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学婚姻家庭总结版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46898093 上传时间:2018-06-28 格式:PDF 页数:16 大小:242.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民法学婚姻家庭总结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民法学婚姻家庭总结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民法学婚姻家庭总结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民法学婚姻家庭总结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民法学婚姻家庭总结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民法学婚姻家庭总结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法学婚姻家庭总结版(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http:/ 时尚女达人http:/ 时尚女达人婚姻家庭婚姻家庭http:/时尚女达人一、概述 (一)婚姻家庭法的调整对象 (一)调整对象的范围 从范围上看,包括婚姻关系和家庭关系 从内容上看,包括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 调整对象的范围相当广泛,就纵向而言,包括婚姻家庭关系、其他近亲属关系发生和终 止的全过程;就横向而言,包括婚姻家庭主体间、其他近亲属间的各种权利义务关系。 (二)调整对象的性质 婚姻家庭法的调整对象,按其性质可以分为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两类。其中,人身关系 是主要的,起决定作用的方面。财产关系是从属于人身关系、不能脱离人身关系而独立存在 的。这种财产关系对人身关系的从属性,表现在发

2、生、终止和内容等诸多方面。婚姻家庭法 就其基本性质而言是身份法,而不是财产法,它调整的是婚姻家庭主体间,其他近亲属间的 人身关系以及与此相联系的财产关系。 1 婚姻家庭领域的人身关系存在于彼此具有特定亲属身份的自然人之间, 其本身并 不具有经济内容, 也不是出于经济上的目的而创设的。 但它是婚姻家庭领域的财产关系的发 生根据。与其他 法律中调整的人身关系不同,婚姻家庭法调整的人身关系是亲属身份关系 2婚姻家庭领域的财产关系具有一定的经济内容,涉及有关主体之间的物质利益。 但它是随着婚姻家庭领域的人身关系的发生而发生,随着上述人身关系的终止而终止的。 财 产关系的内容反映了相应的人身关系的要求。

3、 就法律关系而言, 婚姻家庭领域的财产关系无 非是人身关系的法律后果, 财产关系是以人身关系为基础法律关系的。 婚姻家庭法领域的财 产关系反映的主要主要是亲属共同生活和家庭经济功能的要求, 其参与者须为具有特定身份 的亲属,这种财产关系不是等价、有偿的。 (二)婚姻家庭法的基本原则 1婚姻自由原则 婚姻自由是由宪法赋予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 包括结婚自由和离婚自由。 婚姻自由是指 男女双方有权依法决定自己的婚姻,既不受对方的强迫,也不受第三人的干涉。婚姻法明确 规定,禁止包办、买卖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 2一夫一妻原则 亦称单偶制或双单式婚姻,是一男一女互为配偶的婚姻形式。 按照一夫一妻

4、原则的要求, 任何人只能有一个配偶, 禁止重婚以及其他破坏一夫一妻制 度的行为。任何一夫多妻或一妻多夫的结合,都是同爱情的专一性和排他性不相容的。违反 一夫一妻制的婚姻不予登记,重婚于法无效,并须追究犯罪者的刑事责任。 3男女平等原则 是指婚姻家庭主体的法律地位和权利义务, 不因性别而异。 我国婚姻家庭法在各项具体 制度、具体规定中都鲜明地体现着男女平等的立法精神。在结婚和离婚问题上,男女双方的 权利和义务是完全平等的。夫妻、亲子、祖 孙、兄弟姐妹等关系中,不同性别的主体的权 利和义务也是完全平等的。在婚姻、家庭和亲属关系方面的一切涉法事项,均应按照男女平 等的原则处理。法律保障:禁止家庭暴力

5、(指行为人以殴打、捆绑、残害、强行限制人身自 由或其他手段,给家庭成员的身体精神等造成一定伤害的行为) 。 4保护妇女、儿童和老人合法权益原则 保护妇女权益是我国婚姻家庭立法的长期传统。我国的妇女权益保障法以专章规定http:/ 时尚女达人http:/ 时尚女达人妇女的婚姻家庭权益,对婚姻法作了重要的补充。 以婚姻为基础的家庭是社会的细胞, 赡老育幼是家庭的重要的社会功能。 我国婚姻家庭 法中有关抚养教育、赡养扶助、对未成年子女的保护等规定,为儿童、老人的 权益提供了 有效的法律保障。 禁止家庭成员间的虐待(指对家庭成员歧视、 折磨、摧残, 使其在身体上、 精神上受到虐待的行为)和遗弃(指法定

6、亲属中依法负有扶养、抚养、赡养义务的一方对需 要扶养、抚养、赡养的另一方拒不履行义务的行为) 。 5计划生育原则 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之一。 生育制度与婚姻家庭制度具有密切的关系。 宏观 上的社会人口再生产, 在微观上是通过婚姻家庭中的生育行为实现的。 实行计划生育以控制 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为主要目标。计划生育对生育主体的基本要求是:少生、优生、 适 当地晚婚、晚育。国家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一个子女, 合理安排第二胎生育,禁止三胎以上 的多胎生育。少数民族也要实行计划生育;对于人口稀少的少数民族;节制生育的政策可以 适当放宽。落实计划生育措施,是夫 妻双方的共同义务。 (三)身份法律行

7、为与身份权 1身份法律行为的概念、特征及分类 (1)概念: 是自然人以亲属身份之取得或丧失为目的之行为,亦即个人将要进入或 脱离某类亲属的身份共同生活关系秩序之行为。 换言之, 亲属身份行为就是自然人有意识地 引起亲属身份法律后果的行为。 (2)特征: a.亲属身份行为具有非契约的“合同行为”性质。 b.亲属身份行为的意思表示有明显的局限性。 c.亲属身份行为对“行为能力”的界定有特定的规律性。 d.亲属身份行为具有非代理性。 e.亲属身份行为不得附条件或期限。 f.亲属身份行为的无效、撤销的规定主要从主体不适格、 意思表示瑕疵,不合 法律的强行性规定和违背公序良俗四个方面进行价值判断和认定。

8、 g.亲属行为具有要式性。 (3)亲属身份行为的分类 1.创设性身份行为与解消性身份行为 所谓身份行为的 “创设性” , 系指民事主体通过法律行为形成或建立特定身份法律关系之意。 所谓身份行为的“解消性” ,是指民事主体通过法律行为解除、终止或消灭已经存 在的亲属身份关系之意。 2.单独身份行为与共同身份行为 单独身份行为,系指由行为人依单方意思表示而形成或消灭身份关系的法律行为。 鉴于本文对身份行为与身份关系之“纯粹性”的认定,这种单独身份行为,在亲属法理论中 只有针对非婚生子女的任意认领行为。 共同身份行为, 系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自然人以创设或解消特定亲属身份为内容 的意思表示行为,其意

9、思表示为复数,且各意思表示内容相同、方向一致;其法效目标为形 成或消灭亲属身份法律关系。 3.依据亲属身份关系的性质不同,又可分为婚姻行为与亲子行为。 (1)婚姻行为结婚与离婚 婚姻行为, 系指男女双方当事人以形成或解消夫妻身份关系之意思表示行为, 它包括结 婚行为及离婚行为。 (2)亲子行为收养与协议解除收养http:/ 时尚女达人http:/ 时尚女达人亲子行为, 系指形成或解消父母子女身份关系的意思表示行为, 民法上称为协议收养与 协议解除收养 4.束己身份行为与涉他身份行为 2我国婚姻法上的身份权 (1)概念:配偶身份权是指夫妻基于配偶身份而产生的相互之间的身份权利。 (2)特征: a

10、. 从权利性质来看,配偶身份权属于人身权中的身份权,它基于夫妻的配偶身 份而产生,不包括财产权、继承权等财产权利; b. 其存在是以配偶的身份关系的存在为前提的。它产生于婚姻关系的缔结,终 止于婚姻关系的结束; c. 夫妻的法律地位是平等的,权利内容也是相同的; d. 配偶身份权是一种绝对权、专属权。除权利人外,其他任何人都是该权利的 义务主体,同时它也是夫妻之间专有的特定的身份权利。 (配偶身份权包括同居权、贞操忠实义务、住所决定权、家庭日常事务代理这几项权 利。) 二、亲属关系原理 (一)亲属的概念与种类 1亲属的概念:亲属是自然人之间基于婚姻、学院和法律拟制而发生的身份关系。亲 属关系因

11、结婚、出生、收养而发生。亲属有广狭两义。广义的亲属包括配偶、一定范围的血 亲和姻亲。狭义的亲属仅指血亲与姻亲而不包括配偶。 2亲属的种类 A.配偶 即夫妻,是男女双方因结婚而形成的亲属关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双方 互为配偶 B.血亲 指相互之间具有血缘联系的亲属, 这种血缘联系可以是直接的, 也可以是间接的。 (1).自然血亲自然血亲在血缘上具有同源关系,他(们)是共同的祖先的后裔,相 互之间是被血缘纽带联结在一起的。 (2).拟制血亲是指相互之间本无该种血亲应具有的血缘联系,经依法拟制后,始具 有与该种血亲相同的权利义务的亲属, 这种血亲不是自然形成的, 而是人为地 依法创设的, 故亦

12、称法亲或准血亲。 C.姻亲是以婚姻为中介而形成的亲属关系,但配偶本身是除外的。 按照我国婚姻家庭法学中比较公认的见解,不同种类的姻亲如下: (1).血亲的配偶在亲属关系中,已身的长辈旁系血亲、同辈血亲和晚辈血亲的配 偶,均为已身的姻亲。 (2).配偶的血亲在亲属关系中,己身的配偶的长辈血亲、同辈血亲和晚辈旁系血 亲,均为己身的姻亲。 (3).配偶的血亲的配偶这也是以婚姻为中介的,但是以两次婚姻为中介。我国亲 属关系中的连襟(指夫与妻之姐妹之夫)和妯娌指妻与夫之兄弟之妻),便是例证。 (二)亲系、行辈与亲等 1亲系 亲系的概念:亲系指亲属间的血缘联系或称亲属间联系的脉络和途径。 分为血亲与姻亲。

13、 血亲又分为男系亲和女系亲、父系亲和母系亲、直系亲和旁系亲、长辈亲和晚辈亲等。姻亲 是指因婚姻而成就的亲属。 亲系的分类: 根据不同标准,对亲系可做以下分类:http:/ 时尚女达人http:/ 时尚女达人1)男系亲和女系亲 男系亲指通过男子的血缘关系联系的亲属;女系亲指通过女子的血缘关系联络的亲属。 这种分类主要是封建宗法制度下,受重男轻女的观念影响形成的。 2)父系亲和母系亲 父系亲是以父亲为中介而发生的亲属关系;母系亲是指以母亲为中介而发生的亲属关系。 3)直系亲和旁系亲 根据血缘关系的自然特征划分: a.直系类 直系亲属包括直系血亲和直系姻亲。直系血亲是指有直接出生联系的亲属, 也即生

14、育自己和自己所生育的上下各代亲属。 直系姻亲则是指儿媳与公婆、 女婿与岳父母等。 b.旁系亲 旁系亲包括旁系血亲与旁系姻亲。 4)长辈亲和晚辈亲 根据亲属之间的行辈来划分亲系的方法, 辈份高于自己的亲属称长辈亲, 辈份低于自己 的亲属称晚辈亲,辈份与自己相同的亲属则称平辈亲。 2行辈 行辈的概念:指排行和辈分,又称“辈行”或“辈份” 。 行辈的分类:以世代为标准对亲属关系的区分。与已身同一世代的,称为同辈亲属, 如兄弟姊妹、堂兄弟姊妹、表兄弟姊妹等。与父母及其上辈同一世代的,称为尊亲属,如父 母、伯、叔、姑、舅、姨、祖父母、外祖父母等。与子女及其下辈同一世代的,称为卑亲属, 如子女、侄、侄女、

15、甥、甥女,孙子女、外孙子女等。上述区分主要适用于直系血亲和旁系 血亲,亦可扩大适用于直系姻亲和旁系姻亲。中国现代法中不称尊亲属、卑亲属,改称长辈 亲属、晚辈亲属,其含义完全相同。 3亲等 亲等的概念:亲等( degreeof kinship )是中外法律上计算亲属引关系亲疏远近的 单位。 亲属关系除有血亲、姻亲和尊亲属、 卑亲属等区别外,还有亲疏远近之分。 亲等越多, 关系越远。 亲等的计算方法:一是代(世)数亲等制,二是等级亲等制。 1、罗马法的亲等计算方法 (1)计算直系血亲亲等:以己身为基点,向上或向下数,以间隔一世为一亲等。例如: 父母与子女为一亲等直系血亲;祖父母与孙子女、外祖父母与

16、外孙子女为二亲等直系血亲。 (2)计算旁系血亲亲等:先从己身上数至己身与对方(即与其计算亲等者)最近的共 同的长辈直系血亲,再从该长辈直系血亲下数至对方,两边各得一个世数,将两个世数相加 即为该旁系血亲的亲等数。例如:兄弟姐妹为二亲等旁系血亲;叔叔、伯伯、姑姑与侄子、 侄女, 舅舅、 姨妈与外甥为三亲等旁系血亲; 堂兄弟姐妹、 表兄弟姐妹为四亲等旁系血亲. 以此类推。 2、寺院法的亲等计算方法 (1)计算直系血亲亲等:与罗马法相同。即以己身为基点,向上或向下数,以间隔一 世为一亲等。 (2)计算旁系血亲亲等:其方法与罗马法不同。其具体计算法为:先从己身上数至己 身与对方(即与其计算亲等者)最近的共同长辈直系血亲,得一个世数;再从对方上数至该 长辈直系血亲,又得一个世数,如果两边的世数相同,即以此世数定其亲等,如果两边世数 不同,则按世数多的一边定其亲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