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台梭利 的教育实践 与思想教育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6774889 上传时间:2018-06-27 格式:PPT 页数:12 大小:2.4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蒙台梭利 的教育实践 与思想教育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蒙台梭利 的教育实践 与思想教育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蒙台梭利 的教育实践 与思想教育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蒙台梭利 的教育实践 与思想教育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蒙台梭利 的教育实践 与思想教育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蒙台梭利 的教育实践 与思想教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蒙台梭利 的教育实践 与思想教育(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生平与教育教育活动 二、论幼儿的教育 三、论教育的环境及自由 、纪律与工作 四、幼儿教育的内容蒙台梭利(18701952) ,意大利人。1896 年,蒙台梭利以罗马大学第一个女医学博士身 份毕业。她是20世纪杰出的幼儿教育家,也是 西方教育史上与福禄培尔齐名的两大教育家。在担任国立特殊儿童学校的校长期间,热情投 身于低能儿童的教育工作。1907年1月,蒙台梭利应邀办起了一所新型的 幼儿学校,并命名其为“儿童之家”。在那里, 她将教育低能儿童的方法经适当修改,对正常 儿童也取得极大成功。 蒙台梭利方法主要著作: 教育人类学(1908)、 蒙台梭利手册(1914)、高级蒙台梭 利方法(1912

2、)、童年的秘密( 1933)、新世界的教育(1946)、 儿童的发现(1948)等。一、儿童心理发展与遗传、环境的关系儿童不仅具有肌体,还具有一种内在的生命力 。儿童的生长,是由于内在的是生命潜力的发展 ,使生命力显现出来,儿童的生命是根据遗传 确定的生物学的规律发展起来的。生命有自己的发展规律,儿童具有一个积极地 精神生命。环境对人的智力、心理的发展是举足轻重的, 绝不可忽视。第一,具有独特的心理胚胎期。(儿童心理形成 时期) 第二,心理具有吸引力。(婴幼儿具有一种下意 识的,不自觉的感受能力与特殊的鉴别力。“ 吸引心理”即通过与周围环境的密切接触和情 感的联系,获得各种印象与文化。) 第三

3、,发展具有敏感期。(敏感期有时间性的, 会转移的,成人必须善于识别,并努力创造条 件予以最大限度地利用。)第四,发展具有阶段性。 第一阶段,06岁,个性形成的重要时期, 通过作用于环境的活动发展意识及充实、 完善已形成的能力。 第二阶段,612岁,开始具有抽象思维的能 力,产生道德意识和社会感。 第三阶段,1218岁,进入青春期身心有了 更大的改变。1、重视早期教育; 2、认为儿童心理发展具有节律性、阶段性、 规律性; 3、生命力的冲动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原动力, 儿童心理的正常发展必须依靠环境和教育 的及时、合理的安排。 为了正确对待和教育儿童,我们必须研究、 掌握、尊重儿童的心理特点和个性差异

4、。一、教育的环境 1、教育的目的 第一、生物的目的,帮助个人的自然发展。 第二,社会的目的,使个人适应并利用环境 。 教育的基本任务是使二者结合,创造一个有 准备的环境。(一个符合儿童需要的真实 环境,一个供给儿童身心发展所需之活动 、练习的环境)教育科学的基本原则是给学生以自由,允 许儿童按其本性个别地、自发地表现。“儿童之家”是要纪律的,而且在“儿童之家” 里,儿童也是守纪律的。真正的纪律是建 立在自由活动的基础上。自由活动是一种手脑结合、身心协调的作 业,这种活动或作业称作“工作”。工作可促进非压迫、非强制的纪律的形成 。一、感官教育1、重视感官教育的原因 (1)幼儿正处于感觉的敏感期,

5、为了不失时机 ,使感官得到最充分的发展。 (2)感觉是心灵的门户,感官对智力的发展具 有头等重要性。 (3)她认为“智力低下与其说是医疗问题,不如 说是教育问题”,通过感官教育,可以对某些 因感官存在缺陷而影响心智发展的儿童进行及 时补救。第一,教具根据其用途分为不同的种类。第二,每种教具各训练一种特殊的感觉。第三,教具能控制儿童犯使用不当错误。 (“自我教育”)3、使用原则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36岁儿童已具备学习文化知识的能力,教育 者应当利用这种能力,为儿童准备适当的教材 、教具,并提供正确的学习途径。练习顺序:识字、阅读、计算三、实际生活的练习第一项,日常生活技能的练习,第二项,园艺活动。第三项,手工作业。第四项,体操。第五项,节奏动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