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高考复习研讨会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4678115 上传时间:2017-08-06 格式:PPT 页数:126 大小:6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年高考复习研讨会_第1页
第1页 / 共126页
2012年高考复习研讨会_第2页
第2页 / 共126页
2012年高考复习研讨会_第3页
第3页 / 共126页
2012年高考复习研讨会_第4页
第4页 / 共126页
2012年高考复习研讨会_第5页
第5页 / 共1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年高考复习研讨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年高考复习研讨会(1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唐山市政治学科2012高考第一阶段复习研讨会,地点:开滦一中时间:2012年9月28日,唐山市教育局中学教研室李 宏,适应新形势 争取新突破 -2012高考复习建议,一、2011年高考政治基本情况分析二、2012年高考复习备考的教学建议,一、2011年高考政治学科的基本情况和分析(一)2011年高考情况,2011年高考的相关数据和情况分析,(唐山市)平均分情况:文应: 08年 148.76 172.98 (24.22) 09年 141.71 164.58 (22.87) 10年 153.51 177.69 (24.18) 11年 167.49 189.71 (22.22),09年有效分:文科应

2、届:174(100 78) 文科往届:170(96 74)10年有效分:文科应届:184(100 99) 文科往届:179(84 95)11年有效分:文科应届:194(96 102) 文科往届: 190(88 100),可以看出,近几年高考文综试题总体难度还是比较大的,2010年和2011年试题难度稍有降低,但仍然属于难度较大试题。提升空间应当还比较大。,取得好成绩的学校应届:一中系列:唐山一中 202.75分 丰南一中 193.35分滦南一中 191.81分 迁安一中 191.76分滦县一中 191.64分 二中系列:玉田二中 175.52分 滦县二中 171.67分乐亭二中 171.11分

3、 其他海港高中 190.93分(30人) 乐亭新寨 174.37分(178人)迁安三中 171.94分(232人),取得好成绩的学校往届:丰南一中 199.21分(117人) 迁安一中 198.61分(175人)玉田一中 197.38分(182人) 滦南一中 197.01分(166人)丰润车中 195.89分(204人) 玉田二中 193.32分(72人)滦县二中 190.94分(85人),河北省2011年政治高考成绩分布情况,从答卷的情况看,11年高考我省政治成绩分布比10年低分段人数减少,高分段人数也明显减少,平均成绩下降。成绩分布主要集中在40-60这个区间。平均成绩的差距缩小。可见,2

4、011年高考政治试题的区分度下降。从政治科成绩分布看出,我市在高分段成绩不差,中间段也不错,平均成绩优势不明显主要是低分的人数比例不小。可见我市政治复习策略整体上是成功的,广大政治教师的努力得到了回报。但也应注意关注低分学生的成绩提升,尤其是艺术文和体育文考生的政治成绩。,2010-2011年高考河北省政治学科试卷结构统计,唐山:1卷:平均分30.33, 得分率63.19。2卷:平均分21.75, 得分率41.83。全省平均分51.34。唐山市平均分52.08分。,从知识结构全省统计看:经济常识占34分(24、25、26、27、38.2、39.5)平均分:21.6哲学常识占38分(28、29、

5、30、31、38.3、39.6)平均分:14.75政治常识占28分(32、33、34、35、38.1)平均分:14.99(10年经济常识36分,哲学常识34分,政治常识30分),唐山市经济常识21.67,哲学常识15,政治常识15.42从整体情况看,与10年相比,我市政治高考成绩没有明显变化。仍然是经济学部分优势不明显。政治部分最好,哲学部分次之。,从具体试题看选择题:得分率低于省平均成绩的是24、28、31、32题。其中24题得分率仍然比省平均得分率低2个百分点。说明在计算题上我们情况没有好转。主观题:38题最好,39题比较好。基本上可以看出我们在主观试题的复习上采取的措施基本上合理、有效。

6、值得我们今年的备考总结经验。,具体试题分析情况。38.(3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为西藏与全国一起实现共同进步与发展创造了基本前提。1959年,西藏掀起异常轰轰烈烈的群众性民主改革运动,废除了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度,解放了百万农奴和奴隶,开创了西藏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时代。1986年,西藏自治区成立,标志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西藏全面确立。昔日的农奴和奴隶有了平等参与管理国家事物和自主管理本地区和本民族事物的政治权利。西藏自治区不仅享有一般省级国家机关制定地方性法规的权力,而且享有广泛的自治权。1965年以来,共制定了250余件地方性法规和具有法规性质的决议、决

7、定,有效的维护了西藏人民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特殊权益,促进了西藏各项事业的发展。,38.材料二民主改革50多年来,西藏经历了从黑暗走向光明、从落后走向进步、从贫穷走向富裕、从专制走向民主、从封闭走向开放的光辉历程,实现了由封建农奴制向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性跨越,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据统计,1959年至2010年,西藏生产总值由1.74亿元增长到507.46亿元。2010年西藏的经济增长率为12.3%,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个百分点。1959年至2008年,中央财政向西藏的财政转移支付为2.019亿元,平均增长过12%。“十二五”期间,中央财政计划对西藏的财政补助达到2124亿元。,(1

8、)结合材料一,说明西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根据,并分析民族区域自治对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12分)(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经济知识, 说明中央财政支持对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8分)(3)运用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推动社会发展进步这一原理,结合材料分析西藏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原因。(12分),38(32分) (1)根据: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在西藏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符合我国国情和西藏的实际,是国家的集中统一领导与西藏区域自治的有机结合,有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促进国家富强和西藏的繁荣,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安全。 作用:使西藏自治区充分享有广泛的自治权,保障了西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

9、利;能够自主管理本地区、本世族的内部事务,提高了对公共事务的管理效能;巩固和发展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了西藏经济社会的发展。,高考评分细则:(1)根据,第一层:答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基本的政治制度或符合国情等内容,给2分。按照课本答两点给3分。第二层:按照课本答出四个有助于的,答任意一点给1分,任意2点给三分。作用:答出享有自治权或人民当家作主都是2分;提到“管理本地区事务”都是2分;谈到了“有利于民族关系”的也是2分。,(2)加快西藏基础设施建设,为经济的快速发展创造条件;促进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的发展,为经济的快速发展奠定基础;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10、。,高考评分细则:(2)失分原因主要是没有看清问题强调的是中央财政支持的作用,泛泛作答。变通答案:有利于基础设施、资源配置、结构优化等都给3分。体现促进社会事务的任何一个方面的发展都给3分;涉及到民生的,都等同于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给2分。按照教材财政作用三句话也可得到8分。(1点3分,2点6分,3点8分),(3)社会关系的调整和变革反作用于生产活动。西藏废除了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度,促进了生产资料与劳动者的有机结合,推动了生产发展。 社会关系的调整和变革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维护了西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调动了其积极性。根据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制定和实施的法律法

11、规,促进了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适应推动了西藏实现跨越式发展。,高考评分细则:(3)变通为原理占主体,分析次要。答案:社会变革反作用于生产活动,给3分,稍作分析给1分。调整社会关系的变革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给3分,分析给1分;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适应给3分,其他分析得1分。如果按照教材三句话,再加分析也可得满分。,38题试题特点:1、选材的时代感强。鲜明的时代性是政治试题区别于其他学科试题的显著特征,关注现实生活,迎着社会热点上,是政治高考永恒的主题。2、注重基础、强调能力。围绕“民族区域自治”这一中心问题分别从政治、经济、哲学不同角度展开,学生只有很好地把握课本基础知识,结合材料才能得出正确的答案

12、,体现出记忆能力和理解能力的综合考查。3、试题难度不大。从给出的标准答案看,大部分知识课本上都有体现,只要教材知识掌握牢固,回答该题应该不会有大的问题。,答卷中的问题:本题平均得分:12.06(含零),12.18分(不含零)。,造成失分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审题不明确,第一问中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根据,二是分析民族区域自治对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但考生不能将二者明确分开,逻辑混乱,层次不清,不能得到高分。第二、基础不扎实。第二问中答出中央财政支出对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这一内容教材中分析非常清楚,但许多考生不能全面准确地表述出来。第三问要求运用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推

13、动社会发展进步这一原理,结合材料分析西藏实现跨越发展的原因,从答题情况看,大部分学生没有掌握这一基本原理。,第三、答题能力不强。第三问中,一部分学生能够回答原理,但30-40%的学生答完原理就结束了,还有部分学生写了许多大白话,罗列了材料中的要点,却不会把材料和基本原理结合起来,不会结合材料进行分析。要学会从材料中提炼得分点。第四、答题不规范。有的考生把答案写在别的题的答题处,也没有做出明确的标记;有的把(1)问的两个问题顺序颠倒,有的表述不准确,阅卷老师很难给出一个合理的分数。,失分主要集中在(1)(3)两问上,(1)问答案中“根据”回答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和优越性,“作用”的内容旧课标

14、的教材中没有体现。考生把原因答成了“根据”,优越性答成了“作用”,12分缩水成了6分。(3)问学生回答不理想。建议:一是全面准确掌握基础知识。二是培养学生的基本解题能力。主要是高考的几种能力。三是规范学科语言,力求规范、简洁。答题注意条理化、层次化。,39题平均得分:(9.72分)材料三延安市位置见图9。延安市土地面积约370万公顷,人均页1.7公顷,且土层深厚,适生作物众多;属温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地下矿藏10多种,其中是有储量7.5亿吨,煤炭71亿吨。延安拥有丰厚的旅游资源,目前可供游览的国家级、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7处,如黄帝陵、黄河壶口瀑布、

15、延安宝塔山等。(5)根据延安地区的资源条件,运用所学知识就延安产业经济发展提出建议并说明理由(10分),材料四20世纪上半叶,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写下了辉煌的一页。从1935年道1948年的13年间,延安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整风运动、中共七大等影响和改变中国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结合中国实际,克服了“左”右倾机会主义的影响,确立了毛泽东思想子全党的指导地位。中国共产党冲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出发,推动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领导敌后抗日斗争,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奠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胜利的基础。中国共产到那个取得这些伟大的成就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6)结合材料和所学哲学知识,说明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和现实意义。(10分),参考答案:(5)发展以林果业为代表的特色农业。土地资源丰富,土壤、光照等自然条件适宜林果业等特色农业发展。大力发展以石油、煤炭等工业为支柱的第二产业,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石油、煤炭等储量丰富,为发展相应的工业提供了基础。积极发展以旅游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该地旅游资源丰富,具有开发潜力。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