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CLUDEPICTURE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676803 上传时间:2017-08-2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INCLUDEPICTURE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INCLUDEPICTURE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INCLUDEPICTURE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INCLUDEPICTURE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INCLUDEPICTURE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INCLUDEPICTURE》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INCLUDEPICTURE(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禹州市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调研报告一、基本现状我市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大兴水利建设,经过长期的艰苦奋斗,基本形成了以水库、塘、河坝、机电灌站相配套的灌溉网络。现有中型水库2座,小型水库19座,山塘 口,河坝 处,固定电力机埠 处,水利工程设计蓄水量1.1亿立方,比总需求缺1.6亿立方基础水量,实际抗旱能力控制在50日以内。近年来,全市抢抓国家扶持机遇,组织和发动全市干部群众筹资投劳,扎实开展病险水库治理、渠道改造、河道整治、山塘挖深加固工程建设,重点解决了农田水利建设中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确保了农村经济建设稳步持续发展。一是因势利导,以奖代投兴修水利。全市积极组织“红旗渠杯”水利建设竞赛活动,市

2、财政每年拿出几十万元进行以奖代投,各乡镇都出台了具体以奖代投措施,拿出20 30万元不等的资金投入水利建设。在市乡以奖代投政策的鼓励下,各地掀起兴修水利热潮。三塘铺镇大云村筹资22万元,对17处山塘进行了全面的清淤和加固,可增加蓄水量3万多立方米,改善了300多亩农田的灌溉条件。二是创新形式, “一事一议”兴修水利。针对农村税费改革后出现的新情况、各乡镇发动群众筹资投劳,很多村通过“一事一议” ,调动了群众兴修水利的积极性。走马街镇同福村三一组有105亩水田,共113人,通过召开户主会议形成决议,每亩田每年派工一个集资10元修水利,并以全组各户的良补直补资金为担保贷款6万元,对全组11口山塘进

3、行整修。该镇梅山坪村通过“一事一议”等方式自筹资金20多万元,对13口山塘进行挖深除险砼化加固,改善灌溉面积400多亩。三是广辟渠道,社会筹资兴修水利。通过拍卖、租赁、承包、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广泛吸纳社会资金参与水利工 程建设。2007年全县共有2万多处山塘实行了有偿承包和租赁,收取承包租赁经费500万元,到位各种捐款270多万元,成为筹措水利建设资金的重要来源。青树坪、花门、印塘等乡镇通过拍卖、承包、租赁小山塘等措施,共筹措资金90多万元,整修小型水利工程300处。梓门桥镇大冲村2006年集资参股100多万元,兴建1处大的水利工程,今年又从股金中投入10多万元,新建灌溉渠道1500米,目前

4、该工程运行收益良好。四是突出重点,整合项目兴修水利。近年来,全县加大了项目申报力度,全力争取国家水利项目的投入,以骨干工程和主体项目的实施推动面上的水利工程建设,开展了燕霄、群力、江边、羊角塘等中小型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治理。同时,由政府牵头整合国土、财政、扶贫开发、农业、水利等部门的项目资金,统筹规划,注重解决项目区的水利问题。近四年来,我县通过综合利用改造中低产田改造、农业综合开发和土地平整项目建设,投资3500万元,改善灌溉面积5.7万亩,新增灌溉面积0.9万亩。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必须清醒的认识到,由于双峰处于“湘中暴雨区”和“娄邵干旱走廊” ,客观上特别是农村劳动力大量外流和村级集体经济

5、功能基本丧失,使水利建设人力财力投入严重不足。总的来看,目前我县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相当薄弱,工程毁损严重,运行效益递减,抗灾能力差,洪涝干旱灾害频发,严重威胁粮食生产。主要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水利设施带病运行多。我县水利工程多数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长期运行,老化失修,有的虽经多次维修、改造和加固,但许多带根本性的问题没能得到彻底解决,带病运行显得十分突出。全县200余座水库中有病险库123座,占水库总数的61.2;带病运行的山塘河坝在90%以上。渠道渗漏严重,附属建筑物破烂不堪。全县共有1200处渡槽隧洞倒虹吸大附建筑物带病运行。如南冲水库的赛田倒虹吸管身出现纵横向裂缝300余条,缝宽

6、3-5mm,属极限带病运行。抗旱放水时,漏水呈喷泉状,漏水流量达0.15m3/s。(二)水利设施配套条件差。全县共有干、支、斗农渠7583km,其中三面混凝土衬砌1251km,只占所建渠道的16.5,其它都是原始土渠,未防渗的渠道6332km,渠系水利用系数仅0.48。初步统计全县中小型水库和电灌站配套渠道尚未开通652km,占设计20%。峡山塘水库灌溉1000亩以上支渠15条,尚有4条未开通,长度达20km(石溪、含心、同福等) ,随着水利工程的逐渐老化,水利工程灌溉面积锐减,2003年以来全县水利工程灌区年实灌面积仅占设计灌溉面积的44.9。(三)水利设施整体功能弱。每年汛期我县的水库因病

7、险而控制蓄水、腾空运行,导致全县每年减少蓄水1000多万 m3,相当于一座中型水库失去灌溉能力。全县现有河坝3200处,由于年久失修,河坝塌陷,冲毁严重,有60%的河坝不能发挥其灌溉的作用。如井字、荷叶涓水河有河坝22处,其中完好的仅1处。大部分山塘在承包责任制后从未清淤,其淤塞量占塘容的近20%。大部分电灌机埠由于管理缺位,设备被毁、被盗、被卖。现在能正常使用的不到400处,只占总数的20%。我县建成最早的金蚌电灌站装机1台115千瓦。1971年建成投产,设计灌溉走马街镇的金蚌、香花、香泉、石干等8个村4680亩水田,从2001年开始机子就从未启动,现在是废铁一堆。因为农排电价过高、灌溉成本

8、过大的原因,农民也不愿使用能使用的电灌机埠。有的地方农业综合开发水利工程因规划设计原因,难以发挥实效,甚至损坏了原有的灌溉体系。如井字镇方桂村河道改造后,一条河道通到底,排的功能大大增强,灌的功能基本丧失,河两侧20多亩水田灌溉难度明显增大。(四)水利设施抗灾能力差。我县大部分地方天晴三日有旱情,落雨三天发涝灾。渠道水毁现象时有发生,一次50mm 的暴雨即可造成全县数百处渠道水毁工程,如2005年一次暴雨造成群力、峡山塘、南冲三座水库山体内外侧滑坡、崩垮,渠底开裂等难工险段共50多处,长度达2.35km,近500余口山塘滑坡、穿堤。2007年,井字镇从江边水库放水抗旱时,出现渠道大崩溃,崩溃处

9、4米就是当地农民住房,幸好没造成人员伤亡,但冲毁多处农田,临时抢通后已过了抗旱的最佳时机。水利设施薄弱严重威胁我县粮食生产,年均近5万亩农田因受淹或干旱大幅减产,部分农田抛荒或被迫改变耕作方式,改双季稻为单季稻面积逐年增大,甘棠山斗、印塘大坪等干旱死角80%的水田改为旱土耕作。二、成因分析通过调研发现农民要增收,农业要发展,以现有的农田水利设施是无法得到保障的。分析其中的缘由可以为我们改善农田水利建设的现状提供一些参考。(一)认识不够,思想观念“轻” “重”失衡。忧患意识不强。我县近年一些地方虽然时有水灾旱情,但总的来说,灾情不大,大部分地方旱涝保收。即使遭遇2005年、2007年的大旱,紧一

10、紧、挺一挺,也没有闹大的灾荒。因此,从干部到群众习惯了前人种树,后人乘凉, “吃老本”的思想比较严重,对进行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建设紧迫感不强。主体责任不强。有的认为修不修水利无关一票否决,头上没有“紧箍咒” 。无关政绩,不像修公路、搞开发那么政绩凸显。近三年,全县投入乡村公路硬化改造资金2.75亿,投入水利建设资金仅0.6亿元,只相当于公路建设投入的22%;有的认为修水利的主体是农民群众, “谁受益、谁投资” ,政府只能是引导鼓励。有的认为修水利的责任主体是政府,群众工作难做,只能“就汤下面” ,有多少钱,就办多少事。还有的认为平时修水利不如到时防大汛、抗大旱,因此兴修水利口头喊得多,实际行动少

11、。群众热情不高。种田不能作为农民增收的手段,养家糊口是农民种田的主要目的。以前利用自然降水,在一般情况下能满足农业生产需求,所以只要不出现大水灾大旱灾农民也很少关心公共农田水利建设。现在农民种田每年排洪和抗旱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种粮比较效益极低,严重挫伤种粮积极性。农民种田太不合算,更加没有热情修水利。(二)投入不足,资金筹措 “供” “需”困难。1、各级财政投入不够。中央,省级的资金主要投入到了大江大河防洪工程上,农田水利建设投入偏小。就是有用于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资金,也要找熟人,托关系,很难争取。2007年中央、省级财政投入我县的真正用于农田水利建设资金不足1000万。县乡两级财

12、政保运转压力很大,只能勉强应付上面的配套资金,或搞点临时的修修补补,面上工程很难有大的投入。2007年,县乡两级财政水利建设资金总投入500万元,相对于全县庞大的水利建设网络,有如杯水车薪。印塘乡岳家村群众筹资4万元整修挖深竹基大塘,多次打报告,县里才解决了800元。有部分乡镇因财力紧张,只好降低以奖代投标准或延期兑付资金。2、群众投入难以组织。国家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乡村战略,取消农业税并推行多种涉农补贴,农民朋友认为什么费用都应由国家大包干,等、靠、要思想严重,水利事业筹资积极性不 高,筹资热情远远低于公路建设。2007年,全县农民自筹公路建设资金近1亿元,而自筹水利建设资金不足10

13、00万元。一些可以通过“一事一议”筹资而解决的小型水利设施的维修改造,由于意见难统一,也被搁置一边。3、投入资金缺口巨大。据测算,2007年,全县水利建设投入资金共计2831万元,但要维持工程现有能力需维修、养护费用4800万元。我县每年仅维护水利设施资金缺口达2000万元;如要全部整修水库等水利基础设施,需资金3.2亿元。(三)管理不力,设施设备“建” “管”缺位。由于政策变化、职责不明、主体不分,除中型水库外,分布在各乡镇、村、队的小型水利设施由于诸多原因,管理很不到位。有的甚至处于长期无人管理的状况,导致设施提前老化,使用成本增加,利用率降低;反过来长期不使用水利设施,投入不能产生效益,

14、必然又造成水利设施无人用无人管的局面,限制各方面对水利设施的投入,形成恶性循环。如青树坪镇的贺家山电灌站,装机1台132千瓦,设计灌溉该镇劳田等8个村5200亩水田,由于常年缺乏管理维护,渠道淤塞严重,灌溉成本较高,提1小时水要电费90余元,群众负担不起。2002年变压器被盗后就没有抽水灌田,2007年机电设备维修及新装变压器共花资金12万余元才恢复灌溉,提水仅1个星期,变压器又被盗。(四)体制不顺,水利建设“矛” “盾”突出。在现行体制下要发展水利事业,全面加强水利建设,还存在很多方面的问题和矛盾。第一、队伍建设“青黄不接” 。目前,县水利局水利工程技术人员严重缺乏,50岁以下的技术人员只有

15、3人,难以应付日常工作;乡镇水利站技术力量相当薄弱,最简单的测量施工也很少有人懂。此外,大量农村青壮劳动力外出,留守的都是老残妇幼,要修水利很难组织民工。第二、水利规划有待完善。虽然2006年编制了双峰县农田水利建设综合规划报告 ,但多数乡镇、村没有水利规划或规划不完善,造成一些新建水利工程布局不合理,资源浪费或闲置。如峡山塘主要受益村走马街镇定星村仅仅为了不交水费,而一直在争取项目要另修水库。第三、水政执法亟待加强。目前水政执法环境很差,执法力度太弱,对破坏水利设施行为处罚难。井字镇干部为制止河道挖沙行为多次受到围攻谩骂,水库管理人员对侵占毁坏渠道的当事人根本没有办法。第四、体制改革进展缓慢

16、。目前中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虽然有些进展,解决了部分问题,但进度慢,矛盾多,水费收缴、水库负债、小一型水库管理等问题亟待关注解决。第五、水利工程立项艰难。水利项目申报前期费用惊人,专家评审、设计和相关费用动辄几十万,基层无法负担,只能望洋兴叹。即使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批了个什么项目,也因配套资金难到位而实施艰难。四、对策建议如何快速增加农民收入一直都是被社会各界关注的问题,农业本身应该给农民更多效益这一点不容忽视,农业自身应该有一个良好的生产能力,这才是农村、农民、农业发展的基础。而在提高农业的产出能力的所有因素当中,水无疑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我县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仍显滞后,远远跟不上快速发展的经济形势,水利基础设施投入与公路、电力等基础设施投入不相协调。要抓好新时期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一)要转变观念,确定水利公益性质。我县是粮食生产大县,各级各部门应充分认识到“水利是农业的命脉” ,水利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直接关系到社会公共安全、生态安全、粮食安全甚至国家安全。随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