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县第三中中学学生安全手册

上传人:ye****ng 文档编号:46875159 上传时间:2018-06-28 格式:DOC 页数:41 大小:1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县第三中中学学生安全手册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某县第三中中学学生安全手册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某县第三中中学学生安全手册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某县第三中中学学生安全手册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某县第三中中学学生安全手册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某县第三中中学学生安全手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县第三中中学学生安全手册(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xx 县第三中学学生安全手册 (试用稿)一、省政府令:一、省政府令:浙江省人民政府令第 169 号 浙江省中小学校学生人身安全事故预防与处理办法 浙江省中小学校学生人身安全事故预防与处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保障中小学校(以下简称学校)学生的人身安全,预防与处理学生人身安全 事故,维护正常教育教学秩序,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情况,制定 本办法。 第二条 本省行政区域内学校在实施教育教学活动期间,学生人身安全事故(以下简 称学生安全事故)的预防与处理,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学生安全事故的预防应当坚持安全优先、多方配合、共同负责的原则。 学 生安全事故的处理应当合法、

2、及时、公开、公正,做到事实清楚、责任明确、处理适当。第四条 学校对学生负有安全教育、管理、保护的职责,并建立健全相应管理和保护 学生的规章制度。 学生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履行监护职责,有义务对学生进行安全 教育、管理和保护,并配合学校落实有关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保护措施。学生应当遵守学 校的规章制度和纪律,服从学校的教育和管理,不得从事危及自身或者其他学生人身安全 的活动。 第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学生安全事故预防与处理工作的领导,督促各 有关部门做好学生安全事故预防与处理工作。 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学生安全事故预 防与处理的监督管理,并做好有关组织、协调工作。 公安、卫生、交通、

3、建设、劳动保 障、文化、体育、工商、环保、城市管理、安全生产监管等有关部门,应当依法履行学生 安全事故预防与处理的职责,为学校和学生创造安全的环境。 学校所在地乡(镇)人民政 府、街道办事处、村(居)民委员会应当协助学校和有关部门维护学校安全环境,为学生安 全事故预防与处理工作创造条件。 第六条 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其他组织和个人,应当关心、爱护学生身心健康,积 极支持学生安全事故的预防工作,为学生安全事故的处理提供帮助。新闻媒体应当加强对 学生安全知识的宣传,为学生安全事故的预防与处理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第二章 事故预防与监督 第七条 学校应当按照学生不同年龄段的生理、心理特点和教育教

4、学特点建立健全 安全管理制度,实行以校长为第一责任人的学生安全管理责任制。 学校应当对教师及其 他职工进行安全业务培训,指导和督促其履行相应的岗位职责。 第八条 学校应当根据学生不同年龄段的生理、心理特点和教学活动特点,对学生进 行相关规章制度和纪律、安全及自救自护教育。学校教育课程设置应当包括安全教育的 内容。 第九条 学校的教育教学、生活服务设施设备必须符合安全、卫生标准,并按规定配 备消防设备,保证安全通道的畅通。学校举办者应当为学校配备符合标准的教育教学、生 活服务设施设备,提供必需的人员、经费保障;学校自行添置的设施设备亦应当符合安全、卫生标准。 学校应当加强对设施设备的管理和保养,

5、确保其使用安全;对有危险性的设施 设备、教学科研实验仪器及其他有毒有害物品、易燃易爆物品,必须建立健全使用和管理 制度,并实行严格管理。 学校应当在具有危险性的教育教学、生活服务设施设备上及校 内施工区,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 第十条 学校的食品、药品、饮用水及提供给学生的教学用具等物品必须符合安全、 卫生标准。 学校选择与学生生活、学习有关的产品与服务时,应当选择质量和安全性能 符合相应标准的产品与服务。 第十一条 学校实行外来人员出入登记制度。非学校人员和车辆未经学校同意不得 进入校园。任何人不得将非教育教学活动所需的有毒有害物品、易燃易爆物品、管制刀 具、动物及其他危及人身安全的物品带

6、入学校。 学校应当建立健全住宿学生管理制度和 安全保护措施,设专人负责管理住宿学生的生活和安全保护工作。 第十二条 学校组织学生进行文化娱乐、体育、劳动、教学实验等教育教学活动,应 当符合安全、卫生要求;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和其他校外集体活动,应当将活动内 容和安全保护措施报主管的教育行政部门备案,活动内容和方式应当适合学生的年龄和生 理、心理特点,并做好相应的安全教育和示范,采取必要的安全保护措施。 学校应当 在放假前做好学生的假期安全教育;在寒、暑假及其他节假日期间组织学生开展活动的, 应当按照前款规定做好相应工作。 学校不得组织学生参加或者从事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 活动;不得组织未成年

7、学生参加抢险、救灾等未成年人不宜参加的活动。 第十三条 学校应当制定各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发生台风、地震、洪水、火灾等 重大灾害以及突发公共卫生、环境污染事件时,学校应当立即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迅速 采取应急安全保护措施,保护学生的人身安全,必要时可以临时停课,并及时报告教育行政 部门和有关部门。 第十四条 学校应当有负责安全保卫工作的机构并配备相应的专(兼)职安全保卫人 员。学校应当对学校安全状况进行经常性检查,发现安全隐患,立即处理或者报告有关部 门予以解决。 第十五条 教师及其他职工应当遵守工作纪律,不得擅离工作岗位;发现有危及学生 人身安全的行为,应当及时告诫或者制止;不得对学生实施体

8、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 人格尊严的行为。 第十六条 学生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配合学校做好安全管理工作。学生有特殊 体质或者疾病,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及时安排学生健康检查和治疗,必要时告知学 校;如需请假,应当及时按学校规定办理请假手续。 第十七条 教育行政部门应当执行教育法律、法规、规章,制定学校安全管理规范, 指导学校建立健全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监督检查学校安全管理制度、有关应急预案和学 生安全事故预防措施的落实情况。 对不符合安全、卫生标准和未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及不 落实学生安全事故预防措施的学校,教育行政部门和有关部门应当督促其限期整改。 第十八条 公安部门应当与学校负责安全保卫工

9、作的机构建立联系制度,协助学校开 展治安、消防、交通安全知识教育,加强对学校及其周边的治安管理和消防安全检查,督 促学校消除治安、消防等安全隐患,及时制止和查处危害学生安全的违法活动。 公安、 交通部门应当根据各自职责在学校附近的公路和城市道路按规定设置避让学生、禁鸣喇 叭、减速慢行、人行横道等交通标志、标线,并做好交通管理工作;加强对接送学生车辆的安全监管。 第十九条 卫生部门应当加强对学校和学生的疾病预防、食品卫生、身心保健等卫 生知识指导,依法加强对学校和为学校师生提供餐饮服务的生产经营者落实卫生安全措施 情况的监督检查。 第二十条 学校及其周边不得建设对学校安全有重大影响的项目;不得进

10、行有污染环 境及其他影响学校和学生安全、卫生的生产经营活动;不得依傍学校围墙搭建建(构)筑物;不 得在学校及其周边设立歌舞、电子游戏、互联网上网服务等限制未成年人进入的经营性 文化娱乐场所。 学校门前及其两侧不得设置集市贸易、摆摊设点、堆放杂物;不得设置 影响学生安全或者正常通行的设施设备。 建设、环保、文化、工商、城市管理、安全生 产监管等有关部门以及学校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应当依法加强对学校及其周边的建设 活动和生产经营活动监督管理,制止违反本条第一款、第二款规定的活动,清理违章的建 (构)筑物、设施及物品。 第二十一条 为学校提供产品与服务的单位和个人,应当落实各项安全、卫生保障措 施

11、,提供的教育教学活动场所、设施设备、教学用具、饮食及其他服务必须符合相应的安 全、卫生标准。 第二十二条 教育行政部门可以组织本地区学校参加学生安全事故的学校责任保险。学校投保责任险的,所需经费由学校举办者承担,以学校为单位支付。不得向学生摊派 或者变相摊派。 提倡学生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为学生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第三章 事故调查与处理 第二十三条 发生学生安全事故后,学校应当立即采取措施救护受伤害学生,保护事 故现场,保全相关证据,及时通知受伤害学生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 公民、法人或者其 他组织应当为受伤害学生的救护提供必要帮助。 第二十四条 医疗救治机构接到学生安全事故救助请求时,应当立

12、即组织人员前往现 场实施救治;本机构技术力量不足或者救治设备欠缺的,应当及时报告卫生部门或者请求 邻近医疗救治机构给予援助。 第二十五条 学生安全事故发生后,学校应当在 24 小时内将有关情况报告主管的教 育行政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及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发生重大学生安全事 故的,应当立即报告。主管的教育行政部门接到重大学生安全事故报告后,应当立即报告 本级人民政府和上级教育行政部门。 发生违法犯罪活动、交通事故以及出现食物中毒、 急性传染病症状等情况的,学校应当立即报告公安、卫生等有关部门。公安、卫生等有关 部门接到报告后应当立即组织人员前往处理。 第二十六条 学生安全事故发生后

13、,学校应当及时组织调查处理;学校无法调查处理 的,由教育行政部门组织调查处理。发生重大学生安全事故的,由学校所在地人民政府组 织教育、公安、卫生等有关部门组成联合调查组进行事故调查,并在事故发生之日起 30 日内提出事故调查处理意见。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投保学生安全事故学 校责任险的,学校应当及时通知保险机构参与事故的调查处理。 第二十七条 学生安全事故的调查应当遵循客观、公正、及时、合法的原则,查明事 故的原因、性质和责任。 学校有关人员和受伤害学生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积极协 助、配合事故调查,提供真实情况和相关证据材料,不得拒绝、阻挠、推诿,不得弄虚作假。受伤害学生父母或

14、者其他监护人有权了解事故调查的有关情况,事故调查者应当如实告之。 第二十八条 学生安全事故的损害赔偿,当事人可以自行协商解决;协商解决的,应当 制作协议书。协议书应当载明当事人的基本情况和学生安全事故的原因、损害情况以及 协商确定的赔偿方式、数额等,并由当事人在协议书上签名、盖章。 第二十九条 当事人对学生安全事故的损害赔偿不愿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可以向学 校的主管教育行政部门或者政府设立的学生安全事故调解机构申请调解。 教育行政部门 或者学生安全事故调解机构应当尊重当事人意愿,及时、公正、客观地进行调解,并自收 到调解申请书之日起 60 日内结束调解。 经调解达成协议的,应当制作调解书。调解

15、书应 当载明当事人的基本情况、调解机构名称以及学生安全事故的原因、损害情况和调解确 定的赔偿方式、数额等,由当事人在调解书上签名、盖章,并加盖调解机构印章。 第三十条 当事人对学生安全事故的损害赔偿不愿协商、调解,或者协商、调解不成 的,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三十一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阻挠、干涉学生安全事故的依法调查处理,不得侮 辱、殴打教师及其他职工、学生,不得侵占、损毁学校的教育教学、生活服务设施设备和 其他财产,不得扰乱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 第三十二条 学生安全事故处理结束后,学校应当将事故处理结果书面报告主管的教 育行政部门;其中重大学生安全事故的处理结果,教育行政部门应

16、当报告本级人民政府和 上级教育行政部门。 第四章 事故责任与赔偿 第三十三条 学生安全事故责任应当由有过错的一方承担;过错方是两方以上的,应 当按照过错大小,分别承担相应的责任。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十四条 下列情形之一造成学生安全事故的,学校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一)学校未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或者安全管理混乱,存在重大安全隐患,未及时 采取补救措施的; (二)学校使用的教育教学、生活设施设备不符合安全、卫生标准 的; (三)学校对教育教学、生活设施设备等管理、使用不当的; (四)学校向学 生提供的食品、药品、饮用水、教学用具及其他物品不符合安全、卫生标准的; (五)学 校组织学生参加教育教学活动或者社会实践等校外活动,未按规定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安全 教育,或者未采取必要的安全保护措施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