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生命的起源》微课程教学设计 (1)

上传人:A*** 文档编号:46798933 上传时间:2018-06-28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2.0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微课程教学设计 (1)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微课程教学设计 (1)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微课程教学设计 (1)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微课程教学设计 (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球上生命的起源》微课程教学设计 (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48中国信息技术教育网络教研团队 教材分析地球上生命的起源是初中生物八年级(下)第三章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 中的一节内容。谈到生物的进化, 自然要先探讨地球上的生命起源,这样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但本节内容与传统的章节相比有很大不同,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抽象性,这无疑加大了教学的难度。 在教学中, 我们应紧扣课程标准, 抓住重难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通过设置一系列问题, 环环相扣, 引发学生积极思考。 学情分析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八年级的学生,生命起源相关知识一直是学生感兴趣、 想探索的一个话题。学生在小学就接触过生命起源的相关知识, 但对最原始的生命是怎样出现的这个问题却解释不清。 因此,我们先让学生

2、在课前分组进行材料的收集, 并联系生活实际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然后针对本课难点米勒实验制作了微视频, 该微视频打破传统, 采用一步一动、 视频与图片结合的方法, 让学生边思考边发现, 不仅能培养他们尊重客观事实、 不迷信权威、 敢于质疑的思维品质, 还能使其进一步理解、 掌握关于生命起源的一些假说。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生命起源的不同观点; 解释米勒实验的设计原理及结论。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运用证据和逻辑进行分析和推测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积极探索的科学精神和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培养尊重客观事实、 不迷信、 敢于怀疑的思维品质。 教学环境与准备

3、联网状态的计算机、 教师提前制作好的相关微视频、 学习素材、微课程实施方案等。 教学过程1.兴趣先导, 视频引入出示46亿年前的地球火山喷发、熔岩瀑布、 炽热炎炎等图片,使学生意识到原始地球上并没有生命, 原始大气中也并没有氧气。 然后用模拟原始地球环境的相关视频导入本节课课题。设计意图: 这样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其思维一下进入活跃状态, 并能使学生愿意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做学习的主人, 同时也能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微课程教学设计田莉 何妍 姜垚伶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树人学校第十四届NOC活动 网络教研团队 二等奖 初中生物从左至右: 何妍 田莉 姜垚伶49FEB 2017 NO.03

4、-04网络教研团队教师将原始地球条件与米勒实验进行分步对比, 解释生命起源的第一步有机小分子的形成。 师: 原始大气的成分主要是甲烷、 氨气、 氢气、 水蒸气等, 并没有氧气。 米勒将这些气体注入密闭的装置中, 模拟原始大气。 在原始海洋底部有持续不断的地热, 能不断地为原始大气补充水蒸气 (如图1) 。除了地热外, 原始地球的空中还有电闪雷鸣。 为了模拟闪电, 米勒让正负电极在充满原始大气的容器中持续放电 (如图2) 。在装置下方有一个冷凝管, 你知道模拟的是什么吗?对, 原始地球还会降雨, 原始大气的物质会随降雨落入原始海洋。 米勒通过活塞取样找到了氨基酸等有机物, 为生命诞生提供了重要证

5、据 (如图3) 。设计意图: 分步对比使复杂的米勒实验简单化、 情境化, 让学生的记忆更为深刻, 使抽象的实验教学即使没有教师也可以顺畅进行。 同时,学生能感受到科学的推测不仅需要丰富的联想和想象, 还需要确凿的证据, 更需要有严密的逻辑。4.知识巩固,形成结论,探索新知师:米勒和其他学者的实验说明, 原始地球上尽管不能形成生命, 但能产生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 地球上的生命到底起源于哪里?目前尚无定论。 以事实为依据的科学争论, 对促进人类的认识是非常有益的。 关于生命起源的过程, 科学家从未停止过探索的脚步,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 你能不能沿着科学家的足迹继续探究呢?设计意图:该环节不仅强调培

6、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积极探索的科学精神和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 还希望能培养他们尊重客观事实、 不迷信、 敢于怀疑的思维品质。为学习 “米勒实验” 做好铺垫。2.角色互换, 从学生的角度讨论众多起源学说师:关于生命的诞生众说纷纭, 你知道哪些?生1: 中国有女娲造人的传说,西方有神创造万物的传说。生2: 那是神话传说, 没有切实的证据。 有没有可能是自己产生的?古语不是有 “腐草为蝇, 腐肉生蛆”一说吗?生3: 早在1860年, 巴斯德就用曲颈瓶实验证明肉汤不能产生微生物, 彻底否定了自然发生说。 其实,有关生命起源的推测不仅需要丰富的联想和想象, 还需要确凿的证据, 更需要严密的逻辑。

7、学生从思考这些理论, 转为用严密的科学思维去判断哪些理论更为可靠。设计意图: 以对话的形式, 从学生的角度概述生命起源其他观点, 不仅让学生印象深刻, 还使其感受到团队学习的氛围, 并愿意融入其中, 自然感受到化学起源学说更可靠。3.生命起源学说中 “化学起源学说” 米勒实验师: 生命是在原始地球温度逐渐下降以后, 在极其漫长的时间内,由非生命物质经过极其复杂的化学过程, 一步一步演变而来的。 那么原始地球为生命的起源提供了哪些条件呢?在这些原始条件下, 能产生生命物质吗?这些问题引起了科学界的思考。原始海洋 实验室的模拟海洋图1原始闪电 实验室火花放电图2原始地球的降雨 实验室的冷凝装置图3

8、50中国信息技术教育网络教研团队(2)米勒实验实验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 体会证据和推测之间的关系我们围绕证据和推测之间的严密关系介绍米勒实验, 将Flash、视频分散穿插其中, 以达到普通PowerPoint的视频效果, 从而让学生感受到科学的推测不仅需要丰富的联想和想象, 还需要确凿的证据,更需要有严密的逻辑。(3)情感升华引导学生像科学家一样思考在“巩固知识, 形成结论”环节, 我们告诉学生以事实为依据的科学争论, 对促进人类的认识是非常有益的。 关于生命起源的过程,科学家从未停止过探索的脚步。 由此引导学生像科学家一样思考, 沿着科学家的足迹继续探究。2.技术支持(1)微视频美观实 用

9、, 绘声绘色在视觉效果上, 微视频不拘泥于固定思维, 大胆使用Camtasia Studio软件, 通过转页、 缩放动作等功能生成生动有趣的演示文稿, 做到了视频与PowerPoint的完美结合。在内容呈现上, 微视频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 用比较震撼的视频导入课题; 而对于生命起源的众多传说, 则采用对话的形式, 形象生动, 内容充实。(2)网络反馈灵活多样倡导学生通过多媒体、 家校互动等方式实现师生、 生生之间的零距离交流, 打破传统教学的局限。图45.总结反思, 自测评价(1)画龙点睛科学家推测,原始大气在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等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下,形成了许多简单的。后来地球的温度逐渐降低

10、, 形成了降雨, 这些又随着雨水进入湖泊和河流, 最终汇集到原始的中。(2)慧眼识珠原始大气层里不含 ( )A 氧气 B 氢气 C 甲烷 D 硫化氢关于科学推测, 正确的叙述是 ( )A.科学推测需要确凿的证据 B.科学推测需要严密的逻辑C.科学推测需要丰富的联想和想象 D.以上三项都需要(3)资料分析图4是米勒关于原始地球的模拟实验装置, 请填写出该装置中的一些名称, 并回答下面的问题。米勒在装置中泵入了甲烷、氨气、 氢气、 水蒸气等气体。 该装置模拟了的条件和的成分。这个实验通过进行火花放电模拟为其提供能量。中为。中为含有的溶液。米勒的实验说明:。 教学反思这节课通过分析科学家实验,让学生

11、了解了关于生命起源的几种假说, 无论学生支持哪一种观点,或许他还有自己的观点, 都需要有充足的证据来证明这些观点, 这样人们才会信服这些观点。 因此, 我们不是要学生接受哪种观点, 而是让他们了解这些观点, 学习运用证据和逻辑进行分析和推测,为他们以后的探索或接受新观点提供一个基础。 当然, 关于生命起源的问题还有许多难题有待研究和解决, 这需要多学科的综合、 合作,所以学生要学好各门功课, 为将来从事生命科学研究奠定坚实的知识基础。 设计亮点1.教学设计(1)分角色饰演紧扣学生心理我们以对话的形式, 从学生的角度讨论众多的生命起源学说, 不仅让学生印象深刻, 还使其感受到团队学习的氛围, 并愿意融入其中,自然感受到化学起源学说更可靠。同时, 运用科学的方法让学生自主学习, 谈论生命起源的后续过程甚至生物进化, 如人类的起源以化石作为直接证据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