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练习题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676721 上传时间:2017-08-2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8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练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练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练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练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练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练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练习题(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练习题(柏泰 2005 法专班用)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3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哲学是( )A 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B 科学性和革命性相统一的世界观C 理论化和系统化的世界观 D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2、哲学上的两大基本派别是()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D.一元论和二元论 3、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是()A.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B.划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标准C.划分一元论和二元论

2、的标准 D.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4、在哲学基本问题上,唯心主义的主要错误是()A.认为世界是不可认识的 B.主张物质和意识都是世界的本原C.否认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 D.否认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5、下列选项中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观点的是()A.存在就是被感知 B.理在事先C.心外无物 D.物是感觉的复合6、有的哲学家认为水是万物的本原。这种观点属于()A.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观点C.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 D.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7、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对象是()A.物质世界的一切现象 B.各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具体过程C.人们的具体心理过程 D.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

3、8、物质的惟一特性是()A.客观实在性 B.客观规律性C.普遍联系 D.永恒发展9.哲学上的物质范畴与自然科学物质结构理论的关系属于()A.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B.本质和现象的关系C.全局和局部的关系 D.一般和个别的关系10.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述意识本质的是()A.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B.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C.意识是社会劳动的产物 D.意识是人脑自生的一种形式11.建筑单位总是先设计图纸,再依据图纸施工,盖成大楼。这说明()A.意识决定物质 B.意识创造物质C.意识离不开物质 D.意识反作用于物质12.有人认为,人脑产生意识,就同肝脏分泌胆汁一样。这种看法属于()A.辩证唯物主义

4、观点 B.朴素唯物主义观点C.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D.庸俗唯物主义观点13、下列选项中,正确说明物质和运动关系的是()A.物质是运动的主体,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B.物质是运动的形式,运动是物质的内容C.物质是运动的原因,运动是物质的结果D.物质是运动的本质,运动是物质的现象14.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属于()A.原因和结果的关系 B.抽象和具体的关系C.本质和现象的关系 D.绝对和相对的关系15.世界的统一性问题说的是,世界万物()A.是否有一个共同的本原 B.是否普遍联系C.是否运动发展 D.是否有共同的规律16、下列观点属于唯心主义一元论的的是:A、 “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 ”B、 “水

5、者,何也?万物之本原也”C、 “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是理,有此理便有此天地”D、 “天地成于元气,万物乘于天地 ”17.正确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前提是()A.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 B.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C.正确反映客观规律 D.彻底克服保守思想18.宋朝画家文与可住宅周围有很多竹子。他一年四季注意观察竹子的变化,对竹子的形状、姿态有透彻的了解,因而画出的竹子生动逼真。有诗云:“与可画竹时,胸中有成竹。 ”这一事实体现的哲学道理是()A.意识是物质长期发展的产物 B.意识是对客观世界的能动反映C.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D.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19.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A.事物数量的增加 B.

6、事物的根本质变C.事物的一切运动变化 D.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20、有一首断言缺了钉马掌的钉子会导致战争失败、国家灭亡的童谣:“钉子缺,蹄铁卸;蹄铁卸,战马蹶;战马蹶,骑士绝;骑士绝,战事折;战事折,国家灭。 ”这首童谣包含的哲学道理是()A.事物是发展变化的 B.事物是普遍联系的C.事物的现象是本质的表现 D.事物的量变引起质变21.印度一位教授曾对一棵树算了两笔不同的账:一棵正常生长 50 年的树,按市场上的木材价格计算,最多值 300 多美元;但从它产生的氧气、减少大气污染、涵养水源、可以为鸟类与其他动物提供栖息环境的生态效益看,则值 20 万美元。这种算账方法强调了()A.事物存

7、在的客观性 B.人类认识的主观性C.事物联系的多样性 D.事物运动的规律性22.唯物辩证法所说的矛盾,是指事物内部两方面之间()A.相互排斥和相互斗争的关系 B.相互对立和相互统一的关系C.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的关系 D.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的关系23.没有大,就无所谓小;没有高,就无所谓低;没有长,就无所谓短。这说明()A.矛盾双方是相互对立的 B.矛盾双方是相互依存的C.矛盾双方是相互渗透的 D.矛盾双方是相互转化的24 矛盾的基本属性是()A.普遍性和特殊性 B.斗争性和同一性C.变动性和稳定性 D.绝对性和相对性25.列宁指出:“如果要开一张包治百病的丹方,或者拟定一个适用于一切情况的一般

8、准则那是很荒谬的。 ”其荒谬在于违背了()A.任何事物都包含矛盾的原理B.不同的矛盾只能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的原则C.矛盾的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的原理D.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原理26.下列选项中,强调外因在事物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的是()A.出污泥而不染 B.近朱者赤,近墨者黑C.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 D.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27、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这里强调的是()A.量变是质变的前提 B.质变和量变相互渗透C.质变体现量变的成果 D.质变为新的量变开拓道路28.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标志是看()A.事物的变化是否显著 B.事物的变化是否迅速C.事物的某些

9、属性是否发生了变化 D.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围29.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的是()A.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B.事物发展的状态和形式C.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道路 D.事物发展的过程和结果30、否定之否定规律是在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领域普遍起作用的规律,它在 ( )A、事物完成一个发展周期后表现出来 B、事物经过一次辩证的否定后表现出来C、事物发展的任何阶段上都表现出来 D、事物经过量变向质变转化后表现出来31、割裂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会导致()A.激变论和庸俗进化论的错误 B.唯理论和经验论的错误C.循环论和直线论的错误 D.机械决定论和唯心主义非决定论的错误32、承认因果联系客观普遍

10、性和因果规律(必然性)的观点,是()A.唯物主义决定论 B.唯心主义非决定论C.形而上学不变论 D.相对主义诡辩论33.偶然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为()A.它是事物发展的外部条件 B.它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C.它加速或延缓事物发展的进程 D.它决定事物发展的方向和前途34、有的哲学家认为,世界上的一切现象都是有原因的,因而一切都是必然的,偶然性是不存在的。这是一种 ( ) A、庸俗唯物主义观点 B、唯心主义非决定论观点C、形而上学的机械决定论观点 D、辩证唯物主义决定论观点35.世界上的事物是多种多样的,哪些事物成为人们的认识对象,归根到底取决于()A.事物的客观属性 B.事物的内在本质C.

11、人们的兴趣和爱好 D.人们社会实践的需要和水平36.认识过程中的两次飞跃是指()A.从感觉到知觉,从知觉到表象 B.从概念到判断,从判断到推理C.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 D.从感性到理性,从理性到感性37、判断一种观点对错的依据是 ( )A、伟人之言 B、吾人之心 C、众人意见 D、社会实践38、 “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这表明( )A 实践是沟通客体关系的桥梁 B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C 实践是认识提供物质手段 D 实践的需要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39.党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的哲学理论基础是()A.物质决定意

12、识的原理 B.矛盾推动事物发展的原理C.认识能动作用的原理 D.认识辩证运动过程的原理40.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是()A.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B.能动革命的反映论和直观被动的反映论C.唯理论和经验论D.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唯心主义先验论41.牛顿力学是适用于宏观低速运动范围的真理,如果把它用于微观高速运动范围,就会变成谬误。这说明()A.真理是人们对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B.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C.真理是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的D.真理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42.宋代诗人陆游在一首诗中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这里是强调()A.读书不能获得真知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C.只有参加实践才能深入理解书本知识 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43.感觉、知觉、表象是()A.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B.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C.社会心理的三种形式 D.社会意识形态的三种形式44、下列活动中,属于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的是()A.演员在舞台上表演 B.警察在街上巡逻C.农民在田里插秧 D.科学家在实验室做实验45、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是()A.感性认识理性认识 感性认识 B.实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