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规律教学的策略与建议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6974183 上传时间:2018-06-28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6.8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理规律教学的策略与建议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物理规律教学的策略与建议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物理规律教学的策略与建议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物理规律教学的策略与建议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物理规律教学的策略与建议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物理规律教学的策略与建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理规律教学的策略与建议(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物理概念教学的策略与建议2017年8月14日高中物理概念教学现状 斩两头,烧中间重识记,轻体验二八错位,以练代学为什么(过程)是什么(结果)考什么讲什么大容量、高密度把自己讲懂了 学生似懂非懂20%概念的建立和理解80%习题训练 (题海战术) 高一做高三,高三补高一急  功  近  利所谓概念,布鲁纳认为:没有任何一件事或事物是独一无二且与其他事物没有关联的,因此借由这些关联可 以找到一些共同的特征而归为同一个类别,人们透过个 人经验归类而建立形成的类目称为概念。所谓物理概念,就是“反映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本质属性的一种抽象,是在大量观察、实验的基础上,运用逻 辑思

2、维方法,把一些事物本质的、共同的特征集中起来加 以概括而形成的.”(注:查有梁等著:物理教学论, 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270页.) 什么是概念什么是物理概念物理概念是组成物理知识的基本元素,是一类物理现象的共同特征和本质属性在人脑中概括和抽象的反映。 物理概念具有一般概念的特征,同时也具有本身的特殊性. (注:梁树森等著:物理学习论,广西教育出版社 1996年版,第70页.) 物理概念是客观事物的物理共同属性和本质特征 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是物理事物的抽象。如何使学生 形成、理解和掌握物理概念,进而掌握规律,并使他们 的认识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得到发展,是中学物理教学中 的核心问题。建立

3、与定义物理概念在物理教学中具有重 要的地位。是中学物理教学中的核心问题5要注重概念的教学的几个阶段感知: 定义: 深化:  完善 :应用: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1)主要内容坐标与坐标的变化量;速度;平均速度和 瞬时速度;速度和速率;平均速率。 (2)教学建议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是瞬时速度概念的理解 。 瞬时速度概念的建立,对于学好高中物理 ,提高思维能力,都是至关重要的。瞬时速度教学案例 通过对滑块在倾 斜气垫导轨上的 研究建立瞬时速 度的概念。O ABC瞬时速度教学案例 复习:初中学习的匀速直线运动和速度概念。 演示:滑块在倾斜的气垫导轨上,从静止开始加速 下滑。指出它是变速运动。

4、问:有没有学过什么物理量,用来描述变速直线运 动的快慢的呢?(平均速度)  实验:滑块从O点开始下 滑,测出滑块通过 AC=50cm和AB=30cm的时间 tC和tB ,学生算出 平均速度vAC和vAB。 OABC图2.1-1师:对于匀速运动,速度能完全描述出物体 的运动情况。对于这里滑块的运动,平均 速度vAB能完全地、真实地反映它在AB段的 运动情况吗? 生:不能。       师:为什么? 生:因为滑块的运动是越来越快的。 师:你们说滑块的运动是越来越快的,等于 说滑块通过B点时比通过A点时快,通过C点 时比通过B点快。这里包含着一个重要的假 设,

5、那就是物体通过各个点是有快慢的。 确实,我们的感觉器官和大脑能感觉到物 体通过空间各点的运动快慢。 师:请反思实验观察或生活经验,我们是如 何感觉物体通过某一点的快慢? 生:根据在一定时间内物体通过的路程大小 ;根据通过一小段路程所用时间的长短。 师:也就是说,人们是根据物体通过某一点 附近一小段时间内或一小段路程内的平均 速度来反映物体通过这一点的运动快慢的 。 定义:物体在某点附近一小段距离(或一小 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叫做物体通过这一 点的瞬时速度实验:取x=10cm,测量瞬时速度v。 师:对这样定义的瞬时速度,你们有什么疑 问? 学生问题: (1)既然是一小段距离内的平均速度,为 什么

6、说是A点的瞬时速度呢? (2)一小段距离到底要多短呢? (3)一小段距离取得不同,测出的平均速 度是否相同? 实验:换用5cm 、3cm的挡光板,测出平均 速度。 从数据看出:不断减小测量距离,测出的 平均速度越来越接近。取两位有效数字 ,后三个平均速度相等,取三位有效数 字,后两个平均速度相等。 回答学生的三个问题。师:为什么距离减小到一定程度之后,再减 小距离测出的平均速度就几乎不变了呢? 学生能想出:时间足够短,物体的运动快慢 变化已经很小了,可以看作是匀速运动了 。 理解: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的瞬时速度,等 于假想物体从这一时刻之后做匀速直线运 动的速度。A BO图2.1-2速度变化快慢

7、的描述加速度 (1)主要内容:加速度;从vt图象看加速度 (2)教学建议 赵凯华教授和罗蔚茵教授在新概念物理教 程力学中明确指出:“这是人类认识史上最难 建立的概念之一,也是每个初学物理的人最不 易真正掌握的概念”。爱因斯坦指出:“今天我 们难以估量,在精确地建立加速度概念的公式 并且认识它的物理意义时,该显示出多大的想 象力。” 难学的原因是:加速度概念抽象,较难 与日常的经验感觉相联系。 克服方法:一是要挖掘它与日常经验的 联系,二是要尽量使其形象化。 加速度与日常经验的联系   小型轿车的“百公里加速时间” 是反映汽车性能 的重要参数。 警车起动追击目标时,警车加速的快慢往往起

8、 着决定性的作用。 汽车制动时,能否在最短的时间内减速停止, 也是反映汽车性能的一项重要指标。 飞机起飞时加速的快慢,决定了跑道的长短。 人在交通工具中,速度发生变化时,人的受力 情况会发生变化,这种变化会引起人的感觉, 人受力变化的大小,与速度变化快慢有关。 加速度的形象化 教材中给出了加速度的定义后,直接指出 :“加速度也是矢量。在直线运动中,如 果速度增加,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的方向 相同;如果速度减小,加速度的方向与速 度方向相反。”这样,学生会认为加速度 是矢量以及加速度的方向都是人为规定。 没有客观性,由此背住的加速度定义也是 极度抽象的,无法真正理解。 加速度的形象化要理解 &nb

9、sp;          中,v是一 个物理量并且是一个矢 量。由v1+v=v2(矢量 加法),作出图1、图2 ,理解v 是一个矢量 。a 的方向就是v的方 向,也是矢量。  v1v2v图1v1v2v图2地球对对地面附近物体所施加的引力。中国中学教学百科全书(物理卷)(1990版)其它:地球对对地面附近物体所施加的引力与由地 球自转转而使物体具有的惯惯性离心力的矢量和。地球对对物体引力的分力。教材:地面附近一切物体都受到地球的吸引,由 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挖掘概念之源示例:“重力”的概念(1)重力是由万有引力产产生的

10、,重力是不是 就是万有引力?(4) 在分析物体受力时时,一般顺顺序为为“一重 二弹弹三摩擦”。地球外其他物体对对研究对对象的作 用力,为为什么没有考虑虑?几点疑问:(2)地球上的物体受到重力,月球上的物体 是否受到重力?(3)物体在超失重状态态重力会改变吗变吗 ?如处处 于人造地球卫卫星上的物体处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态,物 体是否受到重力?(1)处处于引力场场的物体都受到重力,重力的本 质质是引力相互作用。(3)同一个物体处处于宇宙中的不同位置,将受 到不同的重力。几点认识:(2)物体的重力实际实际 上是宇宙中所有物体作用 在该该物体上的万有引力的合力。物体在地球表面或在地球附近,地球的引力比 任

11、何其他物体的引力要大得多,以致于可以把所有 其他的引力忽略不计计,从而可以认为认为 重力是由地球 产产生的。22FORrWFfN1、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 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 5、重力就是地球的万有引力 2、重力是引力的一个分力 3、重力是地球引与惯性离 心力的合力 4、随地球一起转动的物 体所表现出受地心的引力 下列说法如何理解:规律就是指客观事物内部固有的 、本质的联系和发展的必然趋势多是 事物现象中相对统一,相对静止,相 对稳定的方面。规律支配着现象的发 生和发展,它是客观存在的并不以人 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它只能被发现, 不能被创造。物理规律(包括定律、定理、原理 、法则、公式、方程等)表

12、现为若干物 理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是物理现象 或过程的内在的本质联系,在一定条 件下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必然趋势, 它反映了有关物理量之间在特定条件 下的相互制约关系。一、物理规律的分类场类牛顿运动定律楞次定律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守恒类机械能守恒定律 电荷守恒定律动量守恒定律统计类分子热运动速率的统计分布规律 热力学第二定律 布朗运动规律物质类胡克定律欧姆定律按运动过程中 物理量的变化热力学第一定律测不准关系相对性客观性二、物理规律的知识结构特点 因果性 实践性 统一性用语言文字三、物理规律的表达方式用数学公式用语言文字三、物理规律的表达方式用物理图象 用特定方法在概括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总结出

13、规律在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进行总结四、研究物理规律的方法从理论上通过推理总结出规律设计实验,分析总结出物理规律用联系的观点把教学目的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目的五、物理规律教学的一般规律弄清规律的物理意义注意物理规律的适用范围应用物理规律解决实际问题模拟法六、物理规律的教学方法模拟法就是模拟人们进行物理 科学研究的方法,去引导学生进行 物理科学研究:从而获得物理知识 。实施时先提出研究课题,然后由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有关现象的观察 分析、实验或推理,得到有关的物 理规律。模拟法六、物理规律的教学方法验证法验证法是采用证明规律的方法进 行教学,从而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物理 规律。具体实施时先由教师和学生一 起提出问题,将物理规律直接告诉学 生,然后教师指导学生并和学生一起 ,通过观察分析有关现象、实验、理 论指导,验证物理规律。模拟法六、物理规律的教学方法验证法假说实验法假说实验法是日本国立教育研究 所物理室主任板仓圣宣在1963年提出的 一种教学法。做法是在研究物理现象 的规律时教师先提出几个问题,让 学生去判断,提出自己的看法(假设), 然后做实验验证。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