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微生物学 实验 脓汁和粪便标本中病原菌的检测-6 (5)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6808011 上传时间:2018-06-28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1.4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微生物学 实验 脓汁和粪便标本中病原菌的检测-6 (5)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医学微生物学 实验 脓汁和粪便标本中病原菌的检测-6 (5)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医学微生物学 实验 脓汁和粪便标本中病原菌的检测-6 (5)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医学微生物学 实验 脓汁和粪便标本中病原菌的检测-6 (5)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医学微生物学 实验 脓汁和粪便标本中病原菌的检测-6 (5)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学微生物学 实验 脓汁和粪便标本中病原菌的检测-6 (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微生物学 实验 脓汁和粪便标本中病原菌的检测-6 (5)(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器材准备医学微生物学实验 综合性实验一v脓汁和粪便标本中病原菌的检测(五)糖发酵试验药敏试验血浆凝固酶试验半固体接种法糖发酵试验v不同细菌具有不同的糖分解酶,分解各种糖的 代谢产物也各不相同,有的产酸,有的产酸又 产气,据此,可以鉴别各种细菌。 糖发酵管:葡萄糖、乳糖、麦芽糖、甘露醇和蔗糖 。 指示剂:溴甲酚紫,PH6.8为紫色,5.2为黄色。 原理:多糖单糖丙酮酸、酸性产物(产气) pH指示剂呈酸性变色。 结果:培养基变色无气泡“+” ,培养基变色有气 泡“”,培养基不变色“-”。v应用:观察细菌对糖的分解情况,常用于肠道 杆菌的鉴定。细菌的糖发酵试验P16 甲,乙紫黑葡萄糖,乳糖 丙,丁粉

2、红葡萄糖,乳糖2-3cm37,24小时甲,乙,丙 ,丁实验分组v俩俩相对4人为一组,组号编在电源插座上。v每组按从前到后,从左到右的顺序,分别编号为 甲、乙、丙、丁。 甲 乙4 丙 丁甲 乙3 丙 丁甲 乙2 丙 丁甲 乙1 丙 丁甲 乙5 丙 丁甲 乙8 丙 丁甲 乙7 丙 丁甲 乙6 丙 丁甲 乙10 丙 丁甲 乙9 丙 丁讲台细菌药物敏感性试验P20v磺胺1907年发现,1935年临床应用。青霉素 1929年发现,1945年临床应用。v我国住院病人抗菌素使用率达70%,新生儿病房 抗菌素使用率达100%。v为了避免抗菌药物使用的盲目性,防止因不合 理用药,导致耐药性细菌的增多、药物中毒、

3、 治疗失败、菌群失调等问题的发生,用药前( 时),做药物敏感性试验。药物敏感性试验纸片扩散法v将含有定量抗菌素的纸片,平贴在已经接种了试验细 菌的平板上。纸片中的抗菌素吸收培养基的水分,溶 解后不断向周围扩散,形成递减的梯度浓度。敏感细 菌在纸片周围的生长受到抑制,而形成没有细菌生长 的抑菌圈v依抑菌圈的有无、大小来判断敏感性。敏感(Sensitive ):试验细菌所引起的感染,可以 用常用剂量的某种抗菌药物治愈。耐药(Resistant ):试验细菌引起的感染,不能用 该种抗菌药物治愈。 试验菌用量以对照琼脂平板表面生长的菌落呈密集或 半密集为宜。实验分工(每人1块平板)v甲黄色菌液平板 +

4、 青、链、庆纸片。v乙白色菌液平板 + 青、链、庆纸片。v丙紫黑菌液平板 + 青、链、庆纸片。v丁粉红菌液平板 + 青、链、庆纸片。实验方法v接种环取菌液36ul2环(注意:操作时,不 得同时握持菌液管和平板,以免菌液倒出来, 造成污染)。平板密集划线接种细菌(纱窗样 )。设计三点,三点之间等边三角距离,点距 离平皿边缘约15mm。作标记:青、链、庆。镊 子火焰消毒,夹取相应的药物纸片,平贴在已 设定的位置上,按压,最后镊子火焰灭菌。 371824小时培养,观察结果。 试验菌用量以对照琼脂平板表面生长的菌落呈 密集或半密集为宜。灭菌 取样甲黄色菌液 乙白色菌液 丙紫黑菌液 丁粉红菌液6ul+6

5、ul纸片扩散法:菌液 密集涂布平板 标记:青 、链、庆 贴青霉素、链霉素、庆大霉素纸片 按压 倒置培养1824小时 观察结果。青链庆青链庆标记贴抗菌素纸片血浆凝固酶试验P17v致病性葡萄球菌能产生血浆凝固酶,使血浆中的纤维 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附着于细菌表面,产生凝固。v葡萄球菌产生两种凝固酶:一种是与细胞壁结合的凝 固酶,为结合凝固酶;另一种是细胞释放于培养基中, 为游离凝固酶;二者抗原性不同。v在体内,凝固的血浆沉积在菌体表面,阻碍吞噬细胞 的吞噬和杀菌物质的破坏,从而有利于细菌的生长繁 殖、引起感染。v体外试验有试管法和玻片法两种。试管法检测游离凝固酶,结果准确。玻片法只能检测结合凝固

6、酶,比较简便、常作为快速筛选技 术(金黄色葡萄球菌中有10%15%可呈阴性反应)。凝固酶试验试管法: 游离凝固酶凝血酶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血浆凝固凝固酶试验玻片法:结合凝固酶(菌体表面) 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细菌凝集玻片法v取二滴兔血浆置于洁净的玻片上。v分别用接种环取白色和黄色菌苔(23个菌落的 菌量)与血浆研磨混合,立即观察结果。v出现明显凝块为阳性,否则为阴性。白色菌苔容易混合均匀,黄色菌苔常涂抹不开 。 反复旋转或侧倾载玻片,让菌液流动起来,结 果更明显。载玻片1张兔血浆各15ul右侧血浆与白色菌苔混合左侧血浆与黄色菌苔混合半固体接种法P11v具有鞭毛能够真正运动的细菌,在半固体培基中,能

7、冲破低浓度琼脂的阻力,自接种部位向周围移动扩散生长,培养基呈扩散云雾状混浊状态。v无鞭毛不能运动的细菌,只能沿着穿刺线生长繁殖,穿刺线边缘清晰,周围培养基清澈透明。v方法:接种针斜面取菌,从半固体培养基中心,垂直 刺入,到达培养基底部4/5处,再循原来的路线,退 出接种针。 v甲,乙紫黑 。丙,丁粉红。半固体接种法P11甲,乙紫黑 丙,丁粉红 标记:组号,颜色37,24小时安全警告v本次实验(糖发酵试验、药敏试验、血浆凝固 酶试验和半固体接种)操作一次,可能产生几 百个微生物气溶胶颗粒。v气溶胶粒径100um沉降很快,50um在0.4s内 扩散开,5um通过呼吸道直接到达肺泡。vPike博士对

8、实验室感染统计分析结果发现,不 明原因的感染高达82%,大多数是气溶胶在空气 中扩散引起的。v实验时应坐着,在酒精灯半径20厘米范围内操 作,保持安静、有序,尽量少说话、少走动, 以免感染病原菌。思考题v细菌生化反应在感染性疾病诊断中有何重要意义? v为什么要在发酵管液面上方大约23cm处切割?v培养时,微量糖发酵管管口不能朝上,为什么?v抗生素敏感性实验有何实际意义?v血浆凝固酶试验观察完毕,应将载玻片立即放入 消毒缸内,为什么?v半固体穿刺接种时,为什么要强调“原路返回”?v为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你认为上述试验应还 设立哪些对照? v细菌的糖发酵试验P16甲紫黑葡萄糖,乙 紫黑乳糖,丙粉红葡萄糖,丁 粉红乳糖 。v细菌的药敏试验P20(菌液)甲黄色平板 + 青、链、庆纸片乙白色平板 + 青、链、庆纸片丙紫黑平板 + 青、链、庆纸片 丁粉红平板 + 青、链、庆纸片 v血浆凝固酶试验P17兔血浆15ul+黄色,白色v半固体接种法P11甲,乙紫黑 丙,丁粉红微量发酵管管口朝下, 37培养1824小时。常用器材摆放顺序:电源插座试管架酒精灯污物盘 。 试管架上器材:按接种针、接种环、油性笔和打火机的顺 序,分别放置在试管架中间两行,靠近电源插座一侧。器材使用以后,必须放回原处,依次摆整齐。实验室器材 整齐有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