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语文教到学生心里_特级教师张赛琴访谈

上传人:qt****68 文档编号:46975574 上传时间:2018-06-28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8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把语文教到学生心里_特级教师张赛琴访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把语文教到学生心里_特级教师张赛琴访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把语文教到学生心里_特级教师张赛琴访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把语文教到学生心里_特级教师张赛琴访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把语文教到学生心里_特级教师张赛琴访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把语文教到学生心里_特级教师张赛琴访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把语文教到学生心里_特级教师张赛琴访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4访谈观点教学语言文学评价悦读语文博客学生心语中华诵编读往来2010.1shFwRnyLjiSn语文出版社 郑伟钟访谈把语文教到学生心里特级教师张赛琴访谈【编者按】新一轮课程改革以来, 语文教学出现了积极、 生动的态势。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确立的“构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目标, 设置具有均衡性、 综合性与选择性的课程结构, 精选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所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倡导自主、 合作、 探究的教学方式, 探索有利于学生、 教师和学校发展的课程评价制度” 等理念和要求逐步得到落实。但是, 当前语文教学也存在一些问题,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是其中之一。 如何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真正把

2、语文教到学生心里, 教育理论界和一线教师都做了很多研究和探索, 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张赛琴老师就是其中一位,本期我们对张老师进行了专访, 请她谈谈相关经验。张赛琴,原江苏省无锡市清扬中心小学校长,无锡市劳动模 范,无锡市首批语文学科带头人,中学语文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 教师,中国教育学会“生活作文教育”课题组长。运用“现场演示 教学法”,使学生在短时间内轻轻松松地学会摄取生活素材,快快 乐乐地掌握写作技能,达到“易于动笔,乐于表达”的境界。课堂教学有效性问题是当前最迫切、最实际的研究命题郑伟钟(以下简称“郑”):张老师,您好。在谈到课堂教学有效性问题的时候,人们常说 “有效教学要在课堂上落地生根

3、”,对此您是怎么看的?张赛琴(以下简称“张”):课程改革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它着眼于学生的需要,落脚于学生的发展。“有效教学要在课堂上落地生根”是说教师在课堂里要将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有机统一起来,传授有价值的知识,训练有用途的技能,在发展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同时达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让全体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提高。在课堂上,只有让学生切实学到应该学到的知识,掌握应该掌握的方法和技能,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得到应该得到的收获,才可以说达到了教学的有效性。那种“重理轻文”“得意忘言”的做法是片面的,那些不重视学生习得的华而不实的教学方式、那些满堂灌而泥沙俱下的教学方式,都是有悖于教学有效

4、性原则的。5郑:虽然我们一直强调要注重教学的有效性,老师们也明白其中的道理,但在具体落实中依然存在问题。您觉得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张: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直接关系到课程改革的质量。这几年,语文教师学习了新的课程教学观,但在教学实践中,还没有完全改变考什么教什么的教学目标模式,还没有摆脱以思考和练习来分析课文的教学框架,还没有走出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教学形态。语文教学的价值还没有落实到培养提高语言能力上来。所以,“让有效教学在课堂上落地生根”依然是当前最迫切、最实际的研究命题。 把生活写进文章郑:多年来,您一直在研究和探索小学习作教学的方法和规律,并从事一线的教学工作。您觉得目前小学习作教学中存在的主

5、要问题是什么?张: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总目标第八条这样规定:“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对照这一条,我认为目前小学习作教学的主要问题有:第一,教学方法不当。有的老师在进行作文教学时,没有从作文源头上组织教学内容,没有把培养观察、认知、想象、逻辑能力的训练放在首位,而是不时地向学生传授 “主题鲜明”“层次清楚”“借物抒情”等概念,导致学生很难达到“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这一目标。第二,训练文体单一。以记叙文写作为主要文体的教学,反映了我国作文教学的目标取向是文学写作能力,不利于实现“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

6、的表达方式写作”的目标。第三,教材编写不适。一些语文教材设置了较多的记忆性命题作文,这些习作的要求与学生的年龄和心理不够吻合,教学时难度较大。比如“选一件令你感动、使你难忘的事讲给同学听。要充满感情,把事情说清楚、说具体,让听的人被你讲的故事所打动,然后具体地写下来”,这样的作文内容,很难激发学生内心的需要 。第四,读写分离。课程标准把阅读和写作作为两块独立的内容进行阐述,读的目标是“懂”,写的目标是“会”,但在教学中这两方面的内容应该是有机结合的。可是实际教学中,这两方面常常各讲各的,统一不起来,即使有的老师在课堂上布置了小练笔,也是“应景”行为,属于教师的“自选动作”,对提高习作水平作用不

7、大。读和写分离,使习作教学处于失重状态。郑:我们知道,您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取得了突出成绩,很多专家、老师和学生家长认为您很好地克服了当前习作教学的弊病,提高了教学效率,许多学生都因为上了您的课而爱上了作文。您是怎么上好习作课的呢?张: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小学生不能从写记忆性的命题作文开始,而是写观察作文,进行实物写生。”我在教学作文时,牢牢遵循了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理念,从学生的切实需要和心理特点出发,选择习作内容,确定习作目标,选择教学方法,努力让孩子们爱上习作。学生为什么不爱写作文,我认为原因主要有:第一,选材有困难,不知道写什么内容。第二,落笔不自信,不知道怎么布局一篇文章。有一种观点:“爱

8、写什么就写什么,爱怎么写就怎么写。”这话本身没有问题,但一些老师实施起来,却变成了放任自流。如果在学生习作过程中,或自由表达实践之后,教师加以适当的指导,效果是很明显的。我们在教学时注意了对学生写作内容的指导和方法的指导,较好地克服了学生对习作的恐惧感。在选取作文内容时,我们注重选择与学生生6访谈观点教学语言文学评价悦读语文博客学生心语中华诵编读往来2010.1shFwRnyLjiSn活实际联系密切的话题,如写身边的一种动物、植物、建筑物、文具,或自己熟悉的一个人,刚完成甚至正在进行的一件事情或一个游戏。这些内容,学生可以边看边写,如果一时记不起来,还可以再次观察,没有时间、空间的距离,学生把

9、握起来比较容易。在指导时,我会提示学生观察的步骤、方法和重点。去年我在衡阳举行的“全国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探讨会”上上过一节公开课我的一次科学尝试(语文出版社S版五年级下册),在这节课中,我运用四个环节完成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在第一环节中,我发给每个学生一张彩色小纸片,请他们随意撕成纸屑,然后让他们数一数、估一估,看大概有多少片,看洒落在课桌上的纸屑是什么颜色的,最大的纸屑有多大、形状像什么,最小的纸屑有多小、形状像什么,落满课桌的纸屑看上去像什么等,然后要求他们根据提示,记录实验初始所做的准备工作。在第二环节中,我请学生拿出一样塑料物件,比如塑料笔、塑料小棒、塑料小球等,仔细观察这个塑料物件的长宽

10、、轻重和形状;再指导学生把塑料物件压在头发上或伸进头发里,使劲摩擦,并默数摩擦次数,大约二十秒后取下塑料物件,用手摸摸,感觉一下是否变热,想想为什么会变热;再次按此方法摩擦二十秒,取下塑料物件,用手摸摸,感觉一下是否更热,再想想为什么会变得更热;然后让学生真实地记叙实验的第一个重点内容摩擦生热。在第三个环节中,我让学生用塑料物件发热的一端轻轻靠近纸屑,仔细观察它们有没有被吸住,被吸住的有多少片,贴在那里像什么;再把被吸住的纸屑抹掉,等塑料物冷却后,再去吸,观察纸屑是否被吸住;要求学生根据实验情况,推想一下塑料物件吸引纸屑的原因;然后要求学生具体地记叙实验的第二个重点内容纸屑被吸引。至此,文章主

11、干已经完成,于是进入第四环节:回忆实验过程,结合文章具体内容,自拟题目。当然这节课也有不足之处,但学生和听课老师觉得总体还是不错的。总之,在进行小学作文教学时,一定要坚持“教会学生摄取、感受、表达生活”这一作文教学的价值取向,要坚持作文教学内容既与生活密切相关,也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需要吻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根据教学目标,把观察的过程“拉长一点”“变细一点”,使观察行为能够顺利转化为语言文字;要根据教学目标,适当创设情景式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掌握用眼、耳、鼻、舌、手来感受的方法,顺利摄取写作素材;要注意根据教学目标,采用“分段学写,过程评改”的教学方法,降低作文教学的难度。郑:学生“写什

12、么”的问题一直是困扰作文教学的难题,在这方面您有什么经验和大家分享呢?张:在习作教学中,学生无话可说一直是一个难题。原因是多方面的,作文话题离学生生活实际较远是其中之一,还有一个就是老师缺少积极的引导。在教学时,我经常引导学生:能写进文章的东西其实多得数不胜数。第一,把“发现”写进文章。“发现”也许是很常见的事。每天我们无意中看到什么、听到什么,记下来,收藏到我们的记忆仓库中。“发现”积累多了,无意的记忆就会变成有意的思想,成为有用的素材。同时,我们还应该注意培养有意发现,有目的地观察,认真地探究,去理解一些事物的现象、道理、结论等,就像罗丹所说的“用眼睛去发现美”。经常地去有意发现,我们的脑

13、中就会积累许许多多的知识。第二,把“现在”写进文章。也就是认真观察当前的情况,深入生活、体验生活,把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触摸到的、思考到的,甚至联想到的内容有层次地写下来。第三,把“周围”写进文7章。我们的周围,有各种人物,有万千事物;我们周围,有丰富的声音、多样的色彩。锁定某段时间、某个地方,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鼻子嗅,用手摸,用心想,就一定能写出文章来。第四,把“联想”写进文章。就是要把和文章主题有关的内容想出来,写进文章去,使文章的内容更加丰富。第五,把“细节”写进文章。写人记事的时候,不仅要完整,还要注意把其中一些细的方面展现出来,要注意关注最细小、最不引人注意的地方。第六,把感

14、受写进文章。“感受”是在观察或者回忆之后产生的灵感,它一头连接着以前观察到的事物,一头连接着观察所引起的想法或者事情。这些感受往往是一篇作文的素材。如果及时地抓起笔来,很可能就会成为一篇好文章。第七,把“体验”写进文章。体验是对没有出现(或不在眼前)的事件、人物或情绪作一种带有艺术想象性质的感受。我们可以把自己转变成另一个人物,甚至没有生命的事物,体验对方的感受。在我们的作文中,稍稍运用一下“体验”的手段,事件、人物肯定能写得更生动、更感人。可以成为写作素材的东西很多,在教学中要经常地针对实际情况,如习作的话题、学生的年龄和认知水平、班级和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切实的点拨引导。这样,学生才会觉得

15、有东西可写,并从容地从自己的“素材筐”中挑选需要的材料。郑:多年来,您一直运用“现场演示教学法”进行习作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写作热情,提高了学生的习作水平,很多老师听过您的课或看过介绍您的文章后表示,希望您能具体介绍一下“现场演示教学法”的理念和方法,也希望您说说在具体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张:“现场演示教学法”继承了我国传统习作教学宏观指导和具体指导相结合的优点,遵循课程标准中注意培养学生观察和探究能力的思想,在习作教学的方法上做了一些尝试。主要是通过具体的、实际的现场演示,引导学生多角度、多方面地观察,并及时把观察所得转化为习作。我们知道,学生的思维和成人是不一样的,他对过去的记忆不会像成人

16、那么深刻、那么细致,所以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和写作能力主要应从当前的、周围的事物着手。我们一直认为,作文教学,一定要从个人需要的角度出发,改变作文“文学化”的倾向,让学生通过学写“观察作文”“生活作文”,达到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交流的目的。“现场演示教学法”就是基于这样的目的而开展的作文教学实验。在课堂上,我们一般采用演示和写作同步进行的方式开展教学。比如,我们在教学习作课声音(语文出版社S版三年级下册)的时候,确定以“最近的声音和最远的声音”为内容,分三个步骤完成作文教学。第一步,请同学们关闭教室的门窗,屏住呼吸,静静坐好,竖起耳朵,一起静静地听两分钟,在听到的各种声音中辨别出最近的和最远的声音,引导学生运用比喻,写出最近的声音和最远的声音“像一样”;第二步,带领学生走出教室,来到操场一角,让他们闭上眼睛,静心倾听两分钟,在听到的各种声音中辨别出最近的和最远的,再一次引导学生运8访谈观点教学语言文学评价悦读语文博客学生心语中华诵编读往来2010.1shFwRnyLjiSn用比喻,写出最近的声音和最远的声音“像一样”;第三步,让同学交流他们听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