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6956615 上传时间:2018-06-28 格式:PPT 页数:107 大小:982.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_第1页
第1页 / 共107页
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_第2页
第2页 / 共107页
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_第3页
第3页 / 共107页
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_第4页
第4页 / 共107页
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_第5页
第5页 / 共10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10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欢迎您进入“干训中心”网页无锡市教育行政干 部培训中心是无锡市教 育局直属事业单位,它 同时兼有中共无锡市委 教育工作委员会党校的 职能。您需要更多的党 课资料,只要直接点击 无锡教育网首页“干训中 心”即可进入“党课资料” 栏。那里有许多党课课 件等待着您来阅读。1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教工委党校2004.11.12 2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的重大主题是讨论党的 科学执政问题,并且通过了关于加强党的执政 建设的决定,这个决定将对中国的长治久 安产生深远的历史影响。健康、科学、合乎发展 规律的经济建设可以形成巨大的社会财富,党的 正确的指导思想、科学的执政理念、正确的经济 理论及制度、政策的合理设计

2、,同样可以形成巨 大的社会财富。党的执政的思想基础是什么?我 们的思想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正是中国共产 党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才得以使精神转 化为物质,中华民族才有今天的巨龙腾飞。31、为什么要重谈马克思 主义问题4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东剧变之后,国际和 国内都一度出现了怀疑甚至否定马克思主义和社 会主义的思潮。近些年来,我国社会有过两种思 潮 ,而且直到现在也并没有销声匿迹:一是资产 阶级自由化思潮,主张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要全盘 西化,主张搞意识形态多元化,放弃马克思主义 的主导地位和指导作用。二是提出用新儒家思想 解决中国现代化的出路问题。5对于第一种思潮,我们党坚决反对,因为搞

3、 资产阶级自由化就是走资本主义道路,一百多年 前,中国的一些先知先觉者曾经为此而尝试过, 但此路走不通,中国人才选择了走社会主义道路 。对于第二种思潮,我们同样不能接受,虽然儒 家思想对社会生活有积极的调节作用,但它并不 能从根本上解决社会主义的根本出路问题。6事实上,1840年以后至中国共产党诞生前的 80年间,为了救亡图存,中国先进分子从西方引 进了许多理论和学说,可是没有一种理论和学说 能够救中国,它们在实践中一个一个地都失败了 。一个简单的事实是,如果没有这一连串惨烈的 失败,中国人不会去学习俄国的十月革命,当然 更不会去想方设法翻译当时中国人并不熟悉的马 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也没有必

4、要弄清楚列宁是 何许人物。7中国人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建立了中国共 产党,并且最终取得了革命的胜利。这已经成为 历史事实。因为大凡历史事实都有其客观必然性 ,今天已经没有多少人愿意为此而去怀疑它。倒 是马克思主义这样一个指导中国革命成功的理论 ,现在还能不能继续指导中国人实现现代化的强 国梦。因为中国共产党在建设事业中曾经犯过“ 左”的错误,人们往往习惯于从这些“左”的错误 背景中去解读什么叫社会主义,什么叫马克思主 义。8不少人都有一个认知缺陷:知觉主体往往会 将第一印象作为以后认知的依据,又叫“先入为 主”。其实墨守成规是有认识原因的。为什么有 些年长的同志总感到现在我们搞的社会主义不是

5、自己头脑里的“社会主义”。同时,人的认识还有一种“厌恶和尚,恨及 袈裟”的晕轮效应。当人们厌恶“左”的思潮时, 很有可能将正确的思想理论也误判为错误的东西 。为什么有些人在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上总有些 别扭,尽管社会上出现的各种错误思潮不能都归 因于认知问题,但相当多的人也存在晕论效应的 原因。92、马克思主义是否真的已 经“过时”10当今世界,科技革命迅猛发展,世界格局也 发生了巨大变化。那么,诞生于19世纪中叶的马 克思主义是否真的已经“过时”,失去指导意义呢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一种理论一般是在两种 情况下才会过时:一是它的基本原理所反映的对 象现在已经不再存在;二是出现了一种新理论,

6、它不仅能更深刻地解释原有理论所解释的问题, 而且能解释原有理论所不能解释的问题,因此把 原有理论降低为它的一种特例。那么马克思主义 是否到了这样的地步呢?没有,它的基本原理直 到现在为止,并没有遭遇到上述两种情况中的任 何一种。1120世纪以来的科学技术革命,产生了相对论 和量子力学、基因理论、信息论、系统论等重大 成果,这些最新的科学成果、社会实践结果一方 面使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同时,也不断地 证实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正确性。没有一项科 学成果和实践结果,能够证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 理是错误的,相反,这些成果却是马克思主义基 本原理预料之中的必然产生的结果。当然,马克 思主义基本原理也要

7、丰富和发展,它们的内容和 形式都要进一步深刻化、精确化;但它们的基本 内核却至今也没有动摇过。12全世界没有任何一种理论比辩证唯物主义和 历史唯物主义有更广阔的理论覆盖面和更深刻的 解释力。现代西方的哲学和社会历史理论层出不 穷,流派纷呈,它们对局部的问题确有值得重视 的见解,但是它们在总体上仍然低于马克思主义 的水平,不能超越马克思主义。西方学者中的有 识之士也承认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当代不可超越的 哲学。世纪之交,在西方进行的千年思想家评选 ,马克思还荣登榜首。133、马克思主义不是凭空 做学问14马克思主义不是凭空做学问做出来的,而是 为解决社会尖锐的矛盾而调查、分析和总结出来 的。从18世

8、纪60年代开始,英国、法国和德国等 国家先后发生了产业革命。与落后的生产方式相 比,蒸汽机的诞生,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社会 生产力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与规模发展起来,资本 主义工业化逐步实现。产业革命极大地改变了人 与自然的关系,增强了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同 时也使社会结构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产生 了前所未有的新变化。15产业革命所催生的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 人类社会创造了巨大的财富,大批工厂和新兴城 市拔地而起,通过生产而建立起来的社会的联系 日益广泛、深入,生产过程的社会性高度发展, 任何一个工厂制造出来的产品都需要整个社会劳 动的参与,但是制造出来的产品却不属于整个社 会,甚至不属于直

9、接参与制造的人,而是为生产 资料的占有者资本家所拥有。16于是,形成了资本主义社会最基本的矛盾 生产的社会性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 。这种矛盾导致生产的无政府状态,进而爆发周 期性的经济危机,造成社会生产力的巨大浪费。 1825年发生了第一次经济危机,从此资本主义国 家就受到不断的经济危机的冲击。资本主义生产 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开始尖锐化,无产阶级和资 产阶级之间的矛盾也开始尖锐起来。1831、1834 年里昂工人起义和1838年英国工人宪章运动,标 志着无产阶级已经觉醒,在政治上不断成熟,工 人运动走上了独立斗争的道路。17面对重重矛盾和问题,各种克服资本主义社 会弊端的方案相继出台

10、。资产阶级的思想家出于 对资本主义统治利益的维护,极力主张掩盖社会 矛盾和资本主义的弊端,主张以改良主义的方式 缓和社会矛盾,消除资本主义的弊病,力图使资 本主义制度永恒。但这种不触动资本主义统治根 基的修修补补,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的 基本矛盾。各种空想社会主义者站在劳动者特别 是早期无产者的立场上,对资本主义进行了根本 的否定,主张建立一个公平而合理的理想社会。18然而空想社会主义者却把否定资本主义,改 造社会制度的希望寄托于试验、示范和统治者的 善心上,这只能是恩格斯所说的“陷入纯粹的幻 想”。上述历史条件呼唤着人们对历史作出新的分 析 ,提出新的理论概括,得出科学的结论。正是 在

11、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马克思、恩格斯实现了从 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 义的转变。 19他们在继承和发展人类历史全部优秀思想成 果特别是批判地继承和改造了德国古典哲学、英 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空想社会主义的基础上 ,总结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深刻地分析了资 本主义社会的实质,在对所有方案进行批判的同 时,结合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斗争的需要,创 立了以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两个伟大发现为 代表的马克思主义,实现了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 变革。20马克思主义是在马克思去世以后才以他的名 字命名的。纵观历史,横看世界,不论有多少纷 纭繁杂的学说理论,马克思主义无疑是迄今为止 最科学、最严

12、整、最有生命力的理论体系。马克 思主义的三大组成部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 物主义、剩余价值学说、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为 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 方法论,它具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功能,使 人类真正从蒙昧中睁开了眼睛,推动了人类意识 实现了大觉醒,引导人类社会发生了大变革。世 界发展生生不息,各种学说纷繁复杂,但马克思 主义仍然显示着强大的生命力。214、马克思主义在哲学方面 有六大贡献22在马克思以前,以黑格尔唯心主义辩证法哲 学体系为代表的德国古典哲学,在冲破了长期以 来占统治地位的形而上学思维方法后,达到了发 展的顶峰。黑格尔哲学恢复了辩证法的思维方式 ,第一次试图证明

13、历史中有一种发展和内在联系 ,并把矛盾看作一切事物发展的动力。然而,黑 格尔的辩证法却无法摆脱唯心主义的束缚,看不 到辩证法的本质,陷在唯心主义的泥潭里不能自 拔,更无法推动辩证法的发展。23此间的另一位德国古典哲学家费尔巴哈,通 过对宗教神学和唯心主义的批判,从根本上动摇 了唯心主义的统治地位,恢复了唯物主义的权威 。但是,费尔巴哈哲学在批判黑格尔唯心主义的 同时,也抛弃了辩证法,而且对唯心主义的批评 并不彻底,在历史观上也仍然坚持唯心主义,因 此没能完成批判黑格尔唯心主义的任务。正是在 这样的前提条件下,马克思和恩格斯经过深入的 研究,彻底地抛弃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体系,吸 收了辩证法的“合

14、理内核”;又批判了费尔巴哈的 形而上学和历史唯心主义,吸取了唯物主义的基 本内核。24在批判改造的基础上,马克思和恩格斯把唯 物主义同辩证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并贯彻到社会 历史领域,从而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 主义。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 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为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开辟了崭新的境界。马克思主义在哲学方面有六大贡献:25贡献之一:首先提出了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 主义的科学标准。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指出,思维与存在,即精 神与物质,是全部哲学的基本问题,对二者谁决 定谁的回答,是区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 标准。恩格斯说:“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 的重大基本问题,

15、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这一标准蕴含着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物质和 精神哪一个是世界的本源,哪一个是派生的,谁 是第一性,谁是第二性;第二,对第一个问题的 回答是区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凡 认为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物质是世界本源 、意识是派生的,就是唯物主义;反之,则是唯 心主义。26贡献之二:创造了唯物辩证法。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时候 ,运用唯物主义原理对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辩证法 进行了科学的改造,从而实现了唯物论与辩证法 的统一,创造了唯物辩证法这个锐利的思想武器 。首先,马克思恩格斯对黑格尔哲学的唯心主 义方面进行了明确的、无情的批判。马克思说: “辩证法在

16、黑格尔手中神秘化了,在他那里 ,辩证法是倒立着的。为了发现神秘外壳中的合 理内核,必须把它倒过来。”“在黑格尔看来,思 维过程,即他称为观念而甚至把它转化为独立主 体的思维过程,是现实事物的创造主,而现实事 物只是思维过程的外部表现。我的看法则相反, 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在人的头脑中改 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27其次,马克思恩格斯科学地吸收了黑格尔的 辩证法思想。马克思恩格斯在神圣家族中指 出:“黑格尔常常在思辨的叙述中作出把握住事 物本身的、真实的叙述。”“他是第一个想证明历 史中有一种发展、有一种内在联系的人”。因此 ,恩格斯说,黑格尔的哲学体系里有无数的珍宝 。与此同时,恩格斯还以巨大的努力研究自然 辩证法问题,以丰富的事实及科学知识,揭示了 自然领域的辩证法,充分证明了辩证法的客观性 和普遍性,为建立和完善唯物辩证法的理论体系 奠定了基础。28贡献之三:确立了哲学的实践观点。在马克思主义产生前,许多哲学家、思想家 都曾在不同意义上使用过实践概念,但对实践及 实践的作用缺乏科学的认识。唯心主义哲学家把 实践当作抽象的理性活动,如黑格尔把实践看作 人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