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考核点答案(二十二)

上传人:a**** 文档编号:46875146 上传时间:2018-06-28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58.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考核点答案(二十二)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考核点答案(二十二)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考核点答案(二十二)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考核点答案(二十二)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考核点答案(二十二)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考核点答案(二十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考核点答案(二十二)(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上大学,就上中国大学网!http:/www.shangdaxue.cc/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考核点答案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考核点答案( (二十二二十二) )屈原作者:郭沫若屈原作者:郭沫若1、屈原创作的时代背景。屈原创作于 1942 年 1 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寇加紧对中国的侵略,集中主力对抗日根据地进行大规模“扫荡”。 蒋介石则加紧, 大搞分裂, 与 1941年 1 月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同时,在国统区大肆捕杀共产党人和抗日进步人士。整个国统区成了令人窒息的铁罐头。面对黑暗如漆的现实,全中国进步的人们都感受着愤怒。郭沫若便以历史剧为投枪,借古喻今,创作了历史剧屈原,有意识地“把时

2、代的愤怒复活在屈原时代里”。并说:“我是有意借屈原的时代来象征我们的时代。”2、屈原的矛盾冲突和主题。屈原的矛盾冲突,集中表现为以屈原为代表的联齐抗秦为爱国政治路线与以南后靳尚为代表的降秦卖国的反动路线之间的尖锐矛盾和斗争。这是全剧的思想冲突和冲突的性质。以此为基础形成了迫害和反迫害的斗争,构成了贯穿全剧的动作线。主题剧作展开这场光明与黑暗, 正义与邪恶的拼死决战, 突现了古代爱国诗人、政治家屈原的高贵品质,使全剧充满了崇高的悲剧精神与磅礴的正气。它愤怒地揭露和鞭苔了卖国求荣、昏庸无道、陷害忠良的魑魅魍魉,喊出了“我们只有雷霆,上大学,就上中国大学网!http:/www.shangdaxue.

3、cc/只有闪电,只有风暴”,“把一切沉睡在黑暗怀里的东西,毁灭,毁灭,毁灭呀!”的时代最强音。3、屈原形象的性格特点及其意义。屈原是战国时代伟大的诗人和政治家。崇高的爱国主义思想和忘我的斗争精神是他的性格特点。他热爱祖国和人民,衷心地希望楚国能强盛起来,实现统一中国的大业。意义屈原的形象,是伟大的爱国主义形象。他是人民的理想,是光明和正义的化身,是中华民族的灵魂。他的高尚的政治情操和理想,不屈不挠的斗争意志,壮怀激烈的气节和风骨,融注着我们民族伟大而悠久的历史精神,显示了民族的无穷力量,也展示了作者强烈的爱憎和战斗的革命风格。4、简析婵娟形象。婵娟是屈原的侍女,是一个纯洁可爱、天真稚气的少女。

4、她谦恭好学,深明大义。 她热爱屈原, 景仰屈原的品德, 遵照屈原的教导做人, “生得光明, 死得磊落”,具有不畏权贵的骨气和敢于斗争的精神。婵娟是作者虚构的理想人物。作者创造她是把她当作“诗的魂”、“光明的使者”、“道义美的象征”来写的。她是“屈原辞赋的象征”。她的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的品质和雷电般的斗争精神,以及爱国情怀,像屈原一样。她的思想品德,是屈原精神的继承,屈原精神的活化。剧的结尾,象征着婵娟的精神在火的洗礼中获得永生。上大学,就上中国大学网!http:/www.shangdaxue.cc/5、屈原人物塑造的特点。屈原人物塑造的特点,是屈原浪漫主义诗剧的特点之一。作为历史剧的人物塑

5、造,主要写人物的精神品格,用郭沫若的话来说,就是“失事求似”。作者不拘泥人物的历史真实,舍弃了人物琐细的生活细节,把人物理想化。不着意追求人物的多面性、复杂性,而是放大人物性格的某一侧面,使其十分强烈地突现出来。塑造屈原的形象时,大胆地强调了他刚正不阿、嫉恶如仇、勇于和黑暗势力斗争的历史精神。赋予了他雷电的性格。婵娟的形象是屈原形象的补充和烘托,是高度理想化的形象。在把要歌颂的理想人物推向高峰的同时,作者也把他要贬斥的反面人物贬入深渊。 南后郑袖的形象几乎集古往今来一切此类坏女人的大成, 像毒蛇一般凶残恶毒。可见,屈原的人物描写都具有一种极端的强烈的色彩,作者为突现人物的主要精神特征,敢于大刀

6、阔斧砍削一切枝蔓,不像现实主义注意细节的真实。6、屈原情节结构的特点。屈原情节结构的特点,是屈原浪漫主义诗剧的特点之二。此剧故事情节单纯,结构安排集中。作者撇开屈原一生多种复杂经历,抓住以南后为首的投降派对屈原的迫害和屈原反迫害斗争的事件,集中在一天的时间内,完成了对屈原一生的高风亮节的品质刻画,悬念多、起伏大、集中强烈。在一定的时间内,情节简单,可以给作者留出更多的“间隙”刻画人物、展示人物内心,抒发感情。这是诗剧在情节处理上的特点。7、屈原戏剧语言的特点。上大学,就上中国大学网!http:/www.shangdaxue.cc/屈原戏剧语言的特点,是屈原浪漫主义诗剧的特点之三。根据诗剧的要求

7、,屈原的语言有诗的意境、诗的节奏和诗的韵味。剧中不时穿插抒情诗与民歌,以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剧本引进了屈原的不少诗歌,如橘颂、九歌等,并以橘颂贯穿全剧。雷电颂是一篇优秀的散文诗,气势磅礴,更是诗的精华所在。剧中的抒情语言,注意到与舞台环境的结合。在橘园中歌颂橘树;在东皇太乙庙呼唤风雨雷电,斥骂土偶木梗,使全剧形成一种情景交融的诗的氛围和意境。剧中大多语言是诗化了的口语,是有节奏的散文。屈原是接近诗剧的剧作。8、“雷电颂”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思想内容“雷电颂”是屈原中第五幕第二场的高潮中出现的抒情独白。它是在屈原惨遭诬陷,被黜罢官,囚禁在东皇太乙庙时,面对茫茫黑夜,怀着满腔悲愤发出的长篇独白。

8、它是光明的颂歌,也是声讨黑暗的檄文,集中体现了屈原的品格,和以生命作诗的特色,充满了强烈的反抗精神和不屈的战斗意志。在这里,屈原由否定具体的丑恶形象,进而发展为对整个黑暗世界的彻底否定。“雷电颂”是作家借屈原之口发泄出自己以及国统区人民对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愤恨,是作家代表人民向国民党当局强烈控诉,充满了战斗的豪情。艺术特点“雷电颂”虽以散文形式出现,但却是充满诗意的抒情诗篇。首先,他的激越的战斗情怀,磅礴的气势,和所向披靡的战斗力量,使独白具有撼天动地、回肠荡气的进击力。其次,丰富的联想,拓宽了思维的空间,使被囚的爱国诗人屈原的汹涌诗情,张开了想象的翅膀,大大地增添了独白的形象性。第三,独白虽不上大学,就上中国大学网!http:/www.shangdaxue.cc/压韵,但常用迭字复句,节奏鲜明,声调铿锵。这是无韵的诗,具有音乐美,便于朗诵。本文源于中国大学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