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之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课件:论述类阅读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6955599 上传时间:2018-06-28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3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之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课件:论述类阅读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高考之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课件:论述类阅读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高考之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课件:论述类阅读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高考之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课件:论述类阅读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高考之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课件:论述类阅读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之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课件:论述类阅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之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课件:论述类阅读(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二轮专题辅导高考二轮专题辅导论述类文本阅读论述文主要特征一、议论性较强 二、观点鲜明三、材料涉及面广,大多涉及哲学、经济学、 政治学、社会学、教育学、历史学、文化学、 语 言学、文艺学、美学等学科。一、 论述类文本阅读的关键要素:论证的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o立论和驳论。o立论的方法主要有:例证法、引证法、对比法、因 果论证、喻证法、类比法等。驳论的方法有:反驳 论点法、反驳论据法、反驳论证法、归谬法等。o论证的结构思路是沿着逻辑思维的过程展开的。段 落与段落之间有清晰的逻辑关系。有的是并列关系 ,有的是递进关系,还有的段落关系是纵横结合的 逻辑关系。二、论述类文本的阅读能力训练思路o

2、1)强化限时阅读的意识,进行速读训练。o2)不要把现代文阅读训练仅仅看成是解题训 练,而应加强整体阅读意识,通过分析篇章 结构,把握文章的写作思路,并在整体把握 文章思路的基础上进行解题训练。o3)加强整体的宏观的把握,要从怎样读文本 ,怎样读题干,怎样确定答题思路,怎样组 织答题语言,怎样检查答题结果的全视角度 来解题。o1、确定文本内容的类型,平时的阅读中政治、 经济、文学、美学、史学、教育、社会现象与社 会问题等各种类型的文本都有所接触,才不会临 阵犯憷。o2理清文本的写作思路,不论文本是立论或驳 论或证明或评论等文章,都要搞清其中心论点、 分论点各是什么,作者想要证明什么,或想阐明 什

3、么,或想评论什么;他是怎样论证或阐明的, 用了哪些论据,运用了什么方法。o3要研读题干,出题人要求解答什么问题,这 个问题与文章的哪个角度,哪个段落,哪些句子 有联系。o研习题干示例:o07高考:从事科学研究与艺术创作的人,要分别怎么做,才更有利 于创新能力的培养,才更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5分) o本题有两问,共三个“得分点”,但不少考生却只回答了第一问“怎 样才更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忽略了第二问“怎样才更有利于促 进人的全面发展”,因此丢了一个“得分点”。o而第一个问,共有两个“得分点”:“从事科学研究的人要怎么做”、 “从事艺术创作的人要怎么做” 不少考生只是笼统作答,没有就“从

4、事科学研究的人”和“从事艺术 创作的人”“分别”作答,因此在这两个“得分点”上又打了折扣,丢 了分。这种丢三落四、不能满足题目要求的答案情况,是造成阅读得分偏 低的主要原因之一。o4、 整理答题的思路:提问的角度与文本阐 述的角度是什么关系,我应该怎样把它们接 上轨才符合答题的要求;我需要引用文章的 哪些材料,我需要对原材料作什么抽象、概 括、引申或转述的工作。(训练二第七题)o5、 组织答题语言:题干对答题语言有什么 特殊要求,该分几点答(往往要参考该题的 赋分),是否对准了答题的点,需要什么关 键词,表述是否完备并简洁。三、考试大纲:现 代 文 阅 读 (必考论述文)1理解 B (1)理解

5、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2分析综合 C (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2)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3)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4)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1(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文章中的重要概念通常是指:o a.体现全文主旨的关键概念;(如“扁平时代的写 作”)o b.体现作者意图或感情倾向的概念;(“乡下人进 城”的理解)o c.重点代词的指代内容;o d.有深层含义的含蓄的词语。(如“垃圾生活”)o在阅读文章时,要注意辨别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同一 关系、种属关系、交叉关系、矛盾关系和反对关系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搞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o此类题,

6、常常用偷换概念、扩大或缩小外延的方式 设置干扰项。2(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重要的句子是指在文中起重要作用的关键性语句,通常 是指:o结构复杂难懂的长句;o统摄全篇的中心句,即文眼;o段首的总起句、段末的总结句以及过渡句;o使用了特殊的修辞格、内涵较为丰富的关键句等 。理解重要句子, 一看位置:段落中心句,一般在段首(首 括句)或段尾(总结句);要抓住带有结论性或概括性强 的句子;揭示文章脉络层次的句子,往往是那些具有挈领 性、过渡性、总括性的语句。 o 二辨关系:指代(复指)、总分(分总)、说明、扩展 (含阐述、解说)、比较、呼应等。 o 三析修辞。从分析修辞入手来分析语句的表现形式,从

7、 而透视其深层意义。有时还需结合文章的时代背景、主题 等内容加以理解。o 四论作用。重要句子往往体现文章的结构或行文线索( 形式),对文章主旨的表达和作者情感倾向(内容)的把 握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o 五抓关键。重要句子的含义,指的是透过句子的字面意 思所表达的深层内涵。再深刻、再深奥的内涵也得凭借一 定的语言文字来表达,所以,从正确理解句子关键词语的 字面意思入手,往往能够快速而又准确的把握住重要句子 的含义。o(2007广东高考选择1题) o此类题,命题时常常设置干扰项:o1、转述时故意漏掉关键副词,把未然说成已 然,把推测说成必然等。o2、转述时颠倒逻辑关系(因果、递进、承接 、条件等

8、)。o3、干扰项的其它设置方式:过于绝对、以偏 概全、混淆时间、模糊范围、无中生有等。2(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o 重要信息是指:文中的基本概念和新知识;对重要概 念、知识的阐释;最能表达作者观点态度和文章主旨 的语句等。o 解题关键就是要准确把握题干,提炼要点:可直接摘 取文中现成的词语或短句;可采用“对比”、“求同 ”、“求异”法分析出有效信息,再概括、提炼、整 合出所需的信息来。o要顺利解答此题,阅读时,既要有整体意识,又要有 层次意识。 2(2)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阅读的最基本,也是最根本的方法。在现代文阅读的备考训练中,抛开对文章思路的把握,将 阅读完全等同于解题训练,是违背

9、阅读的基本原则与基 本方法的。无论是哪种文体、哪种文本的阅读,都应该 学会如何去把握文章思路。因为“文章的思路”是阅读 的“纲”,“纲举”则“目张”,思路把握住了,任何 题目也就可以迎刃而解了。正基于此,高考的题目,也 常常在“把握思路”这一点上设题,尤其是最近两年。例1、“本文第二段和第四段都谈到了艺术的科学性问题 ,这是重复吗?请说明理由。”(07年广东卷必考阅读 中的第14题。)例2、“14、本文第三段和第六段都谈到了敬畏感的问题 ,他们的角度一样吗?请说明理由。”例3、07广一模国学谈14、请写出本文作者关于“国 学”的观点及其依据。 (6分)o高考题o学生答案示例1 “不重复。第二段

10、只是笼统的概述艺术的科学性,而第四段进行了更 加具体的阐述,举例说明艺术存在科学性,是对第二段的补充。”o学生答案示例2不重复。本文第二段是单独论述 “艺术不是科学,但艺术创作却具 有科学的品格”。第四段从”二者是形象思维与理性思维的统一 ”入手,进一步进行论述。o学生答案示例3 “不重复。第二段阐述的是艺术离不开科学,没有了科学性,艺术表达 就不会有美感,强调的是艺术需要科学的辅助;第四段引用例子进一 步表明艺术创作的内容表现了科学性,艺术与科学是分工不同,殊途 同归的,二者互相补充。”o答题中的错漏主要是由于没能正确分析文章结构,把握 作者思路造成的。o【参考答案】不重复。第二段是说艺术的

11、表达技巧 需要适中,符合客观规律,因而有科学性;(2分) 第四段则说艺术作品表现的内容,能够揭示事物的 本来面目,因而有科学性。(2分)、观点:国学不应取消。(分) 依据:东方文明古国都有“国学”。 (分)观点:国学不能归并到文学、哲学、史学、法学中去。( 分) 依据:中国国学的立论基础与西方不同。 (分)观点:“国学”不应局限于儒学,而应批判发扬。(分) 依据:把“国学”局限于儒学,无疑是价值观的倒退;多了解 本 国的传统学术有必要。 (分)方法导引1明确论点,分析观点与材料 的内在逻辑关系。 论证结构:并列对照总分层进 方法导引:辨明标志性词语。 可以作为标志性词语的有: A、关联词 B、

12、表明承递关系的词语 C、顺序词 D、范围词 E、过渡词方法导引:寻找关键语句。论述类文本中的有些句子, 如领起句、总起句、过渡句、 设问句和小结句等,往往能体现 文章思路,为我们划分文章结 构提供了重要参考。结构思路练习分析方法小结o明确论点,分析观点与材料的内在逻辑关系。o辨明标志性词语(关联词表明承递关系的词语 顺序词 范围词过渡词) 。 o寻找关键语句(领起句、总起句、过渡句、设问 句和小结句等)。2(3)归纳内容要点,概括文中观点。 o07广东高考15题 从事科学研究与艺术创作的人, 要分别怎样做,才更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才更 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o考查对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能力和

13、对文章行文思路 的把握。o乱抄原文语句,不懂归纳概括,概述遗漏要点是常 见的毛病。o2007年广一模国学谈o综观全文,作者主要是针对两大问题来谈“国学”的 。请概括出这两大问题的具体内容。(分) o学生答案示例: 不可把国学局限于儒学。不能将国学归并到文学、哲学、史学、法学中去。o分。其原因是:答非所问 o答案:取消国学将其归并到文学、哲学、史学、法 学中去。把国学局限于儒学,甚至歪曲成理学,或 大肆炒作,搞“伪国学”。概括要点注意事项回答问题要切中肯綮,尽量避免出现“失分点”。学生的照抄原文堆砌的答题方法,实际上是阅读能力 不高的反映。07年广东评卷场在评改现代文阅读卷的 时候,增设了“扣分

14、”项。也就是将考生答案中不属 于答案的文字视为“失分点”,对这些“失分点”采 取倒扣分的处理。如:“考生归纳的点数如果超过四点,即使意思都答对或 者覆盖到,也不能给满分,应酌情扣分。” 客 观 题 解 读 示 范古代文字之辩证的发展(节选)汉字究竟起源于何时呢?我认为,这可以以西安半 坡村遗址距今的年代为指标,半坡遗址的年代,距今有 6000年左右。我认为,这也就是汉字发展的历史。半坡遗址是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典型,以红质黑 纹的彩陶为其特征。其后的龙山文化,则以薄质坚硬的黑 陶为其特征。值得注意的是:半坡彩陶上每每有一些类似 文字的简单刻画,和器物上的花纹判然不同。黑陶上也有 这种刻画,但为

15、数不多。刻画的意义至今虽尚未阐明,但 无疑是具有文字性质的符号,如花押或者族徽之类。我国 后来的器物上,无论是陶器、铜器或者其他制品,有“物 勒工名”的传统。特别是殷代的青铜器上有一些表示族徽 的刻画文字,和这些符号极相类似。由后以例前,也就如 由黄河下游以溯源于星宿海,彩陶上的那些刻画记号,可 以肯定地说就是中国文字的起源,或者中国原始文字的孑 遗。同样值得注意的,是彩陶上的花纹。结构虽然简单 ,而笔触颇为精巧,具有引人的魅力。其中有些绘画,如 人形、人面形、人着长衫形、鱼形、鸟形、兽形、草木形 、轮形(或以为太阳)等等,画得颇为得心应手,看来显 然在使用着柔性的笔了。有人以为这些绘画是当时

16、的象形 文字,其说是不可靠的。当时是应该有象形文字的,但如 这些图形,就其部位而言,确是花纹,而不是文字。 在陶器上既有类似文字的刻画,又有以使用着颜料 和柔软性的笔所绘画的花纹,不可能否认在别的质地上, 如竹木之类,已经在用笔来书写初步的文字;只是这种质 地是容易毁灭的,在今天很难有实物保留下来。如果在某 种情况之下,幸运地还有万一的保留,那就有待于考古工 作的进一步发掘和幸运的发现了。总之,在我看来,彩陶和黑陶上的刻画符号应该就 是汉字的原始阶段。创造它们的是劳动人民。形式是草率 急就的。11、下面有关文段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两项是( ) (4分) A、文中的“由后以例前”的意思是根据后来的来类推以前 的。 B、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时期已有了用笔书写的初步文字 ,只是难以保留到今天。 C、半坡彩陶上的刻画具有文字性质,是因为这些简单的 刻画和器物上的花纹判然不同。 D、从彩陶上的花纹可以看出,这是使用柔软性笔书写的 ,这就是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