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献的构成要素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46980761 上传时间:2018-06-28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229.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文献的构成要素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论文献的构成要素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论文献的构成要素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论文献的构成要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文献的构成要素(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抢文故的构成要素.贺巷超(洛阳师范专科 学校图 书馆)文献的构成要素研究是现代文 献学的一个基本 问题。文献构成要素 是 研究文献特性和规律的一个出发点,同时也是文 献价值论的研究的出发点。文献构成要素的研究可以采取多种方法,本 文仅采 用定义分析的方法对之加以探讨。具有 代表性和权威性的文献定义有如下几种:文献情报工作术语 国际标准(草案)(ISOID IS5i2 7)adoeument:在存贮、检索、利用或 传 递记录信 息过程中,可以作为一个单元处理的,在载 体 内、载体上或 依附载体而存贮有信息或数据 的载体。”A LA图书馆 和情 报学词 汇表(A L AGLIS)“do c二ent

2、:是记录一部或多部著作的全部或部分 内容 的物质实体。包括 书籍或 类似的 图书资 料、印刷品、图表、手稿、录音、录像 资料 电影及机读数据文档。”图书馆 和情 报学词典(D i co fLib 或写在纸上,或晒 在蓝图上,或摄制在感光片上,或录制在 唱片上,或存贮在磁带上。这种 附着在各种载体上的记录,统为文献。”文献学概论(倪波主编江苏教育出版社19 90年):“文献是记录 有信息,可作 为存贮、利用或传递的过程中 一个 单元处理 的人工固态附载物。”仅 就以上列 举 的文献定义,我们至少可以从 中分 析 出如 下成分:1、文献生产和 利用 的 主体人或 人类。虽然 主体在定义中没 有 直

3、接出现,但不难看出 定义中隐含着一个 有 目的、会使用工 具(如文字、符号)会劳动(把 内容记录在载体上)的主 体。2、文献生产的 目的“为了把人类知识传播开来,继承 下 去”。3、文献记录 的手段一一用 语言、文字、符号、图形、声频、视频以及 其 他形 式 来记录。4、文献记录 的 内容-一信息、情 报、知识、记录(名词)等。5、记 录 方式一下己录、附着、写、晒、摄制、录制、存贮等。6、载体一一纸、蓝图、感光片、唱 片、磁带、物质实体、人 工固态附载 物 等。7、功能一- 存贮、检索、利用、传递、记录等。8、文 献特性“可以作为一个 单 元处 理”,“依 附载体而存贮”。9、文 献 的外

4、延“包 括 书籍 或类 似 的图书资 料、印刷品、图表、手稿、录 音、录像资 料、电影 及机 读数 据、文 档、著 作”等。毋庸 置 疑,任何 一个 定义都有其独特的侧点,即使将上 面所 有 定义综合起来也不能说 就可以达 到定义完美无缺。但是 综合 归纳上述定义.运用 定义分析法求得 文献的要 素.这可以说是 足够了,至于 定义概念是否准 确,各 溉念 的 外延 是否 穷 尽对 本文结论己属无关紧要。7那么从上 边 归 纳 出来 的9个方面的内容来看,哪些可以成为文献 产品的构成要素呢?文献 构成 要素 是 由文 献实 体 本 身直接体现的各种 成分,这 些成份 首先是 客观的 存在而不是

5、主观意识,由此观 之,文献生产的目的作为一种 主观意识显然 不应成为 文献的构 成要素之一。其次 这 些成份具有 与文 献 实不可分离 的性质,由此而论文 献生产和 利用的主 体以及 文献生产过程中所 采用的技术方式亦均不应成为文献的构 成要 素,因为 当文献一旦被生产出来就随即从人的生 产 过程 中独 立 出来。再 次这些成份 应 当体现 文 献 的 内在结构而 不是 体现 由文献 结构所显 现 出来 的外 在 的特 征和 对社会 的意 义,由此 看来,文献 的特点和文 献 的功能 自然不 能充当文献 的构 成要素。而 文献 的外 延只是文献 的具体 形式,它们 分别都是一种独立完整的文献,

6、显然具体的文献形 式不能同时当作文献构成要素。当我 们排除以上几方面的 因素之 后,按照 同样的标 准 可以认为文 献 的构成要 素主 要 包括以下几方面:1、文献记录 的 内容信息。在上述定义 中表达文献 记 录 内容 的概念有知识、情报、数据、信息等。按照广义的理解,知识、情报、数据都属 于信息。知识是人们通过实践对客 观事物及其运动过程和规律的认 识,是被人们理解和认识并经头脑重新组织和系列化了的信息。人们在生产、生活和 科学实践活动 中,通过对 客 观物质世界发 出的信息的接收、存贮、思维加工、抽象概括,得到对事物的一般特征 的 认识,即形成概念。在反复实践和认识的过程中,人脑通过对相

7、关概 念的 判断、组 合 和 推理,形成了对事 物本质 的认 识,这就是知 识。数据,是数字、字母 与符号 的 内涵,是客观事物与主观思维的具体表达。现常指计算机文 献的信息内容,即指狭义的信息。而“情报”与“信息”是意 义重合 的两个不同叫法,在国际 上都通用“I n f orma ti on”这个词,多数国家译作信8息,其 含义国际标准定 为“被传递的知识或事实”,我国常称为“情况报道”,辞海定 为“战 时关于敌情之报告,日情报”;或解 释为“信息是指对梢 息接收者 来说,预先不 知道 的报 道”。我国之所以长期使用“情报”这个 词,是5 0年代创办这 项事业的历史产物。19 92年国家

8、科委正式 宣布将科 技情报改 为科技 信息,不再使用“情报”或“情报信息”。信息 是事 物 的一种 普遍 属性,也是物质存 在 的方式和物质运动的规律与特点。自然界、人类社会、思维领域 中都存在着大量的自然 信息、生物信息和社 会信息等。人类通过感官摄取各种信息,通过头脑处理信息,通过 科学 研究 和创造性思维产生新的信息,并根 据所积累 的信 息去进一步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文献所 记 录的信息包括知识、数据等,它只是信 息世 界的极小部分,但却是极为重要 的部分。作为文献 的 内容,其所载信息量的大小、正误以及对 社会发展的关系和意义成为衡量文 献 价值高低的首 要 因素。2、文献记 录的符

9、号文献内容 的表达 形式。在上述定义中用来表达内容的有语言、文字、符号、图形、声频、视频等,这些概念可大致地概括为广义的符号。符号是为了某种目的将信息内容转换而成的形式体系,符号虽然不 必在逻辑上与相应的内容存在必然联系,但它必须具备 与信息内容形成确 切 的对应关系,而且应具备 自身的逻辑体系。人们为了保存人类的认识成果就必须将信息 内容附着在 一定的物质实体上,这就必须将信息内容转化成相应的符号体系,同时根据物质实 体 的性质的差异必须 将信息 内容转化为 不 同的符 号体系。例如:普通的纸上只能记录文字或图形符号,磁性材料上只能记录声频或视频符号 等。人类社会的知识是 在 个体知识的基础

10、上发展 起来 的,个体 的知 识转化为社 会知识是在知 识交流 中实现 的,而交流中的一个关键图书馆学刊19 94.N O.i(总72)环节则是将头脑 中 的主 观知 识通 过语言、文字、图象或其他声频、视频等符号体系表 达出来转化为客观的 知识。这正是 文献符号 的意义 所在。3、文献载体。在上 述文 献定义 中记录文献 符号的物质实体主要有:纸、蓝 图、感光片、唱片、磁带、人工固态附载物、物质实体、物 质客体等。无论载 体的物质形式 和特征如何,作 为文献符 号 的附着 物必须具 备如下 功能:(1)可保 存 性;(2)可记录 性;(3)可生产性;(4 )可共 享 性。由此 可以得 结 论

11、,作 为超 出生产过程和流通 过程之外 的 静态 的文献,其构成要素 包括三 方面,即信息、符 号和载体。这三者 是互相 依存 的,信息是 文献 的实际内容,它 包括 自然科学信 息 和社会科学 信息;符号是 信息的表达 形式,它包括文字、图象以由其转换而 成的光、声、电、磁 符号等;载 体是标志着信息内容 的符号的附着物,是信 息 内容进一步物化的结果,包括自然载体和人造 载体,其中人 造载 体又可分为印刷载体和光、电、磁载体等。一定的信息内容拥有相应的标志符号,任何 符号 离开它所表达的信息 内容就会失去其存在 的条件;任何内容离开了相应的符号就不能附着于载体之上,就不能成为文献 信息。同

12、时符号离 开 了载体就失去了存在的前提,就不能进入 交 流过程;任何物质实体 如不负载 信息符号 就会失去充当文献 载 体 的资格。文献 构成 要素 的研究对于文献 类 型 的 划分,对图书分类及 著录,对于 文 献特性和价值的 全面 理解等都 将具有意 义。而本文仅 仅是 从 一个特 定 的途 径对文 献 构成要 素进行归纳和阐释,其结论 也只能 作为本文的结论,是否全面,是 否准 确有 待于进一步研究和探讨。rl目蕊翔侧睡绷瑚 经济与文化三论社会所有的现象都可反映为文化。文化与经济 的关系总体上说是相辅相 成的,经济决 定文化,文化反过采制约经济。多年 来,左倾 错误和计划经济的僵 化,使

13、我们 文化中优良的东西 不 断遭到硬坏。大 锅饭巴想、依赖思想、不讲 竞争 的心理 等等,都是计划经济在文 化甲的具体表现,都是 哥要 清理的。经济可以选择 文 化,“文革”就是 对文化的破坏与 摧残,而决不是建 树文化。.体 制本身就是文 化.好的体制培荞文化,坏 的体制破坏文化。什么样 的经济选择什么样 的文化,当 既有文化不适应某神经济的运行,文化必然充当悲壮的牺牲品。现任让会经济主活,的 坑蒙拐瑞、假冒 伪劣的行为,主要就是计 划向万场经济 转换过程中出现的反又 化现 象。 育场 经济育许 多尤点.其,一点就是它是洽誉经济、是布 又化经济。在西方芙国访 问时,可看到一种现象,无论你买什

14、么末西,用后都可以“质量不好”为借口退掉,而不 必担心遭到拒绝。要是 人们都退起采该国. 不就完了么了可很少有,又这 么千。因为,气家的商品质 量信得过,消 势者 的 文化 素质也比较高。这和 我汽的坑蒙拐偏、假 冒伪劣正好相反。经济上的差别,必然 表现为 文化的差别。这又 化的差别实质是人 的 索质的差别。我们亚须要做的是通 过 市场 经济的公平、信誉、自曰和效 立采恢 复宁华民族的优 秀文化传统。经济对文化吴取茂视 态度,这种经济不 会 强 大起采。经济要育又 七卞后质才 能真正强 大。美国刃可口可 示、德国的 奔艳、日不的王田夏 普,为什么可黄审互撞力所欲 为了因为 它 们 既 是商品又是又化。育 又 化依托 的商品才育竟 争刃。(丹辑)9图书馆学刊1 99 4.NOI(总7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