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46857354 上传时间:2018-06-28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2.1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课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课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课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课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5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专制主义专制主义是就中央决策而言的是就中央决策而言的 ,具体指皇帝个人的专,具体指皇帝个人的专权;权;(矛盾: 皇权vs相权)中央集权中央集权是就中央与地方的关是就中央与地方的关 系而言的,具体指地方服从中系而言的,具体指地方服从中央。央。 (矛盾:中央vs地方)阅读教材第10、16、17页完成 下表 朝代 中枢权力体系或中央官制秦汉武帝东汉 隋唐宋元明清三公九卿中外朝尚书台(取代三公)三省六部制二府三司中书一省制明:废丞相,设内阁 清:设军机处皇帝皇帝御史御史 大夫大夫丞丞 相相太太 尉尉奉奉 常常郎郎 中中 令令卫卫 尉尉廷廷 尉尉典典 客客宗宗 正正治治 粟粟 内内 史史少少 府府太太

2、 仆仆1.秦朝:三公九卿制丞相位高权重,易威胁皇权 皇 帝尚书令侍 中常 侍丞 相御史大夫太 尉九 卿 中 朝 外 朝有事上报2.西汉武帝时:建立中朝执行机构决策机构皇帝(皇权至上)尚书省 负责执行中书省起草诏令 门下省封驳审议 吏部户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凡军国大事,必 由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议复奏然后尚书省颁布执行3.隋唐: 三省六部制选拔官员户籍赋税祭祀教育军事警备审判刑罚土木工程贞观年间,某地发生严重旱灾,上奏朝廷。贞观年间,某地发生严重旱灾,上奏朝廷。大臣甲大臣甲提交书面处理方案:提交书面处理方案:A.A.举行大型祭天求雨仪式,举行大型祭天求雨仪式,B.B.削减削减灾区赋税,灾区赋税,C

3、.C.修筑引水灌溉渠道。修筑引水灌溉渠道。大臣乙大臣乙认为甲的处理认为甲的处理方案可行,上呈至皇帝,皇帝赞许,吩咐方案可行,上呈至皇帝,皇帝赞许,吩咐大臣丙大臣丙负责执负责执行。大臣丙将任务依次分配到属下行。大臣丙将任务依次分配到属下三个部门三个部门。历史重现历史重现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A.礼部B.B.户部户部C.工部2.ABC三个方案的任务分配到哪三个部门?1.大臣甲、乙、丙所在的机构分别是什么?隋唐中央机构:三省六部制特点:l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决策、审议、执行 分解)l三省互相牵制,互为补充,分工明确。 (关系)历史影响:l分割了相权,加强了皇权,提

4、高了办事效率;标志着中国 古代政治体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对后世影响深远。l有利于防止权臣专权,减少政治腐败,保证政治清明。皇 帝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吏 部户 部礼 部兵 部刑 部工 部枢 密 院(西府)度 支盐 铁户 部中书门下(东府)军政行政财政4、宋代 :隋 唐 三省六部制不参与政事不参与政事二府三司制相权再被分割 皇权继续加强三 司1) 进一步分割相权,加强了皇权2)职权分散,效率低,“冗官”皇 帝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吏 部户 部礼 部兵 部刑 部工 部枢密院度 支盐 铁户 部中书门下军政行政财政财政宋代:二府三司制不参与政事不参与政事归入归入5、元代 :一省制三 司元朝:一省制(一)原因:

5、1、元朝统治面积空前扩大,事务 繁杂,蒙古贵族文化水平相对落后。2、为了更便捷、高效处理全国事 务,改三省为一省。(二)特点:相权反弹,威胁皇权 (三)影响:到了中后期,相权过重,不时卷入 统治内部的斗争,甚至左右皇位的继承,引起了 政局的动荡。明:丞相制度的废除1368年,朱元璋 在应天(今江苏南 京)即位,建元洪 武,定国号为明。 他吸取元朝权贵专 权、内乱频繁的教 训,对中书省和丞 相的权力都严加控 制。胡惟庸1380年,朱元璋 借胡惟庸案,裁 撤中书省,废除 丞相,由皇帝亲 自掌管六部。在 中国历史上实行 了1600多年的丞 相制度被废除, 专制皇权发展到 新的高度。至此,在皇权与相权

6、的斗争中,皇权 最终战胜了相权。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 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 权乱政。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都 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 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 所以稳当。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 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 奏,将犯人凌迟,全家处死。明朱元璋皇明祖训1.朱元璋为什么要废除丞相制度? 2.你同意他的看法吗?朱元璋为什么要废除丞相制度?原因: 历史原因:元朝丞相权势过重,致皇权不 稳 ; 直接原因:胡惟庸的骄横跋扈,骄恣擅权 ; 根本原因:加强中央集权,巩固专制统治 。 该不该废除?利有利于加强

7、皇权,防止了权臣乱政。 弊导致皇帝负担加重,军国大事均由皇 帝个人裁决,难免偏颇、草率。 皇帝殿阁大学士吏 户 礼 兵 刑工明朝时期的 中央行政体制 皇 帝吏 部户 部礼 部兵 部刑 部工 部亲自掌管殿阁大学士明太祖:位低权轻明成祖:位高权重内 阁只有票拟权。 没有决策权。 取决于皇帝的 “批红”。票拟票拟就是秘书起草对公文的审批意见;就是秘书起草对公文的审批意见; 批红批红就是领导对审批意见的认可与否。就是领导对审批意见的认可与否。 明朝内阁批红时时 期期名名 称称职职 权权特特 点点明太祖设立殿设立殿 阁大学阁大学 士士仅备皇帝顾仅备皇帝顾 问问 不参与决策不参与决策 明成祖设立设立 内阁

8、内阁 参与军国大参与军国大 事的商讨事的商讨 地位逐渐上地位逐渐上 升升 明中期 以后“票拟票拟”权权地位变得更地位变得更 加重要加重要 明朝内阁设立的过程材料二:(明朝)国家并未正式与阁臣以大权,阁臣之 弄权者,皆不免以不光明手段得之。此乃“权臣”,非 “大臣”。故虽如张居正之循名责实,起衰振弊,为明 代有数能臣,而不能逃众议。 钱穆国史大纲 材料一:万历四十年内阁首辅叶向高曾说:“我朝阁臣 ,只备论思顾问,原非宰相!”神宗实录卷五一一页结论:明朝内阁虽然有类似于宰相的职 权,但不能统领百官、指挥诸司。它始终不是 法定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而是仅为皇帝提 供顾问的内侍机构。皇帝皇帝内阁议政王

9、大臣会议军机处处理日常 事务原负责处理军国大事,雍 正年间被军机处取代。乾 隆56年被撤初仅参与军务, 后发展为“军国 大计,罔不总揽 ”清朝雍正时期的中枢权力机构 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标志清清朝军机处的设立朝军机处的设立:雍正雍正处理西北的紧急军务处理西北的紧急军务品级不高,跪奏笔录、品级不高,跪奏笔录、提高提高行政行政效率效率;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1 1)时间)时间(2 2)直接目的)直接目的:(3 3)地位)地位:(4 4)职能:)职能: 最初参与军务,后参与机要政务。最初参与军务,后参与机要政务。(5 5)影响:)影响:汉代宰相坐议事 宋相站议事 明臣

10、跪奏笔录思考:从礼仪上的变化可以看出什么实质?相权不断削弱,君权不断加强。官员上朝礼仪的变化官员上朝礼仪的变化大风歌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汉高祖刘邦汉高祖刘邦课堂设问课堂设问刘邦建汉后,为巩固皇权,稳定天下,刘邦建汉后,为巩固皇权,稳定天下, 采取了哪些措施?结果如何?采取了哪些措施?结果如何?西汉前期形势图西汉前期形势图课堂设问课堂设问汉惠帝以后,诸侯王羽翼日渐丰满,国势日盛汉惠帝以后,诸侯王羽翼日渐丰满,国势日盛 ,逐渐尾大不掉,逐渐尾大不掉,“不听天子诏不听天子诏”,觊觎帝位。,觊觎帝位。 中央和封国

11、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诸侯王开始发中央和封国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诸侯王开始发 动叛乱,对中央造成了严重威胁。动叛乱,对中央造成了严重威胁。面对诸侯国的尾大不掉,西汉的有识之士是怎面对诸侯国的尾大不掉,西汉的有识之士是怎 样做的呢?样做的呢?“ “今削之亦反,不削之亦反。削之,其反亟,今削之亦反,不削之亦反。削之,其反亟, 祸小;不削,反迟,祸大。祸小;不削,反迟,祸大。” ”晁错:晁错:削藩策削藩策汉景帝刘启汉景帝刘启太尉周亚夫太尉周亚夫景帝平叛景帝平叛公元前公元前154154年年,景帝采景帝采 纳晁错建议着手削藩,结果纳晁错建议着手削藩,结果 七个诸侯国发动叛乱。景帝七个诸侯国发动叛乱。景帝

12、命太尉命太尉周亚夫周亚夫和大将军和大将军窦婴窦婴 率军,以轻兵断绝叛军粮道,率军,以轻兵断绝叛军粮道, 三个月后平定叛乱三个月后平定叛乱。课堂设问课堂设问汉武帝即位后为中央集权采取了哪些措施?汉武帝即位后为中央集权采取了哪些措施?汉武帝刘彻汉武帝刘彻主父偃主父偃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建议,实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建议,实行行“ “推恩令推恩令” ”,规定:诸侯王死后,规定:诸侯王死后,除嫡长子继承王位除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他子弟可分外,其他子弟可分割王国的一部分土割王国的一部分土地成为列侯,地成为列侯,由郡守统辖由郡守统辖。结果结果王国越分越小,力量削弱。王国越分越小,力量削弱。汉武帝嫡长子继承王国儿

13、子甲儿子乙嫡长子儿子丁儿子丙儿子戊儿子己王国侯国侯国侯国侯国侯国注:侯国 归郡管推恩令汉皇重色思倾国,汉皇重色思倾国, 御宇多年求不得。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杨家有女初长成 一朝选在君王侧。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头一笑百媚生,回头一笑百媚生, 六宫粉黛无颜色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宵苦短日高起,春宵苦短日高起, 从此君王不早朝从此君王不早朝 后官佳丽三千人,后官佳丽三千人, 三千宠爱在一身三千宠爱在一身 渔阳鼙鼓动地来,渔阳鼙鼓动地来, 惊破惊破霓裳羽衣曲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阙烟尘生,九重城阙烟尘生, 千乘万骑西南行。千乘万骑西南行。 白居易白居易长恨歌长恨歌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14、 课堂设问课堂设问“安史之乱安史之乱”对社会造成了哪些严重影响?对社会造成了哪些严重影响? 形成藩镇割据局面形成藩镇割据局面社会动荡不安社会动荡不安藩镇割据藩镇割据宋太祖赵匡胤陈桥驿960年陈桥 兵变,建 立宋朝太祖问:太祖问:“ “天下自唐天下自唐 季以来,数十年间,帝季以来,数十年间,帝 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 , 生民涂炭,其故何也?生民涂炭,其故何也?” ”赵普回答:赵普回答:“ “此非他故,此非他故, 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 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 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 其精兵,则天下

15、自安矣。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宰相赵普宰相赵普从材料中归纳出赵普从哪些方面提出了加强中央集 权的措施与与历朝开国之初历朝开国之初“高鸟尽,良弓藏;狡兔高鸟尽,良弓藏;狡兔 死、走狗烹死、走狗烹”的做法相比,宋太祖的举措高明在的做法相比,宋太祖的举措高明在 什么地方?什么地方? 课堂设问课堂设问宋太祖的宋太祖的“ “杯酒释兵权杯酒释兵权” ”,既加强了中央集,既加强了中央集 权,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又权,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又 避免了因削夺兵权而可能引起的武装反抗。同避免了因削夺兵权而可能引起的武装反抗。同 时,还不会背上杀功臣的骂名。宋太祖的和平时,还不会背上

16、杀功臣的骂名。宋太祖的和平 夺权要比历代帝王杀功臣的做法高明得多。夺权要比历代帝王杀功臣的做法高明得多。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n军事上:n1、杯酒释兵权n2、收精兵统兵权归三衙,调兵权 归枢密院。n 削实权设通叛监督州郡, 用文臣做地方官。n 制钱谷把钱、粮收归国家行政上:财政上:宋太祖从宋太祖从“ “权权”“”“钱钱”“”“兵兵” ”三方面着手加强中央三方面着手加强中央 集权的措施,有哪些利与弊?集权的措施,有哪些利与弊?课堂设问课堂设问利:利:基本解决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促基本解决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促 进了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进了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弊弊:权力过分集中,导致臣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