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_1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46980114 上传时间:2018-06-2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2.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_1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_1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_1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_1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_1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_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_1(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心得体会落实科学的发展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坚持以人为本,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的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它是我们党对长期发展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升华,是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和指导方针。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要用科学的发展观统领教育工作的全局。不管是教书育人,还是自我完善发展,我都要准确地把握科学的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并在教育工作中贯彻落实。那么,教师如何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一、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必须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构建和谐社会需要的是高智能的复合型人材。我们的

2、社会需要专才,也更需要通才。教师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德、智、体、美、劳各个方面都得到协调发展,而不能让学生死读书,读死书,教师把落实新课程标准挂在嘴边,而不落实在行动上,这样,有碍学生的全面发展。其实,学生的各项技能是能够互补的,我们在发展学生德育、体育、美育的同时也在发展着学生的智育。但是,如果我们只注重学生的智育,而忽视其他各育,这样是对学生身心的严重摧残,同样阻碍着学生智育的发展。我们的学生就会在教师的“读书啊!读书”声中变得麻木、愚昧了。这样,他们只能成为书的奴隶,而不能成为书的主人,就不会把书本上的知识应用到未来的实践中。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书读得越多越反动越迂腐” ,这就是为什么在

3、学校读书时的尖子生,走出社会反而能力往往不如当时的后进生的根本原因了。教师要把课堂变成学生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乐园,要让学生愉快地学习,健康地发展。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要注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作为教师要培养的是人材,而不是造就产品。产品一旦加工完成,它就不会改变;要说变,那就是磨损、消耗和毁灭。而我们造就的人材不应该是一成不变的,他应该是可持续发展的。所以,教师要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着想,让他们学会求知,学会生活,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学会在实践中不断的充实和完善自己。不是离开了学校,就成了什么也做不了的人。初中、高中毕业后,进入社会的学生可以容易的进一步发展,就会掌握一技之长,养活自己就不成问题

4、。我们不应该只为了今天的所谓的质量而肆意地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把学生仅有的微薄智力全部挖掘出来,让“黔驴技穷” 。就像没有计划的乱开采矿产资源一样,用干吃尽,总有一天会枯竭的。我们要学会开发和合理地利用学生的智力,让他们的智力在学习和活动中得到长足发展,而且为将来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三、落实科学的发展观要注重学生个性的培养。我们在使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要注意保护和培养学生的个性能力的发展,我们不能抹杀学生的个性,而把学生培养成千人一面的羔羊。我们要把学生培养成个性鲜明,具有独立人格的合格人材。我们要保护和发展学生鲜明的个性,尊重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特点,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发展自己的

5、个性。四、落实科学的发展观要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以人为本是科学的发展观的基本价值取向,也是我国改革与发展的核心思想。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所在,也是教育科学发展的根本目的。1、教师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改变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探索新课程评价与考试制度的改革,对学生进行经常性的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2、要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大力整治校园周边环境,还学生一方净土,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3、要搞好校园文化建设,美化校园环境,优化育人结构,陶冶学生情操。4、要建立师生平等的民主关系,让学生能和教师进行平等对话,平等交流,使学生在和谐

6、的学习环境中发展自己。5、要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合理利用现有的教育媒体,让学生开阔眼界,扩大视野,丰富知识。6、教师要确立服务意识,树立服务育人,服务管理的思想,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人格,培养他们健康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7、在边疆的学校和城乡结合的学校,家长的意识、社会风气等各方面的客观存在,教师不要过多的责怪,甚至打骂,要给学生更多的关注,关心。五、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教师要注重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要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进取的拼搏精神,乐观向上的处世哲学,开朗大方的个性,宽广坦荡的胸怀,不畏艰难的韧性和耐力。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珍

7、爱生命的情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教师要以身作则,用自己高尚的人格魅力影响和教育学生,使学生气质优雅,性格开朗,胸襟开阔,精神饱满,人格健全,身心健康,成为的新时代新型的合格人材。六、践行科学的发展观要构建和谐的校园氛围。校园氛围包括校领导和一般老师、老师和老师、老师和学生。处理好这些关系要看领导,看老师,看学生。只有整合好各个因素的力量,发挥其作用就能构建一个平等、公平、公开、合理的氛围。学校的发展就有远大前景,更具生命力!总之,作为教师要站在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高度,自觉地按照科学的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总结经验教训,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思路。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我们的首要任务,为全面

8、建设和谐社会提供智力支持与人材保证。只有我们用科学的发展观来指导和统领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才会取得优异的成绩,我们的学生才会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材。教师用实际行动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关键是在行动。为了我们下一代和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就行动起来,做好我们的各项工作!落实科学的发展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坚持以人为本,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的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它是我们党对长期发展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升华,是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和指导方针。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要用科学的发展观统领教育工作的全局。不管是教书育人,还是自我

9、完善发展,我都要准确地把握科学的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并在教育工作中贯彻落实。那么,教师如何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一、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必须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构建和谐社会需要的是高智能的复合型人材。我们的社会需要专才,也更需要通才。教师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德、智、体、美、劳各个方面都得到协调发展,而不能让学生死读书,读死书,教师把落实新课程标准挂在嘴边,而不落实在行动上,这样,有碍学生的全面发展。其实,学生的各项技能是能够互补的,我们在发展学生德育、体育、美育的同时也在发展着学生的智育。但是,如果我们只注重学生的智育,而忽视其他各育,这样是对学生身心的严重摧残,同样阻碍

10、着学生智育的发展。我们的学生就会在教师的“读书啊!读书”声中变得麻木、愚昧了。这样,他们只能成为书的奴隶,而不能成为书的主人,就不会把书本上的知识应用到未来的实践中。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书读得越多越反动越迂腐” ,这就是为什么在学校读书时的尖子生,走出社会反而能力往往不如当时的后进生的根本原因了。教师要把课堂变成学生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乐园,要让学生愉快地学习,健康地发展。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要注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作为教师要培养的是人材,而不是造就产品。产品一旦加工完成,它就不会改变;要说变,那就是磨损、消耗和毁灭。而我们造就的人材不应该是一成不变的,他应该是可持续发展的。所以,教师要为学生的

11、可持续发展着想,让他们学会求知,学会生活,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学会在实践中不断的充实和完善自己。不是离开了学校,就成了什么也做不了的人。初中、高中毕业后,进入社会的学生可以容易的进一步发展,就会掌握一技之长,养活自己就不成问题。我们不应该只为了今天的所谓的质量而肆意地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把学生仅有的微薄智力全部挖掘出来,让“黔驴技穷” 。就像没有计划的乱开采矿产资源一样,用干吃尽,总有一天会枯竭的。我们要学会开发和合理地利用学生的智力,让他们的智力在学习和活动中得到长足发展,而且为将来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三、落实科学的发展观要注重学生个性的培养。我们在使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要注意保护和培

12、养学生的个性能力的发展,我们不能抹杀学生的个性,而把学生培养成千人一面的羔羊。我们要把学生培养成个性鲜明,具有独立人格的合格人材。我们要保护和发展学生鲜明的个性,尊重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特点,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发展自己的个性。四、落实科学的发展观要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以人为本是科学的发展观的基本价值取向,也是我国改革与发展的核心思想。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所在,也是教育科学发展的根本目的。1、教师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改变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探索新课程评价与考试制度的改革,对学生进行经常性的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2、要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

13、建设,大力整治校园周边环境,还学生一方净土,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3、要搞好校园文化建设,美化校园环境,优化育人结构,陶冶学生情操。4、要建立师生平等的民主关系,让学生能和教师进行平等对话,平等交流,使学生在和谐的学习环境中发展自己。5、要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合理利用现有的教育媒体,让学生开阔眼界,扩大视野,丰富知识。6、教师要确立服务意识,树立服务育人,服务管理的思想,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人格,培养他们健康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7、在边疆的学校和城乡结合的学校,家长的意识、社会风气等各方面的客观存在,教师不要过多的责怪,甚至打骂,要给学生更多的关注,关心。五、是落实科学发

14、展观教师要注重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要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进取的拼搏精神,乐观向上的处世哲学,开朗大方的个性,宽广坦荡的胸怀,不畏艰难的韧性和耐力。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珍爱生命的情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教师要以身作则,用自己高尚的人格魅力影响和教育学生,使学生气质优雅,性格开朗,胸襟开阔,精神饱满,人格健全,身心健康,成为的新时代新型的合格人材。六、践行科学的发展观要构建和谐的校园氛围。校园氛围包括校领导和一般老师、老师和老师、老师和学生。处理好这些关系要看领导,看老师,看学生。只有整合好各个因素的力量,发挥其作用就能构建一个平等、公平

15、、公开、合理的氛围。学校的发展就有远大前景,更具生命力!总之,作为教师要站在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高度,自觉地按照科学的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总结经验教训,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思路。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我们的首要任务,为全面建设和谐社会提供智力支持与人材保证。只有我们用科学的发展观来指导和统领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才会取得优异的成绩,我们的学生才会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材。教师用实际行动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关键是在行动。为了我们下一代和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就行动起来,做好我们的各项工作!落实科学的发展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坚持以人为本,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16、是科学的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它是我们党对长期发展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升华,是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和指导方针。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要用科学的发展观统领教育工作的全局。不管是教书育人,还是自我完善发展,我都要准确地把握科学的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并在教育工作中贯彻落实。那么,教师如何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一、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必须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构建和谐社会需要的是高智能的复合型人材。我们的社会需要专才,也更需要通才。教师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德、智、体、美、劳各个方面都得到协调发展,而不能让学生死读书,读死书,教师把落实新课程标准挂在嘴边,而不落实在行动上,这样,有碍学生的全面发展。其实,学生的各项技能是能够互补的,我们在发展学生德育、体育、美育的同时也在发展着学生的智育。但是,如果我们只注重学生的智育,而忽视其他各育,这样是对学生身心的严重摧残,同样阻碍着学生智育的发展。我们的学生就会在教师的“读书啊!读书”声中变得麻木、愚昧了。这样,他们只能成为书的奴隶,而不能成为书的主人,就不会把书本上的知识应用到未来的实践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