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旸:浅窥《桃花源记》的隐喻及流变()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46788950 上传时间:2018-06-28 格式:PDF 页数:16 大小:773.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杨旸:浅窥《桃花源记》的隐喻及流变()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杨旸:浅窥《桃花源记》的隐喻及流变()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杨旸:浅窥《桃花源记》的隐喻及流变()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杨旸:浅窥《桃花源记》的隐喻及流变()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杨旸:浅窥《桃花源记》的隐喻及流变()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杨旸:浅窥《桃花源记》的隐喻及流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杨旸:浅窥《桃花源记》的隐喻及流变()(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浅窥浅窥桃花源记的隐喻桃花源记的隐喻及及流变流变 姓名:姓名: 杨杨 旸旸 学号:学号: 0082004300820043 院系:院系: 中国语言文学系中国语言文学系 课程:课程: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中国古代文学史(二)内容提内容提要:要:本文试图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入手,利用现代文论的一些观点,从文本、作 者以及读者的角度探究桃花源记的隐喻表达以及流变,从多维的角度浅窥桃花源记 的不同意蕴。其中,文本的维度只立足于文本本身;作者的维度涉及对作者的生平研究;读 者的维度因时间和篇幅限制, 只限于唐朝部分的读者接受研究。 本文舍弃传统的较为感性的 文学研究方式,试图从较为理性和抽象的隐喻以及结

2、构化研究探求桃花源记这一经典文 本的多重质素,并略微讨论一下隐喻在不同维度的作用。 关键词:关键词:桃花源记桃花源记 隐喻隐喻 文本文本 作者作者 读者读者 流变流变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学现象,无论是文本本身的艺 术性,还是其所包涵的文化意蕴千百年来一直为文人所津津乐道,而“桃花源”更是成为了 一个重要的文学意象, 对 “桃花源” 的考证也经久不息。 对此, 陈寅恪在 金明馆丛稿初编 桃 花源记旁证 中对桃花源的考证做过一个详细的学术梳理, 可以作为前人对桃花源考证的综 述,现将其要摘录如下: “陶渊明桃花源记寓意之文,亦纪实之文也。其为寓意之文,则古 今所共知,

3、不待详论。 其为纪实之文, 则昔贤及近人随颇有论者, 而所言多误, 故别拟新解, 以成此篇。 ”1陈寅恪在此文中得到结论如下: “ (甲)真实之桃花源在北方之弘农,或上洛, 而不在南方之武陵。 (乙)真实之桃花源居人先世所避之秦乃苻秦,而非嬴秦。 (丙)桃花源 纪实之部分乃依据义熙十三年春夏间刘裕率师入关时戴延之等所闻见之材料而作成。 (丁) 桃花源记寓意之部分乃牵连混合刘驎之入衡山采药故事,并点缀以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等语所作成。 (戊)渊明拟古诗之第二首可与桃花源记互相印证发明。 ”2 通过陈寅恪的阐述,我们大致可以了解前人研究“桃花源”时一般注重其可考证的纪实 部分和不符合常规事实的寓意

4、部分, 而这两部分通常都可以在文献材料中得到印证。 前人的 研究固然很有价值,但是根据现代西方文论的观点,文学作品的创作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 前人“纪实部分”和“寓意部分”的划分似乎不能穷尽桃花源记所有的文学内涵,其创 作过程也不似一些可考的文献资料所能阐明的那么简单,因此,本文另辟蹊径,先从“桃花 源”作为文学意象这个点切入。 “意象”这个词带有很浓重的中国古典文论的色彩,南朝梁 刘勰文心雕龙神思 “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研阅以穷照,驯致以怿辞;然后使元 解之宰,寻声律而定墨;独具之匠,窥意象而运斤;此盖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 。”3在西方古典的修辞学和词汇学中,隐喻只是一种修辞手段,相当

5、于汉语中“暗喻”的概 念。然而在现代文论中,广义的隐喻包括一切语言。 “使用语言是通过一种现实达到 另一种现实,这一过程实际上就是转化的过程一切语言,由于对现实具有如上所述 的转化关系,所以从本质上都是隐喻性的。 ”简而 言之,“意象” 即主观情意与外在物相融合的表现。 这个概念虽然富有中国传统文化的意蕴, 却难免有 “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的学术尴尬, 因此, 我在此引出西方文论 “隐喻 (metaphor) ” 的概念。 4当然,我不可能对桃花源记的每一个字都做隐喻分析,只是为我所要用到的文本语言做隐喻分析提供理论支持。其次,关于我研 究隐喻的目的,在此先援引一下现代文论中隐喻与言说者意义关

6、系的论述,约翰赛尔在他 的论文隐喻中有非常标准的论述: “言说者隐喻地意味着某种不同于句子字面意味 的东西隐喻意义总是言说者的言说意义。 ”51 陈寅恪金明馆丛稿初编P188 三联书店 2001 年版 2 同上 P199 3 文心雕龙校注通释P321-322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8 年版 4 泰伦斯霍克斯隐喻P105 北岳文艺出版社 1990 年版 5 戴维E库珀在隐喻一书中的引用 P54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2007 年版 所以,我研究文本中的隐喻主要是探求言说者即作者的言说意义, (同样,在读者维度的研究中,也主要通过读者的作品研究读者的言 说意义) 。最后关于隐喻需要澄清的是,隐喻具有

7、“不确定性” 。 “通过不确定的隐喻 (indeterminate metaphor) 这种表达,我意味着那种存在多种解释、并且其中没有任何一种 能被证明是唯一正确的隐喻”1关于桃花源记的文本,本应涉及版本研究,不过鉴于此文关注重点不在于此,所以 直接援引桃花源记,因此,我对桃花源记的隐喻研究并不能证明是唯一正 确的,只能提供一种学术参考。 一、 桃花源记文本研究一、 桃花源记文本研究 2全文如下: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 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 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

8、,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 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者,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 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 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 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 “不足为外人道也” 。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 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 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

9、。后遂无问津者。 仅从桃花源记字面意义,我们可以从中抽出两组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分别是武陵渔 人与桃花源,以及南阳刘子骥与桃花源。针对这两对关系,我们先探求如下两个问题:主体 是怎样与客体构成联系的?以及主体与客体的关系究竟如何? 首先, 在武陵渔人与桃花源这组关系中, 我们可以从文本中得出渔人是 “忽逢桃花林” , 然后“缘溪行” , “忽逢一山” ,从山之“小口”入,以至“豁然开朗” ,发现桃花源。简而言 之,是一种无意的发现。而渔人与桃花源的关系我们可以参看文本中“停数日” “辞去”等 词,因此我们可以抽象为渔人与桃花源是“游览”关系,即“去而归”的模式,此外渔人再 次前往桃花源的结果是“

10、不复寻” 。 我们再看刘子骥与桃花源的关系,文本对此的描述非常之少,仅一句“南阳刘子骥,高 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 ”不过仅此一句,我们也可以探讨以上两个问题。 其一,关于刘子骥如何与桃花源发生联系,从“闻之,欣然规往”可以看出主体对客体是一 种主动的追求。其二,关于二者关系,由于这是一个未果的行为,我们从目的和结果两个层 面探求。关于目的,原文只有“欣然规往”的线索,刘子骥往桃花源的目的是不确定的,如 果是 “去而归”的模式,就是游览,如果是“去而不归”的模式,就是归隐。关于结果比 较明确,即“行为未果” 。 由此,我们可以抽象出以下结构: 1 戴维E库珀隐喻P57 上海科技

11、教育出版社 2007 年版 2 袁行霈 主编中国文学作品选注P111 中华书局 2007 年版 无意发现,去而归,不复寻 主动追求,目的不定,行为未果 桃花源 渔人 刘子骥 当我们纵观这两组关系时,可以发现它们有很强的平行性。首先,两组关系的客体是相 同的,其次,两个主体都有“往”的行为,因此我们可以推测,文本中的这两组关系可能本 身就构成一个隐喻。前人也有过讨论,明人张自烈笺注陶渊明集卷五: “非真述其 事,大抵渔人不近俗,故托言渔人。 缘溪一段,行止自如,懒懒散散,需看他是何等人 品。 ”1从中可看出桃花源记中的武陵渔人极有可能是一个喻体,而另一组关系中的南阳刘子骥在历史上确有其人,根据晋

12、书列传六十四记载: “刘驎之,字子骥,南阳人 好游山泽,志存遁逸。 ”2晋书还记载了刘子骥颇具意味的一件事迹: “尝采药至衡山,深入忘反,见有一涧水,水南有二石囷,一囷闭,一囷开,水深广不得过。欲还,失道,遇 伐弓人,问径,仅得还家。或说囷中皆仙灵方药诸杂物,驎之欲更寻索,终不复知处也。 ”3关于 桃花源记 的作者, 历来几乎没有什么异议, 基本上可以认为是东晋陶渊明无疑。 陶渊明的生平, 主要见于 晋书 列传六十四 , 我将其重要部分援引如下:“陶潜, 字元亮 潜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贵。州召主簿,不就,躬 耕自资复为镇军、建威参军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潜叹曰:

13、 吾不能为五斗 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 义熙二年,解印去县未尝有所造诣,所之唯至田舍及庐 山游观而已”陈寅恪就认为这个故事是桃花源记非现实部分的影射。显然,这则记载的结构与桃花 源记中武陵渔人的那组关系惊人的一致,只是将主体变成刘子骥,客体变成石囷,主体和 客体之间都是无意发现,去而归,不复寻的关系。因为我们可以大致将晋书的记载看做 历史事实,所以这则记载与桃花源记武陵渔人那组关系的隐喻应该比较确定,本体是刘 子骥与石囷,喻体是武陵渔人与桃花源。 然而本体并不意味着作者的言说意义, 我们要研究作者本意还要继续回到文本, 如果说 武陵渔人那组关系只是刘子骥生平的一个影射,那么桃花源记中南阳刘

14、子骥的那组关系 又代表了什么呢?前面已经说过, 文本中的两组关系很可能构成一个隐喻, 现在我们已经发 现了其中的一组关系的历史本体, 那么这组关系的文学本体则极有可能是文本中的另一组关 系,即桃花源记中的刘子骥与桃花源的关系。也就是说,武陵渔人那组关系无疑是一个 隐喻,它的素材源于史实,但是作者的言说意义不在陈述一个事实,他的本意即文学本体应 该是桃花源记中刘子骥与桃花源的那组关系。因此,要探究作者的言说意义,我们必须 探究这组关系。然而这组关系仅文本而言留给了我们很多疑问,如上文的分析,主体对于客 体是主动追求,目的不定,行动未果的关系,其中的“目的不定”尤其给研究者一个巨大的 空白, 可见

15、虽然这组关指向作者的文学本体, 但是作者并未将自己的言说意义明白晓畅地在 这一组关系中表达出来,也就是说,这一组关系依旧是一个隐喻,要探究作者的本意,我们 还需要从作者维度进行研究。 二、 桃花源记作者维度的隐喻研究二、 桃花源记作者维度的隐喻研究 4首先关于主体陶渊明,我认为可以概括为晋书中的“少怀高尚,任真自得” 。当然 这不可能概括一个人的全貌,但因为我们的研究重点是桃花源记 ,而这两个词与桃花 源记的关系最为密切, “高尚”一词直接出现于桃花源记对刘子骥的描述“高尚 士也” ,而“任真自得”这一词用以形容武陵渔人和刘子骥寻桃花源也恰如其分。此外,我我们从中可以抽象出一组主客体关系, 即陶渊明和田园, 不过在阐述这组关系前我们有 必要阐述一下背景,因为这是作者维度的研究,我们不像在文本研究时只专注于文本,因此 我们先将这组关系涉及到的主体和客体属性研究一下。 1 引自 袁行霈 主编中国文学作品选注P113 中华书局 2007 年版 2 房玄龄等撰 晋书P2447-2448 中华书局 1974 年版 3 同上 4 房玄龄等撰 晋书P2460-2463 中华书局 1974 年版 们有必要对陶渊明的“入仕”及“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