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奥林匹克中心综合体育馆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46904065 上传时间:2018-06-28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3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沈阳奥林匹克中心综合体育馆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沈阳奥林匹克中心综合体育馆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沈阳奥林匹克中心综合体育馆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沈阳奥林匹克中心综合体育馆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沈阳奥林匹克中心综合体育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沈阳奥林匹克中心综合体育馆(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32沈阳奥林匹克中心综合体育馆 杨 凯 Yang Kai作者单位: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 200041) 收稿日期:2010-09-06第三届上海市建筑学会建筑创作优秀奖The Complex Gymnasium of Shenyang Olympic Sports Center, Shenyang, China“沿着繁华的青年大街往南行, 名声显赫的沈阳五里河体育场旧址,曾被誉为中国足球的福地,曾经见证了 2001年10 月7 日中国男子足球队冲进世界杯的光荣与梦想。此时此刻, 五里河体育场虽已经被夷为一片平地, 而当年中国足球队世界杯胜利出线时万人欢呼的场景依稀在目, 带着些许悲

2、情, 记录着中国足球一段辉煌的历史。跨过浑河大桥东南方向约 1km,一座崭新的五里河体育中心拔地而起,巍然耸立。 ” 概述沈阳奥林匹克体育中心是为 2008 年北京奥运会足球沈阳赛区而规划建设的重点体育设施。 奥体中心规划用地 53.59hm2,总建筑面积约 26 万 m2,总投资约 20 亿元。包括能容纳 6 万人的五里河体育场一座, 能容纳10 000 人的综合体育馆一座 (包括可以进行室内球类、 体操运动的比赛馆和训练馆等) , 能容纳3 000人的游泳馆和能容纳3 000人的网球馆各一座。 行政管理、 业务办公、 后勤用房、 通用设备用房及其他公共空间等均包含于各场馆中,日前均已竣工投

3、入使用。项目的建设不仅满足了 2008 年北京奥运会足球小组赛的需要, 更为沈阳市承接国内外高标准运动盛会在硬件上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07年7月4日, 率先启用的主体育场成功举办了中国女子足球国家队第一次比赛。2013 年第十二届全国运动会将在功能配套更完备的奥体中心举办。 在众人的关注与期待中, 沈阳奥体中心犹如凤凰涅磐后的重生,成就了沈阳球迷一如既往的快乐梦想。设计主旨综合体育馆的布局服从总体规划中 “以景观轴为主旨、 协调展开建筑群”的要求, 建筑屋面的舒展曲线与景观轴对面的游泳馆、 网球中心遥相呼应,形式统一, 体现出历史性和象征城市景观的特点。 另外, 体育馆在个性化设计基础上,

4、更加强调建筑的高度协调性与整体性。各个建筑单体由被称为 “环形流线系统”的大平台所统一, 构成了极具整体性的规划设计,以及高效的建筑使用功能。体育馆的南侧为主要交通流线中枢, 其中以南北向入口大厅为中心, 在东西两侧分别布置比赛中心和训练中心, 形成明快合理的平面功能布局。观众流线位于平台之上, 持证人群(运动员等)流线位于平台之下。综合体育馆的完成, 可为沈阳市提供一座容纳10 000 名观众的综合比赛馆,满足国内综合赛事、国际单项比赛及转播场地要求; 为辽宁省体训大队提供4座训练馆及健身、 恢复、 休息和办公等场所,训练场地含体操热身馆一座 (兼排球训练场4片) ,乒乓球训练场地 48 片

5、,篮球训练场地 5 片,羽毛球训练场地 48 片。1 沈阳奥林匹克综合体育馆鸟瞰33城市建筑设计作品 URBANISM AND ARCHITECTURE | WORKS OF DESIGN形体创作综合体育馆的施工图设计在 2007 年完成,同年开工 ;为保证 2008 年奥运会沈阳赛场比赛不受影响,工程暂停一段时间,最终于 2009 年竣工通过验收。由于整个项目周期较长, 体育馆的设计经历了多次调整。在综合体育馆最初的方案中, 建筑形象为一个大屋盖下比赛馆和训练馆的综合体, 训练馆共二层,建筑高度 30m。这应该是一个高度体现了 “形式追随功能” 的设计作品。由于受基地大小限制, 比赛馆和训练

6、馆必须呈现出完整的建筑体量。 基于共用一个屋顶的原因, 我们找到一个合适的高度,很好地满足了比赛馆和二层训练馆的功能要求。 同时, 这两层训练馆也解决了方案阶段功能空间的需求。 之后随着任务书的修改和使用单位需求的增加, 训练馆增加为三层, 内部建筑空间的分布都进行了很大调整。屋面的统一性决定了比赛馆服从训练馆, 然而高度的增加对于比赛馆来说,没有什么帮助,最后我们花了很大精力在满足训练要求的前提下控制建筑高度,力求保证最初的建筑形态比例。在确定了建筑功能空间的体量分布后, 设计进一步研究建筑造型和表达。为呼应设计主旨中 “水晶皇冠” 、 “天空与大地”的设计理念, 并针对体育冰球和体操搭台的

7、场地要求, 同时也可兼顾室内田径练习馆直道总长 78m 的要求 ;然后分别设计布置1万座的观众看台空间和观众休息厅空间。由此看来, 比赛场馆内部空间的生成其实是一个很理性的过程, 要与建筑师最后对外部空间的表达相结合,才能体现出最初的感性认识。训练馆的空间逻辑性也是功能需求的一种反映。 相对复杂的地方是需要在总共三层的平面布局和空间中提供大小不一的多种空间场所, 来满足乒乓球、羽毛球、排球、篮球、举重、各类体操等项目运动员的训练使用要求。不同的项目, 需要场地的尺寸和高度都不相同, 对于光线的要求也各不相同。 我们采取的是由下至上、 由小到大的布置方法,依次将标准场地需求空间最小的乒乓球训练场

8、置于一层, 篮排球训练场置于二层, 数量需求最大的羽毛球训练场同时对高度要求也较高, 放在训练馆三层, 局部平面通高二层结合布置来满足举重、 体操热身等场地的要求。结构美学为满足整体建筑造型需求, 观众平台下为钢筋混凝土结构, 平台上为钢结构, 屋盖钢结构由弧形空间钢管主桁架和横向桁架组成。场以球面为基础的屋面形态, 将综合体育馆以及另一侧地块的游泳馆网球中心设计成双翼般的曲线形屋顶,如巨大的翅膀向南侧舒展撑开,迎入观众的同时, 也成为展现内部体育活动的极具吸引力的外部场景。建筑物落在一个观众大平台上, 四周有草坡, “翼与丘” 的体育馆同 “天空与大地” 的体育场遥相呼应。钢结构、 金属铝板

9、和透明玻璃这些表现元素无不彰显着体育建筑的力与美, 为运动员和锻炼者们营造出能烘托竞技氛围的建筑场所。空间逻辑整个综合体育馆的空间逻辑有两条: 竞技比赛、观演空间的塑造和各类室内项目训练空间的塑造,这和使用功能相吻合。体育建筑的空间特征非常强烈, 一旦确定了运动项目的种类和性质, 平面尺寸和净空要求就被确定了, 基本空间随即产生。我们在确定比赛馆平面布局的时候, 采用的是由内而外的设计思路。首先确定内场有多大, 需要满足多少比赛项目的使用要求。一般综合体育馆都以室内体操比赛场地尺寸为最大使用需求进行设计布置, 在征求了体育工艺的建议和业主单位的需求后, 最后确定使用尺寸为79mX49m(活动看

10、台收起时)的内场规模,以满足2 沈阳奥林匹克综合体育馆主广场外景34设计最初的结构选型是大直径钢管组成的单层空间结构体系, 简洁清晰。比较后我们发现, 比赛馆和训练馆内,由于体育工艺和机电设备的要求,顶部设计有回字形马道系统, 供设备安装和工人检修用; 从室内的效果来看,由于体育场馆通常不采用吊顶系统, 马道将与单管钢结构屋顶形成较大落差,显得尤为突兀; 如果将单管桁架改为空间管桁架,一方面可减小钢管直径, 加强弧形刚管桁架的视觉效果, 另一方面空间桁架形成的屋顶结构空间,将有效帮助马道的辅助安装结构的隐蔽性。 经过努力, 最终的效果满足了结构和建筑的需要。无论从室内还是室外看, 体育馆钢结构

11、的力学特征都得到充分展现,其形式震撼着观众的心灵与视觉,隐喻运动员的精神与情感。设计重点解决了训练馆的功能需求, 建筑方案由 2 层调整为 3 层,但结构设计面临一个难题: 大空间累加大空间。 第三层的羽毛球训练馆可以通过钢结构的大跨度得以实现,一层的乒乓球训练馆、挑空的体操训练馆兼排球馆和二层的篮球训练馆通过常规混凝土结构设计则难以满足。 为利于组织施工进度, 设计之初我们定下了将钢结构体系与混凝土体系完全分开的设计原则, 如果局部训练空间再引入钢结构固然可以解决大空间问题, 但结构体系不清晰, 同时对钢结构防火提出要求。经过讨论和努力, 设计采取预应力混凝土梁解决大跨问题, 跨度设计值 4

12、0m; 调整场地分区组合,利用体操热身馆兼做排球训练场地,篮球馆分区设置,合理、经济地解决了训练场地需求问题, 最后的实际空间使用效果反映良好。 项目概况项目名称:沈阳奥林匹克中心综合体育馆建设单位:沈阳五里河体育发展有限公司建设地点:沈阳市浑南新区核心区概念规划: 日本株式会社佐藤综合计画设计单位: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施工单位:中国建筑总公司第一工程局项目总负责人:赵晨建 筑 师:杨凯,冯献华,何亦军,陈学兰结构设计:林颖儒,李剑锋,林高,陈海华机电设计:孙刚,乐照林,吴泉,张屹等体育工艺:刘晶,原树桂等建设用地面积:8.25hm2总建筑面积:67 981m2容 积 率:0.82建筑密度:42%绿 化 率:20%座席数(固定+临时):10 000停 车 位:314(包括残疾人士停车位)建设时间:2007年2009年3 体育馆局部外观5 体育馆入口4 体育馆屋盖结构近景6 玻璃幕墙强化了室内外通透感7 体育馆比赛大厅内景35城市建筑设计作品 URBANISM AND ARCHITECTURE | WORKS OF DESIGN8 体育馆一层平面9 体育馆二层平面10 体育馆纵剖面14 体育馆观众入口大厅13 体育馆观众休息厅12 乒乓球训练馆内景11 羽毛球训练馆内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