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台山废弃塘口生态修复试验技术初报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46904077 上传时间:2018-06-28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50.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台山废弃塘口生态修复试验技术初报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云台山废弃塘口生态修复试验技术初报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云台山废弃塘口生态修复试验技术初报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云台山废弃塘口生态修复试验技术初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台山废弃塘口生态修复试验技术初报(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园林绿化? Garden 下部岩石中片麻理产状大多向北倾, 倾角 120 390。岩口及附近无地表水体存在, 无大的破碎带存在, 受大气降水的影响, 季节性特征明显, 绝大部分形成地表径流形式排泄, 地下水主要赋存于第四系中。 2? 生态修复技术方法通过边坡治理, 消除崩塌、 滑坡和滚石等安全隐患, 采用常规绿化 (鱼鳞坑式、 点播、 扦插等 )与喷混植生绿化相结合, 促使山体植被恢复, 消除山体白化, 最终达到边坡岩面的生态环境与周边自然景观相融合。根据试验地现状可分为 4部分, 第 1部分为坡面较平,局部地区有平台, 这一地段采用了坑式绿化; 第 2部分为岩石裸露严重, 坡面较陡, 可先采

2、用人工降坡后, 再进行喷混植生技术进行复绿; 第 3部分为坡顶和坡下,可采用山顶和山脚原有的浅层土壤栽植垂挂植物和攀缘植物向下垂挂和向上攀缘生长; 第 4部分为地坪,通过回填土栽植乔木树种。综合可概括为一挡、 二喷、 三挂、 四爬。第 1 、 3 、 4部分采用植苗造林技术, 第2部分采用喷混植生技术。2?1? 植苗造林主要选择坡面较缓, 利用原有的自然平台, 使用简单的小型工具如风镐、 铁钎等开挖栽植塘口, 利用人工回填土, 栽植乔木、 灌木、 藤本等。2?1?1? 树种选择? 试验地面积为 5 600m2, 试验树种有桧柏、 火棘、 海桐、 黑松、 刺槐、 紫薇等, 栽植树木3 040 株

3、。2?1?2? 栽植技术 ? 采用风镐挖塘口面积为 60 c m %60 c m 以上, 如开挖较难可适当以块石围高, 然后回田有机质土, 加保水剂、 复合缓效肥, 厚度不小于 50 c m。为防止塘内过量积水的情况发生, 在底部设置泄水孔或者周遍设计排水沟。2?2? 喷混植生该技术就是在不具备植物生存条件的高陡岩石边坡上人为创造客土环境, 利用活性植物的生长、 结合土工材料的使用对坡面加以稳定和防护, 逐步恢复坡面植被生态环境的一项技术。该技术所选用的植生基质石油有机质、 无机矿物质、 粘合剂、 保水剂、 稳定剂、 土壤改良剂、 生物菌肥、 植物纤维等多种材料构成。植生基质经过喷射施工发生团

4、粒化反应, 在坡面形成具有多孔性的土壤结构, 为植物的生长提供良好的基础环境。2?2?1? 技术特点? 在岩石高陡坡面难以施工的绿化变为可行的现实; 使用的基质具有通气、 保水、 保温的优良性, 促使种子发芽; 绿化基质是把有机质土的改良料做为主要原料, 所以无需追肥, 达到长期绿化的效果; 施工受季节性限制较小。2?2?2? 施工步骤 ? 施工准备 南边是连接南方及中国中西部主要城市的连徐高速公路。目前云台山 121个塘口有 65个全部暴露在主要道路两侧, 严重影响城市形象, 因此选用合适的废弃塘口生态修复技术来改善云台山生态景观显得极为重要, 本试验的开展对废弃塘口生态修复、 景观改造意义重大。但就本试验技术来看,在我市云台山大面积推广难度极大, 主要表现在恢复资金较大, 试验的两个塘口修复总面积 8 200 m2, 所需要的资金超过 200万元, 超过了市级财政能够承担的能力。塘口特殊的地理、 生境, 对于树种的选择要求比较高, 在植被恢复是要坚决做到适地适树, 以选用乡土类植物为主。要选择抗逆性强、 多年生根系发达、生长迅速、 能在短期内覆盖坡面, 适应粗放管理, 能产生适量的种子, 在乔木树种的选择上要慎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