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后驾驶交通事故流行病学研究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46897282 上传时间:2018-06-28 格式:PDF 页数:74 大小:1.6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酒后驾驶交通事故流行病学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74页
酒后驾驶交通事故流行病学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74页
酒后驾驶交通事故流行病学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74页
酒后驾驶交通事故流行病学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74页
酒后驾驶交通事故流行病学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7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酒后驾驶交通事故流行病学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酒后驾驶交通事故流行病学研究(7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川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酒后驾驶交通事故流行病学研究姓名:谢娜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法医学指导教师:邓振华20050511p U 川人学坝L 学位论立谢娜法医临床学2 0 0 2 级中文摘要酒后驾驶交通事故流行病学研究法医临床学方向【目的卷调查【方法研究生:谢娜指导老师:邓振华副教授通过对酒后驾驶交通事故回顾性调查和对酒后驾驶司机现场问探索酒后驾驶流行病学规律,为道路交通的预防和控制提供依据。应用描述性的研究方法对酒后驾驶交通事故回顾性调查。选择1 9 9 9 2 0 0 3 年成都地区酒后驾驶交通事故5 4 2 起组成样本组,另从同期发生的7 5 ,3 2 4 起交通事故数据库中随机抽取l 非

2、酒后驾驶交通事故7 3 1起组成对照组。另对酒后驾驶行为采用现场定量和定性访谈收集相关数据,从交通安全教育、交通管理、交通心理学、交通法规处罚等方面,探讨与酒后驾驶有关的主观和客观影响因素。现场调查既往有酒后驾驶行为的驾驶人5 2 人组成样本组,随机抽样调查无酒后驾驶行为的驾驶人7 9 人组成对照组。【结果】酒后驾驶交通事故造成人员死亡的危险度( o d d sr a t i o ,O R ) 是非酒后事故的1 7 2 倍;两类事故的2 4 小时分布基本呈相反趋势;酒后驾驶非职业驾驶人和非驾驶人所占比例明显高于非酒后驾驶交通事故( P 5 人,或直接经济损失 6 万元的事故:重大交通事故是指一

3、次交通事故1 2 人死亡, 或蕈伤3 - - 1 0 人,或财产损失3 6 万元的事故。 一次造成重伤l 2 人或轻伤 3 人,或直接经济损失3 万元的事故。 凡一次造成轻伤1 2 人,或直接经济损失机动牟l O O O 元,非机动车 O 0 53 3 月与季度分布酒后驾驶和非酒后驾驶交通事故一月内分布和季度分布趋势基本一致,一年内第四季度发生比例较高( 见图2 ) 。a 目q *口非蔼后驾鞋 耘鸟备红气,图2 季度分布4 酒后非酒后驾驶交通事故责任驾驶人的人群特征叫川1 人学硕i 学位论文谢娜法医临床学2 0 0 2 级4 1 性别两类交通事故驾驶人的性别分布有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4、 O 0 5 ) 。年龄段主要集中于2 0 4 0 岁。4 3 驾龄两类交通事故驾驶人中,驾龄小于3 年和3 年以上的比例基本一致( P O 0 5 ) 。4 4 驾驶人类型酒后驾驶交通事故组机动车驾驶人员非职业驾驶人和非驾驶人所占比例为6 5 ,高于非酒后驾驶交通事故对照组4 6 5 ( 见表5 ) 。非驾驶人是指未取得驾驶执照的人员。包括未正式获取执照或者因违章驾证被吊扣或暂扣者。瞰一川川大学砸 二学位论文谢娜法医临床学2 0 0 2 级5 受伤人员损伤部位酒后驾驶和非酒后驾驶交通事故人员损伤部位分布以头部、多部位、四肢比例最高,但两者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 P O 0 5 ) ( 见图4

5、) 。+ 、l - _ m - o舷刁月_ #x 。:1 3 5P 00 5图4 损伤部位分布6 机动车毁损程度酒后驾驶造成机动车毁损程度较非酒后驾驶造成机动车毁损程度严重。酒后驾驶造成机动车严重损害的比例为酒后驾驶交通事故总数的I1 7,而非酒后驾驶仅为4 3 ;酒后驾驶造成机动车严重损害的危险性是1SU 川人学硕I :学位论文谢娜法医临廉学2 0 0 2 级非酒后驾驶的3 0 1 倍( x2 - 2 2 0 2 ,P O 0 5 ) 。1 3 婚姻分布调查对象中己婚者占8 7 8 0 ,其中样本组已婚者占9 0 4 ,对照组占8 6 1 。两组中婚姻状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x2 = 0

6、 5 4 3 ,P O 0 5 ) 。1 4 文化程度分布被调查驾驶人文盲占1 4 4 :初中文化者占4 8 O ;高中或中专文化程度占2 2 4 ;大学本科以上占1 5 2 。两组调查对象文化程度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x2 = 2 3 4 7 ,P O 0 5 ) ( 见图7 ) 。U U 川人学硕士学位论文谢娜法医临床学2 0 0 2 级5 04 03 0 2 01 00小学中学高中及中专大专阻上酒后口非酒后x :Z 3 4 7 P 0 0 5图7 文化程度分布2 驾龄分布驾龄最短为l 天,最长为3 8 年,样本组平均驾龄为7 8 1 年,对照组为7 9 6 年,两组驾龄比较差异无统计

7、学意义( F = 0 0 0 2 ,P O 0 53 。3 驾驶人类型分布。酒后驾驶组职业与非职业驾驶人构成比分别为3 4 6 和6 5 4 :非酒后驾驶组职业与非职业驾驶人构成比分别为4 3 O 和5 7 0 。两组构成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x2 _ 9 2 9 6 ,P O 0 5 ) ( 见表8 ) 。表8 驾驶人类型分布X2 :92 9 6 ,P O0 54 驾证的种类此次被调查司机。驾驶执照几乎全为正式执照,仅有个别为学习期执中华人民共和国机动车驾驶证管理办法中规定:驾驶证分为三种,分别为正式驾驶证、学 习期钙驶证和临时钙驶证。2 89 1 人学碗L 学位论文谢娜法医临床学2 0 0

8、 2 级照和临时执照。两组驾驶执照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x2 = 3 8 5 7 ,P O 0 5 ) ( 见图8 ) 。1 0 08 08 04 02 00正式学习临时图8 驾驶执照分布酒后口非酒后5 接受交通安全教育情况在被调查的1 3 1 人中,有7 人拒绝回答此间题,正确回答此问题的有效人数为1 2 4 人;其中有1 0 5 人( 8 4 7 ) 回答此次调查前接受过交通法规安全教育,1 9 人( 1 5 3 ) 回答从来没有接受过交通法规的宣传教育。在既往有酒后驾驶行为的5 2 名司机调查中有5 人拒绝回答此问题,在其余4 7 名有酒后驾驶人员中,有4 1 人回答接受过交通法规宣

9、传教育,在酒后驾驶人群中占8 7 2 :在无酒后驾驶的被调查驾驶人中有2 人拒绝回答此问题,余下的7 7 名有效人群中回答接受过交通法规宣传教育的人有6 4 人,所占比例为8 3 1 。两组相比样本组表示接受过交通法规安全教育所占比例稍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O 0 5 ) ( 见表9 ) 。p q 1 1 人学硕上学位论文谢娜法医临床学2 0 0 2 级表9 接受交通法规宣传教育状况在过去曾经接受过交通法规安全教育人群中,其接受教育的频率或者规律者有很多种,其中回答每天都接受教育的有2 人;每周都接受教育的有6 人;每半个月接受一次教育的有2 人:每月接受一次教育的有2 2 人

10、;表l O 接受交通安全教育的频率分布情况接受交通安全教育频率情况人数构成比( )合计构成比( )每3 个月接受一次教育的有4 人;每半年接受一次教育的有4 人;每年p U 1 1 人学坝十学位论文谢娜法医临床学2 0 0 2 级接受一次教育的有1 4 人;接受定期教育的人总共为5 4 人( 5 1 4 3 ) ,回答不定期接受教育的有5 2 人( 4 8 5 7 ) ( 见表1 0 ) 。6 对严禁酒后驾驶的认识在1 0 5 位受过交通安全法规教育者中有1 0 0 位驾驶人( 9 5 2 4 ) 明确表示知道交通法规定严禁酒后驾驶,占所有被调查者总数的7 6 3 。两组中( 酒后驾驶组和非酒

11、后驾驶组) 表示明确知道法规中规定严禁酒后驾驶行为的人数所占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O 2 4 7 ( 确切概率值) ,P 0 0 5 ) ( 见表1 1 ) 。表l l 宣传教育中是否有严禁酒后驾驶7 对酒后驾驶违章行为的认识在被调查的1 3 1 人当中,有1 2 4 人对是否知道酒后驾驶是违反交通规定之问题做出了明确回答,有效率为9 4 7 。1 2 4 人中有1 1 9 人明确回答知道酒后驾驶是违反交通法规定的,占9 6 0 ,仅有少数人不知道酒后驾驶违反交通规定( 4 O ) 。既往有过酒后驾驶行为组和对照组在对酒后驾驶是违反交通法规定的认识程度基本无明显差别 P = O 2 9

12、 1 ( 确切概率值) ,P 0 0 5 ( 见表1 2 ) 。叫川人学琐1 学位论文谢娜法医临床学2 0 0 2 级表1 2 是否知道酒后驾驶是违反交通法规:uz ¥l ,P 00 58 酒后驾驶的危害性认识被调查的1 3 1 人中,有8 9 人( 6 9 5 ) 认为酒后安全驾驶对驾驶的危害性最大,2 4 人( 1 8 8 ) 认为驾驶中吸烟或接打电话对行车安全危害性最大,有1 5 人( 11 7 ) 认为三者对驾驶安全的危害性一样大。样本组与对照组分别有6 9 2 和6 9 7 驾驶人认为酒后驾驶对行车安全危害性最大( x2 = 2 0 8 7 ,P O 0 5 ) ;两组比较分别有2

13、3 1 和1 5 8 认为驾驶中吸烟和接打电话对行车安全的危害性最大。两组比较分别有7 7 和1 4 5 认为三者对驾驶安全的危害性一样大( 见表1 3 ) 。表1 3 哪一种行为对驾驶的危害性最大X 。:20 8 7 ,P 00 59 对有社会影响酒后重大交通事故的了解情况大多数人对最近的重大酒后驾驶交通事故比如( 牛振华因酒后驾驶死亡) 都有所了解。在被调查的1 3 1 人当中,有8 5 人( 6 9 1 ) 明确表示对最近发生的重大酒后交通事故有了解;在既往有过酒后驾驶行为组叫1 1 人学碗卜学位论文谢娜法医临床学2 0 0 2 级表1 4 了解有重大社会影响的酒后交通事故情况x :10

14、 2 5 P O0 5中有3 5 人( 7 4 5 ) 对最近重大酒后交通事故有了解:对照组中有5 0 人( 6 5 8 ) 对最近重大酒后交通事故有了解。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x2 = l _ 0 2 5 ,P O 0 5 ) ( 见表1 4 ) 。1 0 处罚1 0 1 对酒后驾驶违章行为处罚关于对酒后驾驶应该给予什么处罚最为合理之问题,在对1 3 1 位表1 5 洒后驾驶应该给予驾驶人何种惩罚最合理x 3 5 3 9 4 ,P O 0 5 ) ( 见表1 6 ) 。表1 6 酒后驾驶交通事故应该给予驾驶人何种惩罚最台理x2 :9 3 3 2 P 0 0 51 1 宣传方式在对1 3 l

15、 位驾驶人问卷调查中,7 6 人( 6 2 3 ) 认为电视是最佳的宣传方式;2 5 人( 2 0 5 ) 认为报刊是最好的宣传方式;1 1 人( 9 O )认为广播是最好的宣传方式;6 人( 4 9 o ) 认为散发宣传单最好;仅有2川J 1 人学硕! f 学位论文谢娜法医临床学2 0 0 2 级人( 1 6 ) 认为通过网络进行宣传最好。两组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x2 = 4 6 1 0 ,P O 0 5 ) ( 见图9 ) 。7 06 05 04 0 3 02 01 00电视广播报刊网络散发宣传单其他- 酒后口非酒后x2 :4 6 1 0 。P O 0 5图9 交通安全宣传方式分布l2 酒后驾驶例行检查有无酒后口非酒后x2 :l3 6 0 ,P O 0 5图1 0B r A c 例行检查在对1 3 1 人的调查问卷调查中,有8 7 的驾驶人在最近两年行车中从未遇到过有关呼气酒精浓度检测检查;仅有1 3 的人曾遇到过例行检查。两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x2 = 1 3 6 0 ,P O 0 5 ) ( 见图1 0 ) 。蚰0叫川夫学硕1 掣位论文谢娜法医临床学2 0 0 2 级13 酒后驾驶次数及酒后驾驶行为查处情况既往有酒后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