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模块训练教案(二)文言文之翻译

上传人:zw****58 文档编号:46973984 上传时间:2018-06-28 格式:PDF 页数:20 大小:326.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模块训练教案(二)文言文之翻译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高考模块训练教案(二)文言文之翻译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高考模块训练教案(二)文言文之翻译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高考模块训练教案(二)文言文之翻译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高考模块训练教案(二)文言文之翻译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模块训练教案(二)文言文之翻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模块训练教案(二)文言文之翻译(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本文首发于淘宝皇冠排行榜(http:/ 文言文:阅读训练资料文言文:阅读训练资料语文组语文组田丹田丹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高考文言文翻译题仍沿用去年主观题形式, 考查点也同样是 “理 解并翻译文中句 子” 。从试题来看,它虽然侧重于语言形式的考查,但同时也涉及到内容,因而 是一种带有综合性的 考查手段,这对考生的要求自然也就比以客观题形式更高。 (二)分析错例,提出“二标准” : 阅读几个文段并翻译。 ()子曰: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 慍,不亦君子乎?” (孔子说: “学了,又经常复习它,不也是令人高兴的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 方来,不也是令人快

2、乐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 ()子曰: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孔子说: “温习先王的遗教,由此获得新的知识,这样的人就可以当老师了” ) ()子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孔子说: “只学习而不反省就会毫无收获,只反省而不学习就会走上危险的道 路” ) ()子曰: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 (孔子说: “不怕人家不了解自己,就怕自己不了解人家” ) ()子曰: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 (孔子说: “看见贤人就应该反省一下,向他看齐,看到不贤的人就应该自我反 省,自己有没有和他相同之处” ) ()子曰: “三人行必有

3、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请学生分别指出其错误,然后概括说明,指出其错误主要在两个方面:意思翻译 不准确、无中生有和句子不通。并指出这是我们翻译文言文的大忌:想当然, 甚 至靠想象;译出之后,句子却是不通的。 那么,文言文翻译有没有一个比较明确的标准呢? 提出“二标准:字字落实,文从句顺。 解释“字字落实” :忠实于原文意思,不遗漏,也不能多余;换言之,原文 和译文必须是一对应的关系,原文中有的意思,在译文中一定要落实,原文中 没有的意思,在译文中一定不能出现;不多不少,恰到好处。 解释“文从句顺” :译文要明白通顺,合乎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没有语病。(三)学习做到“二标准”

4、的“六方法” 那么,我们在具体的翻译过程中,到底怎样达到“二标准”呢?我们可以用 “六方法” , 六方法”听起来好像复杂,其实就是六个字,一个标准三个字, 简 言之,就是“留删换” 、 “调补猜” ,等我们分析完之后,大家就更清楚了,对付 文言文翻译可能就更得心应手了。先针对“字字落实” ,我们讲三个方法:留、 删、换。本文首发于淘宝皇冠排行榜(http:/ (1)结合课文中的一些句子先简单讲解“留” 、 “删” 。( 7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 ( )以资政殿学士行(留)(行:代理官职) ( 9 )民归之,由水之就下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删) ()可烧而走也 (2)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3

5、)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换)留:凡朝代、年号、人名、地名、官职等专有名词或现代汉语也通用的词, 皆保留不动。 删:把无意义或没必要译出的衬词、虚词删去。 如果文言文翻译中只有这两种现象,那就很省事了,留的留下,删的删去, 就行了。可惜的是, 能留和删的字词却并不很多,所以我们还有最重要的一个方法那就是“换” 。 ()换:将单音词换成双音同,词类活用词换成活用后的词,通假字换成 本宇换言之,留的留下,删的删去,其他的都是“换”的对象了,这是字词 翻译的重点也是难点所在。 小结:对文句的每个字,我们用这三个方法,就不会有遗漏和增多了,能做 到“字字落实”了;一句话一一“字字落实留删换” 。 简

6、单重复这七个字的内容。 这是我们文言文翻译的第一招,是不是有了这一招,就可以解决问题了呢? 我们试着来翻译一 下例题(年全国高考试题)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其李将军之谓也? 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 参考答案: ()大概是说李将军的吧?或:大概说的是李将军吧? ()到死的时候,天下熟知与不熟知他的人,都为他竭尽哀悼。 错解分析:主要存在问题有两点,一是对第一句的固定格式翻译不准确, 二 是对“知与不知”后的成分未能合理补出。 方法技巧: 句主要涉及对文言固定句式的理解与翻译,原句是以疑问的形 式表达一种肯定性 的推断, “其”表推测,可译为“大概” ; “

7、谓” ,说也。翻译时要尽可能传达原文 的语气特点。句中有省略,而且省略的是中心词, “知”指“知之人” , “不知” 指“不知之人” ,这种情况在出师表中也有例句,如“宫中(之吏)府中(之 吏)俱为一体” “故五月渡沪,深人不毛(之地) ” ,等等。这种情况在翻译时要 补出来。2、调、补、猜 叫学生翻译, 自己分析。 在这个句子里我们会看到如果单单只是用 “留删换” 的话,可能还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这时,我们用第二招“文从句顺调补猜” 。本文首发于淘宝皇冠排行榜(http:/ 注意,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如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 置、成分省略)虽然不考,但由于这些现象在文言文

8、中是常见的,所以在翻译句 子中肯定会有所涉及, 再从语言运用角度来讲,你也许没有必要讲清楚这是哪一 种句式,但却会要求你能“理解和翻译”的,所以“特殊句式”应该会在翻译中 出现,只是考哪种句式,难度大小的问题罢了。 例: (5)何谓得之于心? (6)石之铿然有声者 (7)以勇气闻于诸侯其实,要想所翻译的句子做到文从句顺” ,单单一个“调字,还是不够 的,还要有一个朴”字。 ()补:即补出省略内容。 古汉语较简约,省略现象是普遍的。 如: “公子闻之,往请,欲遗之,不肯受,日: ”中省去了“侯生” ; “交 戟之卫士欲止不内”中的“樊哙” ; “果地震陇西”中的“于” 。 例: (1 8)公子闻

9、之,往请,欲遗之,不肯受 (19)交朝之卫士欲止不内 (20)断头置城上 看看行不行 (1)阅读下文,翻译画横线语句。 后岁余,汉灭项籍,汉王立为皇帝,以彭越为梁王。田横惧诛。而与其徒属五百 人入海,居岛中。高帝闻之,以为田横兄弟本定齐,齐人贤者多附焉,今在海中 不收,后恐为乱,乃使使赦田横罪而召之。田横因谢日: “臣烹陛下之使郦生, 今闻其弟郦商为汉将而贤,臣恐惧,不敢奉诏,请为庶人,守海岛中。 ”使还报, 高帝乃诏卫尉郦商曰: “齐王田横即至,人马从者敢动摇者致族夷! ”乃复使使持 节告以诏商,曰: “田横来,大者王,小者乃侯耳;不来,且举兵加诛焉。 ”田横 乃与其客二人乘传(传车)指洛阳

10、。 而与其徒属五百人人海,居岛中。 译文: 齐人贤者多附焉 译文: 乃复使使持节告以诏商状 译文:看来,用了以上五种方法,好像翻译已不存在问题了,事实上也并不尽然。 好的是,我们还有第六个方法猜。 ()覆其盾于地,加彘肩 拔剑切而啖之 ()至七月,乃扶病人觐,奏对称旨 () (江水)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一鼓作气再 而衰三 而竭本文首发于淘宝皇冠排行榜(http:/ 2 7 )玉人献噗而楚王诛之。 ()利用汉字形、音、义的联系猜。汉字本是表意性质的,从字形可以推 知字义。虽历经演变,这表意的功能毕竟没有完全丧失,这就是理解词义的已知 条件之一。比如鸿门宴中写樊哙闯入军帐,得彘肩, “覆其盾于

11、地,加彘肩 上,拔剑切而啖之” 。在此之前,或许没有学过“啖”字,但它从“口” “炎”声, 意义上与“口”有关,再联系“彘肩” 、 “切”等因素,是不难“猜”出“吃” 的 意思的。又如 谭嗣同一文说谭“至七月,乃扶病人觐,奏对称旨” 。 “觐”字较生辟, 但从这个字的构成成分大体可以“猜”出与“见”有关,加上其他语境因素, 可 判断这是去“见皇上” 。 (2)利用文言句法的特点猜。文言中排比句、对偶句、并列结构多,这是可 供利用的条件。 在这样的句了其有可忑置对称的词语一般词性相同而意义相同相 近或相反相对,这样,就可以由已知的词性、词义推知未知的词性、词义。 “急 湍甚箭,猛浪着奔” , “

12、奔”与“箭”相对,可判断它是名词,意为“奔马” 。 “无 苗时采则实而沉,有苗时采则虚而浮” , “实”与“虚”相对,意为“充实饱满”, 而“浮”与“沉”相对,意为“分量轻” 。也可以据此推断省略成分。 “一鼓作气, 再而衰,三而竭。 ”根据排句的特点,空白处的省略成分可以一 目了然。 () “以文猜文” “以事猜文” 、 “以理猜文” , “文” “事” “理”指有关的事 实背景。有时,注解中给出一些,文章本身有一些,有时则全靠读者自己平时的 积累。古书中有一句话说, “玉人献噗而楚王诛之。 ”这个“诛”该怎么讲?讲成 “杀” 是不行的, 因为卞和献璞只是被砍去了双脚, 事实上不曾被杀。 所

13、以 “诛” 只能讲成“惩罚” 。这也是“以事解文”的典型例子。 一般说来,最后一个方法总是最有用的,有些同学看了这个方法就很高兴 了,以为前五个都不 行了。但是,必须说明的是,这个“猜”不能随便使用,否则容易像开头所讲的 翻译一样。因为对文言文翻译而言,我们首先要“直译” (留删换调补)在“直 译”不能完成时,不得已才用“猜” 。小结。从现代汉语看来,文言文之所以不能“文从句顺” ,主要就是在于其句式 的特殊和省略的 运用,所以“调”和“补”对翻译是很重要的: “猜”虽然作为备用方法,但它 的“结合语境”的精神还是极为要紧的。简言之, “文从句顺调补猜” 。总结:打个比方,如果说留删换是看看有

14、没有少了零件的话,那么调补猜就是怎 样把这些零件重新组装成一台机器。 映出:字字落实留删换,文从句顺调补猜 四、课堂练习 根据上面的讲析,我们翻译以下句子。 1、子曰,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 其乐。贤哉,回也! ” (换、删也、调回也,贤哉! ) (一般的人不能忍受这种忧苦,但颜回却没有改变他的快乐,颜回多么贤德 啊! ) 、 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 士以故归之, 而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 呜呼,本文首发于淘宝皇冠排行榜(http:/ (留孟尝君、鸡鸣狗盗,换 雄,调岂足以得士,猜一哪里说得上得士不得士呢! ) (孟尝君只不过是鸡鸣狗盗之辈的头目罢了,哪里

15、说得上得士不得士呢! ) 3、陈宠字昭公,少为州郡吏,辟司徒鲍昱府。是时三府掾属专向交游,以 不肯视事为高。宠常非之,独勤心物务,数为昱陈当世便宜。 (换,补他自 己) (陈宠经常批评这种现象, (他自己)独自努力专心于工作事务,多次向司徒 鲍昱陈说当前社会 上应解决的问题。 )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5 分) ( 年全国高考题) (1)裴矩遂能廷折,不肯面从。 译文: (1)裴矩竟然能够当廷辩驳,不肯当面顺从。 ()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君乐闻直言,则佞化为忠。 译文: ()国君厌恶听到自己的过错,那么忠诚就会变成奸伪;国君喜欢 听到正直的言论。 那么奸伪; 国君喜欢听到正直的言论。 那么奸伪就会变为忠诚。五、总结全课:映板书字字落实留删换,文从句顺调补猜 话说回来, 就文言文翻译而言, 这六个字并不是根本所在, 而只是一种技巧。 文言文翻译的根 本还在于平时一点一滴的积累,尤其是实词的积累和辨析,这是硬道理。古文功 底好的人,他未必 要学习什么“留删换调补猜” ,却仍然能翻译得很好。 但是,对文言功底有限的我们而言,尤其针对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