菌、酵母菌抑制力好 防腐作用基于未解离分子,酸性水溶液中作用好,pH4.5 最适宜 溶液型液体制剂溶液型液体制剂: 小分子药物分散在溶剂中制成均匀分散,外观均匀澄清的液体制剂,可口服,也可外用 溶液剂溶液剂(solution):药物(指低分子药物)溶解于溶剂中制成的澄明液体制剂,溶质为不挥发性药物,溶剂多为水,也 有用醇或油作溶剂,根据需要可加入助溶剂、抗氧剂、甜味剂、着色剂等附加剂。 溶液剂溶液剂制备方法制备方法: 1 溶解法:一般程序为称量溶解(1/21/3 溶剂)过滤再加溶剂使成足量,搅匀质量检查包装。有助溶效 果的溶剂可以先加入,适宜较稳定的药物的配制 2

15、稀释法:将某些药物预先配制成浓溶液,临用前稀释至需要浓度。注意挥发性药物的浓溶液会挥发损失,易氧化药 物可先将溶剂冷却后再溶解药物。 芳香水剂芳香水剂(aromatic waters):芳香挥发性药物(多为挥发油)的饱和或近饱和水溶液,亦可用水与乙醇的混合溶剂制 成浓芳香水剂。制法因原料不同而异:化学药物和纯净挥发油用溶解法或稀释法;含挥发油的植物药材多用蒸馏法; 多作为矫味剂 糖浆剂糖浆剂(syrups):含有药物或芳香物质的浓蔗糖水溶液,糖浆剂含蔗糖量应不低于 65。蔗糖为营养物质,易染菌、 进而发生酸败、变质;高浓度蔗糖含量近饱和,渗透压大,可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有防腐能力;蔗糖浓度较低时, 应加入防腐剂。分类:矫味糖浆:单糖浆、陈皮糖浆;药用糖浆:止咳糖浆 分散体系中分散相大小与特征分散体系中分散相大小与特征 液体类型液体类型 微粒大小微粒大小 特特 征征 (nm) 低分子溶液剂低分子溶液剂 100 以小液滴状态分散以小液滴状态分散, 非均相体系非均相体系,热力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