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2 (第21讲)第二单元 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677842 上传时间:2017-08-06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3.5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2 (第21讲)第二单元 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必修2 (第21讲)第二单元 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必修2 (第21讲)第二单元 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必修2 (第21讲)第二单元 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必修2 (第21讲)第二单元 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必修2 (第21讲)第二单元 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2 (第21讲)第二单元 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必修2 经济成长历程,第二单元 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第4课时 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和交通与通讯的变化,基础再现,1服饰变革 (1)鸦片战争后西方服饰传入,引起_。_与_并行不悖。清政府不得不对_进行变革。(2)民国期间政府颁布了_的形制。洋装促成了中国服饰改良,如_和_,就是中西合璧的产物。,服装变革,长袍马褂,西装革履,官定服饰,男女礼服,中山装,旗袍,2习俗 (1)“断发”运动1910年清政府颁布_的法令。民国政府发出_ ,革除此陋习。(2)不缠足运动清政府下令_,但屡禁不止。维新派倡导以不缠足为内容的_,康有为和康广仁创立_ 。,准许臣民自由剪发,剪辫通令,禁止妇女缠足,女权运

2、动,“不缠足会”,3传媒 (1)报刊19世纪,中国出现_。_时,报纸成为抢手货。近代中国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报纸是_ 。_ 开新闻画报之先河。号称“清末四大小说期刊”的是_ 、 月月小说、 绣像小说、 新小说。 维新运动中,_成为政治斗争的武器。新文化运动后,_成为民众生活的重要内容。,近代报刊,太平天国运动,申报,点石斋画报,小说林,报纸,阅读报刊,(2)电影传入中国:_。第一部影片:1905年摄制的谭鑫培的京剧短片_ 。第一部故事片:1913年,张石川、郑正秋导演的_ 。第一部有声片:1931年摄制的_ 。4礼仪 (1)日常礼仪古代在纲常礼教束缚下,形成一套体现贵贱尊卑的日常礼仪。,1

3、9世纪末期,定军山,难夫难妻,歌女红牡丹,民国之初,鞠躬、握手取代跪拜、作揖,显示_。(2)婚姻礼仪:变革主要发生在_及_。(3)丧葬礼仪:19世纪中期始,西方文明、卫生、简洁的礼仪引起国人注目。,民主共和精神,通商口岸的知识层,官宦人家,特别说明:每一次社会习俗的变化都与当时社会运动的影响息息相关,部分上层人物的倡导起到了一定的社会示范作用;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及西方生产、生活方式的变迁和向中国的渗透是主要的外部因素。,1.(2009年安徽卷 )下列图片反映了清末民初社会生活的变化,其中具有反清革命色彩的是( )解析: 本题考查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属于中等题。解题关键是知道剪辫是反清革命

4、的表现之一,故B项正确;A为“裹脚野蛮、天足文明”;C为婚礼的习俗;D为近代交通工具黄包车。答案:B,1交通的变化 (1)铁路1881年,中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_铁路通车。1888年,_铁路落成。1909年,中国人自行设计的_通车,成为中国铁路史上的里程碑。(2)轮船1872年,上海轮船招商局正式成立,标志着_诞生。,唐山胥各庄,宫廷专用,京张铁路,中国新式水运业,1900年前后,民间近百家轮船航运公司在与列强竞争中艰难求生。(3)航空业1918年,福建造船厂的海军飞机工程处开始研制_。1918年,北洋政府先后拟定以_为中心的五大民航路线,此后10年间航空事业发展较快。1949年中国航运总程近_

5、。,水上飞机,北京,8万千米,2通讯的发展 邮政业务清朝后期:1877年,_架设第一条电报线。民国时期:发展缓慢,_成立后才有改观。,台湾,新中国,近代交通通讯的发展反映了在近代工业文明的冲击下,中国的社会进步和中国的近代化发展过程。,交通工具的种类增加 交通工具日益近代化 公共交通有一定的发展 汽车制造业有所发展A BC D解析: 本题可采用排除法解决,表中的公共汽车并非中国制造,“汽车制造业有所发展”更是无从谈起,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才中国才生产出第一辆汽车,排除,选A。答案:A,高分跨栏,一、中国近代物质生活与习俗变迁的特点 1.地域 由于受到列强侵略的影响,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最早出现于各通

6、商口岸和沿海城市,并逐渐向内地渗透,表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2.过程 由西方引进,具有较强的殖民色彩,中、西方社会习俗经历了由冲突到相互融合的过程。近代时期,中西方文化、新旧文化并存,相互影响和渗透。,3.水平 断发易服运动较为迅速和彻底;不缠足运动起步早,但进展缓慢;沿海地区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较快,但广大农村仍处于封闭、落后的状态,传统的风俗习惯坚如磐石。4.动力 每一次社会习俗的变化都与当时社会运动的影响息息相关;部分上层人物的倡导也起到了一定的社会示范作用;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及西方生产、生活方式的变迁和向中国的渗透是主要的外部因素。,1.(2009年广东卷) 下列歌谣中,不能

7、反映民国初年社会风尚的是( )A结婚证书当堂读,请个前辈来证婚B文明洋伞小包裹,长统洋袜短脚裤C辫线斜拖三尺短,之乎者也说荒唐D改良的头,改良的花,改良的姑娘大脚丫解析: 民国的建立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A、B、D三项分别从婚俗、服饰、打扮等方面反映了民国初年人们思想的进步,但是C项仍然是中国封建时代的传统风气。答案:C,二、交通工具快速发展的原因及带来的影响 1.原因 (1)科学技术在现实中的应用能够促进生产力和社会生活的发展和极大变化。世界历史上的两次工业革命就曾极大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2)各个时期政府采取的统治政策,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科技的发展。(3)人才是技术进步不可缺少的因素。,

8、2.影响 (1)积极影响:交通工具的变化和交通事业的发展,不仅推动了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而且也促进信息的传播,开阔了人们的视野,加快了生活的节奏,对人们的社会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2)消极影响:交通工具的增多,不可避免的带来了城市交通阻塞、空气污染等负面影响。,3.(2009年上海卷) 随着汽车、火车、轮船在近代中国的出现,“乘客不分男女座,可怜坐下挤非常”这样的竹枝词也开始流行起来,这反映了( )A新式交通工具的出现冲击了传统的伦理道德B新式交通工具并没有改善人们的出行状况C人们对新式交通工具的赞同与认可D人们从没有停止过对交通工具改进的追求解析: “乘客不分男女座”体现了不分男女、

9、等级的特点,是对封建社会男女有别的传统封建伦理道德的冲击,B、C背离材料,D项材料没有体现。答案:A,三、辛亥革命对移风易俗的作用 1辛亥革命冲破旧秩序、旧习俗的明显成就是男人剪掉了头上的辫子,因为这条辫是满洲贵族推行民族压迫政策的标志。清兵入关后,许多人因不肯依从满洲留辫子的习俗而被杀。直到清末还有不少留学生因剪了辫子而遭不测。清帝退位的前一年,学部还通令各省:“各学堂再有倡议剪发及请开国会事情,即惟学堂管理员是问。”仍把剪发同请求开国会一样视为罪不容诛。辛亥革命后,湖北军政府和南京临时政府都曾通令人们要剪掉头上那条受奴役的象征发辫。于是,城乡、农村迅速掀起了剪辫风浪。青少年和革命军战士自动

10、走上街头,帮助男人剪掉头上的辫子,深受群众的欢迎。时人赋诗称赞道:“城市少年好事徒,手持快剪伺于途,瞥见猪尾及锋试,道旁观者拍手呼。”,2妇女放足的现象十分普遍,废除了摧残妇女的缠足陋习。3辛亥革命扫荡了社会上的陈规陋习,冲击了人们的传统思想,触动了千百年来束缚人们的封建迷信和鬼神观念,冲击了旧礼教、旧道德,促使社会取得了可喜的进步。,3.“新礼服兴,翎顶礼服灭;剪发兴,辫子灭;爱国帽肖,瓜皮帽灭;天足兴,纤足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跪拜礼灭”这一民谣的出现最有可能与下列哪一图片反映的史实有关( )解析: 民谣是一个时期社会风貌的反应。材料中的民谣内容主要是提倡新服、“断发”、不缠足、实

11、行文明礼仪等,不难选出这是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的政策法规要求。答案:D,热点聚焦,热门依据: 近几年高考对本节知识考查内容较多,且题目灵活多变。,下表摘自 格致汇编互相问答,其对清末民初社会生活习俗中出现的新现象分析不正确的是( ),A中国近代社会生活习俗受西方影响B旧的社会陋习已经彻底革除C近代中国人逐步认识日常生活中的科学知识D东部沿海城市居民生活崇洋解析: 旧的社会陋习的革除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会在短时间内彻底革除,因此,B的说法是错误的。答案:B名师点睛: 生活是社会的一面镜子,反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状况,从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可以把握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脉络。,1.生

12、活就是历史。1900年,北京一四合院里诸人在谈天说地。张三说:“台湾被日本占了,心痛啊!”李四说:“听说上海能放映西洋影戏,有趣着呢!王五说:“我今天刚从张家口乘坐火车回来。”赵六说:“我给家里发了封电报。”以上四人的言谈不符合当时现实的是( )A张三 B李四C王五 D赵六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调动、运用所学历史知识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解题时应注意题干中的时间限制,至1900年,日本割占台湾、电影传入中国和电报技术应用等历史事实均已出现。而京张铁路直至1909年才建成通车。答案:C,时事背景:1909年9月21日,冯如驾着由他设计制造的“冯如1号”飞机,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奥克兰市南郊完成了

13、属于中国人的首次载人动力飞行。整整100年后,冯如故乡恩平市举行隆重的系列纪念活动,纪念中国“航空之父”的首次飞行。 人民网知识链接: 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2.冯如是“中国航空之父”,1909年9月21日驾驶着由他设计制造的“冯如1号”飞机,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奥克兰市南郊完成了属于中国人的首次载人动力飞行。“冯如1号”飞机主要得益于( )A工业革命和内燃机的发明B第二次工业革命和内燃机的发明C第三次科技革命和内燃机的发明D第二次工业革命和发电机的发明解析: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一个显著成就是内燃机的发明和创制,内燃机的发明解决了长期困扰人类动力不足的问题。进而推动了包括飞机在内的新的交通工具的

14、创制发展。答案:B,2 年经典,1(2009年上海综合能力测试) 服饰体现了社会风尚,并打下了深刻的时代烙印。中国废除服饰分贵贱的冠服制度(见右图),并实现服饰制度根本转变的历史事件是( )A洋务运动B辛亥革命C五四运动D抗日战争解析: 辛亥革命初步胜利后,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法律,实现了服饰制度的根本转变。答案:B,2有关右图中中央第一代领导人所穿服装的表述,错误的是( )A孙中山设计的,定名中山装B体现了中西合璧的特点C在中国一度非常流行D出现于19世纪末期解析: 图片反映的是建国初期的干部装,即中山装。中山装是孙中山设计的,出现在20世纪初。答案:D,3(2010年湖南师大附中月考 )2009年12月9日,武广铁路客运专线成功试运行,列车时速高达394公里,创造两车重联情况下的世界高速铁路最高运营速度。作为新型交通工具的火车在19世纪末传入中国,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有( )促进了信息的交流和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 带来了一些城镇的兴衰 便利了列强进一步掠夺中国经济 减缓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进程A BC D解析: 陆路交通的迅速发展,使一些因水运兴盛的城镇衰落,新的城镇兴起,而近代铁路被西方列强控制,因此铁路的修建加速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进程,不正确,故选A项。答案: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