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金融市场动荡 - 中国银行业应对策略探讨

上传人:nt****6 文档编号:46808284 上传时间:2018-06-28 格式:PDF 页数:26 大小:1.2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世界金融市场动荡 - 中国银行业应对策略探讨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世界金融市场动荡 - 中国银行业应对策略探讨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世界金融市场动荡 - 中国银行业应对策略探讨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世界金融市场动荡 - 中国银行业应对策略探讨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世界金融市场动荡 - 中国银行业应对策略探讨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世界金融市场动荡 - 中国银行业应对策略探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世界金融市场动荡 - 中国银行业应对策略探讨(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金融服务行业 Financial Services 世界金融市场动荡 中国银行业应对策略探讨 Turmoil in the worlds financial markets The right response of Chinese banks 美国爆发的次贷危机迄今已转化为全球经济危机,面对动荡的世界金融市场,中国银行业是否可以独善其身?如何作出有效反应?这些话题无疑是学术界与实务界关注的热点,本文将从行业参与者的角度出发,阐述我们的观点。 1 金融系统陷入困境 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次贷危机迅速蔓延并升格为全球 金融危机乃至经济危机,迄今为止,与此次危机相关的 资产减值总额已逾 5000

2、亿美元,而根据国际货币基金 组织(IMF)的预测, 这一数字将攀升至 10000 亿美元, 没 有人能准确评估危机的影响究竟有多深,危机对我们而 言存在很多未知数。 回顾危机蔓延的历史,信用违约掉期(CDS)以及与此相 关的杠杆效应无疑发挥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导致一些著 名的金融机构陷入困境,典型案例如雷曼兄弟(Lehman Bros)的破产与美国国际集团(AIG)的国有化。随着市场 信心的低落甚至丧失,银行间贷款枯竭,陷入困境的金 融机构越来越多,例如美国房屋抵押投资公司 (American Home Mortgage)、英国布拉德福德-宾利 银行(Bradford and Bingley)、

3、贝尔斯登公司(Bear Stearns) 、 哥伦比亚银行信托公司 (Columbian Bank and Trust)、德克夏银行(Dexia)、富通集团(Fortis)、 房利美/房地美(Fannie Mae / Freddie Mac)、第一麦 格农公司 (First Magnus) 、 冰岛格里特里尔银行 (Glitnir Bank)、德国住房抵押贷款银行(Hypo Real Estate)、 印地麦克银行(IndyMac Bank)、佐治亚州诚信银行 (Integrity Bank of Alpharetta) 、 德国工业银行 (IKB) 、 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

4、s)、美林集团(Merrill Lynch)、英国北岩银行(Northern Rock)、新世纪金 融公司(New Century Financial)、罗斯基勒银行 (Roskilde Bank)、银州银行(Silver State Bank)、 UCI、华盛顿互惠银行(Washington Mutual)等等。 在这样的环境下,正如大家所预料的,市场对于金融系 统的信任几乎一度消失殆尽。就像之前有关业绩数据的 传闻一样,有关“谁是下一个受害者”的传言在继续散播, 银行股票价格以难以预测的速度下跌,导致全球股市急 转直下。面对危机带来的冲击,政府开始通过各种途径 竭尽全力重建市场信心,例如:

5、通过中央银行向金融系 统注入流动性、提供存款担保、银行国有化、通过“救市 资金”大规模地提供资本以及制订购买不良资产的计划等。然而,以下两方面的事实表明,在很大程度上,当 前的环境即便对于美国的监管者而言也是未知的领域: 距离最初计划推出仅数周后的 11 月 8 日, 美国政府就需 要从根本上重新构建 AIG 的救市计划;依据美国“2008 年经济稳定紧急法案”购买不良资产的方案事实上已被 迫放弃。 事态的发展为何到了如此境地?很明显,当前问题的根 源在美国。某种程度上,为了帮助美国人实现拥有住房 的梦想,市场上出现了一些政治干预的异常行为。尽管 房地产价格下挫的情况下许多消费者实际上提供不了

6、资 金支持,并且一旦抵押贷款到期许多人甚至都不能偿还 贷款,然而银行依然为这些消费者提供信贷。随之而来 的是,贷款被“打包”出售给特殊目的机构(SPV)、结构 性投资工具(SIV)及其他的专门机构,然后投资银行家 们以“结构性信用产品”形式把这些不良资产出售给全球 范围内形形色色的市场参与者。除此之外,这些银行家 们还在其目前(或当时)为之效力的银行的资产负债表 上,罗列了大量据称是“几乎毫无风险的”资产。 国际清算银行(BIS)近期的一份工作文件(编号 259) 对于房地产泡沫的制造及最终破灭的理由进行了分析, 着重强调了以下几点: 异常普遍的负利差净值贷款行为 贷款人利用(或滥用)了银行广

7、为人知而又经常 不是很精确的信用评分算法以获取信用, 即便贷 款人的信用质量很低。 金融监管没有阻止危险贷款的爆发 令人鼓舞的税收规则 对违约者而言较为宽松的法律制度 结构性融资导致次级贷款及其他非合规贷款的 大规模增加 2 正如上述几点所揭示的,特定的资产证券化技术和信用 衍生产品的突破性发展加速了市场繁荣并为其提供了巨 大的支持,这导致“综合”信用风险的票面价值超过了 50 万亿美元,并且这种风险在几乎不受管制的情况下在银 行、专业保险公司、证券交易所及其他市场参与者之间 进行着交易。2003 年,沃伦? 巴菲特把信用衍生品市场 称作是一颗“定时炸弹”、“金融业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并引

8、导其旗下的伯克希尔? 哈撒韦公司(Berkshire Hathaway)下属的保险部门撤出了这一业务领域。近期 的事件表明巴菲特先生当时的决定是正确的。信用风险 通过信用衍生产品业务在全球范围不断增加和蔓延,再 加上先前赚取了巨额保费却几乎没有为困难时期建立任 何认真的储备,由此所产生的多米诺骨牌效应在当前的 危机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不论政府的救市措施效果如何, 很可能并非所有的影响都已完全显现。 3 对实体经济的影响 金融危机的结果是,我们在未来几年将会看到美国消费性支出的严重下降。这里有一些可以帮助我们把握这一问题严重性的美国数据:消费者破产登记数量在 2008年前半年达到 522,205

9、1,2008 年 6 月份住房抵押贷款止赎登记与上年同期相比上涨了 53%,此外,自 2008年 5 月以来,平均每月有超过 250,000 处房产收到房屋抵押贷款止赎通知函。这些显著的变化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几乎所有发达地区的经济增长都在急剧下降,德国和英国均处在衰退状态,美国经济增长预计将收缩至0.7%到 1.1%2,参见以下德勤对 2009 年世界各主要经济体增长率的预测(资料来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2009年世界经济体增长率预测年世界经济体增长率预测 高 增长率* 低 增长率* 中国 7.5 委内瑞拉 - 3.0 印度 6.1 英国 - 1.4 埃及 4.9 意大

10、利 - 1.1 俄罗斯 3.7 西班牙 - 1.1 印尼 3.5 美国 - 1.0 马来西亚 3.2 德国 - 1.0 沙特阿拉伯 3.2 日本 - 0.9 泰国 3.1 法国 - 0.7 捷克 3.0 丹麦 - 0.7 波兰 3.0 澳大利亚 - 0.4 * 百分比增减 来源: 德勤计算及预测 1 资料来源:商业信息全文数据库(ABI) 2 资料来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上述经济增长的变化也同样影响到了中国经济,中国经 济增长速度已很快地降到了个位百分点,对此中国政府 推出了庞大的计划通过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内部消费支 出来刺激经济。事实上,拥有适量货币储备和合理预算 的国家

11、可以尝试通过政府干预的手段来维持经济增长。 尽管这样做可能会导致经济活动在该国市场参与者之间 发生转移, 由出口导向型行业转向基础设施导向型企业, 但专注于国内市场可以帮助国家渡过难关。当然,在全 球需求下降以及与之相应的西方经济体收缩的深度以及 其后果进一步显现的时候,全球下滑会对中国经济产生 多大程度的影响,还有待于观察。4 危机中的中国银行业现状 中国银行业近期公布的数据显示至少截止 2008 年第 3 季度,中国银行业还未受到当前全球危机的严重冲击。 2008 年前三季度中国大陆上市银行净利润合计为人民 币 3,345.59 亿元,较之上年同期增长 50.34%,具体可 以参见下表所示

12、: 单位:人民币百万元 净利润 2008 年 1-9 月 2007 年 1-9 月 变动额 变动率 中国工商银行 93,077 63,882 29,195 45.70% 中国建设银行 84,267 57,101 27,166 47.58% 中国银行 61,790 49,983 11,807 23.62% 交通银行 22,879 14,867 8,012 53.89% 招商银行 18,999 9,970 9,029 90.56% 中信银行 12,451 5,247 7,204 137.30% 中国民生银行 8,674 4,312 4,362 101.16%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 9,844 3,92

13、3 5,921 150.93% 兴业银行 9,427 6,024 3,403 56.49% 华夏银行 3,106 1,632 1,474 90.32% 深圳发展银行 3,317 1,874 1,443 77.00% 北京银行 4,389 2,436 1,953 80.17% 南京银行 1,213 647 566 87.48% 宁波银行 1,126 638 488 76.49% 合计 334,559 222,536 112,023 50.34% 上面的数字表明中国的银行系统对于市场动荡具有相当 强的承受力。 然而, 面对全球市场正在经历的巨大变化, 若低估做出调整的要求并认为可以高枕无忧,很明显

14、是 错误的。从商业银行目前的经营环境而言,与危机爆发 初期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例如,近期国际市场汇率波 动较大,商业银行经营国际业务面临较之以往更高的市 场风险;而境外交易对手的信用风险也有所放大,商业 银行面临日趋复杂的经营环境。与此同时,大多数中国 的商业银行将受到其借款人信用质量变化的影响,这种 变化预计很快就会体现出来,这源于实体经济正在发生 的变化。 5 有效的反应策略 此次危机已充分表明即使是一流金融机构,也存在重大 管理缺陷,全球范围内的银行管理层需要专注于已发生 的事件并从所犯的错误中获取经验教训。结合对市场动 态的分析以及对金融危机中银行业暴露问题的总结,我们认为,银行可以从

15、以下几个方面分析全球金融机构出 现问题的根源,落实从危机中汲取的经验教训,抓住机 遇实现可持续发展: 注:本分类专注于某些与当前危机相关的主要问题,因此其目的并不是给出在当前时期正确管理银行所需要采取行动的完整图表。 6 (一)通过隔离政策控制损失来源一)通过隔离政策控制损失来源 尽管危机所造成的直接损失在中国可能是有限的,但银 行需要对识别出的损失来源严加管理,并对其进行适当 的处置以便保护银行资产的安全、维护银行的声誉: 识别所有支行及业务部门的全部不良资产,尤其要 关注与次贷或雷曼公司相关的资产、公允价值为负 数的衍生产品以及汇率变动、利率变动增大及股票 市场下跌所导致的损失。 对于损失

16、来源可能较不明显的领域进行分析;估值 损失也许被隐藏在不具有次贷或雷曼特征的资产 中,例如隐藏在抵押品价值不足且客户无力追加担 保的杠杆组合中。 复核各类结构性产品估值方法论的可靠性,确保不 存在重大遗漏。为此,还应着重注意控制估值参数 的输入尤其是涉及人工干预的领域。应确保严格 执行规定的方法论,正确地记录损失,以防止对交 易账户中带来隐藏的或“延期的”损失。 注意并降低中间业务领域中潜在损失来源方面的风 险,例如客户可能声称在资产销售过程中得到不正 确的建议并据此提出索赔主张。 对发生的损失分析其原因,确定发生损失的具体环 境,并确保所识别的控制方面的不足得以弥补。在 此基础上,继续严格监测可能影响到银行资产估值 的任何市场变化,例如利差扩大、汇率变动增大、 资产价格波动性提高等等。 坚持并加强对新的市场条件下有可能恶化的头寸的 管理以降低其风险,例如,评估银行的敞口并进行 多元化管理重点在于资产质量和政府干预,并记 录可能导致业务合作伙伴出现财务困境的事件。 (二)管理新出现的不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