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海南中老年人骨量变化趋势研究

lizhe****0920
实名认证
店铺
PDF
1.48MB
约36页
文档ID:46873518
海南中老年人骨量变化趋势研究_第1页
1/36

扩℃己101 .●●■一.J■■弋1'■,中文摘要海南中老年人骨量变化趋势研究摘要目的:对4 0 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按照性别、年龄进行分组,以统计学手段对年龄与骨密度( B o n em i n e r a ld e n s i t y ,B M D ) 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了解中老年人骨密度的变化趋势为进一步研究其影响因素提供理论依据,并指导临床工作,对中老年人及时的进行医疗介入,以达到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的目的,延缓骨量丢失的过程,减少、避免骨质疏松骨折的发生方法:对2 0 0 9 年3 月1 0 日至2 0 0 9 年1 1 月2 1 日在我院采用定量C T ( Q C T )进行腰椎骨密度检查的体检者,选取其中4 0 岁以上,无服用药物史、无其他基础疾病的体检者共4 3 0 例,按照性别差异,以l O 岁为一个年龄段进行分组,分别对各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先使用P e a r s o n 积差相关系数进行相关分析了解年龄与B M D 值之间是否存在相关,再以年龄和B M D 值为变量建立直线回归方程( Y ( B M D )= a + b X ( 年龄) ) ,然后对所得直线回归方程进行检验其是否有统计学意义。

直线方程中截距( a ) 表示直线与Y 轴的交点坐标,在本研究中其统计学意义不明确;本研究主要对斜率( b ) 进行分析,b 的正负值代表年龄与B M D 值间的正( 负) 相关度,即B M D 值随年龄增大而增高( 降低) ,b的大小可体现出该年龄组中骨密度值变化的速度,即年龄( X ) 每增长一岁,B M D 值( Y ) 变化为b ,b 的绝对值越大,代表在该组中骨密度变化的速度越快本研究还对各个年龄组间的B M D 值、T 值进行统计,了解组间B M D值差异是否存在统计学意义而T 值的大小则可以反映受检者B M D 值与数据库中峰值B M D 相比较,骨量丢失的多与少结果:本组研究中,将总体检者按性别分两组,使用P e a r s o n 积差相关系数进行相关分析,分析结果表明,4 0 岁以后人群随年龄增大椎体B M D值下降,年龄与B M D 值存在负相关在同性别组中,年龄与骨量变化间符合直线回归方程( p 1 .1 .4 1 I ( 男性4 0 - - 一8 9 岁平均骨密度减少速度) ,女性受检者直线回归方程斜率为1 .5 .8 1l > I .3 .3 3 1 ( 女性4 0 ~8 4 岁平均骨密度减少速度) 。

说明在本年龄段,骨量丢失速度较总体平均速度快,呈加速丢失的过程,其中女性骨量减少的速度更快以直线方程对5 9 岁和5 0 岁的骨密度理论值进行比较,男性骨密度减少2 6 .8 2m g /c c ,女性骨密度减少5 2 .2 9m g /C C ,表明在此年龄段中女性骨量丢失得更明显对于女性来说,其主要因素为绝经后雌激素的分泌减少,这已被公认如参考成都地区平均绝经年龄,再参考《中国人骨质疏松症建议诊断标准( 第二稿) 》,5 0 岁女性刚好处绝经期后骨量减少明显的时期[ 1 6 、1 7 】对于男性来所,国内不同地区报道男性在5 0 岁左右亦出现有骨量加速丢失的情况,如大连地区徐强报道为4 8 5 0 岁,长春地区王桂芝等报从4 0 .6 0 岁骨量丢失明显,辽宁沈阳地区吴玉洁等报道在5 5 .6 4 岁年龄段骨量丢失明显加趔1 8 ’19 1 但为何男性在此年龄段亦出现骨量的加速丢失,虽然多种因素如雄激素分泌减少、或者运动量减少等均可以导致,目前的研究尚不明确其具体主导因素不过,5 0 一- -5 9 岁男性骨量减少的速度相对女性较缓慢,以直线方程计算,在5 9 岁的时候男性B M D 理论值为1 1 7 .6 3m g /C C ,女性B M D 理论值为8 9 .7 8m g /c c ,表明5 9 岁的时候男性B M D 理论值较女性高,即保留的骨量较多。

以B M D值进行分析,自此年龄段开始,同年龄组间的B M D 值开始出现性别的差异本研究结果亦表明,女性受检者的骨量丢失是漫长而持续的过程,程度严重自5 0 岁以后B M D 已显著减少,6 0 ~6 9 岁年龄段与上一年龄段相比,B M D 更是大幅减低,并有显著性差异( p .1 .0为正常,T 值 .2 .5 为骨量减少,T 值< .2 .5 为骨质疏松,T 值<.2 .5 合并骨质疏松骨折为严重骨质疏松应该特别指出的是,W H O 的标准是根据D X A 腰椎正位骨密度测量结果,适用于白种人妇女以后又推广到髋部骨密度值目前国内所使用的D X A 多数是进口的,机器自身所带的正常人数据库主要是白人妇女的有些机器也有一些中国人或亚洲人群的正常数据库,这些数据库的样本量一般没有白人数据库那么大,使用前应尽量了解数据库来源中国人的骨密度一般比白种人低,关于这一标准是否适合中国人群,国内学者做了很多工作,如沈霖研究表明中国人B M D 值普遍比欧美人低5 %~1 5 %( .0 .5S D ) [ 2 5 ] 1 9 9 9 年l O 月2 2 日通过的《中国人骨质疏松症建议诊断标准( 第二稿) 》中,将骨质疏松以汉族妇女D E X A 测量峰值骨量( M 士S D ) 为正常参考值,进行诊断。

结合该标准,国内许多同行根据本地区特点,结合地区所测量数据,提出各地区的诊断标准但以骨密度T 值9 2 .5 或≤2 .0作为诊断标准仍有疑义,且以哪些部位作为诊断依据一直存有较多争议,综述刘忠厚等[ 1 】认为:由于骨质疏松引起的骨折以腰椎压缩性骨折、股骨颈、桡骨远端为多,这些骨折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及给社会造成的负担都是较大的,所以测量部位以上述3 个部分为宜骨质疏松症所引发骨折早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共同关注,W a i n w r i g h t等报告了美国骨质疏松性骨折研究课题( S t u d yo fO s t eo r o s i sF r a c t u r e s ,S O F ) ,2 4 3 例髋部骨折患者中,其椎体骨密度测量结果有5 4 %未达到T ≤2 .5 【2 6 1 G r e n a n t 提出的骨折阈值1 0 0 ~1 1 0m g /c m [ 2 7 1 ,阈值以上很少发生骨折,阈值以下骨折发生率明显增高,而骨密度值在6 0m e , /c m 以下时,骨折的发生是很常见的以后李景学提出1 0 5m e , /c m 为骨折的阈值[ 2 8 1 ,更支持了G r e n a n t 的研究。

Q C T 提供的精确的骨密度数据,可以使医务人员及患者有针对性的进行预防措施及功能锻炼,预防骨折的发生自2 0 0 2 年起,国际上主流认识是使用B M D 联合一个或多个骨折风险因子( c l i n i c a lr i s kf a c t o r s ( C R F s ) ) 来共同诊断和评估患者骨质疏松症的轻重【2 9 1 ,在很多西方国家的相关医疗机构中,已经用来评估绝经后妇女绝对骨折风险程度o ∞近两年来,随着对骨折风险因子的研究深入,国际上又逐渐开始使用F R A X 工具( W H Of r a c t u r er i s ka s s e s s m e n tt 0 0 1 ) 来评估临床患者哪些人更需要骨质疏松诊断和治疗臼D ,我们亦该加强这方面研究四、Q C T 在骨质疏松治疗中的应用骨质疏松分原发性、继发性、特发性三类,目前临床上最常见的是原发性的骨质疏松,即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和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最新的美国《临床医生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症指南》【3 2 】指出治疗手段有补充钙剂,一定强度的运动,预防及治疗用药,治疗药物有:二膦酸盐( 阿仑膦酸盐和利塞膦酸盐) 、降钙素,雌激素a n ( 或) 激素治疗,甲状旁腺激素( P T H l ~3 4 ) 和雷洛昔芬。

并强调6 5 岁以上的女性必须定期进行骨密度测量,建议两年一次如果没有可重复性的数据进行对比,就无从比较两组数据的差别对骨质疏松的治疗也是如此,只有有治疗前后具体的数据对比才能得出治疗效果的优劣因为Q C T 受体位影响小,其检查结果有敏感性高、准确性好、重复性强的优点,两年一次的检查其放射剂量完全在安全范围内,所以可作为随访的检查手段综述五、结论Q C T 对骨密度变化的敏感性、测定的精确性、检查过程的快捷性、方便性、放射剂量的安全性、投资的经济性等诸多优点,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和潜力,值得加速发展随着精度更高的新生代C T 不断被引进,为骨质疏松的临床和研究又提供了一种更好的手段但仍有大量工作需要进行,如对校准系统和配备的软件标准化,标准体模统一化,制定统一的诊断标准以实现横向研究等参考文献l刘忠厚,主编.骨矿与临床.第一版,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 0 0 6 ,3 :62吕俊峰,吕文秀,韩雪立,等.长春地区正常人股骨颈骨密度测量( 附4 3 6 例Q C T 测量分析) .中国老年学杂志,2 0 0 6 ,2 6 ( 8 ) :1 0 6 4 .1 0 6 53 伍贤平,廖二元,黄干,等.女性不同骨髂部位骨密度峰值和参考图的建立方法冲国骨质疏松杂志,2 0 0 4 ,1 0 ( 1 ) :3 0 .3 44B r a i l l o nP M .Q u a n t i t a t i v ec o m p u t e dt o m o g r a p h yp r e c i s i o na n da c c u r a c yf o rl o n g ·- t e r mf o l l o w - ·u po fb o n em i n e r a ld e n s i t ym e a s u r e m e n t s :af i v ey e a ri nv i t r o a s s e s s m e n t .JC l i nD e n s i t o m ,2 0 0 2 ,5 ( 3 ) :2 5 9 ·2 6 6 .25 唐海,任素梅,罗先正.下肢旋转角度对髋部骨密度测量的影响.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 0 0 3 ,2 5 :2 6 76C o r t e tB ,B o u t r yN ,D u b o i sP ,e ta 1 .I nv i v o c o m p a r i s o nb e t w e e nc o m p u t e d.t o m o g r a p h ya n dm a g n e t i cr e s o n a n c ei m a g ea n a l y s i so ft h ed i s t a lr a d i u si nt h ea s s e s s m e n to fo s t e o p o r o s i s .JC l i nD e n s i t o m ,2 0 0 0 ,3 ( 1 ) :15 - 2 6 .67B o d e nS D ,G o o d e n o u g hD J ,S t o c k h a mC D ,e ta 1 .P r e c i s e m e a s u r e m e n to fv e r t e b r a lb o n ed e n s i t yu s i n gc o m p u t e dt o m o g r a p h yw i t h o u tt h eu s eo fa ne x t e r n a lr e f e r e n c ep h a n t o m .JD i g i tI m a g i n g ,19 8 9 ,2 ( 1 ) :3l 一388明洁,陈德才.定量C T 测量骨密度研究进展.四川解剖学杂志,2 0 0 7 ,15 ( 2 ) :2 2 —2 49R o t z e lH ,A m l i n gM ,H a h nM ,e ta 1 .Q u a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