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实践中的主体性探究

上传人:lizhe****0920 文档编号:46803592 上传时间:2018-06-28 格式:PDF 页数:40 大小:210.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虚拟实践中的主体性探究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虚拟实践中的主体性探究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虚拟实践中的主体性探究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虚拟实践中的主体性探究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虚拟实践中的主体性探究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虚拟实践中的主体性探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虚拟实践中的主体性探究(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I摘摘 要要 计算机、网络技术和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以下简称 VR)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催生和孕育了信息时代人类的一种新型实践形态和方式虚拟实践。在虚拟实践中,现实的人仍然是实践活动的惟一主体,而实践对象则是表现为由“0、1”组成的或长或短、变幻无穷的比特流、数字串的信息客体,人们使用数字化中介系统在由虚拟技术支撑的人机界面上进行着一种与现实实践存在鲜明区别的新型实践活动。这种鲜明的区别是由于虚拟实践独特的时空形式和各类属性所决定的。人们通过虚拟实践打破现实的物质限制,从而超越现实,建构着“非现实的真实世界” ,延伸、拓展和升华了自身的主体能力,全面提升了自我主体性。然而这

2、并非是一种无代价的提升,在“比特之城”里,人的主体性发展不仅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而且也面临着极其严峻的挑战。就目前来看,虚拟空间本身并不是一个纯粹理想的自由空间,在其中人们可能遭受新的物化,即反而被虚拟技术所统治和奴役,从而导致主体性在各方面的消解。有鉴于此,面向未来,人们应当在全面利用和发挥虚拟实践的优势,增强自我超越能力的同时,明确虚拟实践与现实实践的界限,并在两者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自觉、积极克服虚拟实践中出现的主体性危机,在现实实践与虚拟实践的交织互动中实现主体性的跃迁与主体自我的解放和超越。 关键词:关键词:虚拟实践;主体性;自我超越 IIAbstract The technica

3、l expansion and application of computers, network techniques and the virtual reality cultivate and urge the birth of a new way of mans practice in the times of information, that is the virtual practice. In the virtual practice, man is still the subject of the practical activities, while the objects

4、of the activities are the changeable bits and the chains of numbers, long or short, made up of “0,1”.Man use numbers as the medium on the man-machine interface backed by the virtual techniques to carry out a new kind of practical activities which are quite different from the real practice. The appar

5、ent difference lies in the time-space forms and natures of the virtual practice. Man break realistic restrictions through a virtual fulfillment so as to surmount the reality, construct “The non-real but true world”, extend, develop and promote mans ability of subjectivity and promote mans self-subje

6、ctivity. However, this is not a kind of promotion with no cost. In the “City of Bit”, the development of mans subjectivity no only encounters its unprecedented opportunity, but also is faced with a very rigorous challenge. Seen currently, the virtual space itself is not an ideal free space, in which

7、 people may suffer a new materialization, that is, being controlled and slaved by the virtual techniques, leading to the eliminating of mans subjectivity in all respects. As a result, looking forward, man should make full use of the advantages of the practice of the virtual techniques and strengthen

8、 the ability of ego-surmounting. Meanwhile, man should also be clear about the boundary between the virtual practice and the real practice, keep necessary tension between them, actively overcome the crisis of the subjectivity during the virtual practice, and realize the liberating and the surmountin

9、g of mans subjectivity in the interactivities between the real practice and the virtual practice. Key words:virtual practice;subjectivity;ego-surmounting 独创性声明 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标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

10、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张轶 日期:2006 年 4 月 27 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华中科技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保密,在_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本论文属于 不保密。 (请在以上方框内打“” )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张轶 指导教师签名:欧阳康 日期:2006 年 4 月 27 日 日期:2006 年 4 月 27 日1

11、1 引引 言言 人是一种独特的超越性存在。超越现实、创造未来是人区别于一般动物和人之所以为人的重要特征,而这一特征的存在离不开人类的虚拟活动。在当代,随着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VR 技术)的发展,作为一种新型实践形态和方式的虚拟实践应运而生,它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和速度改变着人的生存方式、交往方式、认知模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审美取向。所以虚拟实践问题日益成为一个关涉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大的不可回避的时代性课题。哲学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必须面对和回应虚拟实践问题。国外对此研究起步较早,研究路数偏向于文化学、泛哲学或媒介哲学,较多地结合了心理学、传播学、社会学、信息科学、认知

12、科学等相关学科理论,以尼葛洛庞蒂的数字化生存 、迈克尔海姆的从界面到网络空间:虚拟实在的形而上学等著作为代表性研究成果,美国学者在这方面的研究尤为活跃。自步入新世纪以来,国内学界日益关注这一问题,开展了一些研究和探索,并将其与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性,探索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形态联系起来,取得一定的理论成果。中国人民大学陈志良教授对虚拟问题予以密切关注并指出: “由于时代的实践方式和时代的精神发生了框架性的转换,它也必然导致哲学框架的转换我们的时代进入一个虚拟的数字化时代,而虚拟这一全新的概念则打破了以往现实性哲学一统天下的局面。现在我们至少可以说,从现实性哲学到虚拟性哲学,这将是未

13、来哲学框架的重大转换,这一转换将大大地开拓我们的哲学视野,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生存方式,使我们进入一个新的哲学平台上。 ”1他认为虚拟构成了人类中介系统的一次革命, 深刻分析了其数字化表达方式和构成方式的特征,并强调虚拟作为人类新的生存平台,将成为人类新的元起点。军事科学院张明仓研究员对虚拟实践这一人类新型实践形态和方式进行了系统的课题研究,他在其哲学专著虚拟实践论一书中,对虚拟性和虚拟实践的主体、客体、中介、本质、类型、特点、作用、存在形式、代价及其控制、1张世英,陈志良.超越现实性哲学的对话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1,3.1 2变革意义以及哲学意蕴等作出了深入、全面的分析、阐

14、述和总结,在开辟和推进国内虚拟实践研究方面起到了十分重大的作用。还有不少学界专家、识士从科学技术哲学、伦理学、美学、心理学、社会学等不同学科角度对虚拟实践中的技术问题、伦理问题、审美问题、心理问题、社会问题进行透视和分析并从一定程度上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使其规范化、合理化的途径。 笔者以为虚拟实践是一个非常复杂、多周边的综合性问题,远非一篇硕士毕业论文所能概括,以笔者现有的知识结构和理论水平也难以驾驭。因此笔者将“虚拟实践中的主体性”作为本文的问题域,尝试考察和分析在虚拟实践中主体性所出现的新情况、新特征、新问题。哲学的真正秘密在于人,关注人、研究人是哲学的永恒主题。马克思主义哲学向来关注

15、作为主体的人、人的主体性的生成和发展及其合理实现。在马克思那里,对主体性的合理理解必须“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解决。 ”1在当下,虚拟实践作为人类存在方式的重要变革,越来越凸显出与现实实践不同的特征,从而引起人的主体性的巨大震荡:一方面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另一方面又受到严重的消解。虚拟实践中的主体性的新变化亟待哲学审视与反思。因此,笔者认为面向和针对虚拟实践这一新型实践形态和方式去探究主体性问题具有理论和现实上的必要性和积极意义,具有鲜活的时代气息和深刻的时代意义。本文将采取逻辑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并重的原则,对虚拟实践和虚拟实践中的主体性特征予以描述和阐发,对虚拟实践和现实实

16、践进行对比性研究并试图探索在虚拟实践中追求主体性的不断发展,实现人的自我超越的可行道路,以求教于大方。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5 32 虚拟实践概述虚拟实践概述 2.1 虚拟实践的含义及类型虚拟实践的含义及类型 2.1.1“虚拟”词源探析及涵义“虚拟”词源探析及涵义 要理解虚拟实践这一新型实践形态和方式,首先要从剖析“虚拟”着手。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虚与实相对,是空或不真实的意思,虚拟则是不符合或不一定符合事实的假定与虚构。这恐怕是对“虚拟”一词的误读和歪曲。我们对“虚拟”一词进行词源学分析可以发现, 汉语中 “虚拟” 一词的当代用法, 是由英文 virtual reality(虚拟现实)派生出来的,也就是说虚拟与 virtual 相对应。而 virtual 一词,可以追溯到中世纪逻辑学家邓斯司各脱创造的拉丁词语 virtualiter,意为“具有可产生某种效果的内在力的。 ”司各脱认定,一个事物的概念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